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库 子部 类书类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卷一四九四

 心理咨询诊所 2022-04-18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一千四百九十四卷目录

 顺宁府部汇考二
  顺宁府风俗考
  顺宁府祠庙考〈寺观附〉
  顺宁府驿递考
  顺宁府兵制考
  顺宁府物产考
  顺宁府古迹考
  顺宁府峒蛮考
 顺宁府部艺文一
  重修温泉记        明杨慎
  新建顺宁文庙记       董难
 顺宁府部艺文二〈诗〉
  浮桥           明杨慎
  普光寺          任尚升
  琼英洞歌          董难
  万庆寺           前人
  慈恩寺           前人
  澜沧江渡          前人
  黑惠江渡          毛沂
  龙泉寺           吴懋
 顺宁府部纪事

职方典第一千四百九十四卷

 顺宁府部汇考二

顺宁府风俗考

    《通志》《府志》合载本府
《旧志》:境内,男耕女织,鲜习文字。九种杂居相见,屈膝不拜,信鬼。以鸡骨占设流之,后渐化汉俗。《郡志》:士多浑朴人,敦古道民守分,惧法美劣相半,俗尚节俭,婚姻称家为礼野,无游民,恒产不失。
顺人性朴谨,厌虚诞。亲戚往来,重实不重文。庆吊随家厚薄量亲疏,以鸡豚醴粟,为仪物。间有丧葬,举素不烹不酌吊者,遂因之,亦称简朴。婚姻之典甚为美便,不慕势利,不厌单寒,惟取门第相若,声气相孚,男女年齿相近,为是。男女探有可从之机,邀蹇修氏三指其门车,盖从之。女氏初不为之,设茶待。三往而后,饷之。以饭示不轻也。既诺,男氏投刺于女氏之,百尔亲戚谓之,递谢柬从,此则相往来。节令交馈矣。俟桃期既届,择吉告成,或入赘,或亲迎从便相就。不责聘仪,不较奁,具诚美俗也。
葬事至重郡人,克勤焉。卜地选期,必请决高明乘凶之说。不多尚也。封树随分,不敢违制,惟是砌以石覆,以土则竭力尽心。无或忽之者,士祭其先家,有木主晨夕瞻仰,取如生之义也。惟松楸在野,凄恻乎。谷雨寒烟中,人子何心能自已乎。斯不必履春露秋霜,而荒墦兴恋矣。郡人于春秋二祭外,时多往祭焉。一饭一奠孝思诚挚也。
士为民望风尚先焉。顺郡业儒者,诵读而外绳,趋矩步奔竞为羞。谨言慎行,卧碑是守宁。淡泊以自甘无淫靡而败节,虽陶淑于诗书,亦自居朴茂之地,近于古初,素所持守与观摩然也。郡俗尚俭素,燕会有时必以敬游赏,有度不烦,敷盘飧,因便不求珍索,异饮拜如仪,不深夜群哗雅淡宁静,有古人风允称醇厚。
筑室宁坚,不取华宁,陋必就静,涂泥而不垩粉,砌石而不施砖,短垣小扉,疏篱美圃,虽鲜华丽亦觉有致。
器物无雕饰无采绘,或竹、或木,任质成之,以锻以陶。因俗成制,工省利用古朴相安。
祀重二教,且有绘像顶礼者,志虔物洁较羽流释子,尤诚敬焉。是亦从善洗心之一助也。开拓仅百馀年,风会日上,多醇谨慎交游。友朋非共业不频往见,虚诞便同陌路。凡有子弟,必令从师,否则责其力田教之。习艺断不,令放浪浮薄日染,于非间有一二荡检踰闲辈众竞指,为匪类厌之远之不置云。
郡民穷乏者,十有八九,衣食粗足者,一二而已。所以晨夕作苦,男女皆然。从无携嫂呼。姨扳襟挽袖,走郊原游寺宇者,不但困于玩赏无资,亦其性醇习谨也。
顺郡俱丛山。深涧土瘠水寒耕穫倍苦,而又牲畜无几,积粪维艰,农人治秧亩,先堆梨块,如窑塔,状中空之,插薪举火,土因以焦,引水沃之。爰
