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民族文化,振兴戏曲艺术。关注“大鼎豫剧”公益号,免费观看经典戏剧、曲艺、新闻轶事及深度哲文,为您的生活增光添彩。 【版权声明】视频图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欣赏,非商业用途。,若侵权,请联系我们,即刻删除,谢谢! 来源:腾讯视频(把酒当歌) 【大众剧院】豫剧《柿子红了》程金红 颜永江 《柿子红了》剧情简介: 《柿子红了》反映了禹州市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把丹江水送到贫困山区,让贫困地区的群众喝上甘甜丹江水”,立志解决山岗区安全饮水的曲折故事,讴歌了基层干部实干为民,精准扶贫,带民致富的奉献精神,其艺术特色 在于以轻喜剧的风格呈现既有令人发笑的故事情节,展现当今部分群众另一方面的真实写照,其价值在于剧中情节素材均以真实生活为依据,矛盾具有较强的真实性和普遍性,引起农村群众的共鸣,最终以真情实感化解现实矛盾。主人翁又一次挑起重担,在广大群众的协助下,把输水管道铺进了柿树湾。
过去的贫困村柿树湾在通过发展种植柿树迎来第一个丰收的同时,又迎来了清凌凌的自来水,可谓是双喜临门。柿子红了,村民的日子也红了。 该剧由国家一级编剧孔凡燕担任编剧,国家一级作曲耿玉卿担纲音乐创作,国家一级导演王香云执导,禹州市豫剧团演出。《柿子红了》格调高昂向上,故事曲折感人,人物个性鲜明,乡土气息浓郁,反映了我市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立志解决山岗区安全饮水脱贫致富的曲折故事,讴歌了基层干部实干为民,精准扶贫,带民致富的奉献精神。 颜永江,男,汉族,出生于1957年4月,河南省襄城县茨沟乡人,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豫剧老生,中共党员。 1982年,颜永江向唐喜成老师学习唐派唱腔。唐派唱腔要求嗓音宽厚洪亮,吐字清晰,声情并茂。颜永江在唐喜成老师的指点下,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他终于学会了唐派唱腔。同时,他从不放松武功、身段练习。告别舞台6年之后,颜永江又回到了日思夜想的舞台上。他说:“我苦苦忍耐了6年,为的就是这一天能登上舞台,重新开始我的演戏生涯。”他重返舞台后演的第一部戏是《三哭殿》。戏中,他扮演唐太宗李世民。他声音洪亮,控制自如,高低音衔接自然。一些观众观看后说,他与唐喜成像极了,真不愧为唐喜成的徒弟。接着,他饰演《血溅乌纱》、《辕门斩子》等戏中的主要角色,均获好评。1985年调入平煤集团豫剧团工作。 1993年7月,主演的《南阳关》(选段)被中国唱片总公司录制成激光唱盘。 1996年12月,在第四届中国“映山红”民间艺术节上,颜永江主演新编古装戏《寔圣堂》,荣获演员一等奖。1997年11月,他获得河南省文化厅举办的“永富杯”河南省“群星奖”豫剧唱腔大赛一等奖。1999年8月,他获得第十六届中国戏剧“梅花奖”。1999年9月,他获得中国煤矿文联、中国煤矿地质工会颁发的全国煤矿文化艺术最高奖———乌金大奖。 1997年11月,荣获省文化厅举办的“永富杯”河南省《群星奖》豫剧唱腔大赛一等奖。 1998年8月,荣获第十六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1999年9月,荣获中国煤矿文联、中国煤矿地质工会颁发的全国煤矿文化艺术最高奖——“乌金大奖”。 2002年10月,随禹州豫剧团赴台湾进行文化交流。 2003年11月,在第七届中国“映山红”民间艺术节上,主演的现代戏《青山情》荣获金奖第一名,本人获表演一等奖第一名。 2004年获第二届黄河戏剧优秀表演奖。 2005年10月第八届中国“映山红”民间艺术节,所演出的小戏剧《分家》获得金奖,本人也荣获表演一等奖。 2005年12月份参加省文联、剧协联全举办的河南省首届民间戏剧节,参加小戏剧《红军宴》荣获演员一等奖。 2006年应文化部邀请晋京汇报演出“三农小戏”《红军宴》、《分家》、《火兴火旺》荣获成功奖。 2006年参加河南省县市级戏曲大赛,现代戏《青山情》荣获一等奖。 2007年代表舞钢市豫剧团参加第三届黄河戏剧杯参演的大型现代戏《魂归长梦》荣获新剧目奖。 2008年10月,三农小戏《红军宴》在第八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工程”评选中获得入选作品奖。 2009年创作演出的豫剧《神器》在河南省第二届县(区)级暨民营文艺团体戏剧大赛评比中,荣获剧(节)目特别奖,本人也荣获演员一等奖。 2010年9月《神器》参加第四届黄河戏剧节荣获金奖,获演员一等奖。 【版权声明】视频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权,请联系我们,即刻删除,谢谢! |
|
来自: 学思践悟必有成 > 《31~歌曲戏曲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