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个人成长很多人在说,但怎样个人成长现代化呢?

 早晚积累 2022-04-18

小时候上学那会,听到很多有关建设四个现代化的宣传。那个时候对现代化的概念是模糊的,只是觉得现代化一定很牛。

现在很少看到再提现代化,但我们都能感受到方方面面都已经走进了现代化。

现代化到底是个什么?

李录在《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一书中是这么定义现代化的,现代化的诞生以1776年发生的三件事为分水岭。

这三件事都发生在1776年,分别是亚当·斯密出版《国富论》,美国发表《独立宣言》和瓦特发明蒸汽机。这三件事分别代表了自由市场经济、宪政民主下的有限政府和现代科学技术。

简单说就是:

自由市场经济+民主文明的政治体制+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化。

李录把这样的现代化称为3.0科技文明,这有别于人类此前的2.0农业文明和1.0采集文明。

3.0科技文明除了政治体制和科学技术之外,最大的特点是两个交换:

第一个是产品的交换,这是基于亚当·斯密理论,社会分工越细,交换越频繁,创造出来的价值就越高。这不难理解,通过社会分工,每个人只做产品的一部分,让整个社会享受到更大的便利。

比如我们今天能品尝到便宜的面包,没有社会分工是很难实现的。因为我们自己去种地、收割、磨面粉、和面、烘焙做面包的成本会远远超过买面包的成本。

社会分工和交换创造出了巨大的财富,产生了1+1>2的效果。

第二个是思想的交换,产品交换是一物换一物,大家手里还是一个物品。

而思想交换则不同,交换双方不仅保留了自己的思想,还获得了新思想,交流中还会碰撞出新思想。

这产生了1+1>4的效果。不论是知识的交换还是产品的交换,都是由自由市场造就的,可见市场的重要性。

李录在书中进一步指出,通过不断自我进化、自我完善,以及现代科技的介入,最终会形成一个大市场,这就是全球市场。

任何国家想增加实力,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入到全球市场中去,闭关锁国是落后的快速方法。

中国改革开放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加上后来加入WTO进一步放开国门,造就了几十年的经济大发展。

科技、经济、组织三者共同发力,这就是现代化发展的意义。

现代化对我们个人有什么借鉴的意义呢?真的有。如果我们把前面的公式再简化一下,变成:科技+组织+经济=现代化。

对于个人来说,科技就是知识,你得用优质的知识来武装自己,用高效的工具来提升效率。有了真正的知识和称手的工具加持,所谓的成长就有了。

越成长,获得的优质知识越多,越高效,个人的科技水平就越好,这是其一。

再来看组织,这里可以理解成自律和意识,一个人如果自己都管不好,科技很难跟自己发生关系,此其二。

再来看看经济,就是去交换,要走出去跟他人交流。产品交流1+1>2,思想交流1+1>4,没有交流,闭门造车,还是很难出效益,这是其三。

结合这三点,我们反观一下自己就知道哪些方面有欠缺了。拿我自己来说,科技(也就是获取知识)和组织(也就是自我管理)上做的稍稍好一些,对外交流就非常欠缺。

所以,下一步我要主动与优秀的人链接。

只有这样,三个方面一起发展,才能让自己向着“现代化”发展。

一个国家一旦明白了现代化的本质,大概率不会让自己远离这三个因素。你看这两天,国家都提出了“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政策,就是把市场上升到了更够的高度。

个人也一样,如果我们知道了这三个方面,并且在某些方面已经尝到了甜头,你也不太会远离这些因素。

参考文章:

再谈个人品牌

上一篇文章:

投资有意思——做一个价值投资的少数人

爱积累的磊

向他人学,与自己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