加犁耙土,乃滑腻气,乃苏畅,方可布种。倘烧梨少不尽善而或失时,则秧未可问矣。土脉薄水迟仲夏,乃得插禾,田高下不一,其形如梯级,如水裂,其丘如初月,如断核尖,凹曲折如曲蚓,非直方易治者,以故培塍补罅役工。尤钜禾插后,雨旸时若,则可。不则,蟊害顿生秋,实因以遂耗穫时,正值秋尽霪雨,方殷未芟者,黄落满畦既芟者,粉芽在穗仓箱之望,将何慰之,农之病有如此。
山谷向阳者,可荍可稗可麦可菽。彝民以之为天,然非茂草丰林,则硗确无穫刈之。于冬焚之,于春继之以犁以锄,视力田尤倍种后,少雨多霁,则庶几矣。若遇霪雨,俱归乌有幸而及熟,又有野兽所耗,则徙家就之种,费穫微竟同佣者,取值惫哉。山农洵目击而心伤矣。
城内居民,颇工纺织村寨中,间有之然,粗薄不及蒙永,阔不盈尺,长仅三寻,本地衣之他郡,不知取也。
郡稍产谷树,居民因习造纸之业者,三五家细白不及榆制,聊以供日用书翰。
彝性钝不善艺农隙,则为佣。凡木工石工陶人冶人辈俱,自鹤剑来此郡,利之以广物,用彼利之以资,身口生长世及殆忘其为世籍矣。郡农器颇轻于他郡,以土浅故也。农人刈稻毕晒穗于畦塍及田间,用大斗可容数石,名曰:海簸。四人环立,持穗而击稻,遂落于簸中,人日可得石馀,远村亦晒穗于田,以篾笆铺于地,上堆穗于笆,以足揉之,稻随以落,日亦揉获石馀。山间彝人打荍稗,以一木长三尺,其端如钩,两手持木,反覆击之,其江外困思龙山间,微产铁矿。彝人入山,日一往还,得之少许,煎而成铁,只堪铸犁造制器物,则裂绽罔成,盖土燥气薄致然也。惟是煎矿之炉,风箱用水力,大抵以水之去来为,箱杆之出入,亦小慧之可观者。
郡中亦有纺织习染者,不过数家。村民稍植靛且有野靛一种,色鲜堪用。然不及他地所造,仅充土人,衣著而已。
郡中彝多汉少,大抵种荍不种粟,栽麻不栽桑,造碓不造硙,畜牛不畜马,非民之惰,亦土之宜习之便也。
元旦 焚香祝祀,卑幼礼尊长往贺亲,知如他郡仪。但郡人多持斋者,高年辈持诵二氏,遗典咏赞之声沸腾。
元夜 灯光间有之,但如晨星落落,火树银花之盛未之见也。初更以后,六街寂然矣。六之夜,老幼妇女持香缓步群行城市间,间遇阛,阓通衢桥巷转路处,插香一枝。二更后,方静俗,称为游百病殆,亦禳祲之意。
清明 有拜扫之例。郡人先后行之,诚谨可风,不类登游侈靡也。
午日 角黍蒲艾遗馈,皆然独是陆处。万山龙舟吊屈,实希有事也。
季夏廿五日 为星回,节俗呼。为火把节,日暮燃火炬于门烧小炬于田,以杜蟊害视火红紫色,为稔年,为家道昌炽色淡而暗,则有差切生肉,为脍杂以盐蒜辛辣,合食畅饮,以为欢畜马者,驰骤于火炬下,盖欲娴熟。其目使无惊眺之。虞彝人则先一日庆节,如前饮食,但慎重于新岁祀,先等城市汉俗,则廿五日也。
孟秋望之日 郡人先一日祀先献馔具楮祭奠于家,焚包送于门外,间亦有哭泣尽哀者,闻之令人酸鼻,且有合资设赈济事于寺,观者,亦见报本之意。
中秋 惟简淡从事弦歌。深夜以待月华,则未之闻也。
重九 开樽看菊城市,皆然,惟不事佩茱萸登高作赋也。
十月朝 为拜扫之辰往祭,亦无定期。
冬至 彝俗以糍饼蜜相遗,馈汉俗,则否郡俗。谨饬不乐,游赏岁,惟东岳诞日群,而往焉赛祭毕,即返,从无纵饮豪呼。酩酊郊原者,四月八日,浴佛会郡城中,庵刹主僧设彩亭奉释迦太子,香水浴之檀那,有往观者,斋茶一设而返。
在城与右甸及凡孔道街场之区,多有各省流寓者,服食器用冠婚丧祭,俱同中州。其育子孙置田庐,与顺俗无异,且有游泮而称秀良者,不一其人矣。
云州
按州自开辟以来,陆续寄居汉人渐多,俱各省及他郡来入籍者,其习业服食器用俱相髣髴。
与中州同。士子习于诗书,女红勤于纺织,农事犁锄商行贸易市,无游手好閒之徒。野有力耕火种之叟,虽则边远之区,渐为移易之俗,谓汉彝杂处,而久道化成有其训矣。

