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向深蓝|发展可持续的绿色海水养殖业

 蓝林观海 2022-04-19
走向深蓝

山东将掀起第六次海水养殖浪潮,养护近海、发展远洋、拓展极地渔业,打造具有生态修复和资源增值功能的现代海洋牧场,发展可持续的绿色海水养殖业。

全文共6037字,阅读大约需要17分钟。

近日,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获国家相关部门批准,在我国管辖海域开展深远海养殖运营试点。这意味着,曾先后五次引领我国海水养殖浪潮的山东开始进军深远海养殖,在第六次海水养殖浪潮中率先开局,有望再次引领新浪潮。

近年来,随着我国海洋事业的不断发展,海洋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挑战,海洋生态环境与海洋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成为当前海洋工作的重要任务。

在这个大背景下,山东将掀起第六次海水养殖浪潮,养护近海、发展远洋、拓展极地渔业,打造具有生态修复和资源增值功能的现代海洋牧场,发展可持续的绿色海水养殖业。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和宏观环境新变革,渔业发展形势也正在发生很大变化,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和特征,必须立足山东实际,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统筹渔业供给侧改革和转型升级发展,在战略上选择一条符合山东特色的现代渔业发展道路。

图片

01
五次海水养殖浪潮均发源于山东

我国海水养殖的五次产业浪潮均发源于山东,迅速从山东沿海推向全国海岸线,堪称我国海洋科技自主创新的丰硕成果,又是科学技术惠及人民群众的光辉典范。正因为有了海水养殖的五次浪潮,我国水产业才实现了“养殖高于捕捞”“海水超过淡水”的两大历史性突破。

第一次浪潮是以海带、紫菜养殖为代表的海藻养殖浪潮。青岛海水养殖产业在上世纪50年代起步,由于受技术限制,开始只能养殖石花菜。为增加养殖品种,山东水产养殖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黄海水产研究所等驻青单位研制海带全人工筏式养殖、海带夏苗培育法、海带自然光育苗获得成功。吸取青岛经验,水产部大抓海带养殖的推广。从1958年开始,在全国建立了130个试点,仅用了5年时间,海带养殖从山东迅速向河北、江苏、浙江等省推广开来。我国海带干品年产量最高达300万吨以上,扭转了海带长期依靠进口的局面。

第二次浪潮是以对虾养殖为代表的海洋虾类养殖浪潮。1983年,在驻青海洋科研机构指导下,青岛市对虾放流增殖试验获得成功。1984年起,青岛开始实行对虾放流增殖,沿海出现“养虾热”,一个冬春新建养虾池4.2万亩,超过前几年的总和。至1987年,青岛郊区42处对虾养殖池面积达10.74万亩,掀起了我国第二次海水养殖浪潮。90年代初,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经过数年研究试验,一举攻破美国凡纳滨对虾人工授精及育苗工艺研究重大难题。凡纳滨对虾工厂化生产,使我国对虾养殖产量迅速成为世界第一,年产量约占全球养殖量的30%。

第三次浪潮是以扇贝养殖为代表的海洋贝类养殖浪潮。1982年到1983年,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前后3次引进美国海湾扇贝,科研人员突破了苗种培育、养成等关键技术,建立了一套工厂化育苗及全人工养成技术。1985年,山东省海湾扇贝养殖面积400亩,平均亩产2吨。此后,大连、舟山、连云港、秦皇岛、厦门等地也进行生产性试验,取得良好效果。1995年,全国扇贝养殖产量达91.6万吨,其中山东74.3万吨,海湾扇贝占1/3,以海湾扇贝为代表的我国第三次海水养殖浪潮由此产生。青岛海水养殖业由以海带为主渐次转向以对虾、扇贝为主,海水养殖产业多样化发展,产量占水产品总量比率快速增加。至1992年,青岛海产品养殖捕捞产量比例变为53:47,实现了养大于捕的历史性转变。

