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远望要报】俄乌战争第一阶段俄军作战得失初步分析

 祈雨馆 2022-04-19


俄乌战争第一阶段俄军作战得失初步分析

刘小力  远望智库特约研究员、原国防大学教授

华胜美  远望智库高级研究员

本文发表于《远望要报》第33期

【导语】俄乌战争爆发已经50天了。50天来,战争从突然爆发、俄军大兵压境,到俄乌双方都遭受不同程度损失、俄军进攻态势受挫、乌军勉强苦撑,再到双方准备下一步在顿巴斯地区展开决战,战场形势变化莫测,超出人们的正常预期。截止到目前,俄军到底打得怎么样?有什么得?有什么失?值得我们高度重视,深入分析,毕竟我们所处的战略环境与俄罗期有许多相似之处。从战争中研究战争、学习战争,是战略研究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期推出《俄乌战争第一阶段俄军作战得失初步分析》一文,供研究参考。

俄乌战争第一阶段俄军作战得失初步分析

俄乌战争从2月24日爆发至今已经过去了整整50天。经过近50天的作战,战场形势发生了很多变化,经历了战争初期俄军突然多方向突击,乌军被动防御;乌军虽遭受重大损失,但仍在顽强抗击,俄军虽然战略上部分达成目的,但也遭受了较大损失;俄军及时调整战略重心和主攻方向,撤出合围基辅、切尔尼戈夫、扎波罗热等城市的兵力,集中兵力转向顿巴斯地区,乌也积极向顿巴斯地区集结兵力;美国及北约继续向乌克兰提供大量军事和经济援助,并开始向乌提供重型武器,俄乌战争呈现扩大化的趋势。
3月25日,俄罗斯宣布第一阶段作战行动结束,俄军“成功完成”既定任务,削弱了乌克兰军事能力,下一步将集中兵力于顿巴斯地区,实现“解放顿巴斯”的目标。目前,俄乌两军正在积极调整部署,集中力量准备在顿巴斯地区展开大规模的攻防作战。
从目前俄乌双方战场态势看,总体上来说,俄军在战略上实现了部分目标。俄军摧毁了乌境内大部分军事设施和大部分国防工业,重挫乌军;俄乌谈判取得一定进展,乌克兰曾多次同意未来保持“中立化”。俄罗斯通过强力的核威慑,有效地遏止了美国和北约国家可能的直接军事介入,使俄军始终保持主动和攻势,仍然对乌军占有绝对的优势。可以说,俄军取得了初步的胜利。虽然俄军遭受了一些伤亡和损失,但这些损失完全在俄军的承受范围内,对俄军实力没有造成大的影响。
在战役战术上,俄军通过强有力的战役战术行动,夺取了黑海及亚速海和乌克兰空中综合制权,北线一度占领了基辅东北安东诺夫机场,先头部队兵临基辅城郊,东线围攻苏梅、哈尔科夫,在卢甘斯克、顿涅茨克将原战线大幅向前推进;南线攻占赫尔松,接近全面攻占马里乌波尔;持续对乌克兰军事目标及补给基地进行远程精确打击,充分体现了俄军强大的作战能力。
在第一阶段,俄军运用了火力打击、坦克集群快速纵深突击、夺占岛屿作战、夺占要点要域作战、空降机降作战、城市进攻作战、坚固阵地进攻作战、信息网络战等多种样式和行动。俄军作战体现了一些有特色的亮点,比如:战略欺骗、战役伪装达成进攻的突然性;远程精确火力为先导,毁瘫军事要害目标;大纵深快速穿插,进行战役割裂;空中超越突贯,直取核心要点要域;约束作战行动,配合政治需要,尽量减少平民伤害,还开展了大规模的人道主义援助行动,配合作战行动;适时调整作战重心,迅速撤收围攻大中城市的兵力,转而准备歼灭乌军主力,等等。这些战法具有独到之处,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俄军作战虽然实现了部分战略战役目标,但企图通过闪击战迅速瓦解乌克兰政权、摧毁乌军的战斗意志、最终迫使乌克兰签订城下之盟的目标没能实现,俄军也遭受了较大的损失。综合国内外的信息资料,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在第一阶段,俄军损失的坦克、装甲车约有500辆,直升机32架,作战飞机(苏-25、苏-30、苏-34、苏35)19架,无人机29架。这对于军力明显占优的俄军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这说明,俄军在战略和战役指导层面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值得研究和探讨。