顺宁府祠庙考

        《通志》本府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府城南一里。
社稷坛 在府城北一里。
郡厉坛 在府城北。
城隍庙 在府城南五里。
八蜡祠 在府城北落仙山尾。
文昌祠 在府城东北三里。
武安王庙 在旧府治东北。
武侯祠 在府城南一里。
东岳庙 在府南十里。
土主祠 在府城南三里。
赵公祠 在城隍庙右。
萧公祠 在府治南。
俞李二太守生祠 在府治南祀,太守俞懋学李忠臣云州亦祀之。
蒋千户祠 在右甸观音庵左。
汉相忠武侯祠 在演武场左,戊日祭。
关圣祠 在演武场右。
龙王庙 在北门外,俱戊日祭。
真武庙   元坛庙   三官庙
十王殿   马王庙   卫房圣母庙猛公祠 本府土知府也。
云州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城之南。
社稷坛 在州之南。
州厉坛 在城之北。
城隍庙 在南门内大街。
土主庙 在城内,正对东门。
土地祠 在州大门内左。
魁星阁 在东门城外一里,守备王应龙修建。玉皇阁 有二:一在城西门外一里;一在猛郎街之右。
文昌宫 在城南门内。
关帝庙 在城内之西。
佑圣庙 在城之南。
圣母殿 在隍祠内。
川主庙 在城之西南隅,游僧知归重修。萧公祠 有二:一在城北江右客家重修;一在猛郎江右王道人重修。
俸土官庙 在南城门外一里。
寺观附本府
万庆寺 在城东二里,习仪之所。
普光寺 在府治南五里。
慈恩寺 在新生村寺邃而古。
玉皇阁 即凤仪寺,在城北门。
东山寺 在城东二里。
龙泉寺 在城南一里。
弥勒寺 在城南二里。
曹溪寺 在城东北四十里,山水清奇,可称胜地。
万佛寺   白猿寺   聚圣庵
云隐寺   极乐庵   大兴寺
万峰寺   潮音寺   碧云寺
观音寺   护国寺   龙潭寺
石洞寺   华藏寺
凤仪寺 在府治左。
准提寺 在府治右。
会龙寺   三官阁   如是庵
兴隆寺   大士阁   吕祖亭
太平寺   南宗室   云栖室
昙花寺
云州
王福寺 在猛郎关帝庙之后。
广佛寺 离旧城五里,前楼虚敞,殿宇清幽,前果园后植松竹,来往者尽可纳凉休息,为第一名胜。
石佛寺 在丙边山上猛郎东十里。
茶庵 在黄坡上。山前有关帝像,后殿有大士像,左为香积,右有禅房,中供韦驮像,施茶水以济行人,大有利益。僧人知觉竭力鼎建。
习仪寺 在城东门内。
迎恩寺 在州北门外。
云兴寺 在东城外二里。
三教寺 在旧城。
寿佛寺 在旧城新街,系湖广客家共建。观音阁 在猛郎热水塘山麓。
顺宁府驿递考        《府志》本府
至永昌驿递 有望城关金马关猛,右锡铅兔位,哨小桥大。桥水塘哨洛扁,右甸茅草,哨瓦房哨,枯柯腊邑。
至蒙化驿递 有新村塘三,沟水鸡街子高枧槽大江边三台山。山顶塘箐口阿鲁史象脚井猛家桥牛街,小江边茶房杉松哨。
至云州驿递 有平村瓦罐窑象,庄乐党把边关翁起,蛮朵马鞍山。
他郡递传俱设实户,给有冷饭田岁,有供食银米至顺郡,僻处西陲递,传原无实户,即以附近里民充之。
云州
州前铺 北去十里至盐井,哨十五里,至黄土坡二十五里,至猛郎哨二十里,至挨罗哨四十里,至宁后哨十里,至太平哨十里,至神舟渡交蒙化府界。
州城南十里,至旧城铺十五里,至陈家桥铺十五里,至永镇关四十里,至篾笆桥四十里,至猛赖四十里,至猛回十里,至界牌交耿马土司界。州城西五里,至马鞍山交本府界。
州城东北五十里,至猛郎哨东北十里,至石佛哨六十里,至漫乃江交景东府界。