第四次浪潮是以鲆鲽养殖为代表的海洋鱼类养殖浪潮。1992年,黄海水产研究所从英国引进冷温性鱼类良种大菱鲆。其育苗技术难度大,专利技术十分昂贵。国家科委、农业部和山东省科委十分重视这一引进项目,连续多年资助该项研究。经过8年的艰苦探索,1999年,黄海水产研究所终于突破大菱鲆育苗技术,成功培育了100万尾育苗,开创了大菱鲆工厂化养殖产业,年产量达5万多吨,年总产值逾40亿元,海水养殖第四次产业浪潮汹涌而至。1996年,青岛市下达引进水产养殖新品种计划,从外地、国外引进推广了半滑舌鳎、条斑星碟、美国黑石斑等名优新品种,使昔日 “贵族”鱼类变成百姓餐桌的普通菜肴。

第五次浪潮是以海参、鲍养殖为代表的海珍品养殖浪潮。上世纪70年代,由于对海参、鲍鱼等海珍品捕捞强度过大,致使资源趋于枯竭。为此,驻青海洋科研单位对海参、鲍鱼养殖技术进行了多次试验和研究,在刺参、鲍鱼人工育苗和养殖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推动了海珍品养殖产业发展。90年代以来,青岛提出“以养兴渔”“科教兴渔”,突出发展高科技、高效益和优质品种的海水养殖产业,由此掀起了海珍品养殖的第五次产业浪潮。2008年,我国海参养殖总产量达到9万吨,总产值超过200亿元。其中,主产区山东产量达6万吨。由于鲍鱼养殖技术的全面突破,中国人工养殖鲍鱼年产量保持在数千吨,产值过30亿元,占世界领域半壁江山。

02
第六次海水养殖浪潮发端

随着我国海洋事业的不断发展,海洋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挑战,海洋生态环境与海洋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成为当前海洋工作的重要任务,在这个大背景下,山东掀起第六次海水养殖浪潮,养护近海、发展远洋、拓展极地渔业,打造具有生态修复和资源增值功能的现代海洋牧场,发展可持续的绿色海水养殖业。

2020年4月10日,中集来福士建造的深水养殖工船“JOSTEIN ALBERT”号,如期从烟台港4号锚地启程前往挪威。JOSTEIN ALBERT堪称渔业装备中的“巨无霸”,全长385米,型宽59.5米,总面积约等于4个足球场首尾相接,由6座深水智能网箱组成,养殖规模可达1万吨,约合200多万尾三文鱼。它是全球首条通过单点系泊系统进行固定的养殖装备,也是中集来福士在深远海养殖网箱领域的首个国际订单,克服首制船无先例可循、严格的设计建造标准等挑战,突破网衣整体设计及计算方案等多项核心技术,填补了国内在相关领域的空白。

2020年12月19日,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启动建造,2021年7月22日入坞舾装,2022年1月25日出坞下水调试,预计2022年4月底交付运营。该项目已被列入国家发改委、农业农村部试点项目和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为确保“国信1号”顺利实施,同步开展了总吨位约3000吨的中间试验船“国信101号”海上养殖实验,试养期间完成四个锚地、两批次舱养大黄鱼的接力养殖和起捕,首次成功实现了应激性强烈的大黄鱼全程集约化船载舱养高效养殖。为加快产业进度,目前已启动国信2号、3号船的建造招标,预计明年四季度启动建造。到2035年,形成总吨位突破1000万吨规模的深远海养殖船队,打造形成世界领先的深远海养殖船队,助力青岛掀起以设施渔业为标志的第六次海水养殖浪潮,为全球深远海养殖贡献“中国方案”和“青岛智慧”。

这意味着,曾先后五次引领我国海水养殖浪潮的山东开始进军深远海养殖,在第六次海水养殖浪潮中率先开局,有望再次引领新浪潮。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随着海洋工程装备技术、苗种繁育技术、养殖技术的提升,走向深远海是海洋渔业未来发展的大趋势。第六次海水养殖浪潮将是海水养殖产业变革性的进步,前几次海水浪潮都是在解决苗种问题,而这次变革则是融合苗种繁育、海洋装备技术、信息化技术全产业链的改变。

图片

在“深蓝1号”,工作人员展示刚收获的三文鱼

03
下好绿色海水养殖“先手棋”