第一,首战即动用地面部队全线推进,没有实施强大的空袭作战摧毁乌军精锐,导致战场上出现较大损失

俄罗斯宣布对乌开展特别军事行动后,俄军首战就出动大量地面部队从西、北、东、南四个方向,全线推进,在消灭了数量较少的乌军边防部队后,很快就推进到切尔尼科夫、基辅、苏梅、哈尔科夫、扎波罗热、马里乌波尔、赫尔松等城下,并企图向这些城市的中心发动进攻,甚至一度企图在敖德萨实施登陆。但俄军受到了乌军的顽强反击,加上过于担心强力攻城会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因而很快放慢了攻城节奏,始终没有采取大规模强攻行动,进而为乌军伏击俄军提供了机会。
在战争开始的第一周,俄军没有对乌军进行高强度、高精度的综合火力打击,开战第一天仅打了160枚伊斯坎德尔导弹,开战至今,也就打了1600多枚;俄军的空天军投入力量有限,没有看到大规模空袭作战行动,空中精确打击非常有限,相反还出动空军苏-24、苏-25、苏-34飞机携带普通炸弹,低空突袭乌军,造成战机时有被击落,甚至出现先进战机苏-35被乌军便携式防空导弹击落的情况,以及乌武装直升机越境偷袭俄境内目标、乌军在光天化日之下进行大规模兵力调动和铁路运输武器装备的情况。美军分析人员认为,俄军并没有完全掌握乌克兰的制空权。
正是因为俄军在第一阶段没有首先对乌军发动大规模空袭作战,地面部队在进攻时,空中打击行动配合不够,导致俄军地面作战打得艰苦,进展缓慢,损失较大。
综观20世纪90年代以来几场局部战争的情况,可以看出,信息化局部战争,开局往往首先以空中、地面、海上全纵深精确火力打击的空袭作战为先导。1991年的海湾战争,以美为首的多国联军首先对伊拉克发动大规模空袭,持续时间长达34天,共出动飞机10万架次,日平均出动量2000-3000架次,还发射了数量不少的海基巡航导弹,基本摧毁了伊军的精锐力量,在此情况下,多国联军才发动地面行动,最终迫使伊军撤出科威特,达成战争目的,最后的地面行动只用了100小时。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军同样首先是对伊拉克发动大规模空袭,在基本摧毁了伊拉克军队主要作战力量以及伊拉克上下的抵抗意志后,才出动地面部队进入伊拉克本土,推翻了萨达姆政权。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北约部队对南联盟完全实施空袭作战,时间长达78天,没有动用地面部队,不仅最终迫使南联盟屈服,北约部队还实现了人类自有战争以来的零死亡。2001年的阿富汗战争,以美为首的北约部队也是首先进行了近一个月的空袭,之后才派地面部队进入阿富汗本土进行地面作战。
这几场局部战争都是首战开局采用大规模的突袭,在将敌人关键军事力量基本摧毁后才采取地面行动,实行占领或迫使对方签订城下之盟。虽然不能说这种打法是固定的模式,但却说明了空袭在现代战争中具有重要作用甚至具有决定性作用。俄乌冲突双方的政治、军事和战场环境固然不同于以上几场局部战争的情况,俄罗斯也完全可以采用不同的打法,但从战争的实际效果看,俄军在战争初期没有采取大规模突袭,而是首战开局即动用大量地面部队,从东西南北多个方向全线推进,全面进攻,空中力量运用不足,陆空配合不力,导致俄军遭受较大损失,不得不从基辅、切尔尼戈夫、扎波罗热等地后撤,这种情况不能不说是一种不明智的打法。

