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说拒绝学习是在远离财富?

 早晚积累 2022-04-18

学习学习再学习!这不是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而是说学会学习再来学习

学习有多重要?!

三个问题:

上学就是上课?

上课就是读书?

读书就是学习?

如果厘清了这几件事,那么学习是什么就变的有意思起来,而这一篇文章也是我这半年以来对学习最深入的一次思考和整理。

如果你对学习感兴趣,建议你带着耐心读完;

如果你时间宝贵,建议你花四~五分钟看完所有的图片和那个四分钟左右的视频;

如果时间依然很宝贵,那么强烈建议你看完所有的图片。

 拒绝学习有多大风险?

如图:

大多数人都有两条曲线:一条是信心曲线,一条是学习曲线。

信心曲线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上扬,接近40岁时信心开始爆棚,迅速上扬;

学习曲线大多在20岁出头大学毕业时,到达顶点,然后逐渐下降。

两条线中间有个敞口,这个敞口就是风险敞口。

 于是你看到了,学习力越低,信心越盲目,因为:

人类因群体学习而进步

《极简人类史》中说:

人类区别于其他近亲物种最有力的的标志就是语言符号。

语言符号赋予了人类神奇的能力,让我们可以谈论那些我们没有亲眼见到的事物,每一代人通过语言继承前人积累的知识,从而适应多样的环境。

这种“群体学习”的积累过程,让人类拥有了超凡能力。 

正是因为人类的群体学习力让我们雄霸地球,并不断探索更多未知。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纵观过往的历史,那些会学习的人,在时间的长河里都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每个时代都悄悄犒赏会学习的人;

并且会重赏那些学习并行动的人!

学什么?

有人说,一个人一辈子只能学会三件事:知识、技能、态度

知识:是指能够指导我们做出更好的决策,且长期看来更可能给我们带来更好结果的那些信息;

技能:是指能够通过熟练操作并完成的一系列动作,需要反复练习才能掌握!

态度:这个客观的世界我们是无法改变的,我们只能够改变自己的世界。怎么看待并对待这个世界,决定着我们世界的精彩程度。

有些知识和技能一旦进入大脑就会直接影响行为,改变看待自己和这个世界的视角和态度,进而主动去寻找学习的方法。这样的知识和技能就是具有繁殖能力的知识。

有繁殖能力的知识好比授人以渔。是指那些可以指导行动、激发思考,促进理解、吸收、运用更多有繁殖能力的知识。比如钓鱼的方法、钓不同鱼的技巧。

无繁殖能力的知识好比授人以鱼。是指那些增加见闻、见识,多一些少一些对行为不会有太大影响的知识。比如鱼有多少种,哪些鱼生活在淡水、海水?

未知的知识和技能如同是一片汪洋大海。我们需要学习的就是在汪洋大海中找到那些有繁殖能力的知识。一旦学习并内化这些知识后,能够直接指导我们的行为,甚至我们的世界就再也回不到过去。比如下面让我恍然大悟的概念与关联:

注意力>时间>金钱>身外之物!

如何学?

1,一切都靠积累:

很多人都知道这个公式:

                   FV=PV(1+r)^n

学经济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很简单的公式,PV表示现值,FV是终值,r是利率,n表示时间。整个式子就是表示现值为PV的存款在利率r不变的情况下在n年后终值为FV。可是,它所包含的道理,远远不止这些。 

(复利曲线)

如上图:积累的力量不容轻视!

第231天对应的结果是9.96,但第365天已经是37.78!

前端积累很平缓,后期爆发很陡峭。

爱因斯坦曾说:

“复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迹,其威力比原子弹更大。”

复利有三个关键要素:基数、增长率和时间,围绕这三个要素,可以做很多事。

如果起点的基数很高,已经可以甩很多人一大截了;如果起点很低,那还可以在增长率和时间上去积累,需要的就是耐心。真正能够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其实是那些必须要靠投入时间资源获得的能力。

把复利用在成长上,这个公式或许可以这么理解:

 FV=PV(1+r)^n

如果FV是未来的人生价值,那么PV表示现在的人生价值。1是我们的起点,r代表每天的进步(它可以很小,但一定要保证它是正的),n表示时间。于是我想起了“鸡汤”里经常看到的下图:                

持续积累的结果让人惊讶。每天进步一点点,一年后,竟然可以获得原来37倍的收获。但每天重复一件事就可以学会一项技能么?未必!

为什么很多人每天都做饭却没变成星级厨师?

为什么我们每天都走路却没变成竞走运动员?

为什么有人下了很多年象棋却没成象棋大师?

那是因为我们要想把一个行为变成技能!

除了持续积累,还需要刻意练习。

简单重复是低水平运动,很舒服只会停滞不前;

刻意练习需要用脑用心,离开舒适区才会进步。

2,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需要持续不断根据反馈有目的地在舒适区之外的大量反复专注练习。

通过刻意练习建立并强化心理表征和不断走出舒适区是我们习得一项技能的关键。

心理表征:是一种与我们大脑正在思考的某个物体、某个观点、某些信息或者其他任何事物相对应的心理结构,或具体或抽象。

比如一提到埃菲尔铁塔,脑海中就会“浮现”那座铁塔的样子,那个样子就是埃菲尔铁塔在脑海中的心理表征。

国际象棋大师因为刻意练习且记住了大量的棋谱,他的心理表征使他们在对局时能够迅速想出大量可能的招数,让后把注意力集中在最佳招法上。

走出舒适区:如果你从来不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区,便永远无法进步!