顺宁府兵制考

        《通志》
本府皇清复滇兵制顺云营守备 康熙二十一年,设驻顺宁府。
千总一员     把总二员
马战兵五十名   步战兵二百名
守兵二百五十名
云州
盐井哨   黄土坡哨  猛郎哨
拔罗哨   宁候哨   毛家哨 各哨哨兵共三十二名,今裁。

顺宁府物产考

        《通志》府总
猩猩果 色红,味酸,子即酸枣仁。
斑竹 出云州。
濮竹 即《南中志》所谓节去一丈,可受一斛者,今产不过,去二三尺,受升合而已。
长鸣鸡 身小形,昂其鸣无时,声异常鸡。矮犬 毛深足短,即竹书所载矮狗。
绿鸠    漆     芦子
脆蛇 见人则断人。去复续取而乾之,可治肿毒。
蛤蚧 出云州。
棉花 出云州。
蔗 州中原无。此有宾川客人游州境,携种数本植之,乡人因学以蔗水熬糖易米。
线竹 猛赖箐有之。彝人用刀刮之,缕缕如麻,可以绞索,可以织履。
鹦𪃿 州中无。此至冬月,漫乃江一带。往往数百,为群飞来。彝民用胶粘取以供七著,非冬月则无有来者。
飞鼠 即鼯鼠也。腹堂有皮,宽垂如人披袈裟,然树枝相离数丈,即飞而过,但不能远。猛缅交界处有之。
木棉花 俗名扳枝花,山箐内常有之。株干粗大,枝叶希疏,叶如核桃,树叶花似山茶花,可食。花谢结成蓓蕾,至四月间,如大拳。烈日晒开,其子带绒飞出,宛如柳絮幔天飞舞,其绒长一二
寸,洁白有光胜于竹棉。好事者收取十数斤,装入筐。其子不用车压止,用手在筐内徐徐扰之,子在下绒在上,绒装裀褥煖而温。
茉莉花 三四月间甚放。春秋冬三季亦间有之,香味逊于闽中者,其株干稍似藤殊少,亭亭直立之概。
素馨花 段氏王滇时,有王名素兴者,善植花卉。常率歌妓谐客游宴,惟此花遇歌舞,则似能舞。王极爱之,故名:素兴。俗讹为:素馨。
花上花 叶如山桑花,如杜鹃。有台花心,内复生一朵,若层台然。严冬时,盛开三序,亦常有之即佛桑花。
桑寄生 各村俱有,寄生而桑上者,为佳入药为良。每于枝干上无,因而生如草如藤,亦能开黄白花结子,如莲实。
树头花 年久枯木上所生,状似吉祥草,而叶稍大。开花如蕙一茎,有花十馀朵,其香逊于幽兰。
雪兰 树上所生,与树头兰相彷,色白而香。

