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政观跑题 | 二次元中的威权政体合理吗?——以《86不存在的战区》为例

 政文观止 2022-04-19

 一、类型学与代表作 

概而言之,二次元作品都可以被大致分为两类,即贴近受众生活的“日常系”,和恣意天马行空的“高能系”。前者大致与现实中的受众共享了同样的世界观,作品中的主舞台较小,主要人物形象也较少;其主题主要围绕青春恋爱、竞技运动等日常生活领域。相对地,当代的“高能系”作品则往往极为宏大而又光怪陆离,其世界观、人物设定、剧情冲突乃至最终结局往往都会给受众极大的脱离感。正如华罗庚所言,武侠是成年人的童话。如今的“高能”也不失为受众用幻想来逃避日常生活的避风港。

但极为讽刺的是,“高能”吸引受众的本质其实是其对于真实历史和现实问题的曲折映射和另类思考。事实上,每当一部“高能系”作品热播或者完结,相关的问答社区中总会涌现出很多“政治学家”、“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譬如,恐怕很少有人会幻想自己能够获得Geass之力,但时至今日仍然有很多宅男在热烈地讨论鲁路修的建国大业和政治抉择。

当然,也有不少作品尝试将谈情说爱的“日常”与打打杀杀的“高能”结合起来。但一般而言,由于节奏和风格的不完全相融,在“高能”的世界观中恰当增添“日常”情节更有可能起到让受众“会心一笑”的共情效果。相反,在“日常”的世界观中强行加入“高能”的桥段则往往会弄巧成拙。特别地,当一些缺乏基本社会科学知识的“日常”作者将魔爪伸向内政、外交、经济等议题时,往往就会弄巧成拙。譬如当《辉夜大小姐》尝试直面财阀政治问题时,就无可避免地成为了新时代的“刘姥姥逛大观园”。

在“高能系”作品中,架空但又不完全失真的种族战争、阶级战争、国家战争乃至世界大战可谓最经典的“王道”套路之一。而与这些精彩“武戏”片段相呼应的,则是“文戏”中对于各类架空政体的深入刻画。有趣的是,与现实世界中非西方民主和西方民主的基调均不同,如果存在较多的戏份,那么二次元中的政体大多都带有明显的威权色彩。换言之,至少有一部分群体长期遭受着明显的剥削、歧视与不公。甚至惨绝人寰的屠杀、画地为牢的隔离、无休无止的流放、毫无生机的兵役在“高能系”作品中都不罕见。更为“有趣”的是,这些威权政体在作品中相当持久,很少有作者会去详细刻画他们如何消亡。甚至不少作者都在作品中表现出惊人的一致的无法跳脱的“兴亡周期律”思想。因此,在二次元的世界中,旧的威权政体大多只会被新的威权政体取代,而二次元中的大部分英雄最终都成为了伯克或者拿破仑,而很少会升华为卢梭或列宁。

那么问题就来了。

这些明显不符合现实主流的威权政体究竟是否具有合理性?二次元的作者又是如何让受众产生共情?三次元的威权政体又真的如此遥远吗?下面,我们就将结合第一季刚刚完结的高能热番《86不存在的战区》(以下简称《86》),尝试做一些初步的探讨。

 二、讲故事与讲道理 

仅从第一季的动画剧情来说,《86》的势力划分和战斗剧情并不复杂,但其涉及到的矛盾关系却非常丰富。在作品中,几乎所有明显的群体之间和群体内部都存在着张力,昭示着极为混乱和碎裂的社会认同。

其一,虽然分布在不同的国家,但所有的人类都需要对抗人工智能“军团”。当然,在前期彼此不能通讯的情况下,所有国家的国民都认为自己是人类唯一的火种。其二,不同的国家之间显然也存在着种种新仇旧恨。其三,虽然同在一个国家,但有些群体受到了极为明显的剥削。以男女主角所在的“圣格诺利亚共和国”为例,在对抗“军团”的战争爆发后,只有银色人种保留了较为完整的人权。其他所有有色人种的财产被尽数剥夺,其生命被强行投入到对抗“军团”这一有死无生的不可能胜利的战争之中。最后,虽然身处同一个群体,但个体的认同强度与排位程度又大相径庭。譬如,虽然无能为力,但女主至少代表了银色人种中相信人权平等的一小波人,而大部分银色人种则发自内心地将有色人种视为猪狗。类似地,有色人种对于银色人种的态度也各不相同。

