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人带娃有弊端?3种老人可以放宽心,带出的娃不光聪明也有教养

 IF枕边育儿 2022-04-19
很多家庭在有了宝宝之后,谁负责照顾宝宝成了家庭里重要的事,由于年轻人生活压力大,很多女性生完宝宝还要重返工作岗位。为了减轻小家庭的负担,老人成了负责带娃的首要人选。
只是大部分老人的生活习惯、育儿观念与年轻人有很大差异,在带娃时大多只是负责孩子吃饱穿暖,一些养育细节和教育方面与年轻人存在差距
很多老人在养育方面凭经验,违背科学喂养的原则,或者过分宠溺,使孩子性格骄纵,总之老人带娃有一些弊端难以避免。
曾经江苏一位2岁的幼儿由奶奶照料,奶奶为了给孩子加强营养凭自己的经验把毛豆放在粥里让孩子吃,结果毛豆被吸入气管,导致小朋友呼吸困难。到医院检查后发现,毛豆堵塞了宝宝的右侧支气管,只有左边肺部在工作,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医生经过手术将气管中的毛豆取出,孩子终于转危为安。
根据常识3岁以下的幼儿因为咀嚼功能并没有完全发育,不具备咀嚼过硬食物的能力,坚果和豆类很容易发生呛噎危险。
在福建也曾经出现老人带娃引发的悲剧,一位爷爷带着4岁的孙女过马路遇到红灯,爷爷坚持要过去,新闻视频中小孙女先后阻止了两次,都没能让爷爷退出斑马线。老人强行拉着孙女的手闯红灯,一辆飞驰而来的车撞倒祖孙两人,经过抢救小女孩儿身体无大碍,而爷爷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离世
幼儿就懂得红灯停绿灯行,而这位爷爷不顾孙女的劝阻执意闯红灯, 最终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老年人为了减轻儿女的压力帮着照顾下一代,应该感到感恩,但是因为育儿观念陈旧和思想观念的差异,缺乏安全意识,精力不足,老人带娃存在弊端也是事实。
这3种老人帮忙带娃,越带越聪明
很多年轻的全职妈妈带一个娃还会精疲力尽,更不要说老年人了,也有很多老年人为了减轻子女负担,为了更好的养育下一代,会不断学习育儿新技能,了解新鲜事物,尽力把宝宝照顾好,家有这样的老人是年轻父母的福气
1、经常带娃出去的老人
老年人因为体力方面不如年轻人,在带娃的时候担心带出去照顾不周到,孩子被磕磕碰碰发生危险。于是大部分时间都在室内带娃。老人看电视,宝宝也跟着看电视或者自己玩耍,长期被关在家里,少了接触外界的机会,缺乏了与人交流和其他小朋友玩耍的时间,不利于语言发展和性格形成。
经常带孩子出去,可以接触到不同人群,可以到不同环境,孩子能够长见识,也有助于提升与人沟通交流的技能,提升社交能力。尤其是经常到公园、科技馆、游乐园、博物馆等公共场所,可以开阔视野和思维,对孩子成长有很大意义
经常带孩子出去玩的老人很难得,让孩子增长见识,性格也会变得开朗
2、有一定文化素养的老人
现在每个家庭都很重视孩子教育问题,在带娃的过程中,如果可以教孩子一些知识,带宝宝阅读合适的读物使孩子从小受到熏陶,培养学习的意识。
有一定文化素养的老人,不一定学历多高,会写字能带宝宝阅读是很大的优势。并且有一定文化的老人思想意识比较先进,更愿意也更方便学习新技能,学习科学育儿的新方法。
另一方面有一定文化的老人,在语言谈吐和行为方面更温和也会注重语言方式和态度,这类老人带出的娃也会举止文明,谈吐得体。相反没有文化素养的老人,在处理事情或者教育孩子过程中,难免会简单粗暴,受此影响孩子也容易养成一些不良习惯或言语方面欠妥。
3、不溺爱有原则的老人
每一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宝,家庭成员都很宠爱,尤其是隔辈老人对孙辈更是宠爱有加。很多老人会无条件满足孩子的要求,没有原则和底线,面对孩子无理的要求和错误的行为也不会及时纠正,或者意识不到孩子的做法欠妥。
百般溺爱表面看是爱,其实会让孩子成为自私自利,依赖他人,没有自立能力的人。
那些不溺爱有原则的老人带娃在爱孩子的同时,保持一定的底线,能够及时纠正不妥行为并进行教育。这样的方式养育出来的孩子,懂规矩,能自立,长大后才能优秀
老人带娃可以扬长避短
老人带娃虽然存在很多弊端,但也存在一些优势,相比雇佣保姆带娃,老人对隔代的爱是真实的,只是方式和方法的问题。只要年轻的父母好好与老人沟通协商,老人家一定可以理解并且为了把孙辈带好而做出改变
首先把孩子交给老人,年轻的父母也不能做甩手掌柜,孩子的主要监护人还是爸爸妈妈,在有时间的情况下,父母也要参与育儿。
其次要理解老人,无论带娃的方式和结果如何,老人出发点是好的。在遇到溺爱孩子时、养育有分歧时,要耐心和老人沟通,讲明利害关系和隐患,相信老人为了下一代的成长不会固执己见。
最后老人照顾娃的饮食起居一定是付出了精力和时间,年轻的父母也应该心存感恩,对老人多一些关怀
枕边育儿寄语:
老人由于年龄、体力和精力还有思想意识局限,在带娃过程中难免有一些问题,也难免与年轻人有分歧,但是不能一概而论。很多老人愿意为了把娃带好多沟通、多学习,遇见这样的老人是年轻的父母和孩子的幸运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