第二,作战重心不清,主攻方向不明,全线用兵,导致兵力分散,无法形成重点突破

3月24日普京宣布的是“顿巴斯特别军事行动”,给人的感觉是俄军的主要目标可能是先解放顿巴斯,之后再视情扩大军事行动,但俄军的进攻方向却首先是切尔尼科夫、基辅、苏梅、哈尔科夫、扎波罗热、马里乌波尔、赫尔松,甚至是敖德萨。俄罗斯在开战之初就明确宣称,俄罗斯的战略目标是要使乌克兰“去军事化、去纳粹化”、将来保持“中立国家地位”,并不是要占领乌克兰,俄军的打击对象是乌军的军事目标,绝不攻击平民目标。但实际上,俄军却将主要行动放在了对众多乌克兰城市的围攻上,将作战重心放在了城市攻坚战上。
我们感到,从作战重心来看,既然俄罗斯明确战争的政治目标不是占领乌克兰,俄军的打击目标也是乌军的军事设施,那么俄军行动的重心就应该是集中远程火力重点打击乌军的基础设施和有生力量,首战开局应该使用远程火炮、陆基和海基弹道导弹、远程航空兵,对乌军各类军事目标进行远程精确打击,而不是首先出动大量地面部队全线推进,围攻众多城市;从重点方向来看,整个战场的重要方向应该有三个,即马里乌波尔、哈尔科夫、基辅,这三个方向无论在哪里取得突破,俄军都可以取得重要战果,并有利于后续扩大战场和作战。
马里乌波尔是战役层次的重点方向。该城是黑海沿岸的重要港口城市,处于顿涅茨克州境内,紧靠扎波罗热州。俄军攻占了马里乌波尔,既可以收复顿涅茨克的一个重要据点,又打通了向西向南推进的通道。但从实际情况看,俄军显然没有把马里乌波尔作为主要进攻方向。战争初期,攻打马里乌波尔的力量主要是顿涅茨克的民兵武装。虽然3月25日之后俄军开始派正规部队围攻马里乌波尔,但因为顾虑造成平民伤害,行动始终不坚决,直到今天马里乌波尔也没有完全拿下。
哈尔科夫紧邻顿巴斯,处于乌东地区腰部,占领哈尔科夫,就可拦腰切断乌东地区。向西北发展,可向基辅方向发展进攻,策应北部力量合围攻击基辅;向南发展,可形成合围顿巴斯乌军之势。似乎俄军也把哈尔科夫作为主要进攻方向之一,但兵力火力的聚能不够,面对着前苏联留下的乌第二大工业城市,以及北约教官指导下构筑完备的坚固防御阵地体系,俄军进攻哈尔科夫的兵力、火力、战斗意志明显不足,俄军多次突入城区,都遭遇乌军强力反击,进展缓慢,最终也没有攻入城市中心。
基辅是乌克兰首都,是乌克兰的指挥控制中心,显然是战略战役的重点方向。基辅靠近北部边境,作战轴线短,便于集中力量快速夺占。俄军一旦夺占基辅,对整个战局将造成巨大影响。虽然俄军似乎把基辅作为主要进攻方向之一,开战后俄军很快推进到基辅郊区,最近时离基辅只有25公里,打得乌军措手不及,达成了战役进攻的突然性,取得了初战胜利,但战至第四天,俄军攻击力度明显减弱,随后就是打打停停,战场态势固化了20多天没有发生变化。3月25日,俄军又在谈判没有取得实质进展的情况下,主动宣布从基辅撤军,基辅战役显得虎头蛇尾,造成俄军进攻受挫的表象,大大增强了乌军民抵抗俄军的决心和士气,损害了俄罗斯世界第二大军事强国的形象,也给乌克兰获取外援、凝聚民心争取了时间。
有专家认为,基辅是乌克兰的首都,理所当然是乌克兰最核心的目标。对于这样的目标,军事上的打法一般是两种。一种打法是:利用远程火力兵器对其重要的军事、经济、政治、交通、通信、能源设施进行精确打击,起到警示和震慑作用,意在削弱敌方最高当局的抵抗意志;另一种打法是:在条件成熟时,动用较大规模地面部队,迅速攻占,直捣黄龙,推翻其政权,另组友好的新政权,一举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但像俄罗斯这样,首战开局就派出地面部队(而且没有集中主要力量)对基辅进行围攻,但实际表现是似围非围、似攻非攻、似占未占,遇到挫折后又很快撤退。这种打法实在有点奇怪!
总之,俄军没有将兵力集中用在这三个主要方向,而是全线出击,四面开花,导致兵力分散,加上战役决心不坚决,顾虑重重,没有重锤猛击,连续作战,造成第一阶段战果远不如预期。

