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晨血压升高,该如何科学管理才能将风险降到最低?(1)

 金苹果6 2022-04-19
在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一些高血压患者在早晨或中午会感到头晕,以为这些症状是劳累导致稍加休息就能缓解,所以并没有重视。其实,这是清晨高血压惹的祸。
研究结果表明,7-10点是心血管事件高发时段,平稳控制血压避免晨间高峰对于降低心血管风险尤为重要。
什么是清晨血压?
清晨血压是指:
·清晨醒后1h内、服药前、早餐前家庭自测血压测量结果;
·动态血压记录的起床后2h或6-10点间血压。
图片
清晨血压升高的危害?
高血压患者一天内血压是不断变化的,清晨时段里从睡眠到苏醒这一过程中血压呈明显上升趋势。如果血压升高幅度过大会对心、脑、肾等靶向器官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甚至会诱发心肌梗死和中风等严重疾病。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相较于白天和晚上的其他时间,包括心肌梗死(MI)、心脏猝死(SCD)和缺血性中风在内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在早上发生的概率更高[1]
图片
一些高血压患者忽视了对清晨血压的控制,从而引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因此,我们要科学管理、重视清晨血压,避免意外发生。
01家庭血压监测:
《建议》给出的家庭血压测量方法三大要点:
▷起床后0.5~1小时内进行,通常在6:00-10:00之间;
▷应尽可能在服药前、早饭前测量血压后;
▷测压前应排空膀胱,并尽可能采取坐位。
02清晨血压治疗原则:
▷使用药物半衰期24h以及以上、真正长效每日1次服药能够控制24h的血压药物,避免因治疗方案选择不当导致的医源性清晨血压控制不佳;
▷使用安全可长期坚持使用并能控制每一个24h血压的药物,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对于单纯清晨高血压者,也可调整服药时间;
▷使用心脑获益临床试验证据充分并可真正降低长期心脑血管事件的药物,减少心脑血管事件,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生存质量。
03清晨血压管理流程:
图片
清晨血压与心脑血管疾病关系密切,所以管理清晨血压,对降低心脑血管事件风险意义重大。同时,配合医生严密监测并积极治疗,选择长效降压药,真正控制24小时血压,将高血压的风险降到最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