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对于小马过河的故事都很熟悉,但是把这个故事放到课文里又有新的点需要学习,我们在课堂上梳理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尤其是故事的经过,内容比较多,小马在遇到小河时先后询问了三个动物:牛伯伯、松鼠、马妈妈,其中牛伯伯和松鼠的回答大家很容易就能概括出来,马妈妈的话很长,大部分同学能找出是在第七自然段的最后两句,但是该怎么概括呢?又是一个难点。 马妈妈告诉小马要动脑筋,自己去尝试,现在很多同学能够找出现成的句子,只是很难提炼关键词概括出来,不过这点不着急,我们在后续的学习和练习中可以慢慢训练。 这篇课文的关键是讲好故事,课后题的第二题有一些关键词,同学们可以借助关键词讲故事,在第一节课上,同学们看着这些词语讲故事时还是有一些难度,后来我布置了学习单,让大家写一写、画一画。果然,落到笔尖上就比课堂上的直接演说效果好多了。 第二天,我打印了卡通形象:小马、马妈妈、牛伯伯、松鼠。让同学们选择一个卡通形象讲一讲故事,这次大家脱离了书本自行演绎,我请了两组8个同学上台表演,大家都讲的有模有样,非常顺利。 课后,我们还进行了写话训练:这一次,小马要帮妈妈运面粉,又会遇见谁?发生什么事呢?这一次的写话大家写的内容都很多,因为有了课文这个大参考,大家写起来相对轻松,有的同学写小马遇到了河马/猴子/老鼠……每一个小动物都根据自身的特点对小马说出不同的话,大家编写的都挺有意思。 附:《小马过河》故事单
附:写话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