第三,动用的大多是普通作战力量,战法也比较传统,加上后勤补给和维修保障跟不上,对乌军便携式反坦克导弹的攻击威力估计不足,导致装甲部队遭受重大损失

俄军参战的坦克、装甲车、作战飞机、火炮等装备大多是服役时间较长的普通装备,一些最先进的装备没有使用或使用较少也较晚。俄军最新装备的T-14阿玛塔坦克、苏-57战机,以及图-160、图-95、图-22M轰炸机等大杀器始终没有投入作战,T-90坦克、BM3“龙卷风”远程火箭炮、苏-35战机也用得很少,苏-35战机是开战10天后才动用,“匕首”、“锆石”、“口径”等最新的高超声速导弹是开战三周后才投入使用。
俄地面部队投入战场的坦克装甲装备主要是T-72坦克和BMP-1步兵战车。T-72坦克重量轻,只有40吨,有完备的“三防”性能,但防御能力弱;BMP-1步兵战车两侧装甲防护能力更弱,甚至不能有效抗击机枪直射和炮弹破片打击。这两型装备性能老旧,通行能力差,因为机械故障、缺乏燃料或陷入泥坑被突进中的俄军抛弃,加上俄军的后勤补给和维修保障跟不上,战场上出现大量俄军丢弃外表完好无损的坦克和装甲车,也有部分被乌军反坦克导弹击中的坦克和装甲车,被乌军和当地群众拍照发到网上。
俄军坦克和装甲车遭受重大损失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步坦协同不好,步兵没有跟随坦克作战,没有力量消灭坦克集群四周的反坦克突击分队,使得坦克不断被乌军突击小分队偷袭。美国和北约援助了乌克兰大量的反坦克导弹和反坦克火箭筒,在战场上到处都是乌军单兵反坦克手,乌军运用“标枪”等单兵反坦克导弹伏击缓慢行进或是停顿的俄军坦克、装甲车,给俄军坦克装甲部队造成重大损失。据不完全统计,战争爆发后,截止到4月15日,以美为首的北约国家已经向乌克兰提供了6万枚各型反坦克武器,2.5件防空武器,每辆俄军坦克、装甲车要面对90件乌军的反坦克武器,而俄军在战前对此明显估计不足。
在战法运用上,在第一阶段,俄军主要采取地面部队平面推进的战法,辅之以导弹和远程火炮打击,攻击的目标主要是乌军基础设施和乌军防御阵地,没有采用大规模空袭、空降作战、敌后渗透破袭特种作战,以及电子战、网络战等高技术特点的战法,远程精确打击行动也较少。据媒体报道,3月5日俄军共有2架苏-25、2架苏-34、1架苏-30飞机被乌军便携式防空导弹击落,损失惨重。甚至在4月3日,1架先进的苏-35飞机也被乌军地空导弹击落。这些飞机之所以被击落,是因为它们超低空飞行,向地面投放普通炸弹。
以上情况一方面反映了俄军在军事上有所克制,顾虑重重,限制较多,不敢放手对乌克兰动用大杀器,实施重锤猛击;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俄军的现代化、信息化水平还有较大局限,精确制导武器不多,不得不用先进战机投放普通炸弹。同时也反映了俄军的战法传统甚至有些落后,仍然在用二战时期的战法打今天的信息化战争。

