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居易《晚兴》:沉醉在春天里

 墙头草说 2022-04-18
公元825年,白居易上书议论当时河北的军事,但建议不被采用,于是请求到外地任职,被朝廷任命为杭州刺史。在这期间,他修筑西湖堤防,以利于灌溉;疏浚六井,以利于百姓饮水。在公务闲暇时,他也时常游览苏杭名胜。在这期间,他写下了《晚兴》一诗,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草浅马翩翩,新晴薄暮天。

柳条春拂面,衫袖醉垂鞭。

立语花堤上,行吟水寺前。

等闲消一日,不觉过三年。

“草浅马翩翩,新晴薄暮天”,我骑马在浅草地上轻疾奔驰;天气在傍晚时分由阴转晴。诗人开篇点明时序,眼下正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时节,他如茵的绿草地上纵马奔驰,风在耳边呼啸,草木疾速后退,心灵也随之欢呼雀跃。这时,诗人觉得所有世俗的束缚都已随风而逝,内心体会到了无边的自由。更令人欣喜的是,在傍晚时分,天气竟由阴转晴,夕阳给整个世界镀上了一层金色,使人如置身梦境一般,
“柳条春拂面,衫袖醉垂鞭”,清风拂过,杨柳柔嫩的枝条随着春风轻拂着我的脸颊;微醺之后,我衣袖中的马鞭伴着马蹄低垂在马鞍边。在夕阳下,诗人放慢速度,态度从容地欣赏风景。如今,已是盛春时节,路旁的杨柳早已郁郁葱葱,一阵清风拂过,柔嫩的枝条轻拂过诗人的脸颊。美酒加美景,诗人沉醉其中,于是,他不再用马鞭催促马儿奔驰,而是信马由缰,饱尝这春风的味道,沉醉在春风里。
“立语花堤上,行吟水寺前”,我在繁花似锦的堤岸上与人站着交谈;在临水而建的寺庙前一边行走一边吟咏。在颈联中,诗人的笔触转到自己在这春日的游踪中来。诗人缓辔来到繁花似锦的堤岸,堤岸上人来人往,好不热闹,于是,诗人从马上下来,站立着与人寒暄。眼前的大好春光触发了诗人的诗兴,于是,他一边欣赏风景,一边吟咏新诗,不知不觉来到了一处临水而建的寺庙前。通过描写游踪,诗人抒发了春日闲适恬淡的生活情趣。
“等闲消一日,不觉过三年”,就这样轻易地过去了一天;不知不觉在此地已度过了三年。在尾联中,诗人以对时光的感触收束全诗。在优游闲适的状态中,一天不知不觉间便过去了,于是,诗人不禁联想到时光,蓦然回首,自己在这里已经生活了三年,而这三年时光竟都像这一天一样,在不知不觉间度过。面对时光,诗人并没有感慨时光易逝,人生易老,而是别有一番淡定从容,这反应了他的人生态度。
在一个春日的傍晚,天气由阴转晴,夕阳给世界中的一切都镀上了一层金色,诗人纵马奔驰在如茵的草地上,春风拂过,逸兴遄飞。当诗人慢下来之后,他又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清风徐来,细柳拂面,他为此沉醉,心中更觉恬淡从容,于是,他下马寒暄,行吟水寺。在醉人的春风中,诗人表现出了一种闲适恬淡的人生态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