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题演练】技能考试第三站体格检查真题详解(一)

 壹亩莳 2022-04-19

来源:青竹执医专长
导语

技能第三站体格检查真题详细解答,技能真题演练,探索考试重难点!


1.头颈部淋巴结触诊

  1. 患者取坐位,医⽣站于患者前⽅,搓热双⼿

  2. 被检者稍低头,偏向检查侧。⾷指,中指,环指三指并拢,紧贴检查部位,由浅入深进行滑动触诊

  3. 头颈部淋巴结检查顺序:耳前→耳后→乳突区→枕骨下区→颈后三角→颈前三角

  4. 报告⽼师:该患者头颈部淋巴结未见明显肿⼤

2.肌力和肌张力检查

1.告知被检者取仰卧位,考生位于被检者前面或右侧

2.肌力检查方法:嘱被检查者依次作上下肢各关节屈伸运动,同时检查者给予适当阻力,以发现肌力是否正常、减退或瘫痪

3.肌力的分级:0级完全瘫痪,测不到肌肉收缩。1级仅测到肌肉收缩,但不能产生动作。2级肢体能在床上平行移动,但不能抵抗自身重力,即不能抬离床面。3级肢体可以克服地心吸收力,能抬离床面,但不能抵抗助力。4级肢体能做对抗外界阻力的运动,但不完全。5级肌力正常

4.肌张力检查方法:考生的双手握住被检者肢体,用不同的速度和幅度,反复作被动的伸屈和旋转运动,感到的轻度阻力就是这一肢体有关肌肉的张力,以同样方法进行各个肢体及关节的被动运动,并作两侧比较

5.报告⽼师:该患者四肢肌力和肌张力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3.墨菲液波震颤演示和临床意义

墨菲征演示和临床意义:检查者左手掌平放于右肋下部,以左手拇指指腹用适度压力钩压右肋缘下腹直肌外缘处,嘱被检查者缓慢深吸气,若发炎的胆囊碰到拇指则会引起疼痛,被检查者因疼痛而突然屏气,称为Murphy征阳性(胆囊触痛征)。墨菲氏征阳性见于急性胆囊炎的患者

液波震颤演示和临床意义:检查者以一手掌面贴于患者一侧腹壁,另一手四指并拢屈曲,指端叩击对侧腹壁→贴于腹壁的手掌随叩击有被液体波动冲击的感觉→为防止震动波沿腹壁传导出现假阳性,可嘱助手用手掌尺侧缘轻压在脐部再行检查。液波震颤见于大量腹水,腹水量常在3000~4000ml以上的患者

4.肠鸣音和震水音

1.被检者取仰卧位,双腿屈曲,充分暴露腹部,检查者应站立于右侧

2.肠鸣音检查:通常在脐周或右下腹进行听诊,一般听诊时间不得少于1分钟;正常情况下肠鸣音为每分钟 4~5次。如肠鸣音明显异常,应延长听诊时间

3.活跃→每分钟10次以上,音调不高→急性胃肠炎,服用泻剂或胃肠道大出血 

  亢进→次数多,且肠鸣音响亮,高亢甚至呈金属调→机械性肠梗阻的患者 

  减弱→次数明显减少,数分钟一次,声音弱→老年性便秘、胃肠动力低下、低血钾

  消失→持续3~5分钟未听到肠鸣音,用手指轻叩或搔弹腹部仍为听到→急性腹膜炎或麻痹性肠梗阻

4.震水音检查:被检查者仰卧,医生以耳凑近其上腹部,同时以冲击触诊法连续迅速冲击上腹部,可听到 胃内气、液撞击的声音,为振水音。也可用听诊器进行听诊。可见于正常人餐后或饮多量液体时。若是见于清晨空腹或者餐后6~8小时,则是幽门梗阻或胃扩张

5.甲状腺触诊(前位)、甲状腺肿大的分度

结构:甲状腺位于环状软骨下方2~4气管环前,由一个峡部和两个侧叶组成,呈H型;在吞咽时,甲状 腺可随甲状软骨向上移动。正常人甲状腺外观不明显。


1.嘱被检者两手放于枕后,头向后仰,观察甲状腺的大小和对称性。嘱被检者做吞咽动作,可见甲状腺随吞咽上下移动,可与颈前其他包块鉴别。

2.站于被检者前面用拇指,或站于受检者后面用食指,从胸骨上切迹向上触摸, 可感到气管前软组织,判断有无增厚,配合吞咽动作,判断有无肿大或肿块

3.一手拇指施压于一侧甲状软骨,将气管推向对侧,另一手食指、中指在对侧胸锁乳突肌后缘向前推挤甲状腺侧叶,拇指在胸锁乳突肌前缘触诊,配合吞咽动作,重复检查

4.用同法检查另一侧

5.甲状腺肿大分度:Ⅰ度:不能看出肿大但能触及者。Ⅱ度:能看到肿大又能触及,但在胸锁乳突肌以内者。Ⅲ度:超出胸锁乳突肌外缘者

6.布鲁津斯基征、拉塞格征

布鲁津斯基征(布氏征):被检查者仰卧,下肢自然伸直,右手按于被检者胸部,左手托持被检者枕部做屈颈动作,阳性表现为两侧膝关节和髋关节屈曲阳性体征可见于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和颅内压增高等

