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甘岭战役一等功臣:深藏功名65年,晚年捐出自己的“无价之宝”

 一更历史 2022-04-19

一更历史

不点蓝字,我们哪来的故事?

1952年10月8日,“联合国军”第三任总司令克拉克正式批准了“摊牌作战”计划,企图扭转不利局面,为美国在谈判桌上赢得更多筹码。

该计划主旨是以美军第7师和韩军第2师各一个营的兵力,用5天的时间,夺取志愿军防守的上甘岭地区以南的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阵地。

1952年10月14日凌晨3时,“摊牌作战”开始。美军集中40架飞机、三百二十多门大口径火炮,27辆坦克,轰炸五圣山前沿志愿军第15军第45师第135团两个连防守的阵地上,上甘岭战役正式拉开序幕。

为配合上甘岭地区防御作战,志愿军第40军119师第357团接到任务:攻占161高地,牵制和分散“联合国军”力量。

时任志愿军第40军119师357团3营副排长孙景坤,牢牢守住了阵地,打退了敌军6次进攻。

我们本文的故事,也就由战斗英雄孙景坤这里展开。

1924年10月,孙景坤出生于辽宁省丹东市元宝区金山镇。家里虽然条件不好,孙景坤的父母东拼西凑,供他上学。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孙景坤无奈辍学回家,跟着父母下地干活,贴补家用。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年满21岁的孙景坤成为家中的顶梁柱。生活虽然清贫,却充满了盼头。

1947年底,经人介绍,孙景坤与一位年纪相仿的同村女子喜结连理。此时,国民党在东北地区集结重兵,负隅顽抗。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在中共的领导下,准备一举解放全东北,辽沈战役一触即发。

眼看战火烧到家乡,1948年1月,孙景坤在结婚后的第五天加入了人民军队,成为40军一名机关枪手,随部队参加了四平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解放长沙、解放海南岛等战役。

解放四平时,由于孙景坤是机关枪手,须时刻冲在前方,成为敌人火力重点的打击对象。

好几次,敌人的子弹将孙景坤后背军装全部撕烂,但孙景坤犹如神助般毫发无伤。

因为在部队表现出色,1949年初,孙景坤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眼看战火即将蔓延到鸭绿江,中央军委将孙景坤所在的解放军第40军安排驻防于中朝边境的安东(今天的辽宁省丹东市)。

回到家乡丹东后,孙景坤迫切地想着向部队请几天探亲假回家看看。考虑到实际情况,在丹东待命的四十多天时间里,孙景坤心系部队工作,从未提出过探亲的请求。

1950年10月19日,孙景坤跟随40军跨过鸭绿江,参加抗美援朝战役。

刚到朝鲜,孙景坤所在部队与美军在朝鲜龙水洞地区展开激战。像往常一样,孙景坤抱着机关枪冲锋在前。不幸的是,一枚流弹击中了孙景坤的左腿,他当场仰面倒地,被战友抬下战场,送回辽宁丹东治疗。

1950年11月24日,“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宣布他要在这一天发动总攻,让美国boy们在1950年圣诞节前回家。

结果,志愿军用实际行动狠狠地打击了美军的嚣张气焰,麦克阿瑟的这番豪言壮语,更像是无能的怒吼。

而此时的孙景坤正在后方医院治疗,在家乡养伤的日子里,孙景坤依然没有回家探亲,他心里时刻想着赶紧回到部队继续参加作战。

养了一个多月,伤还没好利索的孙景坤便向领导打报告,让自己重返战场。之后的两年多时间里,孙景坤随大部队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一至第五次战役。

第五次战役结束后,40军转移至祥原地区,担负朝鲜西海岸防御任务。

1952年5月,40军重返前线,负责正面战线临津江西岸的防御任务。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爆发,孙景坤所在的40军119师357团负责攻占161高地,为上甘岭正面战场减轻压力。

美军对161高地十分看重,他们的一个连一直驻扎在位于161高地南边的村落,并修筑了数座地堡,形成坚固的环形防御体系。

在两军长达近三个小时的战斗中,时任357团3营7连副排长的孙景坤,和战友们终于成功夺取161高地。

但仅仅过了半个小时,剩余的美军就开始疯狂反扑,利用强大的火力封锁通往高地的全部道路。

几轮攻势下来,161高地上的志愿军损失惨重。阵地上的357团3营8连只剩下副连长和5名战士。孙景坤接到命令:他需要承担向161高地输送弹药的任务。

就这样,孙景坤和其他九名战士,每个人扛着90多斤重的弹药箱,利用敌人的火力死角,抓住机会,一口气冲上161高地,将这500多斤的手榴弹全部甩向敌人。

根据孙景坤回忆:当时他们总共投掷出260多颗手榴弹。为了让敌军“投鼠忌器”,孙景坤与战士将高地附近的美军尸体拽过来摆在周围。这样美军飞机从天上看到处都是友军尸体,就不再继续轰炸。

