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一:伊索寓言一则
解读:这是一则伊索寓言,第一次看到这个故事是在《小狗钱钱》这本书中,再一次看到是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中。这个故事至少有两种解读。 从财务角度看,这只会生金蛋的鹅,好比是你的资本,而金蛋就好比是利息。 在你还没拥有一只鹅时,要想尽办法去积累你的资金,让资金逐渐积累起来,直到它多到可以为你生息。 然后你要想办法维护好这只鹅,让它不断壮大。而你则可以源源不断地享用它生的蛋,但你再任何时候都不应该有杀鹅的念头。 从效能角度看,鹅就好比是生产的能力,而金蛋则是产能。生活中“重蛋轻鹅”会保不住产蛋的资产,而“重鹅轻蛋”会被活活饿死。前者好理解,急功近利!后者可能只关注了形成资产,忘记了资产能够带来更多价值。 故事二:生活常识一则
解读:这一个看上去简单又浅显的常识,往往会被我们忽视。它对我的影响不亚于:时间无法管理、注意力是第一财富以及一切都靠积累等概念。 站在时间的长河来看,任何人都是沧海一粟,而要取得成就,哪怕一点成绩。 都得要遵循这个烧水的原则,要达成一个目标,就得一蹴而就,不能中断。 否则,你做功再多,也都只是无用功。这个常识同样活生生地说明了半途而废是平庸的最大绊脚石。 故事三:习惯的培养
解读:戒掉一个坏习惯往往不如培养一个好习惯的来得更直接。用新的行动填补原有的行为。 故事四:以终为始的原则 下面这个故事对我的冲击是巨大的,因为话题和上面的三则有些格格不入我特地放在了最后,希望能够激起你的思考。
这个故事是从他人的角度来评价自己。你还可以设想一下自己的墓志铭,想象你去世后要在你的墓碑上刻下最简练的话,来总结你的人生。 解读: 墓志铭,不就是你的终极人生目标么? 在没有明白一切都靠积累前,我的墓志铭应该是这样的:这个人打了一辈子工,有过一些梦想,但都带进墓里了。 而现在的墓志铭,我期望是:他38岁出生,在追求有趣的人生和不断成长的路上,终生未停。 ![]() 大部分人终其一生也未能养出一只会生“金蛋”的“鹅”,那是因为从来都没有真正培养过一个习惯,一气呵成的“烧开”过一壶“水”! ![]() 一个足以感动自己的尝试 : 找一件简单的事,试试持续做100天! 看每天清晨起床比昨天聪明一点点的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