拉塞格征:1.被检者取仰卧位,两下肢伸直,检查者站于被检者右侧。2.检查者一手压在被检者一侧膝关节上,使下肢保持伸直,另一手将该下肢抬起,正常可抬高70°以上。以同样的方法再检查另一侧。3.如不到30°即出现由上而下的放射性疼痛为阳性。4.临床意义:见于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或腰骶神经根炎等

7.胸部叩诊

直接叩诊法:①用手指掌面直接拍击检查部位。②适用病变部位广泛的患者 

间接叩诊法:①以左手中指的第二指节紧贴叩诊部位,其他手指稍微抬起,勿与体表接触;②右手自然弯曲,中指指端叩击左手中指第二指关节,叩击方向与叩诊部位垂直。③叩诊时右手用力点应以腕关节与掌指关节为主,避免肘关节和肩关节参与


8.肺和胸膜的听觉语音和耳语音

  1. 听诊时嘱被检者按一般说话音调发“一、二、三”音,检查者在胸壁上用听诊器可听到柔和而模糊的声音

  2. 语音共振减弱见于支气管阻塞、胸腔积液、胸膜增厚、胸壁水肿、慢阻肺等。语音共振增强见于肺实变、肺空洞、压迫性肺不张

  3. 听觉语音增强、响亮,且音节清晰见于肺组织实变,常伴触觉语颤增强、病理性支气管呼吸音等肺实变体征,但以支气管语音出现最早

  4. 按上述操作在肺泡呼吸音的听诊区听见极微弱的声音,此音为耳语音。耳语音增强见于肺实变、肺空洞及压迫性肺不张。耳语音增强且字音清晰者为胸耳语音,是广泛肺实变的体征。

9.心脏听诊

1.心脏听诊包括心脏各瓣膜区听诊、听诊顺序以及听诊内容三个部分,其中各瓣膜区的体表投影分别是:①二尖瓣听诊区,又称为心尖区,位于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内0.5~1.0cm处;②肺动脉瓣听诊区:位于胸骨左缘第2肋间;③主动脉瓣听诊区:位于胸骨右缘第2肋间;④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位于胸骨左缘第3肋间;⑤三尖瓣听诊区:位于胸骨左缘第4、5肋间。

2.听诊时,应按照二尖瓣听诊区→肺动脉瓣听诊区→主动脉瓣听诊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听诊区的顺序进行。

3.听诊的内容主要包括:心音的强弱、计算心率、心音的节律,以及有无心音改变,如:附加音、心脏杂音、心包摩擦音等。每次听诊时应不得少于30秒,若有心律不齐,应至少听诊1分钟

4.听诊结束后,应注意向考官汇报听诊结果。报告老师,被检者心脏听诊正常,心率72次/分钟,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10.移动性浊音的操作

1.被检者取仰卧位,双腿屈曲,充分暴露腹部。检查者站其右侧

2.自腹中部脐水平面开始向左侧叩诊→叩诊音由鼓音变为浊音→叩诊板指不动→嘱被检查者右侧卧位→再度叩诊→呈鼓音,表明“浊音移动”

3.如继续向右侧叩诊→叩诊音由鼓音转为浊音→嘱患者左侧卧位→再次叩诊→变为鼓音,即可确定为移动性浊音阳性。移动性浊音阳性,可提示腹腔存在游离液体,且液体量超过1000ml

11.肝绝对浊音界叩诊

①叩诊前,被检者取仰卧位,双腿屈曲,充分暴露腹部,检查者站立于右侧

肝上界→沿右锁骨中线、右腋中线和右肩胛线,由肺区叩向腹部,当叩诊音由清音 变为浊音时,即为肝上界

肝下界→由腹部鼓音区沿右锁骨中线或前正中线向上叩,当鼓音变为浊音处即是 

④肝脏上下界叩诊后,应用直尺测量上界与下界的距离。右锁骨中线肝上界→第5肋间,肝下界→右季肋下缘,两者距离为肝上下径→9~11cm。右腋中线肝上界→第7肋间,肝下界→第10肋水平。右肩胛线肝上界→第10肋间,肝下界→不易叩出 