从讲故事的角度来说,《86》无疑是极为优秀的作品。这在很大程度上就归功于其设定的多重矛盾与认同体系。显然,更多的矛盾意味着更多的戏剧冲突,而混乱的认同则给予角色成长和补全“弧光”的充分空间。

然而,细思之下,正如很多受众已经发现的那样,《86》的设定尤其是其对共和国威权政体的刻画是很难令人信服的。

在《86》的设定下,所有的有色人种最终都会强行死于战场然后再被共和国强行遗忘,这比现实中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屠杀还要恐怖。更为恐怖的是,不少有色人种对此其实是知情的。在这种情况下,《86》必须给出充分理由来解释为什么有色人种宁愿为不爱自己的祖国战死也不愿为自己和后代进行反抗和革命。遗憾的是,《86》对此的解释极为潦草:一些人是因为相信银色人种也有好人,一些人则是宁愿“高贵”的战死。事实上,这不仅是违反人性的,而且是违反进化论的。换言之,坚定抱持这种思想的群体早就应该灭绝了。当然,人口比例的极大优势有利于多数人对少数人的剥削。但百战余生、万夫莫开的精英有色人种始终没有大规模集结来“刀刃向内”,这确实是不符合逻辑的。

但应当指出的是,《86》对于威权政府的自我辩护确实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精彩的呈现。在剧情中,威权政府极为重视公共宣传和学校教育,不遗余力在各个场领对银色人种进行国家认同灌输。在这种官方的认同体系中,银色人种是人类唯一的希望,其对于“军团”的战争是合理、有效而人道的,为战争“消耗”的有色人种是进化失败的产物,他们驾驶的机甲也被称为“无人机”。当然,威权政府也会在新闻中夸大自己的战果和功绩,而可以隐瞒战损和沦陷的消息。这不由让人现实中战争双方都宣称胜利的桥段。

但进一步思考,我们不难发现,《86》中威权政府虽然重视宣传和教育,但其理论依据和话语资源却并不充分。特别地,在现实和其他二次元作品中,威权政府和威权统治者总是倾向于夸大和渲染战争压力,这不仅可以转移内部矛盾,还可以让公民在两害相权取其轻中“自愿”放弃部分权利。然而,《86》中的威权政府却极力缩小和掩盖战争的压力,尝试营造出“马照跑、舞照跳”的太平景象。在这种情况下,客观生活水平下降的银色人种和被送去战场处刑的有色人种都没有进行革命,确实是匪夷所思。

 三、合法性与合法化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无论是在二次元还是在三次元,解释威权政府其实无非就是两条路径。其一是直接证明其合法性,而最简单的“答题套路”就是战争需要。当然,还有不少经典的“答题套路”也引起了二次元作者的注意。譬如《86》中就出现了因为国民文化程度不高而无法普选的桥段。

当然,在多数情况下,直接证明除了威权政府别无他法仍然是较为牵强的。因此,二次元的作者其实和三次元的学者一样,都很关注威权政府的合法化过程。而这些成果与作品优秀与否,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其能否讲清楚合法化的手段、途径、起因和结果。事实上,从政治学的角度来看,所谓的威权“韧性”(resilience)不一定是该类型政体的垂死挣扎和负隅顽抗,更有可能是一种正反馈。当权力和意识形态深度捆绑的时候,真相与真理都不再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在当代的心理学中,对于大众自我合法化的研究也逐渐热门起来。乔斯特(John Jost)等学者认为,当人们高度依赖某一体制来生存时,那么为这个体制辩护就变成了一种无意识的自动反应,这有可能最终导致人们即使面对极端的不平等也会安于现状,自愿被压迫、被剥削,被奴役。这源于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对安全、确定、一致的需要,尤其是迫切的生存需要。正因如此,人类社会中的不平等、不公正、剥削和奴役难以根绝,但大规模的革命却并不经常发生。

撰文:陆屹洲  审校:殷昊  编辑:高小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