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妈妈的引导,让孩子的难题变成暖心事

 早晚积累 2022-04-18

文稿:Stone

润色:Linda

(2018年5月20日于东南大学六朝松旁)

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下面的故事让这句话更有意义。同时也试着写一篇与搬运知识无关的文字。这个故事来自Linda引导屁孩面对的一个问题。

屁孩快七周岁了。

周三这天屁孩在学校表现不错,班主任老师表扬并发了一个流动奖牌。放学后屁孩很开心,戴着奖牌一直到晚上出去上乐高课都不愿摘下。

第二天,被老师批评了,因为他没有按照约定把奖牌还给老师。还跟Linda妈咪说,妈妈你忘记提醒我带回奖牌了。事实上前一天针对这个奖励,Linda提醒过屁孩保管好自己的东西。

Linda没有简单粗暴地责备或是帮他找老师协调。而是很有耐心的带着屁孩,引导他去面对并解决这个问题。

我觉得不得不为这么用心又温暖的妈妈点赞。Linda是这么处理这件事的:

1,Linda妈咪淡淡地问,昨天你去学习乐高编程时,我提醒过最好不要戴了,你坚持要戴,所以这是谁的责任?

屁孩心情有点失落,但他承认这是他自己的责任。

2,Linda妈咪引导说,我们回忆一下,可能丢在哪了,妈妈陪你去找。上乐高课的地方,家里看了,都没有。屁孩拿着车钥匙自己去车上,甚至打开手电座椅下都找了,依然没有。

屁孩已经感受到这件事无法向老师交代带来的麻烦。


3,Linda妈咪继续引导,“你看我们去文具店买一个怎么样?不过,要用到你自己的零花钱。”
“为什么要用我的零花钱?”
“你觉得这是谁的东西?弄丢了是谁的责任?”
说到这里,屁孩话不多说很爽快地从自己的零钱包取了10元钱。

4,Linda带着屁孩去到附近的好几个文具店,可惜都没有他丢的那种奖牌。屁孩的失落又添了几分。后来跟老师电话沟通后万能的淘宝解决了奖牌的问题。

5,到这里Linda引导屁孩面对此事的过程还没结束。她继续让屁孩自己组织语言,发语音向老师承认错误,同时表达用的是自己的零花钱买了奖牌作为赔偿。

6,购买好奖牌以及与老师道歉后,Linda对屁孩说了这么一段话:看上去一个不起眼的粗心,需要我们近三个小时的时间、精力,并且还额外花了原本不需要花的钱去弥补它。值不值?
……
7,最后的最后,晚上洗漱的时候,屁孩屁颠屁颠地走过去抱着Linda说:“你是个好妈妈!”

这件事算是圆满的结束。

听夫人说完这个过程,我忍不住为她点赞。看似不起眼的小事,作为母亲Linda一直引导孩子在解决、面对问题。

没有责备、没有撒手不管、没有全盘帮忙代劳,而是通过一系列的引导,让屁孩认识到了有过失要承担责任、粗心会有后果、有问题总可以想办法解决。

屁孩在成长,这一路上离不开Linda妈咪的指引。这件事,让我更加明白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

PS:一年级开学的时候,跟屁孩达成了一个零钱协议,每周都给他一定数额的零花钱,培养他储蓄和记账的习惯。

事实上,他的钱没有太多机会花,一部分作为储蓄放进了储蓄罐,一部分放在零钱包。这次恰好用上了,看样子孩子与钱接触多了,也会知道那是自己的财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