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摹,没有任何实用性,却可以让你感同身受

 盲观 2022-04-19

临摹,没有任何实用性,却可以让你感同身受

2022-04-19

外国语学校,我说的是中小学以及幼儿园,天生的给人一种很贵的感觉,因为什么,因为双语教育,当然,更因为名字,就像是现在的房地产一样,非要搞一个国外的名字。

我一直不明白这是为什么,我们现在是要学英语,是要从孩子开始,是可以双语教育,但是为什么搞了一个所谓的外国语学校,找了几个外教,就变成了贵族学校了呢?

我们现在的贵族学校在教些什么东西啊?就是学那种所谓的地道的那个英语,地道的伦敦腔。但是实际上就是培养一种所谓的优越感,就是他们跟别人不一样。上过这些贵族学校的人一般一眼就能看出来,他们很有优越感,很自以为是,很认为自己所在的这个学校比其他的学校都好。我觉得这是他们成功的地方,他不停的洗脑,至于教育理念,至于其他的东西就不管。如果一个学校能把学生培养成,它比别人要有优越感,仅从这一点,这个教育就失败了。

伊顿公学它的教育方式是什么样子?它恰恰是——去贵族化教育。

当然这个也不太准确,去贵族化,可以解释一下,就是他进去以后,让你忘记你是一个贵族的这样一个外在身份。去追求一种内存的贵族精神的那种东西。外在身份是什么啊?你家里头可能有钱。非常有钱,因为伊顿公学它是这样的,你的小孩一出生,你就赶紧去报,它要排队的,你等到你小孩要上学的那一天再去,你肯定是上不了的。你想想那都是一些什么样的家庭。但是进到那个学校去以后,粗茶淡饭。它基本上是有点让你过苦日子的那种感觉,它比普通的学校很不一样的,就是它在某种程度上,它有点像回到古代的那种感觉。回到那种某种匮乏的那种状态。比如说,它绝对不会去教你学钢琴什么这些东西,就是我们经常报的那些班,它不会教你那些东西。它要教什么?有一门课是必须学的,拉丁文,拉丁文是毫无用处的,在现代社会当中。

其实就是西方的文言文,现在的我们读到的那种经典,都是它翻译成现代语言了,翻译成现代的英语、现代的德语。他们学那个东西有什么用呢?就是要用原文去读经典,直接读经典。

就比如毛笔字,没有任何实用性。但当你去临贴的时候,你看见王羲之他这样去写字,你写一百篇,写的跟他很像的时候,你突然就能理解,或者感同身受,永和九年,兰亭,王羲之他们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当你能够理解或者感应古人的时候,你的心里面就有了一种超越感。你对于现在每天碰到的困难,你就会觉得它只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件小事,你的定是来自于这里。

这个定它是一种大视野,就是他不惊慌。它的这种淡泊,这是来自于一种大视野。比如“十年”的时候很多人受迫害,我看过一个史学家的那个回忆录,他能够保守非常的镇定,他能够把眼下发生的事情放在整个历史长河里头,他就能够淡定。第一个就是说,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上也发生过,第二,就是他相信,就有一首诗,是说历史是公正的,但历史需要时间。他的那种镇定自若里头,他是有一种时间和空间的这种开阔感。

乾坤万里眼,时序百年心。

————完————

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

笑来笑去,笑自己原来无知无识。

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

观上观下,观他人总是有高有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