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邓丹:从随缘看家庭教育里的“双重束缚”|咨询室里的故事

 熙桓心理 2022-04-19

“ 咨询室里,妈妈说,孩子现在压力太大了,我们也不要求他考上什么好学校,就随缘吧。”

“ 电话那头,焦虑的爸爸滔滔不绝,我的孩子怎么了?ta画了一张画,一边是张着嘴不停说话的妈妈,一边是凶巴巴不可一世的我。既然ta这么不喜欢我们要求ta,我们是不是该不管ta,随他去呢?”

貌似的“随缘”或者“随他去”,我们来看看有多少效果呢?

案例1

妈妈说,孩子回家又哭了,在学校里情绪崩溃,觉得自己越来越差。家长的“随缘”,让ta感到自己被放弃了,越发认为自己应该更加努力:只有回到之前那个最优秀的状态,才能让父母能更多的以自己为骄傲,变成是父母眼中的乖孩子等等,而不是听到父母言不由衷地说一句,“随缘吧”。

咨询师为什么要说这位母亲“言不由衷”呢?

咨询师:你真的对孩子没有要求吗?

妈妈:我当然希望孩子好(尽可能优秀)。

咨询师:你是因为看到孩子压力太大,心疼他,相比之下,你宁愿舍弃一些对他的过高要求,换回他的身心健康,是这样吗?

妈妈:老师,你说得太对了。

咨询师:也许孩子以为你不相信他,或者放弃了他,或者觉得他不行……

妈妈:是的,孩子听到后很生气。

父母对孩子的要求不仅是言语上的、还有行为上的、情感上的、那些或欲言又止的非语言的表达中,孩子都一一看在眼里。

比如,嘴里说,“你考成什么样都可以,我们都可以接受,哪怕是考不上市重点也可以考区重点。”

诸位看客,请问这对父母的要求真的从心底里降低了吗?考成什么样没关系,第一志愿(市重点)不要求了,我们就退而求其次(区重点)吧,也许,孩子领会到的可能是自己就变次了。

案例2

爸爸理解到可能是父母的原因导致了孩子的某些问题,于是从各种渠道去吸收营养:

A咨询师那里学到应该放手。

B渠道听到父母还是要有原则。

C书本上看到要无条件接纳孩子。

接着,他逐渐放弃原有的教育理念,把自己的那套完全抛开,去建立“今天这套、明天那套”的所谓科学的育儿理念。

结果怎么样呢?

孩子因此更加不知所措,开始不去学校,当起了家中霸王,成功地让父母急成了热锅上的父母。

这就是家庭教育里的双重束缚或多重束缚。

1956年,人类学家、心理学家格里高利·贝特森提出一个新理论,他认为这一理论足以解答自精神分裂症被初次确诊以来,围绕这一疾病引发的所有问题。

贝特森的理论侧重于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动力因素。他发现儿童患者的父母经常向自己的孩子传递相互矛盾的信息。不仅如此,他还发现大多数情况下母亲是罪魁祸首。这种矛盾信息命名为"双向束缚"(the double bind)。

他举了一个经典例子:

有一位母亲问孩子说:“你可否抱一抱妈妈呢?”

当孩子拥抱她的时候,她却流露冷漠及不自在的神色。

当孩子退下时,母亲却说道:“你是否不喜欢妈妈呢?”。

孩子不知如何是好,母亲却训示他要好好地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绪。

孩子无论怎么回应都是错的,如果孩子在很小的时候碰到父母的意见不一致,或者父母的模棱两可的观念,特别是独生子女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等多个养育人,各执一词且力量均衡拉扯,而孩子作为被养育人因为无法独立、不得不面对的时候,长期以来,其人格发育就会出现很大的问题,严重的会导致精神分裂。

当然,我们偶尔的意见不一致倒不至于,家庭中长期的意见相左或自相矛盾的要求,如:表达的时候明明是有要求,却羞于表达或者嘴巴说出来的却是另外一个,就会让孩子焦虑不安,不知所措。

那么,该怎么做呢?

第一个案例:

不妨把你的想法直接告诉孩子,因为看到他压力大,作为父母很担心他的身心健康,所以和孩子商量是否要把目标降低等。而不是替孩子决定“随缘”考区重点。

也许把主动权交给他,且把你的真实想法告知他的时候,他就知道父母眼中的骄傲,是他这个人,无论他的成绩优秀与否。

第二个案例:

爸爸不停地找咨询师要答案。

-您说,我要怎么办?

-爸爸您在多个渠道找了很多不同的方法,而且有一些可能还有些完全不同地方,您连自己都有些没方向了,您觉得孩子会怎么样呢?

要答案的父母,会从每个地方去要答案,而真正运用的时候出现了各种问题,也许不适应于目前你家的现状,也许用的时候有一些生硬等等。

专家的那些条条框框怎么就不好用了呢?因为那个不是你家的:理念是理念,还没有内化成您教育的一部分,按照这个方法操作的时候,心中或存疑、或知其一未知其二,或根本就还是用自己以前的那套,只是换了个“专家说”的马甲。

最后,我们再来讨论一下,如何“随缘”?

随缘,来自佛学。

谓随顺因缘、顺应机根之缘而定行止。华严经卢舍那品(大九·四一六中):“闻三世诸佛,具足尊名号,随缘起佛刹,音声不可尽。”

此外,亦指真如之理体虽寂然不动,然具有依外缘而变化显现万象之作用。[华严五教章卷四]

说的是要按照事情的发展规律处理问题,在“因上努力,果上随缘”,即该努力还是努力,但结果是有很多条件决定的。

还是说回家庭教育这点事,我要让孩子优秀,孩子现在抑郁了、焦虑了,我就完全放弃这个要求,让孩子先保证身心健康,这就是随缘了。真的是随缘吗?

每个孩子都有着独立的人格,父母该放下的是对结果的执着,但还是要努力:协助孩子意识到如何平衡自己的压力、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帮助他们满足和发展自身的需要,而不是父母、老师、社会要求他们达成的目标。

随缘,说的是不违背真理,随顺因缘。

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需要随顺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状态、因地因时因人地给予家庭独有的教育方式,而不局限于所谓专家的理念,因为养育者本身才是其家庭的专家。当然,教育理念上的统一和稳定也会是孩子的福音。

写者声明:为了保护来访者隐私,案例内容已经做模糊化处理。如有雷同,请勿对号入座。

The End

本文作者

邓丹

长按识别找到老师

熙桓心理入驻的邓丹老师是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12355青少年公共服务中心青春守护者讲师、浦东新区婚姻登记中心婚姻咨询师、讲师、上海新生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咨询师、讲师、系统式家庭治疗师、企业EAP执行师、OH卡整合分析师、性与亲密关系咨询师、家庭暴力当事人辅导师。她擅长CBT、格式塔、叙事、系统家庭等治疗方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