分享

原创 | 人总要找点事情干,人如何才能摆脱死亡的恐惧?

 我想不出昵称 2022-04-18

图片



01
门诊有一个中年女子
家住和平区,应当是富足无忧
全职在家带孩子
不出去工作
主诉发作性心慌
120常客
急救人员都已经认识她了
只要不舒服就紧张的打120
到了医院发现就是一阵窦性心动过速
过去那个劲儿之后呢就正常了
所以每次到医院都是“无功而返全身而退”

以至于每次她在开车的路上都十分的担心
担心自己心动过速发生
事情总是那么巧合
你越担心她越来
果然过一会又发作了
这种就是典型的过度紧张担心导致的精神问题
由于不出去工作
一天在家就是一亩三分地
越琢磨越坏事
人呐,你得忙起来
工作起来,让自己充实起来
生活才会被赋予更多的价值
你的精力才不会过多的关注到自身的变化
所以如果你总觉得身体不舒服但是又查不出来
那么不妨去让自己忙起来
或者跑跑步运动
让自己放松一下

02
前两天收了一个80岁的大爷入院
神态言语动作你都感觉不出来他是一位80岁的人
询问病史的过程中
他说自己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阻肺
主要是这些疾病都是在70岁之后得的
最近的胸CT出来了
右肺中下段有一块边界不规则的肿块
怀疑肺Ca

图片

把老爷子儿子叫过来交代了病情
然后让他选择是告诉还是不告诉老爷子

今天我去找老爷子家属签字
刚进门,我说有几个字需要签
老爷子儿子赶紧走过来表现出匆忙的神态
我明白了他什么意思了
我说就是入院常规签字
儿子放心的点了点头
可以看出来他是不想把这个事情告诉老爷子的

为什么呢
如果大家换位思考这个问题的话
应该也会有同样的做法
老爷子精气神十足
想检查完准备出院过生日
如果把“肺癌”这两个字丢到他身上
可能疾病并不会对他造成影响
“癌”这个字的威力已经对他心理造成了莫大的打击
恐惧、焦虑、悲观、无助种种负能量扑面而来
所以很多人确实是死于癌症的阴影之下
没得知结果的时候生活过的好好的
当得知结果的时候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生命观确实无法承受如此大的压力

其次我想说的是面对癌症
我觉得要有一个大的生命观
老爷子自己说了他所有的病都是在70岁之后得的
我想这就是人生老病死的正常过程
人总要衰老死去
或许癌症在这个过程中就是扮演终止生命的一个转折点
人是无法对抗衰老的
当你对肿瘤有足够大的信念去包容的话
它就不会给你带来无尽的恐惧

那么生命观如何去建立呢?
我认为《医学的温度》这本书讲的很好
我把关键的观点分享给大家

“我常常在晴朗的夜晚仰望天空,看着天上繁星浩渺,而感慨万千。我们生活的地球,只是太阳系中的八个行星之一,银河系有2000亿个太阳系,而整个宇宙有2万亿个银河系。在浩瀚的宇宙空间,我们个人真的是微乎其微,不及大气中的一粒尘埃。从时间上看,银河系距离最近的河外星系4万多光年。光的速度是每秒30万公里,我们今天看到的星光是数万年、数十万年前发出的呀。人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几十年,在这样的时间尺度中,真是比一瞬还短!总之,仰望浩瀚的宇宙,我们自然会感悟到人是多么渺小,人生是多么短暂,如白驹过隙,那么,对于死亡,又有什么可惊恐、忧伤的呢?

“地球上约有80万个物种,人只是其中之一。尽管由于人在认知方面有独特优势,似乎可以在物种竞争中处于主宰地位,但就决定物种进化的繁衍能力以及由此决定的突变遗传能力而言却并不具有优势。在生物本质上,人与一岁一枯荣的小草并没有差别。窗外的一棵古树,在我出生前已经在那里了,而当我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它还会屹立在那里,郁郁葱葱,生生不息。万物竞天,有生就有死,有死才有生。就这一点而言,人类与其他生物是一样的,为什么偏偏人要怕死呢?

我常常在想:动物怕不怕死呢?喂养的生猪、肉牛、禽类,养肥了就被抓去屠宰,它们怕死吗?我们实验室拿羊做实验,羊被绑起来时一点都不挣扎,只是掉眼泪,那是害怕死吗?“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所以我不知道。但我想,即使它们也怕,“怕”的意象、表现和内涵肯定与人是不一样的,因为人有对意义的追求。总之,如果能把自己放到浩渺的宇宙之中,放到自然界生物种群之中,融入这么宏大的尺度去考察个人的死亡,我们的心胸就会开阔起来,我们对死亡的思虑就会相对简单一点,容易想得开一点。我想这就是宇宙观、生命观的重要性了。”

“我认为取决于自己对某种观点是否真信,有多信,即是否成为自己的信仰。有了某种信仰,执着地去追求它,使整个人生成为追求信仰的过程,就会觉得人生是充实的、有意义的,对生死的态度就会是积极的。

当然,某个信条是否能够成为人们的信仰,是有条件的。首先,它必须是通过努力追求才能够达到的,甚至常常是毕生为之奋斗都难以完全达到的。其次,它必须是受到时代和社会认同的。人是社会的,人与人的关系是建立在道德基础上的,所以信仰要符合社会德行,无害于社会和人群

综上所述,要解决对死亡的恐惧,有赖于建立正确的宇宙观(或常说的世界观)、生命观和人生观。我们现在常常把解决“三观”问题挂在嘴边,却缺乏深入学习和理解。当我们认真思索死亡问题时,才更能体会这“三观”的根本性意义,与其说理解死亡难,还不如说树立正确的“三观”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