刻意练习为什么有效

提醒:若你不想看这段文字,直接看视频即可!


刻意练习除了建立并强化心理表征外,科学家们还从大脑的灰质与白质工作机制发现了更加合理的解释。

大脑中的灰质负责处理信息,给神经细胞传递定向信号和感官刺激,而白质由脂肪和神经纤维组成。大脑会随着练习的强度,及时调整结构适应挑战。

为了顺应心理挑战,大脑会以各种方式“重新排布”神经元网络。持续不断的重复专注练习会改变包裹在神经轴突上的髓磷脂含量,在神经细胞走位形成隔离鞘,允许神经信号更加迅速传递

如视频,髓磷脂能够有效的避免大脑灰质传递信号的信息损失,随着刻意的练习髓磷脂越来强,传递速度可以提高10倍以上,信号损失越来越少。这就像在国道上安装了护栏,随着护栏的增多,国道变成了全封闭的高速公路。同样的刻意练习帮助在大脑和肢体间建立了一条信息传递的“高速公路”。

人的大脑很神奇,它会根据你承受的压力调用相应的资源来更好的匹配。一个人遇到的挑战越大越久,一定程度上,大脑中的变化也越大!

学了很多道理为何依然

过不好一生?

道理,其实就是新的知识(也有可能是信息)。“道理”是“知”,“过好”是“行”。

可知易行难!要想过好一生,知行得合一。

一个人是否聪明,不是看他悟出多少道理。而是看他脑海中积累了多少清晰、准确、必要的的概念,并且这些概念有多少是相互关联的

同时又有多少能够具体落实到行动上。只有物理行动才能接近目标。

如下图: 

比如时间管理:

时间无法管理,需要管理自己;(概念)

注意力>时间>金钱>身外之物; (关联)

践行积累;                                 (行动)

比如跑步:

姿势跑步法;                             (概念)

跑步速度=步幅X步频;              (关联)

持续跑步改善跑姿;                   (行动)

明白学习可以繁殖的可以用于指导行动的知识。而不是无法繁殖的大道理!才会让学习指导行动变得更加有意义!

启动多感官参与学习

综合以上,我个人对学习认知的迭代过程:

盲目“努力”被动“学习”

持续践行主动积累

刻意练习强化心理表征

走出舒适区

这一系列的认知过程,让我明白刻意练习的重要性。给我更多启发的却是我在学习跑步的时候,感悟到的动作技能的学习方法中有三个非常重要的认知方式: 思考、视觉、触觉 

 
 
 

大脑

眼睛

肢体

当尝试调用多个感官学习知识或练习某项技能时,效率马上提高!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只是在有意无意的调用一到两个感官。

我们都知道阅读的重要性,大多数人只用眼睛看,很少认真去思考,即便思考了也很少去动手输出感悟。

再如跑步,很多人跑了很久进步都不大,甚至还跑伤了。就是因为只是在用脚跑没有用眼睛去观察他人正确跑姿,没有用大脑去专注自己的跑姿和思考科学的运动量。

因此要提高学习效率,就应该在学习区调用多个感官刺激学习过程与结果,不断的在学习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用各种感官将自己带离舒适区,让更多的不舒适区变成舒适区。

复盘的重要性

学习与成长是个长期持续的过程,过程中结合大脑的思考、视觉的观察和身体的践行去消化知识或者技能。不断的复盘与反思,能够帮助自己发现问题持续改进。

 另外,在这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复盘与反思,这有别于总结。

复盘和反思是带着结果重新思考一遍过程,更容易发现问题找到改进方法,是个正向的循环;

总结则是单向的回顾得失

学习与财富的关系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未来越来越多的体力劳动会被人工智能所替代。人类的学习能力 决定了未来的竞争力。持续学习力也直接与财富的获取有关联。对比两张重要的图例。

学习与信心曲线:

学习力下降后,信心曲线越上扬。风险越大!

财富积累曲线:

人的一生都在消费。保持体面的生存有一个成本线,财富跨越成本线就意味着实现财富自由。而大多数人的一生,财务都只能在生存的成本线下波动。

 仔细看上面两个曲线图:

上图信心曲线与下图的橙色财富自由曲线一致;

上图学习曲线与下图的紫色财务波动曲线一致

对于我,能够想到的就是:

通过持续的学习,让财务曲线能够持续上扬;

通过持续的学习,让信心曲线与财富曲线匹配;

两个必须要明白的概念:财务与财富!

财务:仅仅包括了我们的日常收入与开销,常常指有形的资产;

因此财务自由,指的是非工资收入超过生活支出;

财富:除了有形的资产,还包括更多个人品牌、社会价值、自我实现等无形的部分。

因此财富自由,是指除了财务自由之外,再也不需要出售自己的时间,实现更多的个人梦想和人生价值。

小结:

学前准备:了解所学技能的最小必要知识,马上行动,在大脑打算放弃之前快速入门

学习方法:调用多个感官通过持续刻意练习不断加深对某一知识或技能的熟悉度。

持续行动:利用复利的概念,持续的行动,相信积累的力量,时间的回报;

最后的最后,虽然我深入的思考并整理了学习的意义,但未必叙述的足够清楚。

并且,我也相信,未来的某天,我会发现在学习(动词)学习(名词)方面,会有更进一步的感受。

毕竟:

我们都要不停地和过去的自己说再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