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人如何正确地毁掉自己的成长

 早晚积累 2022-04-18

你有没有遇到在成长的路上,有时变的异常焦虑却又茫然无措,眼睁睁看着自己变得越来越不喜欢自己。

我们常常谈论如何成长,但往往会忽视有一些事,会不经意间毁掉自己的成长。比如下面的这些事。

晚睡:

为什么是晚睡而不是早晨起不来。那是因为早晨起不来只是结果,无法早起的人多半是晚上睡的太晚了。

长期晚睡(缺觉)能够把一个人的精力和精神消耗殆尽,让你的眼神变得涣散无光,整个人无精打采。

有研究显示缺乏睡眠的人专注力会下降,1965年一个高中生维持了264小时的清醒状态后,第二天眼睛无法聚焦,失去了靠触摸来辨别物体的能力。

晚睡除了能够快速的消耗掉精力,现代医学告诉我们晚睡还不利于免疫系统修复身体机能,不利于大脑清除思考产生的垃圾。

精力会越用越充沛,但不当的消耗也会越用越枯竭。

毫无节制的做毫无价值的事情:

时间和金钱是我们活着必须要用到的两个重要又简单的资源。

说它们重要,是因为活着的时间才是生命,活着就离不开消耗时间;

每个人活着都是消费者,都离不开金钱来购买生活用品。

说他们简单是时间太容易得了,以至于无论你是否需要它每天都给你24小时,而大多数人也能通过提供各种服务为自己换回一些金钱。

如何面对金钱和时间,将会决定一个人的长期价值。

你把金钱花在消费品上,花掉的金钱再也不会回来,你也不再会得到这些钱的任何额外好处。

花时间和花钱其实一样一样的,你把时间花在那些毫无价值的事情上,你那一段生命也会暗淡无光,唯一的用处就是增加了年龄,元认知都会提醒自己混蛋之极。

不信你可以试试毫无节制的刷朋友圈、玩游戏、刷抖音。

封闭自己:

表面上看一个人的价值来自你的能力,你的能力源于过去的积累。

这个能力可能是设计或做产品的能力,也可能是运营管理一个团队的能力。

而事实上一个人的价值,更多的是你能与多少人产生关联,你有多少价值是这个社会需要的,你能为多少人直接或间接地解决问题。

只有更多的主动与这个世界互动,才有机会看到这个世界更多的美好。

有一句俗语恰恰能够说明打开自己的好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

读书是与智者(不含糊的说每个作者都是个智者)交流的好方法,但读的再多不输出,你也无法成为关键节点。

好比一个公众号的运营者他一定是个信息(知识)输入者,若是他不在公众号输出信息。那么他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节点的。

读人是打开自己的另一个好方法,尤其是与高人沟通。

读城同样能够增长见识,打开自己的眼界。

任何时候,读书、读人、读城这三样至少得做一样,不然就跟闭关锁国一样了,结果自然就离落后不远了。

不再思考:

思考和意识,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甚至是人工智能的关键因素。

如果一个人失去了思考能力,那么他也就是活着而已。

比鲁迅笔下的那个“眼睛间或一轮”的祥林嫂也好不到哪里去吧。

准确的说不再思考是不再输入信息,没有了足够的输入,输出自然也就多不到哪里去,也就更谈不上高质量的思考。

衡量一个人价值的高低,一定不是年岁高低资历资深那么简单,而是大脑中无形的智慧。

什么都想做:

李小龙说我不怕你有一万种腿法,就怕你把一种腿法练了一万遍。

去练一万种腿法就是什么都想做。

生活中我们太多人这山望着那山高,这个也想做,那个也想碰。

我们想学写作、学演讲、学跑步、学理财、学英语、学编程,还想……

于是做了一个浮于表面的“斜杠青年”,什么都学了个三脚猫。却忘了真正让一个人扎实的是在某个领域把自己练成一个T,横向的知识体系足够宽,纵向的知识体系足够深。

时间那么有限,什么都想做的结果就只能一事无成。

没有自律:

不论是柏拉图的代表一个人三个灵魂的白马、黑马和骑手,还是佛洛依德的本我、自我、超我。

他们都在说一个叫元认知的东西——认知的认知。

这说的是人能够在思考的时候意识到自己在思考。进而可以通过大脑控制自己的大脑。

而自律就是自己的行为能够有意识地用大脑控制,反之就是管不住自己。

没有自律的才能就像是倒在地上的咖啡一样,再多也一文不值。

查理芒格的一句话我引用过很多次,再用一次:如果我知道我会死在哪里,那么我就不去那里了。

同样的,如果我知道我会错在哪里,那么我就尽可能别去犯错了。成长的路上,别去碰这些看上去很小但实际上毁灭性很大的事情。

除了上面罗列的,肯定还有其他的方式能够毁掉你的成长,希望你能在留言里补充让更多人看到。

一个足以感动自己的尝试 :

找一件简单的事,试试持续做100天!

看每晚临睡前比清晨起床聪明一点点的力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