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牟必贤,一个坏人

 赵一刀 2022-04-19

牟必贤何许人也?

牟必贤是西南师范学院中文系1964级学生。我是看《吴宓日记》知道这个人的。

在《吴宓日记续编(1965-1966)》中,吴宓注云:“1966年8月24日至11月21日此一段日记为牟必贤强取去,不许宓泄露其得宓肆佰圆,以为挟制。终不肯还。”

话说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的起初几个月,吴宓作为“反党、反社会主义、反毛泽东思想之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受红卫兵的管制,监督劳动改造,几乎没有人身自由。他先是由西南师院中文系负责管制,后来,十月二十日至十一月二十四日,则由红卫兵“自行管制、监督,实即由红卫兵牟必贤(四年级生)一人任之”

而这位牟必贤看出了吴的心态,马上就开始了他的“革命行动”,据吴宓日记所附的两年多之后(1969年3月)的交代材料中云:牟必贤以“代表革命组织公开募捐红卫兵外出串联的旅费”为名,索取吴宓人民币400元和《中国分省地图》等物,而不给予收据;又要吴宓“不许以此事告知任何人”

400元在1966年绝对是个不小的数字,约是一个普通公职人员一年的收入(吴宓作为一级教授,收入是比较高的)。据吴宓记载:牟必贤骗去400元之后,逃回家乡,不敢再回学校。

牟没走的时候,吴宓曾经恳求这位学生归还他这部分日记,想拿到手就烧掉,但遭到拒绝。《吴宓日记续编》1966年11月21日的残段中,有如下字句:“晚饭后,因请求发还日记(决即焚毁)未蒙准许,心中又深忧惧!”

以吴宓在日记中总是忍不住说真话发真情的脾性,这期间他的日记一定有“反动”言论,牟必贤不归还吴宓的日记,是要把这些日记作为筹码,要挟吴宓不把他诈取400元之事泄露于人。

“文化大革命”提供了展示人性之恶的舞台,牟必贤为趁火打劫这个成语做了很好的注脚。但话说回来,比起那些以侮辱打骂老师为乐甚至逼死人命的红卫兵,牟必贤只是诈财,还不算最恶毒的。

百度搜“牟必贤”,只有今天的西南大学文学院收录的1968年毕业生名录中有这个名字,其他的信息一点都没有。他携款离开学校,是算主动退学了吗?还是后来仍然回校了?吴宓后期的日记中也未提及。

如果这个牟必贤还苟活在人世,现在也已经是80来岁的老头了,他敢不敢公开说说这段历史? 

其实他的死活我一点都不关心,我关心的是,1966年8月24日至11月21日这近3个月的吴宓日记,到底写了什么?牟必贤有没有带回家去?还在不在?因为我看这十本《吴宓日记续编》,每看到“X月X日——X月X日日记被查抄,未还”之类的注,总不免叹惋,觉得实在可惜。

Tips

因微信修改规则,各位朋友点击文末“在看”/“赞”或将本公号设为星标,方能收到本公号的群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