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还没有点农民基因了?

 小鹿的美食美刻 2022-04-19

封控期间,楼下那家叫胖妹的蔬菜店时常会把一些品相不太好的蔬菜送到我们小区门口,让大家随便拿。

有一次,趁大家做核酸的时候,她抱来一大包小葱,居民见者有份。这可是疫情期间的宝贝,我看见一对年轻的小夫妻,一面喜滋滋地掐着手里的葱,一面商量着,回去就种起来。

种菜,现在已经成了上海人的基本生存技能。
我一直有个阳台小菜园的梦想,幻想着把各种不常见的西式香料都养起来,需要时,直接去掐一把,切碎了,新鲜地扔进锅里。
但那时没有生存危机啊,菜就种得三心二意,除了一大盆不用照看也能活得自在的迷迭香和一小盆长得细脚伶仃的欧芹以外,其它的植物都死了。那些空出来的花盆,这个疫情期间,就全都成了我种菜的宝地。
首当其冲的,自然是葱。葱是厨房必不可少的调味料,不好保存但却非常好种。
我早在疫情前就已经开始尝试种葱了,疫情期间自然更要物尽其用。这些小葱们有的被我掐叶埋根,有的被我整棵植下,种得七扭八歪,长得奇形怪状,甚至还见缝插针地侵占了月季花盆。
我卧室窗外的这个花台,原本种的都是月季花,每天睁开眼拉开窗帘就是一片花园,而现在,最吸引眼球的,是一棵一柱擎天的大葱。
精神满足心不甘情不愿地让位给了物质需求。
我一面在心里暗暗谴责自己堕落,一面像给花草剪枝一样精心地给小葱们剪去外面干枯的外皮,露出里面探头探脑的嫩芽。
精神需求固然重要,炒菜时没有葱花更让人恼火。
除了葱,插在花瓶里的莴笋也悄悄地钻出了几片叶子。
生菜苗蠢蠢欲动,而在生菜根下还有一个牛油果核不知会不会冒出芽来。
这两天,我每天都把早餐搬到窗台边来吃,一面喝着咖啡,一面欣赏着我的月季花和小菜园。
咖啡就小葱,说不定也能成为新的上海时尚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