第四,关键性战役行动不坚决,导致战机丧失,没能达成战役目的

关键性战役是达成战役目的的重中之重。在俄军采取的8路进攻方向中,关键性战役应该是基辅和哈尔科夫方向的合围作战。作战初期,俄军利用突然进攻,在这两个方向都取得了较大的初战战果,占领安东诺夫机场,兵临基辅城郊,东线部队已突进哈尔科夫城区,但俄军在这个两个关键方向都没有乘胜发展攻势,使战局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实际情况是,一方面,俄军全线进攻,同时围攻8座城市,造成兵力分散;另一方面,因为俄军确实不想伤害平民,不想破坏城市基础设施,造成俄军的城市攻坚战打得犹犹豫豫,左右摇摆,不敢用力,指挥员决心不果断,部队打得也不坚决,导致长时间围而不攻,围而不占,最后无功而返。除了赫尔松全部占领、马里乌波尔实行巷战强行攻占外,其他城市最后都放弃了。这些情况反映了俄军在战役指导上存在决心摇摆不定、部队行动顾虑过多的问题,导致战场上犹豫不决,前后观望,战机丧失,没有在重要方向形成决定性战役突破。

第五,没有彻底摧毁乌克兰军用民用通信网络,没有采取断水断电断网措施,导致作战效果大打折扣

俄军虽然摧毁了不少乌军的指挥通信系统,但乌克兰核心指挥中心一直在指挥控制乌克兰各部队的作战行动,各部队战场通信联络依然畅通,特别是乌克兰军民利用SpaceX提供的5000套星链终端进行通信联络,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俄军对这些通信终端没有采取有效干扰和打击措施。正如4月7日美国国际开发署所说:“这些终端将使政府官员和重要的公民服务提供者能够继续在乌克兰境内与外部世界进行沟通”。
俄军几乎没有打击和摧毁乌民用通信及电视系统,也没有大规模屏蔽乌克兰民用通讯和手机通讯,俄军在乌克兰陷入了“全民网络直播”的尴尬境地。俄军合围基辅、哈尔科夫两大城市长达一个月,市内的水电、通信如常,哈尔科夫的居民利用手机拍摄俄军攻入街巷的位置视频,然后通报给乌克兰守军,造成俄军巷战行动的被动。美国一位退役将军接受福克斯电视台采访时说:“我不懂俄军为什么没有对城市断水断电断网,导致全世界都能看到乌克兰发生什么。可能是他们不愿像在车臣和叙利亚那样破坏城市……”。
科索沃战争中,北约开始主要是对南联盟的军事目标进行空袭,经过多轮的打击,南联盟军民战斗士气依然高昂。从5月2日开始,北约开始袭击南联盟境内的供电设施,造成大面积的停电、停水,使南联盟人民生活受到极大影响,民心开始动摇。南联盟民众能够抗住北约部队的狂轰乱炸,却不能忍受马桶没水冲洗的臭味,最后民意强烈要求政府军放弃抵抗。

第六,合围基辅的兵力撤离意图不明,撤离行动仓促如败退

3月25日,俄军在基辅方向突然结束作战,撤出战斗,让人费解。结束作战通常有二种情况:一是进攻部队作战达到顶点,进攻部队受顽强的抗击,损失较大,作战部队无力再战;二是已经达成一定的作战目标,政治外交需要停止作战。当时这两种情况都没有出现。一方面,俄军北线部队并没有受到乌军强有力大规模的反击,只是局部的小反击,部队有些伤亡,补给面临一些困难,但俄军依然保持较强的战斗力。另一方面,截止到3月25日,俄罗斯的政治目标并没有实际达成,双方仍然在谈判中,即使到3月29日,在伊斯坦布尔会谈中,乌克兰虽然提交了中立化的方案,但双方并没有签署停战协议,谈判随时可能会出现颠覆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却突然宣布要大幅减少在基辅和切尔尼戈夫方向的军事行动,并很快从这两个战场撤军。只能有一种解释,北线俄军撤退是为了政治需要。正如俄罗斯国防部副部长福明表示:“俄国防部决定数倍减少在基辅和切尔尼戈夫方面的军事行动,希望基辅有所回应,为未来的合作创造条件” 。这反映了俄罗斯高层在战略上的摇摆,战略规划不清晰、不坚定,顾虑较多,看到乌克兰作出某种中立化的表态,就以为达到了目的,不想再打下去。
即使是撤退,也应该在北部地区保持一定的军事力量存在,施压于基辅,但北线俄军撤得非常彻底,甚至快速撤退变成仓促败退,一路丢弃了大量的武器装备。俄国防部长绍伊古表示,第一阶段“成功完成”,已削弱乌克兰的军事能力,俄罗斯可集中精力实现主要目标:“解放顿巴斯”。我们认为,抽调北线作战集群于东线作战是不合理的,犯了舍近求远,交叉用兵之大忌。
也许俄军快速从基辅、切尔尼戈夫主动撤军是向乌克兰表达善意,推进双方的谈判进程,但实际上俄军的撤退并没有起到促进谈判的效果,反而造成了不良影响:一是造成该方向俄军损失惨重,无力再战的表象,极大地影响了俄军战斗民族的形象。二是减轻了基辅方向的军事压力,使乌克兰可以抽出更多物力和资源应对其它方向。三是进一步鼓舞了乌军民抗击斗志,提高了国际社会对乌军民抗俄的信心和威望。4月初,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多次放话:所谓“去军事化”、“去纳粹化”,乌克兰谈都不会谈。他甚至再次放话要加入北约。可见俄军从基辅、切尔尼戈夫撤军造成的后果之严重。

