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杀卵活性研究

 木直人呆 2022-04-19

一、草地贪夜蛾的发生和蔓延

1、草地贪夜蛾在我国的发生状况:

·  2019年1月13日-18日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和全国农技中心等单位在云南省3州(市)8县(市)冬玉米田发现草地贪夜蛾入侵为害;

·  2019年9月17号农业农村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今年全  国有25个省(区)发现草地贪夜蛾,见虫面积1500多万亩, 实际危害面积246万亩。西南、华南地区呈片状发生,江淮、黄淮海、西北地区点状见虫,东北地区没见虫。危害主要集中在西南等地区,产量损失控制在5%以内,黄淮海地区玉米没有造成损失。

2、草地贪夜蛾的发生特点:

(1)、繁殖力强大,即能生。



*1头雌成虫产卵最多可达2000粒,每个卵块100多粒卵,适宜条件下几乎100%孵化;

*没有滞育现象。在适宜的区域,可周年繁殖,一年可发生多代;

*适宜发育温度广(11~30℃),28℃下30天即可完成一个世代,最快24天完成一代。

(2)、寄主范围广、食量大、危害重,即能吃。

典型的杂食性害虫,其寄主植物广泛,包括玉米、高粱、甘蔗、谷子、大麦、小麦、水稻、荞麦、棉花、燕麦、花生、大豆、豌豆、黑麦草、甜菜、苏丹草、烟草、番茄、洋葱等75科353种植物。

(3)是典型的迁飞性害虫,即能飞。



每晚可飞行 100多千米,30 小时就能从美国的密西西比州迁飞到1600 千米外的加拿大南部。

2、草地贪夜蛾卵及产卵习性:

(1)草地贪夜蛾的卵块:



直径0.4 mm,高为0.3 mm,呈圆顶型,底部扁平,顶部中央有明显的圆形点。通常100~200粒卵堆积成块状,卵上有鳞毛覆盖,初产时为浅绿或白色,孵化前渐变为棕色。

草地贪夜蛾卵放大图

单个卵粒放大200倍,多个卵粒放大100倍

(2)草地贪夜蛾产卵习性:



在玉米上卵多产于上部几个叶片的正面(国外报道是主要产于心叶下部叶片的背面或叶鞘上),初孵幼虫孵化后就开始取食叶片,并向四周植株扩散为害。

三、杀卵活性测定方法:

1、杀虫剂品种:

杀虫剂类型Type of   insecticide

杀虫剂Insecticide

含量(%)

苯甲酰脲类Benzoylurea

除虫脲diflubenzuron

97.0

氟铃脲hexaflumuron

97.7

氟虫脲flufenoxuron

96.0

双三氟虫脲bistrifluron

98.0

氟酰脲novaluron

99.4

双酰肼类Diacylhydrazides

甲氧虫酰肼methoxyfenozide

98.2

苯醚类Phenylethers

吡丙醚pyriproxyfen

95.0

二酰胺类Diamides

溴氰虫酰胺cyantraniliprole

97.0

大环内酯类Macrolides   antibiotics

甲维盐emamectin   benzoate

90.0

氨基甲酸酯类Carbamates

苯氧威fenoxycarb

99.0

灭多威methomyl

97.0

硫双威thiodicarb

95.0

茚虫威indoxacarb

95.0

丁硫克百威carbosulfan

90.0

2、杀卵活性测定方法:

·采用浸渍法。

·用二甲基甲酰胺(DMF)将供试药剂配制成2%的母液,再用0.05%曲拉通水溶液稀释至测定浓度。

·选取产卵24 h内的草地贪夜蛾卵,用软毛笔把卵分成单粒,粘贴于纸卡上做成卵卡,每个纸卡含20粒卵。

·将带卵纸卡浸入药液中10 s取出,用滤纸吸取多余药液后放入直径为9㎝的培养皿内,每个药剂浓度处理1个纸卡,3次重复。

·药剂处理后的卵卡置于温度25℃、相对湿度80%、光照14 h的恒温光照培养箱内。

·5 d后在双目体视镜下检查卵孵化情况。

3、室内饲养,收集卵块:



4、卵卡制作

5、药剂处理

四、杀卵活性测定结果

4种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的杀卵活性

(100 mg a.i./L )