顺宁府古迹考

    《通志》《州志》合载本府
诸葛碑 在猛缅邦凤山,碑文剥蚀字不可辨。中阿山铭石 明正德初,土人于中阿山得石,方逾一尺,上有铭曰:襟沧江带。锡河为昆崙山冢,子厥名曰:中阿馀。字俱不能辨,不知出于何代。
江浮佛像 昔有彝人渔于兰沧,见水逆流,视之,乃观音像,遂奉于万庆寺。
观音接路 在阿陋史泥山,两山道绝,中有路。百武平直如砥,人力所不能及也。土人传为观音所凿。
观音井 在府北九十里,俗传其地原无井泉,彷佛见有老人以杖拄地,泉随涌出,亦谓观音所化焉。
孟获寨遗址 在府南。
宝通州庆甸县旧址 在府南八里,元天历元年建今废。
右甸土守禦所城 在矣堵十三寨中。明知府余懋学筑,今废址尚存。
江心铁柱  石柱    龙泉井
江耳
云州
上衙 即旧城俸氏之住宅,为大侯寨,尚存土城基址。顺宁右甸二河,至此合流。宅后有一天池,冬夏不溢不涸。
下衙 在旧城南十里,系俸土官分驻之所,石狮犹在焉。傍有万年青树一株,大可五抱,高数仞,有神依焉。片叶寸枝,人不敢犯犯之作祟。猛氏寨 在州东一百二十里,地名猛稿,有龙马灵泉,又有小热水塘。
天马迎晖 与府境交界,为州之主山,两峰高峙,中有平凹,壮若天马。嘶风登此山之巅,则两城并合,山川形胜,尽在目中。有旧句云:天高云豁双眸外,地大澜平一掌中。
溪虹渡翠 州南十里许,为旧城。凡府城之水与猛石之水,于此处合流。两水交冲,或激矶如喷雪,或浪静如澄,蓝从堪舆家言已。建锁水阁以镇之,今又建铁索桥于旧城,为有益也。层宫旭照 在州城西,即州之主山,如屏障然,坡上有三清殿,后有玉皇阁,高出云霄,晴光遥映,殿宇辉煌,则霞彩可观也。
猛镇温泉 去州五十里,为猛浪镇盖入省孔道也。旁有地高而平,涌出温泉百道,热如沸汤,可以燖鸡爚猪,水分南北二流。南者石甃一池,方广八尺,深二尺,为男塘也。北者石砌,方广一丈许,有亭覆其上围,以垣墙是,为女塘也。永镇雄关 在州南五十里,往各土司,路必由此前。为四十八道,水深箐茂林人踪罕,经五六十里泥泞险阻,树林阴翳,人不见天,人难并行,马难驰骤。明时设关有堡堞城,闉委员把守盘诘,亦边隅重地也。
神舟飞渡 去州一百二十里,旧时渡口往蒙化府,必由阳朝寺旁登舟。明末己丑年,蒋朝臣
听信妖僧,及李忠武作乱,围城州牧具文告急,去省随发,官兵星夜来州救援,旧渡有贼把守,舍旧渡而潜从此处,预造舟楫于山箐,乘夜浮舟暗渡。贼不知觉,以为从天而降也。倒戈溃散,州城获全。至今设渡于此,往来利涉。
玉池泛月 在城南一里许,坡上四围矮山中洼,为一泽广可百亩。俗名:南海子。清鉴毫发相传,城形如瓢,得此水,则为金瓢汲玉浆。明时,海旁寺院翚飞亭,榭绣错且多花柳,间植有如云锦灿然,每于月夜泛舟,围以千人火炬,上下照耀,恍如星炬之在水底,人影之在天上,不啻乘槎入星宿海矣。
碧沼腾龙 在州东八十里,有池延袤数亩,水常不溢,决之不涸。江水清则此水清,江水浊则此水浊。俗传有泉眼与江通,又传有龙马出焉。