战斗一直持续到当天深夜,敌军在161高地前共死伤580多人。阵地上只剩下包括孙景坤在内的四名志愿军战士,他们一共打退了敌军六次进攻,孙景坤一个人就击毙了21名敌军。

上甘岭战役结束后,孙景坤所在的357团7连被授予“战斗功臣连”称号。

1953年1月,40军主力部队移动至博川地区担负朝鲜西海岸防御任务,后参加1953年朝鲜战役春反登陆作战准备。

1953年7月底,中国人民志愿军组建回国英雄报告团,孙景坤随部队回国,受到党和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两年后的1955年,孙景坤主动响应党中央号召,选择复员回家,建设新中国。

从军七载,三别故土的孙景坤身上大大小小受了20多处伤。在辽沈战役中,孙景坤个人荣立三等功;平津战役荣立二等功;解放海南岛战役荣立二等功;抗美援朝战役中,孙景坤个人荣立一等功、一次三等功。

按照孙景坤如此光辉的履历,即使复员回家,他也能留在城里工作。

然而,孙景坤只是将组织关系交给了村党支部,他没有向组织提过任何额外条件,放弃了留在城里工作的机会,毅然决然地回到老家丹东市元宝区金山镇山城村第一生产队进行劳动。

转战地方后,孙景坤依旧冲锋在前。上世纪60年代初,孙景坤组织村民先后成立了共同致富小组、扶贫致富小组。他带着乡亲们种植了13万棵松树和板栗树,大力发展粮菜生产和基建建设。

在同事和家人的眼中,孙景坤既是生产能手,也是一位好父亲、好朋友。

但是,他们并不清楚,身边的孙景坤是一位一等战斗英雄。孙景坤默默地将这些军功章藏在了箱子底,没和任何人提起过这些事。

只有孙景坤的大女儿孙美丽了解一些细节,因为孙景坤曾在深夜睡不着时,给她讲过当年抗美援朝的故事。

上世纪70年代,孙景坤因为工作能力突出,加上办了不少实事,被大家推选为第一生产队队长。

大女儿孙美丽因为患有小儿麻痹,腿脚不方便,丹东市国营企业下乡招工,孙美丽想着去大城市看看,所以报了名。

因为孙景坤是生产队长,他只要写个介绍信,就能让孙美丽进城工作。

没想到,孙景坤就是没给孙美丽写这封介绍信。每次有城里单位来村里招工,孙景坤都将这些机会让给了别人。家里七个孩子,有五个都是农民。

面对儿女们的不解,孙景坤总是这么回答:“我又是党员,又是领导,自己家孩子走了关系去城里工作,旁人难免会说闲话。把这些机会让给更有需要的人,咱们在家种地,不能和他们去争。”

听到这话,孙景坤的儿女都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愿意追随他,继续在一线从事生产工作。

上世纪80年代末,已经60多岁的孙景坤因为身体问题,选择离休。他主动把自家40多亩地无偿分给从外省迁来的贫困户,又把好房子主动让给他们。

即使是不当村干部的孙景坤,仍然受到当地村民的敬重。直到2020年,深藏功名65年的孙景坤,战斗英雄身份才意外曝光。丹东市当地拥军办整理旧档案时,查到了孙景坤的真实身份。

当年八月,老英雄孙景坤被党和政府请到丹东市光荣院,安享晚年。

起初,孙景坤想继续留在村里,不给组织带来麻烦。但无奈家人和工作人员百般劝说,老英雄这才同意去城里生活。

2021年12月,孙景坤的儿女受父亲委托,向抗美援朝纪念馆捐出一份“无价之宝”,这些宝贝就是孙景坤参军所获得的全部纪念章。

这些纪念章包括解放东北纪念章、解放华中南纪念章、抗民援朝一等功奖章、时代楷模奖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等16件不同的奖章。

谈到为何要将这些奖章无偿捐献出来?孙景坤是这么说的:“我想让更多人了解抗美援朝历史,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传承下去。”

我们要知道,这些奖章是孙景坤最为珍藏的宝贝,不管他走到哪,都要带在身边。可现在却将它们全部捐献给博物馆,足以证明老英雄孙景坤的大无畏精神。

现如今98岁的孙景坤身体非常不好,隔三差五就要住进特护病房,但老英雄却时常关心祖国下一代的教育问题。奋斗大半辈子,孙景坤几乎没有多余的存款。

那个年代的老人,为保家卫国不惜生命。尤其孙景坤这种战斗英雄的爱国高尚情怀,宁愿自己吃苦,也不愿给党添麻烦。

孙景坤虽没有留下什么遗产,但他捐出的这些军功章和奖状,是用多少钱也买不来的“珍宝”。在此,向前辈英雄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感谢点个“在看”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