杀虫剂

校正死亡率/%

5%水平

1%水平

除虫脲

90.00±6.27

abc

AB

氟铃脲

84.85±3.40

abcd

AB

氟虫脲

73.33±3.33

cd

BC

双三氟虫脲

50.00±5.77

e

CD

氟酰脲

42.12±9.13

ef

DE

甲氧虫酰肼

25.00±2.89

f

E

吡丙醚

96.67±3.33

ab

AB

溴氰虫酰胺

90.00±5.77

abc

AB

甲维盐

71.67±6.01

cd

BC

苯氧威

100.00±0.00

a

A

灭多威

100.00±0.00

a

A

硫双威

78.94±2.04

bcd

AB

茚虫威

52.38±6.25

e

CD

丁硫克百威

40.00±5.77

ef

DE

100 mg/L剂量下杀卵活性

·氧威、灭多威杀卵活性高达100%,显著高于其他药剂(P<0.01);

·吡丙醚、除虫脲、溴氰虫酰胺、氟铃脲和硫双威杀卵活性在70% ~ 90%之间;

·甲氧虫酰肼的对草地贪夜蛾的杀卵活性最差,校正死亡率仅为25.00%±2.89%;

·氟酰脲为所选的苯甲酰脲类中杀卵活性最低的药剂,卵校正死亡率仅为42.12%±9.13%;

·丁硫克百威是氨基甲酸酯类中杀卵活性最低的药剂,卵校正死亡率为40.00%±5.77%;

·茚虫威是一种作用机制新颖的新型杀虫剂,对鳞翅目幼虫具有良好的杀虫效果,在100 mg/L浓度下对草地贪夜蛾具有较好的杀卵活性,卵校正死亡率达52.38%±6.25%。

14种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的杀卵活性

(10 mg a.i./L )

杀虫剂

校正死亡率/%

5% 水平

1%水平

除虫脲

56.58±6.58

bc

BCD

氟铃脲

38.89±5.56

cd

BCD

氟虫脲

22.42±2.42

d

D

双三氟虫脲

33.33±6.67

cd

BCD

氟酰脲

26.67±3.33

d

CD

甲氧虫酰肼

23.33±12.02

d

CD

吡丙醚

60.00±15.28

bc

BC

溴氰虫酰胺

66.67±6.67

b

B

甲维盐

55.00±14.53

bc

BCD

苯氧威

100.00±0.00

a

A

灭多威

46.67±6.67

bcd

BCD

硫双威

46.67±6.67

bcd

BCD

茚虫威

36.67±6.67

cd

BCD

丁硫克百威

26.25±3.75

d

D

10 mg/L下杀卵活性

·苯氧威在14种杀虫剂中杀卵活性最好,在10 mg/L剂量下仍能完全抑制卵的孵化;

·溴氰虫酰胺、吡丙醚、除虫脲和甲维盐的杀卵活性为50%~70%,其他杀虫剂杀卵活性介于20%~50%之间;

·相比高浓度100 mg/L剂量处理,低浓度10 mg/L剂量处理的杀卵活性均有所下降。其中灭多威和氟虫脲下降最为明显,校正死亡率从100%和73.33%分别下降到46.67%和22.42%;

·甲氧虫酰肼在两个处理浓度下对草地贪夜蛾的杀卵活性均低于30%,不建议作为防治草地贪夜蛾的杀卵剂使用。

五、结论

14个不同化学结构类型杀虫剂的杀卵活性结论

·在100 mg/L下,杀卵活性为:苯氧威>灭多威>吡丙醚>除虫脲>溴

氰虫酰胺>氟铃脲>硫双威>氟虫脲>甲维盐,杀卵活性均在70%以上,

表明上述药剂是适合用于草地贪夜蛾卵期防治的药剂;

·在10 mg/L下,苯氧威杀卵活性最好,能完全抑制卵的孵化。溴氰虫酰胺、吡丙醚、除虫脲和甲维盐杀卵活性也均在50%以上。可以作为草地贪夜蛾卵期防治的优选药剂;

·茚虫威和甲维盐作为低毒高效杀虫剂,不仅对鳞翅目幼虫活性好,均有一定的杀卵活性,在100 mg/L下杀卵活性分别为52.38 %和71.67 % , 在10 mg/L下分别为36.67%和55.00%,也可以作为产卵盛期防治草地贪夜蛾卵和低龄幼虫的药剂使用;

· 研究结果为制定草地贪夜蛾化学防治用药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