顺宁府峒蛮考

        《府志》本府
僰人 城外村寨俱有之,居处皆与客籍同。惟语言各异,贸迁货居者,少耕织工作者,十六七焉。男女妆服,近多汉制,婚姻以礼,丧葬以助,惧公法。尚鬼神,粮无逋欠,迩来勤学能文,列庠彦者,济济其人矣。
𤞑教 郡成乐党东木龙,各地俱有之。居处艺业,把斋婚姻不出,其类宴会不接,汉人是其教之,拘也。居必聚族,行必结群行,旅不吝扶,持贫乏必有赈,给不尚淫祀,勤于治。生畏法,奉公教训饬密,亦有可嘉者矣。
猓猡 大猓猡。男女色黑,性悍,赤足缠头披羊皮衣麻布,山栖草舍,火种刀耕,言语侏𠌯,习爨字师阿闭信鸡卦,婚嫁备牲醴,葬垒木叉鸡豚,皆火燎而后烹食日用,则荍稗杂粮与米相半小猓猡并少穿戴好猎畜犬重信怖法纳赋如期,其习尚与大猓猡相近。
蒲蛮 男女色黑,貌恶。耳带大环,箨帽赤足,性情惰,好渔刀耕火种,言语喎咯不晓,汉语四时庆吊。大小男女皆聚吹芦笛,作孔雀舞,踏歌顿足之声,震地尽欢,而罢葬多在屋之前,后记死,不记生。住山寨茅屋,畏法,输纳及时。
猡彝 郡西境锡腊里,多有之男贯,耳成大孔,薙发辫,衣无领戴,箨帽间有著履者,耕作不勤,负戴不重,妇最敬夫,惟多迂慢。语言各殊,不通汉语。女贯耳带小坠著,细摺长裙,裹头赤足,亦知纺织且巧于织。男女皆喜浴,吃草烟,善投水捕鱼,临餐不用碗箸,以手丸而食之,多食糯米,此所以与汉人不同也。
云州
猓猡 身稍长大,身面俱黑,间有强力者,惯火种山地,不事水田。
楚雄子 阿昌 蒙化子 以上三种俱与猓猡同。
彝 身矮小、力薄,耕平地,不谙种山。男女之性爱水,四季澡浴于河中。
大猓黑 黑陋愚蠢,更甚止务,耕山所食荞稗,即为上品。其馀草子芭蕉树枝野菜,及葛根蛇虫蜂蚁蝉鼠竹䶉。禽鸟遇之,生啖不葺庐,舍崖居野处,与野人同。
小猓黑 形体差小,习尚与大猓黑同。
僰儿子 即僰人。
小例密 刀耕火种,上山不离弩箭,惯于射猎遇鹊鼠,以夹弓取之。
名家子 即大理剑川,客居此地。
撒马朵 稍有汉人之风,性情嗜,尚与猓彝相近。
彝种 男剃发,女人椎髻,用红白线札于脑后。男女见人不知揖拜,但屈膝而已。男以布二幅为裙,中间一孔套之。妇人用红绿线织一幅为衣,如袈裟状,以布一幅缠其腰,性嗜犬鼠。凡土蜂蛇虺虾蟆蜻蜓虫鸟之类,皆啖马。猛赖三乡间,有文身漆齿,其出入作用。披羊皮戴箬笠,带刀烧山耕种,婚丧,则男妇聚会,吹芦笙歌啸拍手顿足作孔雀舞醵饮,而罢病用。阿闭即师巫之类,禳鬼鲜知。医药然黠者,颇学汉规间,有读书习字者,迟久不尽为华风乎。赖司风化者,加之意焉。

顺宁府部艺文一

《重修温泉记》明·杨慎

督学大宪伯仰斋胡公,按部行教,暇豫降观温泉,惜胜地之倾,慨古迹之蓁芜,乃命摄州篆顺宁府判孙衮曰:咨尔贤真符,不必分矣。再命安宁世守知州董沂曰:咨尔材孱功,其可鸠矣。出罚锾为材庀役也。如期成之,不日慎也。乐焉、观焉、觞焉、游焉、语诸丘文举辈曰:公斯举也,匪兴颓起芜之,为兼得公之教焉。汝知之乎。澡雪精神以游高明,脱去淹滞聿从蠲洁。是日,新之教也。观乾坤交泰之合,德悟水火既济之成功,是格物之教也。别生辨类,毋俾相渎深宫,固闺庸,或窥观正内正外,而男女贞分阴分阳,而仪象立是匪俗之教也。诸生端拜而赞曰:吾师之旨,微斯言,曷发其覆。昔任仲文新酒官之肆,而拔十之科兴。今我公葺玉泉之废而再三之教显实同一机也竣事宜有记,乃文而刻之乐石。云:椽榱土石,与匠石之力,有不足书书其大,是役也。石梁郝公龙崖赵公泉坡孟公方罚。锾以助之而碑,则黄潭陈公竹岩李公命鹾司姚文所树也。