海洋是资源富集的“聚宝盆”,是现代科技的“新战场”,是新兴产业的“策源地”,是连接五洲的“大通道”,更是山东发展的特色和优势所在。3月3日,山东省委、省政府印发《海洋强省建设行动计划》,这意味着,山东新一轮海洋强省建设正式启动。

随着渔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走向深远海成为必然。近日,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获国家相关部门批准,在我国管辖海域开展深远海养殖运营试点,试点期三年,标志着青岛市在拓展我国深远海养殖空间利用、推进海水养殖由近海走向深远海方面走在了全国领先位置。

不仅如此,深海抗风浪网箱养鱼也已成为青岛的主导养殖模式。青岛市海洋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原先青岛可从苗种养至成鱼的品种单一,网箱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为解决此问题,青岛市海洋发展局经充分调研后提出了“南鱼北养 灯光诱饵”网箱养鱼模式,即利用南北海水温度差异,“休渔期”前从福建优选大黄鱼、真鲷等大规格鱼种,利用浮游动物趋光性原理,创新发展“灯光诱饵”养殖模式,即在网箱内安装灯光诱饵装置,利用太阳能发电板为集鱼灯提供电能。

在这种绿色可持续的新模式下,对改善渔业品质带来了可观的提升。在白天,太阳能发电板将储存电能,鱼类在网箱中自由游动,消耗掉多余脂肪;在夜晚,灯光自动开启,吸引周边水体浮游动物和小鱼小虾聚集到网箱内外,供鱼类竞争食用。通过这种不断“游动 捕食”的运动模式,不仅提高了鱼类的活动能力,还能逐渐消除鱼肉中的“土腥味”,提升肉质口感。数据显示,经过一段时间的“野化养殖”后,鱼类体长体宽比明显上升,鱼肉脂肪酸含量显著降低,肉质更富弹性,口感更加鲜美。

来自市场的良好反响也恰好印证了以上观点:大黄鱼上市价格可提高4至5倍,平均价格100元至120/斤;真鲷和鲈鱼也达60元/斤。值得一提的是,在产出效益翻倍的同时,也实现了对周围水体“零污染”排放。

除“南鱼北养”之外,青岛市海洋发展局还积极推进“北参南养”模式。在秋季,北方海域水温降低,海参即将进入冬眠。此时,将来自于山东、辽宁和河北地区的大规格参苗运至南方海域,利用南方海域的适宜温度可将参苗养成,并在夏眠之前上市销售。为提升青岛参苗的竞争力,青岛市海洋发展局打通“产学研”合作壁垒,积极引导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不断选育优良品种,提升海参苗种质量。以“参优1号”为例,青岛瑞滋集团有限公司依托黄海水产研究所培育的“参优1号”刺参成功入选“国家新品种”行列,其产品目前已实现“订单式”销售。

在推进渔业国际合作方面,青岛还制定加快远洋渔业发展意见和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与缅甸、加纳、塞内加尔等10个国家建立合作项目,远洋渔业作业区域实现四大洋全覆盖;全球规模最大的水产专业展“中国国际渔业博览会”连续六年在青岛举办,成功举办水产行业首次国际性创新技术比赛“渔业科技国际创新大赛暨青岛市海洋科技成果推介会”,联合黄海所连续三年举办农业农村部“扬帆出海”培训工程。

下好绿色海水养殖“先手棋”,向海、向洋、向未来。如今的青岛,正努力在发展海洋经济上走在前列,勇当海洋强省、海洋强国建设的先锋,以昂扬的姿态积极融入海洋强省建设和海洋强国战略的大格局中。数据显示,2021年,青岛成功获批建设全国首个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增至16处,占全国1/9。全市水产品年产量稳定在100万吨以上。2021年前三季度,水产品总产量达68.19万吨,同比增长4.56%。

04
发展渔业碳汇,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作为拥有300万平方公里主张管辖海域、1.8万公里大陆海岸线的海洋大国,我国如何在打造渔业高质量发展增长极上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在今年3月举行的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多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了关于打造海上“能源岛”、发展深远海养殖、海洋碳汇、统筹海洋功能区划、海洋新能源建设等涉海建议。

