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谷(849年~911年),字守愚,江西袁州(今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人。唐朝末期著名诗人。 受父兄熏陶,七岁能诗。唐僖宗光启三年(887年)考中进士。昭宗景福二年(893年)授京兆鄠县尉。迁右拾遗补阙。乾宁四年(897年)为都官郎中,诗家因称郑都官。又曾经写过鹧鸪诗,广为流传,很出名,因此被人称为“郑鹧鸪”。官至都官郎中。晚年归隐宜春仰山书屋。 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棠、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全唐诗》收录其诗327首。 【中秋】 清香闻晓莲,水国雨馀天。 天气正得所,客心刚悄然。 乱兵何日息,故老几人全。 此际难消遣,从来未学禅。 【峡中寓止二首·其一】 荆州未解围,小县结茅茨。 强对官人笑,甘为野鹤欺。 江春铺网阔,市晚鬻蔬迟。 子美犹如此,翻然不敢悲。 【久不得张乔消息】 天末去程孤,沿淮复向吴。 乱离何处甚,安稳到家无。 树尽云垂野,樯稀月满湖。 伤心绕村落,应少旧耕夫。 【丞相孟夏祗荐南郊纪献十韵】 节应清和候,郊宫事洁羞。 至诚闻上帝,明德祀圆丘。 雅用陶匏器,馨非黍稷流。 就阳陈盛礼,匡国祷鸿休。 渐晓兰迎露,微凉麦弄秋。 寿山横紫阁,瑞霭抱皇州。 外肃通班序,中严锡庆优。 奏歌三酒备,表敬百神柔。 池碧将还凤,原清再问牛。 万方瞻辅翼,共贺赞皇猷。 【淮上与友人别】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淮上渔者】 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江浦风。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 【莲叶】 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摆柄柄香。 多谢浣纱人未折,雨中留得盖鸳鸯。 【菊】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柳】 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 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 【鹭鸶】 闲立春塘烟淡淡,静眠寒苇雨飕飕。 渔翁归后汀沙晚,飞下滩头更自由。 ![]() 【雪中偶题】 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 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 【席上贻歌者】 花月楼台近九衢,清歌一曲倒金壶。 座中亦有江南客,莫向春风唱鹧鸪。 【七祖院小山】 小巧功成雨藓斑,轩车日日扣松关。 峨嵋咫尺无人去,却向僧窗看假山。 【下峡】 忆子啼猿绕树哀,雨随孤棹过阳台。 波头未白人头白,瞥见春风滟滪堆。 【东蜀春晚】 如此浮生更别离,可堪长恸送春归。 潼江水上杨花雪,刚逐孤舟缭绕飞。 【鹧鸪】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 【中年】 漠漠秦云淡淡天,新年景象入中年。 情多最恨花无语,愁破方知酒有权。 苔色满墙寻故第,雨声一夜忆春田。 衰迟自喜添诗学,更把前题改数联。 【竹】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村复间松。 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疏净见前峰。 侵阶藓拆春芽迸,绕径莎微夏荫浓。 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海棠】 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 秾丽最宜新著雨,娇娆全在欲开时。 莫愁粉黛临窗懒,梁广丹青点笔迟。 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 【渭阳楼闲望】 千重二华见皇州,望尽凝岚即此楼。 细雨不藏秦树色,夕阳空照渭河流。 后车宁见前车覆,今日难忘昨日忧。 扰扰尘中犹未已,可能疏傅独能休。 ![]() 注:图片为刘东方的山水画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