上述为体型匀称者的正常肝上、下界,瘦长型者肝上下界均可低一个肋间,矮胖型者 则可高一个肋间。

12.肝脏单手、双手触诊

1.被检者应取仰卧位,双腿屈曲,充分暴露腹部,检查者站立于右侧

2.单手触诊肝脏时,右手与肋缘平行,放置在脐水平线上,当检查者呼气时手指压向腹深部,吸气时手指向上、向前迎接下移的肝缘

3.双手触诊肝脏时,检查者右手位置同单手法,左手托住被检查者右侧腰部,拇指张开置于季肋部,并向上抬起,使肝下缘紧贴前腹壁,这样吸气时下移的肝脏就更易碰到右手指,可提高触诊的效率

注意事项:

①肝脏触诊前,应注意右手掌放置位置是在脐水平,手指方向与肋弓下缘平行,触诊中是以示指、中指末端外侧缘进行触诊

②当触诊到肝脏后,应注意其大小、硬度、有无痛感、结节、肿块及震颤等

4.报告考官:被检查者未触及肿大的肝脏,属于正常

13.脾脏单手、双手触诊

  1. 腹部触诊前,被检者应取仰卧位,双腿屈曲,充分暴露腹部,检查者站立于右侧

  2. 单手触诊检查者右手掌平放于脐部,与左肋弓大致成垂直方向→右手示指、中指、环指与肋缘垂直 →以指腹桡侧面进行触诊→嘱被检查者做腹式呼吸→手随呼吸运动由下向上逐渐移近左肋 弓,直到触及脾缘或左肋缘为止

  3. 双手触诊检查者左手放在患者左腰部第9~11肋处→稍用力上抬脾脏→右手从脐部开始→以同样的方法,触诊至肋缘下

  4. 若触及肿大的脾脏,应测量各经线的数值。第一测量→又称甲乙线→在左锁骨中线上测量,肋缘至脾脏下缘之间的距离。第二测量→又称甲丙线→测量左锁骨中线与肋缘交点至脾脏最远点之间的距离。第三测量→又称丁戊线→测量脾脏右缘距前正中线之间的距离

  5. 正常人脾脏不能触及。脾明显肿大时主记录第二、三测量线数值

    轻度肿大→深吸气时脾脏在肋下不超过2cm→慢性肝炎、粟粒型肺结核、伤 寒、感染性心内膜炎、败血症和急性疟疾等;

    中度肿大→超过2cm但在脐水平线以上→肝硬化、慢性溶血性黄疸、慢性淋 巴细胞性白血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疟疾后遗症及淋巴瘤等;

    重度肿大→超过脐水平线或正中线→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纤维化、慢性 疟疾、淋巴瘤等

14.心脏叩诊

  1. 被检者取仰卧位 时,检查者立于被检者右侧

  2. 先叩左侧,从心尖搏动最强点外侧2~3cm处开始→沿肋间由外向内→清音变为浊音→心脏的相对浊音界→做好标记→自下而上叩诊至第2肋间→分别标记

  3. 再叩右侧,沿右锁骨中线自上而下叩诊→清音变为浊音时为肝上界→自肝上界的上一肋间(第4肋间)起由外向内叩浊→继续向上,叩出第2、3肋间的浊音点并标记

  4. 叩诊结束后用直尺测量左锁骨中线与前正中线间的垂直距离,以及各标记的浊音点到前正中线的距离,并记录

  5. 正常心浊音界

右侧第Ⅱ和第Ⅲ肋间→距前正中线距离为2~3cm ,第Ⅳ肋间→3~4cm;左侧第Ⅱ肋间→距前正中线距离为2~3cm,第Ⅲ肋间→3.5~4.5cm,第Ⅳ肋间→5~6cm,第Ⅴ肋间→7~9cm

15.触觉语颤

①被检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前胸部,检查者应站立在被检者右侧 

检查者两手掌或手掌尺侧缘平置于被检者胸壁的对称部位→嘱其用同样强度重复发长音yi→双手自上而下,由内向外,两手交叉→比较两侧相同部位语颤是否相同,注意有无增强或减

注意 

语颤减弱或消失→肺气肿、胸腔积液、气胸、阻塞性肺不张、体质衰弱等 

语颤增强→肺实变(如肺炎链球菌肺炎);压迫性肺不张;较浅而大的肺空洞


 · end ·



整理/乔巴同学 排版/乔巴同学 校对/青竹执医专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