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第十二章心得

 积沙成塔0u3svg 2022-04-18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第十二章杜外养中

老子深知欲望的源头来自于人的眼、耳、口、身,这些让人痛苦的行为和现象都是来自于人体外部的因素,内心的各种欲望是因为这些行为和现象而产生,它们不是人的本性。孔子说:“食色,性也”。人的本性不可改变。老子却认为:“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此二者同,出而异名”。既然有生于无,二者同,那么就可以改变。

《道德经》第十二章心得

网络图片

《道德经》“无”的思想,为“心”打开了一个“玄”的世界,“玄”即“道”。世人以为自己所见的就是真实,实际却是假像,或者只是片面的。也就是大家常常讲的“把无知当真知”。这就是为什么会时常感觉很痛苦的原因。“无”是看不见的,“有”是已经看见的,看见的是在五官中,看不见的是不在五官中。

五官不能感知“无”的存在性,不能打开“玄”的世界,反而会阻碍人的玄照妙心的开启,就会被蒙蔽的贪心控制,产生不可遏制的欲望。

《道德经》第十二章心得

网络图片

老子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世人只知有之为利,不知有之为害,利有限而害无穷,所谓“福兮祸之所伏”。相比之下,无之以为用,用无穷且无一害。

目盲、耳聋、口爽、心发狂就是有之害无穷。人在世间不可能没有欲望,衣、食、住、行都是人生存必须或不可缺的,它们是人之所以为人难以缺少的条件。但是,凡事都应该讲究有度,过了,好事变坏、必须的变成多余。五色、五音、五味本来没错,是人心贪欲造成,过度了的,一般都是贪欲所导制。

《道德经》第十二章心得

六祖慧能有名的竭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人的内心如不为外物所动,任它金银财货、美人高官只不过是过眼云烟而已。

人生在世,外边各种诱惑无处无时不在,我们如果要不想被外物所奴役,就必须修明心。圣人为腹不为目,所谓“腹”指的就是内在的那颗仁慈善良的玄照妙心。所以呢去掉外界的诱惑才是修身的要务,没有了贪欲,才能看见事物的本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