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讯 “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壮大数字创意、网络视听、数字出版、数字娱乐、线上演播等产业。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当前,文化产业数字化在两条道路上齐头并进:一方面是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即文博业、图书出版、广播电视电影、演艺等传统业态,借助数字化技术实现转型升级。以旅游业为例,借助实景VR技术,人们可以在线参观几百公里外的景点;通过3D虚拟技术,沉浸式领略历史风光;去到线下展馆,还有机器人给游客提供智慧服务。 另一方面,则是新产业的兴起,指以数字技术和互联网为依托形成的新型文化,包括网络文学、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乐、短视频。我国现在有近10亿网民,网络直播用户也达到了6.17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我们不仅可以云上观展,还可以收看当地的文艺演出、在线购买特产和文创,文旅产业的数字化让我们不出门就可以看天下。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向勇指出,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和智能技术发展,尤其即将迈入的5G时代,在技术的驱动下,数字文化产业将呈现繁荣景象。 文化产业数字化是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集中体现。今年春节期间,结合了3D和AR技术的古典舞——《唐宫夜宴》爆红网络,播放量超20亿。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是朝阳产业,大有前途。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是“十四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大任务。如何通过数字化,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推动文化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从而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成为重要的课题。
出品:光明网 策划:光明网新闻中心 经济编辑部 监制:赵 刚 统筹:赵艳艳 文案:李汶键 杨亚楠 制作:李汶键 董 诺
[
责编:赵艳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