《新建顺宁文庙记》董难

戊申春,余剖符得契比冬,乃获陟三台,渡兰水,环视郡概。四山列屏,中铺片席,宛类筐然。山城三四里,跨凤岫两趾而盘旋拱抱,焉厥形,又筐庠宇,则摄乎。两山中而中处,卑隘湿狭允,如物贮筐底也。余窃以为庠宇,为人文地宜轩豁,特出何昔建筑者,一昧至是乎。稽郡辟之四祀,乃设庠懋学,又数祀而生,徒备溯厥从来。初,则设开未久未肯议,其不善,既则兵燹疲困,相仍未暇。议及新图在,昔非昧于是者,何虞郡人士。揖余而请曰:兹庠址失效灵郁,我契秀殆七十馀载矣。倾颓日盛,仍旧贯也。则宜葺迁之也,费不过葺之之,倍与其葺而徒劳,孰若迁之。余曰:迁实难葺,亦非易公家。汰诸费额纤毫不给之县官迁庠,虽盛事乎,在私不在公也。余固不吝俸之,入以助,乃役然经营劳费容,可臆计乎。郡人士复固请于是,卜城南一地出凤岫左址,而聚结拱护,如登堂俯垣,凭高眺远。虽冠文昌宫而衍出之吉址也。佥议咸同辟土规画,高卑不得。因其势,则利用筑培旧学栋桷腐,而粉砖而冰瓦,而莓取材不得,拾其陈,则利用觅新。凡如坊泮门墀旁,扉复道两庑连楹,而五阶级层列,而三以暨名宦乡贤明。伦堂尊经阁师,署宅舍门甬四垣百丈有奇,垩粉施丹,匀金饰碧,皆特构而节须备之,为力不细也。肇修于己酉之冬落成,于庚戌之秋匠斲,共数千计佣工,又数倍之募工,市料银共二千馀两。虽余朝夕董督劳费未辞然,非诸僚绅衿趋事不怠,安克报竣之捷耶。筮吉仲秋朔二日丙戌,迎请先师。暨先贤诸儒位而胥宇,翊日丁亥,肇祀遂钟鼓效,灵大壮形胜佳哉,气象郁郁葱葱。余乃揖郡中人士而言曰:事有先难,而后济者,胥类是矣。一片荒壤忽成伟构,若惮其艰而止焉,斯已矣。半途而止焉,亦已矣。方不矩圆不规斲,削不中度高,卑前后不中式,约略而止焉,又巳矣。兹何获乐有成庆壮丽哉。良以力从事而不安,率陋乃尔也。诸荐绅而监于兹,则端身模以风闾闬,示家训以养中材,何患乎。不变不成,诸茂材而监。于兹,则敦品节勤学问,何患不为。修士为通儒,他日出,而经世而监,于兹则矢。公忠敏政绩何患不为,良臣为名宦。凡诸耆彦隽秀而监,于兹则崇礼让化凉嚣尚实黜淫端本后末,何患不为吉祥,为孝友,为乡井中素修雅流是。人文藉地灵以毓者,还藉建筑之,始卒,而有以勉也。至若拮据良苦,余与郡人共之,又何事滋渎哉。虽然,余尤有祝焉木石之计,率皆百年补葺之,传永乎,不朽。非后之大夫人士,畸可当此祝哉。郡人士曰:然。凡有功于乃事者,若何。余曰:君等佥纪,其实其名于石之末。

