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向他人学,与自己比

 早晚积累 2022-04-18

这几天被谷爱凌深深地影响了,影响我的不是她获得了奥运冠军,也不是她擅长很多领域,更不是她的家庭条件。而是她在赛场的每一次比赛,“不是为了滑得比别人好,而是更想滑到自己的百分之百最好”。

那些给她带来影响力的成就,我们都无法比拟,也无法复制。但“向他人学,与自己比”这件事,人人都可以做。

对我来说,公众号里经常提及“向他人学,与自己比”,这8个字一直在影响着我自己。

如果你经常看我公众号的文章, 并且每次都看到结尾的话,你应该能注意到过去半年里的每篇文章底部,都贴着这非常治愈的8个字。

我翻阅了一下自己的公众号,第一次文章里写“向他(别)人学,与(跟)自己比”,是2016年。(戳这里看原文

那一年我刚开始跑步,也是那一年第一次参加了马拉松。这8个字是我在跑马拉松的时候感悟到的。

这个感悟由来很简单,每次去参加马拉松,我都习惯找一个看起来跑姿比较好,跑步节奏很稳的跑友,跟着他跑。

这样跑通常很省力,很轻松就能跑出PB,也就是自己的最好成绩。

我把这个跟跑的习惯称为“向他人学”。

后来我发现,如果你在跑道上跟着别人跑,你只能在他身后到达终点,无法超越他。

如果你想超越他,那么你一定要做一点点不一样的事情,比如步频快一些,步幅大一些,把跟在他身后跑调整为并排跑……总之你要做一点点不同, 你才有可能超过他。

这给我一个启发,跟着老师学习很重要,但你要超过他除了要学会他的方法,还应该要做一点点不一样的事,才有可能有突破变得更好。

但无论怎样,向他人学,能让你变得更好。

这是“向他人学”的由来,“与自己比”的感悟更有意思一些。

跑马拉松的人都喜欢PB(跑出个人最好成绩),总想着每一次都能PB,都希望比别人跑的快一些。

后来我参加的马拉松赛事越来越多。

我发现,每一次跑马拉松,人群之中,向前看,有数不清的人,向后看也有数不清的人。

也就是说比我跑的快的人,有很多;比我跑的慢的人,也有很多。我能看到赛场上,很多人都咬着牙,想超过其他人,特别是快到终点的时候。

其实我们在生活中也是一样的,比我们条件好的人有无穷多个,不如我们的人也有无穷多个。总能有些人想比身边人做更好,更希望自己的孩子更有出息,说白了就是各种比。

有一次跑马拉松,我一下子想明白了,跟别人比其实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即使你在这个赛场跑了第一,并不代表换个赛场还能跑第一,去全国的赛事能跑第一,即使全国第一,去参加奥运会也未必第一,即便拿了世界冠军,破了世界纪录,如果不能比之前的自己跑的更好,你还是会被他人超越。

而且跟别人比其实是没有边界的,因为有太多人比我们跑的好。

如果拓展一下范围,比较就是个大坑了。你本来工作不错,也有上升空间,可听说你同学原来不如你,现在收入比你高,你不爽了;或者你本来颜值挺好,但你偏要跟别人拼爹,你拼不过,又被打击;你本来羽毛球打得不错,听说别人还会乐器,你不会,又不爽……

其实,只有跟自己比最有意义,我这一次跑的比上次又快了5分钟;今年比去年在职场里又上升了一个台阶;明年我打算培养一个新的兴趣爱好;去年我不懂理财,今年攒了5万元开始有积蓄了……

一旦你这样开始比较,你会发现自己总是在一点点变更好。现在我几乎不跟别人比。

而若是你在某一个领域,持续行动,每一年都比前一年变更好。耐心积累几年,再回头看,就会发现已经进步了不是一点点了。这就是“与自己比“的意义。而且一直这么做,慢慢地自己的长处会变得越来越长,也许不经意间,你已经在人群中冒尖了。

拿我自己来说:

几年前我几乎不怎么读书,现在我读过的书也有上百本吧,读过的好书也能数出一打,脑袋里有用的信息明显比以前多了,这与过去的我比,好太多了;

以前我根本不运动,现在我会定期保持运动的节奏,每年体检的时候,各项指标都让人很放心,这与过去那个浑身不舒服担心健康问题的自己比,好太多了;

以前我完全不懂理财,现在我生活和投资的钱早已分了两个账户,并且知道了越来越多规避风险的知识,这和之前那个被财务问题弄的焦头烂额的自己比,好太多了。

“向他人学,与自己比”,现在我经常会用这8个字做心理按摩。

前一篇文章我推荐大家学习谷爱凌的"睡觉、学习和玩"三个习惯,这一次,我更推荐你学习她超越自己的心态。

就是“向他人学,与自己比”最好的案例。

(看下面的视频,我找到了一个谷爱凌13岁时就在表达跟自己比的视频。)

参考文章:

向他人学,与自己比

上一篇文章:

谷爱凌的成长经历可能无法复制,但她妈妈说的这3点人人都能用

爱积累的磊

向他人学,与自己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