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长期价值不得不思考的五个关键词

 早晚积累 2022-04-18

雷·达里奥的《原则》一书中提到了个人进化过程的五个步骤:

1,有明确的目标;

2,找到阻碍你实现这些目标的问题,并且不容忍问题;

3,准确诊断问题,找到问题的根源;

4,规划可以解决问题的方案;

5,做一切必要的事来践行这些方案,实现成果。

这五个步骤分别是目标、问题、诊断、方案、践行,这是一个循环(如下图)。

若能按这五步做好,那么几乎肯定可以成功。 

成功有很多种说法,这里姑且把成功理解成,找一件长期有价值的事情,并持续的投入各种资源解决过程中的问题,直到达成目标。 

可说起来容易,践行起来却又没那么简单。

不知你有没有发现,相比个人来说。企业更容易为他人创造价值。为什么?

因为,企业若不为他人创造价值,产品就无人问津就卖不出去就活不下去。

而个人不为他人创造价值,依然能活80岁。那么企业的这一属性能够给我们什么启发?


从公司的角度来看长期价值。会发现对任何一个企业比如房地产行业。三年后为客户按时提供一套优质的房子,这是一个不算太长的长期目标。

更长的目标,是持续的为客户打造更多有价值的物业。这背后,其实是公司在房地产领域找到了与自己能力向匹配的可以做的最有价值的事情,长期的做下去。


公司在这过程中越来越壮大,同时成就了跟随公司服务的员工。

一个有成就的人也是一样,他也多半是在某个领域找到了自己感兴趣并对他人有价值的事儿,长年累月的持续积累,最终在人群中,在积累的力量下以技压群芳的方式脱颖而出,实现自我。


不论是个人还是公司,要想从长期收获利益,离不开长期价值和持续行动。

而这里要用五个关键词来概括成功路上的价值寻找和付诸行动。这五个字就是:

分析、分配、定投、记录、反思。



先看分配、定投、记录。这其实是要做好一件事必不可少的三个步骤:

分配重组资源;

投入精力人力;

记录留下痕迹;

1

具体来说,分配资源是在一件事正式启动前需要深入思考的事。我们会在脑海中抽象地构思做事前的准备动作,对能够掌控的现有资源进行离散和重组。

抽象和离散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有意无意的运用,但未必真的深刻理解。

用人类数数这件事来看理解离散和抽象。假如要数一筐苹果,首先要把这筐苹果分离分散成一个个独立的苹果,而这些苹果,大小不一,有红有绿。

人类能够自动的忽视次要信息,将它们抽象成一类东西,于是就可以数出来这一筐有几个苹果。

正是因为离散和抽象,才让我们几乎无意识的就知道要用的时间,金钱,人力等资源,从已经有的资源体系中,抽象并离散开重新组成为新的资源体系,这就是第一步:分配的意义,它跟资源(生成要素)有关。

不会分配时间的人,生活多半一团糟;

不会分配收入的人,财务状况堪忧;

不会分配人力的人,团队也一团糟……

2


第二步记录。记录有多重要?!

记录,能够让生产活动有迹可循,在这点上,企业再一次做得比个人要完备。

你看,一个企业会有大事记,有会议纪要,往来公函,联系单,生产日记,财务报表,合约等等一系列围绕企业运营(生产)的记录。

这些记录,如同相机一样将企业走过的足迹拍照留存了下来。这些记录,能够变成阶段性总结的素材,当然也是公司一个个工作成果的体现。

从这些记录中,能够总结出得失,这就是记录的意义。这些记录虽然是员工们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完成的,但它价值连城。


而对于我们个人,没有团队分工,当没有意识到记录的重要性时,也就很少有人会去做这件看上去很有意义的事情。

普通人很少有记录的习惯,不论是记账还是日记,哪怕是最简单的流水账。

反之,那些伟人,无一不是记录的好手,他们记录日记、反思录或者时间开销。

《奇特的一生》一书中,柳比歇夫一生都在记录时间开销并及时阶段性总结,于是他对时间的感知越来越精确。时间成了他最好的朋友,他一生著作等身。

原文摘录:

