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南行21】南溟泛舸书文明

 信江人家 2022-04-18

       南溟之浩瀚,舟船往来。远在秦汉时期,环南海沿海居民已经航行于南海之上,穿越南海诸岛,有了大规模的远洋航海通商和渔业生产活动。他们滨海而居,因海而生,创造出了内涵丰富的南海海洋文明。

      海南岛东部远洋渔民最早发现南海诸岛礁,并予以命名,世代以此作为传统作业渔场,成为开发南海的重要见证。而一艘南宋沉船“华光礁号”的发现,更是再现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之航海之光,书写了中华民族海洋文明之历史篇章,追溯着中西方文化交流之源远流长。(摘自海南省博物馆基本陈列之一的《南溟泛舸——南海海洋文明陈列》“前言”)


水下考古场景

古代木质沉船

华光礁沉船结构图

参加华光礁沉船发掘的部分考古队员

“华光礁号”水下考古纪实

水下考古

“华光礁号”遗址

沉船出水船板

沉船出水陶瓷

沉船出水的南宋青釉刻划花碗

出水的铜盘和青釉碗

石雕男女头像和石磨棒

沉船出水的石窗棂、石鹰、船锚石、石臼杵、石构件

文物修复

展厅一角

南海是我国最大最深的海域,盛产鱼、虾、蟹、贝、螺等,南海海洋鱼类有1500多种。

往 期 回 顾

   又到铅山武夷山共大

 【余江采风17】世界眼镜博物馆

   1976年出版的《春满余江》画册

   共大武夷山分校校史馆

 【余江采风18】感知眼镜的发展

   铅山武夷山石垅随拍

 【海南行17】琼工坊椰雕木雕

 【海南行18】琼工坊贝雕编织

 【海南行19】琼肴街饮食文化

 【海南行20】琼黎历史风俗图

|人|家|

2022年第116期(总第2685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