第七,对远距离空降作战期望过高,计划不周,导致空降(机)作战未能实现预期目标

在开战初期,俄军迅速动用包括伊-76运输机、各类直升机在内的快速突击力量对乌克兰重要机场、交通枢纽等地实施空(机)降作战,尤其是对基辅国际机场的空降和机降作战最为典型:俄军空中突击部队约一个连兵力,利用直升机的高度机动能力对机场实施突袭,成功占领了机场,企图快速占领机场后,引领后方的伊尔-76机群空运来重装部队。但乌军反应迅速,用火箭炮等武器破坏了机场跑道,致使后方的伊尔-76机队无功而返,在机场的空中突击部队由于没有重武器,最终被乌军重新夺回了机场。纵观整个战场,俄军空降兵损失惨重,有至少2架伊尔-76运输机被击落。已落地的空降部队,由于缺乏重武器,也难以面对拥有大量反坦克和重型武器的乌军。
以上是作者从旁观者的角度,根据已知的战场情况和作战效果作出的初步分析。也许俄罗斯有其深谋远虑,笔者暂时不得而知。随着时间流逝,有关这场战争的更多信息会逐步披露,许多战争迷雾有望被揭开。
自3月29日之后,俄军调整了部署和战法。一是主要运用海基、陆基导弹和空军飞机对乌克兰纵深地区的武器装备及后勤保障设施进行远程精确打击。4月10日,俄空军大批轰炸机出动,对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国际机场实施大规模轰炸,这里是北约援助乌克兰武器装备的中转站,俄空天军首次采取了地毯式轰炸的模式,彻底摧毁了这一机场。估计以后类似打击行动会更加频繁。二是重新调结和部署地面部队,集中到顿巴斯地区,准备实施“解放顿巴斯”行动。三是全力清剿马里乌波尔残存的乌军。在这里坚持抵抗的主要是“亚速营”部队,在俄军看来,“亚速营”是臭名昭著的纳粹武装,消灭“亚速营”是“去纳粹化”的重要标志,俄军将动用重型火力、喷火武器、发烟装备进行强力清剿,预计将很快结束战斗。
随着马里乌波尔清剿战斗的结束,俄军解放顿巴斯全境的战役即将打响。
估计顿巴斯战役可能会有两个结果,一个是俄罗斯完全解放顿巴斯地区,另一个是通过顿巴斯战役,俄军大量歼灭乌军的有生力量,基本上实现对乌“去军事化”的目标,使乌军彻底失去大规模抵抗能力,为迫使乌克兰承诺“中立化”、“去军事化”、“去纳粹化”创造有利条件,为俄罗斯实现既定战略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4月11日,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撂下重话:“乌克兰已经失去了赎罪的任何时机!”“对乌克兰来说,俄乌最好的谈判方式不是战斗,而是彻底歼灭,海陆空同时歼灭”可以预料,俄军将吸取第一阶段的作战经验教训,将以全新的战法,坚决的行动,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为5月9日莫斯科红场阅兵献上大礼。
图片
乌克兰行政区划图

图片
第一阶段俄军进攻态势图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