“乌里扬诺夫斯克。一九六四年四月八日。分类昆虫学:鉴定袋蛾,结束——二小时二十分。开始写关于袋蛾的报告——一小时五分(1.0)。

附加工作:给达维陀娃和布里亚赫尔写信,六页——三小时二十分(0.5)。

路途往返——0.5。

休息——剃胡子。《乌里扬诺夫斯克真理报》——十五分,

《消息报》——十分,《文学报》——二十分;阿·托尔斯泰的《吸血鬼》,六十六页——一小时三十分。听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的《沙皇的未婚妻》 。 

基本工作合计——六小时四十五分。”

3

第三定投,定投往往用在价值投资上,当投资一个有价值的资产,比如股票,定期定额或等量买入资产,忽视价格波动,站在长期来看,最终得到的成本甚至会远低于平均价,这就是定投的魅力。

下图中的定投结果:买到的均价是12.32,而三个月的平均价是12.67。

(摘自得到《通往财富自由之路》)


定投这个概念,其实同样适用于企业发展和个人成长,当企业制定了一个战略后,分配了资源开始实践。

也就是开始在这项工作上长期定投时间、精力、金钱等资源,并且是没有休息的。

不是吗?你见过哪个施工现场周末和节假日停工过,哪个商店节假日歇业过。休息的是一部分人,而更多的人为了项目的运营和服务依然在持续的投入各种资源。

这就是一种定投行为,每个人看似每天只投入了微小的力量,而从一个项目来看,每天都有新的资源在围绕着最终的价值在持续投入。

如果说投资股票是按月或者按周定投,那么一个项目,其实是每天在定投相应的资源。最终所有人的努力创造了项目巨大的商业价值。

而个人为什么很少有通过定投实现价值的?那是因为我们是个体,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每天持续的做一件长期有价值的事情,并且持续行动不停歇的定投自己的践行。

比如,你学习一个乐器。每天投入两小时和隔三差五的练两下,结果自然天壤之别

“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就是不简单”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前半句,“简单的事重复做”就是定投各种资源,

后半句,“就是不简单”指的是呈现的结果与价值。


小结:

分配代表了资源的有意离散和重组;
记录让做过的事,走过的路有迹可循;
定投是通过持续行动让投入的资源产生积累的力量;

除此之外,还有两个同样重要的概念:分析和反思。

分析是要在行动前完成可行性的剖析,巴菲特投资一个企业前会将该做的事情做足。

做完充分的价值分析之后,剩下的就是买入、握住不放,耐心等待。

在收益未达到目标或者遇到突发情况之前,绝不放手。同样的,对于个人成长,需要经过分析,找到一个长期有价值的事情,然后做下去。对于我个人来说,我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及的整理100本书的读书笔记。就是一件长期有价值的事。

当然有价值的事远远不止阅读这么简单,掌握一门外语,学习一项技能比如编程,长期来看都值得去做。

反思是在前面四个行为的基础上,进行复盘归纳,总结出一路上的得失进行,不断迭代精进。复盘和反思是带着结果重新思考一遍过程,更容易发现问题找到改进方法,是个正向的循环。

小结一下这五个词:分析、分配、记录、定投,反思。

分别对应了五个时间段:事前,当下,过去,未来,事后。
还对应着寻找价值,离散重组资源,有迹可循,持续行动和总结经验。

这五个字构成实现一件长期有价值的行为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奇特的一生》格拉宁著

2,《原则》雷·达理奥著

3,《通往财富自由之路》李笑来

一个足以感动自己的尝试 :

找一件长期有价值的事,持续做100天!

看每天清晨起床比昨晚临睡聪明一点点的力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