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了《少年法庭》我才明白:毁掉孩子,只要父母一次缺席就够了

 富书 2022-04-19

进化妈:愿所有父母,都能在孩子的教育上准时出席;愿所有孩子,在人生的每个关键时刻,都有父母陪在身旁。

作者:女儿红

来源:爸妈进化论原创

最近看了《少年法庭》,不禁觉得唏嘘。

这部刚上线3天,豆瓣评分就高达9.2分的剧集,是根据真实少年犯罪案件改编的。

主要讲述了那些走上歧途的少年罪犯们,背后的故事与真相。

身为母亲的我,看完以后心酸不已: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们那些犯罪的行为背后,是父母教育的缺失。

父母在教育上的每一次缺席

都在一步步毁掉孩子

剧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八岁的男孩在公园里找妈妈,看见坐在长椅上的小恩,便直接上前问:

“姐姐,可以跟你借下手机吗?我要打给妈妈”。

这时,小风空洞的眼神里晃了一下,似乎是第一次听到“妈妈”这个词。

患有持续性被害妄想症的小恩,认为男孩是在讽刺她没妈妈,便把他带到朋友家里,并用电线活活勒死男孩。

事后,还将尸体切碎,分别丢弃在厨余垃圾桶和居民楼天台。

在这之前,小恩的父母因长期国外工作,对小恩不管不顾。

就连小恩患上严重的抑郁症、躁郁症和持续性被害妄想症,也只是托人照顾,从未亲力亲为。

缺乏管教的小恩从虐杀小动物,直接变成了杀人犯。

小恩被抓获时,父母委托了一家律所,全权处理孩子的事。

法庭终审时,小恩被判最高20年有期徒刑,但她的父母依然没有出现。

刑法教授罗翔曾说过:

“我自己知道我不是一个好孩子,我靠的是父母的严格管束。如果我父母不打我,如果我父母不管我,我今天不可能有任何成就。

如果小时候爸妈不管,不可能上好的学校,找好的工作,人类所有的成就都是由艰苦的管束和训练得来的。”

我想起一个故事:

有个孩子去医院做了心理检查。

结果妈妈万万没想到,平时不出声,独自完成功课的儿子竟然出现躁郁、焦虑、社交退化、攻击性强等多项心理问题。

但其实,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早有预告:

儿子作业错误多,却不肯给父母看,一旦发现父母偷看自己的作业便大发雷霆。

好几次因为和妹妹抢玩具而大打出手,面对毫无愧疚感的儿子,妈妈并没有说什么。

久而久之,儿子的行为父母不敢说也不敢管,索性直接交给老师处理。

只是妈妈在朋友圈里经常会晒妹妹的照片,唯独少了哥哥,而就算有,也只出现在角落里。

孩子便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易怒的性格,即使和其他小朋友相处也会出现孤独、仇恨等情绪。

父母长期的忽视和教育的缺席,一步步蚕食了孩子的快乐,让他积郁成疾,钻进了不可自拔的牛角尖中。

教育是一个严肃的事业,为人父母少不了要多监督、多引导。

孩子无法独自长大,需要父母的指引

《少年法庭》中还有这样一幕:

一家专门收容不良少女的恢复中心,小英趁着中心被举报,怂恿其他女孩一起逃跑。

逃跑时小英找到了妈妈的家。

她手指颤抖着,按了一下门铃,一个面色红润、身穿长裙的女人开了门。

小英和女人对视了一下,许久才吐出“妈妈”两个字。

可一听到里面的男人喊“谁来了”女人便马上反应回来:“可能是不认识的孩子按错门铃了。”

然后,头也不回地把门关上。

原来妈妈不是因为生病,而是认识了新男人不管她了。

小英孤独的眼神里,瞬间泛起了悲伤与愤怒。

她不停地敲门,直到被追赶来的男人把她打得浑身是伤,才肯罢休。

正是因为妈妈一次次的缺席,小英渐渐变成了一个欺负弱小,贩卖肉体的皮条客。

案件尾声,女法官要求父母们必须参与亲子教育,多关心陪伴孩子的成长生活,因为正是父母缺席,让这些少女们走上了犯罪的歧途。

很多父母因为工作、嫌麻烦,把孩子交给熟人照顾或者不管不顾,以为把孩子交给老师就可以当甩手掌柜。

但孩子行为习惯的建立,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指望孩子自由成长,是对孩子人生的不负责。

大忙人梁启超不仅是民国百科全书,关键是九个孩子都成为了各个领域屈指可数的人才,江湖人称“超级奶爸”。

历史上有“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的佳话,即使工作忙碌的他,却依然没有松懈对孩子的教育。

无论父母有多忙,都不能成为孩子管教缺席的借口。

这世上,从来没有天生的坏孩子,有的只是长期缺位的父母和逐渐冰冷了心的孩子。

要想孩子能有个好好的未来,父母必须出席孩子成长的每个关键时刻。

最好的父母,从不在教育上缺席

比起事业的成功,教育出一个好孩子才是父母这辈子最骄傲、最幸福的事。

奥巴马最自豪的不是他的事业,而是他从来不会缺席女儿的教育。

正如他所说:“我不可能一辈子是美国人的总统,但我知道,我一辈子都是两个女儿的父亲。”

要做到孩子教育不缺席,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1、家长和老师需要相互配合

这个世界上没有比父母更在意自己的孩子,所以请切断一切把孩子托付给任何人的幻想。

很多家长认为老师是上天派来的活菩萨,但老师也只是凡人而已,并不是万能的。

孩子学习、生活上的问题不能一一排除,需要家长亲自监督和辅导。

教育部陈宝生说:“家庭教育不到位,不仅会抵消学校教育的效果,还会给孩子发展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

成就一个孩子,20%来源于老师知识和道德的输入,80%则来自家长的努力。

2、孩子犯错时,要适当“狠心”

在孩子世界观和人生观还没有建立起来时,这个时候就需要严格要求。对于一些道德层面的错误,实施必要的惩罚。

《少年法庭》中有一起集体性侵案。

罪犯阿度和阿俊在11岁时在高楼恶作剧,故意扔下石头,不幸的是一名6岁儿童经过被砸中,导致当场死亡。

由于二人年龄太小,最后基本逃脱了惩罚。

因此两个男孩把法律当儿戏,为他们从此犯错做了铺垫。

孩子是张白纸,他们还不能分辨是非好坏,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

只有趁早严格教育孩子,遵守道德和法律规则,日后孩子才会感激父母,没有在他该受管教的时候放纵。

现在对孩子狠一点,孩子才会在正路上越走越远。

3、父母以身作则,给孩子做榜样

电影《银河补习班》中有这样一幕:

深夜里,父亲正在埋头写字,儿子马飞问:“爸爸,我可以不睡觉吗?”

爸爸回答:“自己的事儿,以后不用问我。”

看着眼前埋头工作的爸爸,自己也起身翻书看。

美国作家艾默生说过:

“孩子最终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主要取决于他从第一个教育者那里所接收到的爱的质量、陪伴和榜样示范。”

父母怎么说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看家长怎么做。

养育孩子的过程,也是父母自我修炼的过程,纵使其中有万般的困难,都是我们和孩子今生要度的劫。

愿所有父母,都能在孩子的教育上准时出席;

点个赞,愿所有孩子,在人生的每个关键时刻,都有父母陪在身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