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方言”而走红的牟平西念村,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胶东故事会 2022-04-18

随着网络的发达,“走红”已经成为一件不算太难的事情。一个原本普通无闻的人或者地方,赶上机缘巧合,也会变得广为人知。而这次要介绍的村庄,就属于这种情况,它的名字叫作“西念”村,地处烟台市牟平区姜格庄街道的辖区内。

提到“西念”这个地名,相信很多朋友都会想到一段“方言报修电视”的音频。在这段音频当中,一位来自西念村的大叔用当地方言向客服提供自己的姓名,结果费了好半天的劲,对方才听懂究竟是哪几个字(其实就是把声母sh和x混淆,这也是胶东方言中的常见现象)。其对话过程颇令人捧腹,算是胶东方言展示的一个经典例子。

经此插曲,“西念”的名称固然是广为人知,但这个村庄到底在哪里?有何历史?外地的朋友可能还是没有直观印象。接下来,我们就借着这个由头,为大家做个简要介绍。

首先从位置说起。姜格庄是牟平最东部的一个镇街道(口音特殊也与此有关),与威海市相接壤,228国道东西横穿境内,而西念村就在国道的边上。自西向东行驶的话,过了金山上寨、下寨之后,下一个村庄就是西念了。这里距离威海市的初村镇,大约还有十五里的路程。

其次说说“念”这个字的含义。根据村志及《牟平县地名志》的记载,所谓“念”,其实是从“碾”演变而来。相传,五代之时就有先民在此定居,因村里有人开设碾坊,故名“碾上”,后村庄规模扩大,形成东西两个聚落,便以中间的河(称作念上河)为界,分别叫作“西念”和“东念”。在民国版的《牟平县志》当中,就已经是这样写法。不过,如今两个村的地名石碑上,采用的字都是“䂼”,即“西䂼”和“东䂼”(公交站牌和地图上标注的都是念)。

在网上那段走红的音频当中,打电话报修的西念村大叔姓曲。实际上,曲只是西念村众多姓氏之一,其中,于姓和常姓规模较大。

于姓,是比较典型的胶东土著姓氏。根据民国版《牟平县志》的记载,念上(西念)于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代宋初,且有古墓佐证(宋代颍川长史于琛墓),可谓历史悠久。而常姓则属明代宁海卫金山所(城址在金山上寨、下寨以北)军户的后裔。

除了姓氏之外,西念村的历史底蕴还体现在文物遗址上。在胶东考古领域,有一处遗址就带有“西念村”的字样,称作“西念村麻子地遗址”(具体位置距离东念村更近一些)。根据采集的标本分析,此处遗址的年代纵跨新石器到周朝时期,历史不可谓不久远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