顺宁府部艺文二〈诗〉

《浮桥》明·杨慎

千尺长虹卧锦波,悬橦度索笑牂柯。玉关金锁随开阖,木客鲛人杂啸歌。漫道鼋鼍梁碧海,虚传乌鹊渡银河。堪怜来往惊鸿影,步步尘香溅袜罗。

《普光寺》任尚升

寻幽来宝地,怯险傍银鞍。写景携摩诘,题诗任谢安。山禽迎杖履,露竹洗琅玕。自信侯门饷,花间送玉盘。

《琼英洞歌》董难

余闻下地上天两载覆,仅有洞天三十六。山海荒经博古图,已俾前良俱辑录。恒闻西极昆崙黑水边,西粤名山接濮沿。邈隔中原一万里,潜渊碧汉相违悬。又闻兹山奇不可纪,嶙峋嵌空难与比。晦明幻化神物潜,章亥艰难不到此。契山主人号柏原,天分茅土镇江门。咀誓山河对白日,诚心金字辉煌存。六书池上披蝌蚪,班马词翰雄出手。结交凤伯山中人,义气相符世无有。谈天话日唱阳春,棱棱雪骨兼风神。长楼永夜销蜡烛,鸦翻墨藻诗联新。为有蒐奇探古癖,朝日攀跻劳杖屐。禹碑衡岳昌黎仇,禹穴龙门司马敌。询樵叩牧春复秋,山人出山说山由。忻然发悦获大宝,拉我襟袖如奔牛。不俟戎行分阵队,山花缭绕杂旌旆。虬龙石磴摩马蹄,左肩沓嶂阴霾昧。山鬼啾啾木客号,古藤縆索垂猿猱。山禽百韵隔云木,落日熊罴呼尔曹。路断吊桥悬怪石,宛若晴虹高万尺。悬橦度索越他山,飒飒天风吹羽翮。烟霞不隔水源深,仙境微茫何处寻。人似避秦鸡犬近,松根履足跫然音。洞门深锁桃千树,山灵谢指桃源路。翠观岑青紫府图,鬼工斲处心惊怖。石钟累累石乳香,龙飞凤翥石笋长。石钟石鼓还石磬,钧天乐派音铿锵。仙人酤我长春醑,一饮驩襟无处所。仙词浏湸涤尘烦,自信仙缘于我予。仙人石枕石榻奇,不寐遥猜世可知。恐惊道士丁令鹤,樵斧腰间一夜疑。山人洒墨题颜貌,貌尔琼英洞天号。归来献赋奏明光,续笔图舆显南徼。

《万庆寺》前人

疋马双童萧寺来,芙蓉沁露马头开。官槐夹道凉吹袂,野水澄空净洗埃。香隔白莲珠室邃,使烦青鸟玉书裁。沉吟落日秋江上,羁旅偏惊赋客怀。

《慈恩寺》前人

两月闭门苔藓涩,雨晴骑马过新村。山翁注茗清诗肺,野寺询碑摩篆痕。沃土早禾无蟘子,短篱嘉竹有龙孙。隔墙呼取一鸱至,潦倒茅檐树色昏。

《澜沧江渡》前人

万树勾芒动早春,长途寒峭恼征人。烟萝羃羃欲啼鴂,春水迢迢将向蘋。尺素燕边劳问候,吴钩天外挂酸辛。销魂更见平芜渺,落日沙头怯问津。

《黑惠江渡》毛沂

江畔青青草,江汀白白蘋。江云春树暮,愁杀渡江人。

《龙泉寺》吴懋

溪上青山带紫烟,山中梅蕊早春天。仙家春瓮今朝熟,来听泠泠泻玉泉。

顺宁府部纪事

《通志》:澜沧江,在顺宁东南四十里。岁五六月,江中有物,色如霜,光如火,声如析,木破石触之,则死。或云瘴母文选,谓之鬼。弹内典谓之:禁水。此惟江边有之,郡治绝无。
顺宁府大江,浮来一尸,人身狗头无尾,有须形躯。虽小手,足与人无异。
顺宁府里长俸文家畜一㹀,甚瘦,好鸣。二年,忽产一犊牛,头牛蹄,浑身白毛,青腿,脊上微有鳞甲,角生顶中,如芝菌然,光耀炫目,鸡犬狂叫,文骇而杀之。次早见身有肉鳞,其色青蓝,边末淡红,每鳞之内皆有细毛,蝇蚊不敢近。
楚雄卞铜者,居顺宁冶铸,为业二徒,利其囊资,欲害之。因卞大醉,锤毙之。而委于壑,有刘姓者,受诬谳成见一白鸟哀号屋角,去而复来。若有所诉,然如是者,三日迹之。始得其尸所,官讯其事,二徒伏辜,刘冤遂白。
崇祯间顺宁卞思凹夜半地中,忽起火,方广丈馀,上升北过枯柯坝,陨于沙窝寨,后是岁瘴疫大作。崇祯间,郡东木龙里彝人入山火地,忽林谷如雷之声,殷殷可怖。忽见一物,如牛而大,色青黄,独角一触,崖石裂且坠。彝人开毒弩射中之,牛逸去,数日死于壑。知府张鹤塘遣人觇焉,反命曰:乃山犀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