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书有约】《春梦了无痕》序言

 微湖尖尖荷 2022-04-18



文章作者王海青  图片音乐:来源网络



在生活中,总有一些难以料想的事,让人心上一惊,继而又感到是在情理之中。一天,猛然看到微信群中一个链接,打开一看,竟是茂坦兄要出书的文讯。时代发展到今天,出书不是多么难了,但对于基层的一个业余作者,也并非易事。需要一种决心与勇气。茂坦兄出书,让我有些羡慕,有些钦佩,当然,还有一种发自内心的高兴与祝贺。

我与茂坦兄相识有两三年了。我们最初在微信上相遇,是因为有一个共同的志趣爱好——文学,此后对他有了更多的关注与了解,再后来,我们还和几个文友共同经营了一个公众平台《鲁地文艺》。茂坦兄给我最深的印象是,对于文学,他比常人有更饱满的热情。这种生命的热情,促使他写出了大量的作品,还促使他积极分享文友们的文章,包括与文友们互动。茂坦兄是个文学“多面手”,不管哪类体裁,他几乎都能操弄,还做得有声有色。这本书,就展露了他文学的“十八般武艺”。

据我对茂坦兄文学的观察,他是一个高产的写作者,尤其热衷写诗(可能因为急促匆忙的生活,没有大块的时间,只能利用零碎的间隙,抒写思想的火花,情感的青草)。当然这本书收录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我感觉他的诗性是大的。如果诗性不大,也写不出源源不断的诗。他的诗,往往在平常的物事中,蕴含着不寻常的味道。能从生活中品出不寻常,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这种不寻常,恰恰是一个诗人必备的素质。

茂坦兄的散文,先前我看过一些,就感觉个别篇章的某些地方,不那么“正统”,也许我在文学上是个太“规矩”的人。文章反映的是一个人的性情。一般而言,只要自己乐在其中,就足矣。不过如果想在文学上更进一步,还真不能止于“自娱自乐”,耽于文学的湖光山色。还应再往前走,前面还有更美丽的文学风光,等着我们呢。

这次我览读他收在书中的所有散文,又有一些新的观感。茂坦兄是有生活基础的。我注意到这些散文中,军旅生涯和人间亲情占了较大的比例。从《实弹射击》、《涛声依旧——我的大学语文》、《第一次投手榴弹》中,我感受到茂坦兄对生活积极挺拔的态度,深深的、热热的爱。从《家有儿女,初成长》、《父亲第一次去大城市》、《那一碗飘香的羊肉汤》、《第一片秋叶》、《父亲记忆里的渔事》、《悲痛飞满天》诸篇,我又感受到茂坦兄是个重情之人,这里有舐犊之情,父子之情,祖孙之情。写父亲的,就有四篇之多,写奶奶的《悲痛飞满天》,就有八千多字。这种浓浓的血脉之情,就浸润在字里行间了。让人为之感动。还有一些篇章,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如《永远的糖疙瘩》,它告诉我们,一个孩子也是有尊严的,一个孩子的尊严也是需要呵护的。再如《山塘惊梦》,它记录了生命过程中一件惊险的事,时过境迁,让人不免如作者一样生发“往事如昨,物是人非”的感慨,也被作者内心深处的感恩之情,拨动情感的心弦。其余各篇,亦给人有益的启发,心灵的滋润,就不一一列举了。

我没写过中篇小说,对这一体裁,也鲜有研究,不便多说什么。不过我知道,没有足够的耐心,没有大量的时间,没有硬实的写作功底,是很难完成这样一项“大工程”的。光茂坦兄的这份雄心与豪情,就值得学习。

我不知道茂坦兄平时看些什么书。这几年我是从阅读中渐渐体会到,一个文学者要注意加强思想修养与艺术修养,还要深入观察与思考生活。要让自己的创作,往历史、人性、人生、社会的深处扎根。只有这样,才能写出更好的作品。

话题扯远了,还是回到这本书。“以前的事情,就像春天做了一场美梦一样,醒来不留一点痕迹。”但喜欢文学的人不一样,他能通过文字记录下美梦,给自己,也给别人以心灵的抚慰。让大家相信看似庸凡的世界,其实很美好。我希望这本书是茂坦兄的阶段性总结,也是文学新征程的开始。再次祝福茂坦兄《春梦了无痕》的出版。

王海青

2022.4.10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