但同时,近年来沿海部分区域存在海水养殖不规范发展现象,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扇贝占据了近岸水域,海参占据了池塘,海参和对虾占据了潮间带的滩涂……历经前五次海水养殖浪潮,如今近岸海水养殖的区域已逐渐饱和。局部过饱和、超密度的养殖给近海水域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同时,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海水养殖空间不断被挤占。这种情形再次印证了渔业要想进一步发展,必须探索出一条绿色可持续化发展的新路径。

我国是渔业大国,发展渔业碳汇,对于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大意义。在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进福建省委会主委严可仕看来,我国渔业碳汇储量可观,养殖贝类占我国海水养殖产量70%以上,大型海藻养殖产量、面积一直稳居世界首位;另一方面,海洋养殖贝类、藻类储碳周期较长,特别是贝类固碳时间可达数千年之久。除此之外,探索建立被国际认可的渔业碳汇基础理论、评估方法和实现路径,还可以实现“弯道超车”,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标准。

与此同时,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活跃碳库。如何发展渔业碳汇,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严可仕认为应当从健全渔业碳汇评估体系、优化渔业碳汇交易模式、鼓励发展绿色渔业养殖等方面多点发力。

在健全渔业碳汇评估体系方面,应当鼓励渔业养殖主管部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大力发展渔业养殖产业基础研究,特别是强化渔业养殖固碳、增汇实践研究。同时,在沿海省份设立渔业碳汇研究与增汇工程示范基地,具备条件的,可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在福建省设立国家级渔业碳汇研究机构,探索制定渔业碳汇计量、监测、核查和评估等标准和规程。

在优化渔业碳汇交易模式上,严可仕认为,一方面应倒逼排放端加大减排力度或购买碳汇指标,推动渔业碳汇指标供需有效对接,打通渔业碳汇交易市场化通道;另一方面,应当推动建设“国字号”渔业碳汇交易市场,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渔业碳汇交易模式,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积极推动创新渔业碳汇金融产品,加快建立市场化交易机制。

在鼓励发展绿色渔业养殖方面,应积极响应“双碳”战略,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渔业养殖全过程,通过建立水产养殖基地、发展深远海绿色养殖等途径,大力发展生态系统水平的贝类、藻类等养殖。以推动开展渔业碳汇交易为契机,引导养殖企业、养殖户扩大绿色渔业养殖规模,通过渔业碳汇交易形成“新附加值”。

05
打造海上“菜篮子”

一定程度上而言,海洋也关乎着14亿人民的“饭碗”。

在水产种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全国人大代表、致公党青岛市委会副主委、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教授莫照兰认为,应当开展水产种业的无疫化建设工程,包括实施水产良种疫病净化工程、实施无病毒水产苗种繁育工程、创建无规定疫病水产苗种场以及实施水产疫病区域化控制示范工程四个方面,通过技术研发、重点规模化企业推进、建立示范点等多种方式,加快水产种业高质量发展。

同时,莫照兰建议黄河流域的渔业资源保护还可以参照多地的水域生态牧场,开展水域生态修复、渔业资源增殖、苗种繁育、水产品质量控制、精深加工和物联网智慧平台等技术转化,构建“渔旅融合”“渔业 生态保护”等渔业发展新模式,探索以鱼护水、以水养鱼、以鱼富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黄河水域渔业经济发展。

在补齐“海上粮仓”苗种短板方面,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高公岛街道黄窝村党支部书记张立祥认为,应在海域和滩涂使用上划出“海洋农业”的保护红线,让大型海藻栽培在既不占用耕地资源,又不耗用淡水资源的前提下,为社会提供绿色安全的农产品。“在海洋里栽培大型海藻,相当于陆地上的植树造林。大型海藻可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促进海水碳循环,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大型海藻在生长代谢过程中还吸收利用陆源污染排放到近海水体中的氮、磷等元素,是环境总账中的重要增益项。”他解释道。

此外,张立祥还建议,在海洋生态补偿金上向大型海藻栽培领域倾斜。在大型海藻的栽培种苗领域加大研发投入,持续开展人工栽培海藻的抗病能力、良种选育和培苗技术研发,尽快补齐“海上粮仓”苗种短板,携手发展海洋科学养殖产业,共同打造海上绿色“菜篮子”。

青岛财经日报记者 辛小丽 宋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