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膈下逐瘀汤 主症:脐上1寸处压痛明显,两关脉尤以右关脉涩象明显。 原方 五灵脂6g 当归9g 川芎6g 桃仁9g 牡丹皮6g 赤芍6g 乌药6g 延胡索3g 甘草9g 香附5g 红花9g 枳壳5g 2.解郁消愁汤 主症:悲秋,纳呆,少寐。 原方 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陈皮,半夏,香附,远志,焦三仙各10g薄荷,枣仁,炙甘草各6g 生龙骨,生牡蛎各30g 3.桂枝茯苓丸 主症:左少腹(脐的左下方)按之悸动而痛,脉右寸浮而涩,左关弦细涩。证多见妇产科病,凡月经不调,痛经,不孕,习惯性流产,死胎不下,产后胎盘残留,人工流产后遗症而见上述主症者。 原方:桂枝9g茯苓9g牡丹皮9g桃仁9g芍药9g 4.升阳益胃汤 主症:自觉症状:呼吸时有上气不接下气之感,呼气费力而吸气如常,在体力劳动时尤为明显。 脉象:六脉皆沉细微弱,寸部尤甚,右寸常寻按至骨,始觉搏动,稍举即失,然两尺重按仍搏动有根。 舌苔:舌质淡红不华,苔薄白而润滑,有多量水液笼罩舌面。 原方:黄芪30g 党参,白术,茯苓,陈皮,半夏,白芍,羌活,泽泻各10g 独活,柴胡,防风,炙甘草各6g 黄连,生姜各3g大枣3枚 5.足跟化瘀汤 主症:两足跟按之痛甚,初触地行走时痛甚,行走后反渐觉痛减。舌质偏暗或有淤点。 原方:丹参30g怀牛膝10g 6.七味祛痰汤 主症:咳嗽频繁,咳吐白色稀粘痰,但痰出不爽,胸部憋闷,尤以胸上部即天突穴至以下10cm胸骨处憋闷明显,以致烦躁痛苦异常。 原方:紫苑,桔梗,杏仁,陈皮,前胡,枳壳各10g,炙甘草6g 7.栀子鼓汤 主症:难入睡,翻覆辗转,按压剑突下部位(当胸骨剑突至鸩尾穴处,可以拇指按压),患者觉局部有明显的憋闷感或兼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感,脉寸关之间尤以右脉寸关间浮滑而数。 原方:栀子淡豆豉各10g 8.小柴胡汤 主症:敲击病人右胁肋,如病人感到右肋弓下疼痛,此时如按其右肋弓下亦觉疼痛。 原方:柴胡24g,黄芩9g,人参9g,炙甘草9g,制半夏9g,生姜9g,大枣10g 9.甘麦大枣汤 主症:情绪紧张 原方:甘草9g,小麦15g,大枣10g 10.温经汤 主症:经期小腹凉甚,冬日手足凉,唇口干燥。 原方:吴茱萸5g 当归6g 芍药6g 川芎6g 人参6g 桂枝6g 阿胶6g 牡丹皮6g 生姜6g 甘草6g 制半夏6g 麦冬9g 11.天麻钩藤饮 主症:头晕而胀喜凉爽,失眠或睡眠不实,腰膝酸软三大主症。 原方:天麻9g 钩藤12g 石决明18g 栀子9g 黄芩9g 川牛膝12g 杜仲9g 益母草9g 桑寄生9g 首乌藤9g 茯神9g 12.化瘀灵 主症:脐上1寸处压痛(水分穴) 原方:丹参30g 牛膝15g 郁金10g 当归10g 茜草根10g 泽兰10g 柏子仁10g 旋复花10g 桃仁(燀)10g 13.四逆散 主症:脐左0.5寸压痛。 原方:炙甘草6g 枳实6g 柴胡6g 芍药6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