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德县长许道珍

 宣城历史文化 2022-04-20

广德县长许道珍

文:唐新智  图:叶芳
微信版第1128期









奔流不息的桐汭河水哺育了一位坚强的革命战士。他在学生时代就投身于王金林领导的广德暴动。抗战爆发,他千里迢迢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寻求救亡图存之路。在家乡重新点燃了革命的星星之火,坚持斗争直至解放。他的名字和广德人民的革命斗争历史紧密相连,成为广德家喻户晓的人物。这位革命战士,就是著名的共产党人许道珍。

广德抗日民主政府县长

1943年10月,日军兵分三路侵犯苏浙皖边区,国民党军队不战而逃,广德第四次沦于敌手。11月,新四军第十六旅第四十八团尾随日军挺进广德北乡,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十六旅旅部、苏皖区党委和苏南行署也南移广德。许道珍率郎广游击队下山与四十八团会师,并奉命组建抗日民主政权。

1944年1月,广德县抗日民主政府在杭村水东岕成立,许道珍被任命为县长。许道珍发表了慷慨激昂的就职讲话,他号召全县人民积极行动起来,为建立苏浙皖边抗日民主政权和建立广泛的抗日游击根据地、打败日本侵略者积极工作、献计献策、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从此,一直到广德解放,广德人民都亲切地称他“许县长”。

许道珍像
由于长期过着艰苦的游击生活,他的身体不大好,患有多种疾病,特别是腿脚软弱麻木,行动不便。医生劝他注意休息,但当时根据地初创,组织反扫荡、动员青年参军、建设区乡政权等许多工作等着他去做。他顾不上休息,常常拄着一根卫生棍深人山岕、田间工作。他头戴草帽,身着便衣,走到哪里就和哪里的群众亲切交谈。要是不听他风趣幽默的谈吐,不看他身上挂着短枪,人们往往把他当作一个道地的农民。他在工作中认真贯彻党在抗战时期的各项方针政策,发动农民进行减租减息,组织纸业工人开展增资斗争,主持召开士绅会议,团结他们参加抗战大业,受到各阶层人民的拥护。
广 北 县 长

根据中央向东南发展的战略方针,1945年2月,新四军苏浙军区部队向浙西敌后进军,在天目山地区取得三次反顽战役的胜利,开辟了包括广德南部在内的浙西地区,成立了中共广南县委和广南县抗日民主政府。原广德县改为广北县。许道珍任广北县长。

三次反顽战役期间,广德县成立了支前委员会,担负着繁重的支前任务。为了保证战役的胜利进行,粟裕司令员一天一个电报,要求把粮食按时运到,不得延误。许道珍不分昼夜,动员并亲自带领民工运送粮食到浙西前线,再把伤病员从前线接回来。做到部队打到哪里,粮食就运到哪里。许道珍旺盛的精力和忘我的工作精神,深深地感动了参加支前工作的同志们。

最后一把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块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个儿郎,送他上战场。三次反顽战役胜利后,根据上级指示,许道珍在广德积极开展征粮和扩军活动。“吃菜要吃白菜心,当兵要当新四军”,在山北伏卡等地,以“抢花”的形式,发动青年踊跃报名参军。全县各地到处都出现了父亲送儿子、妻子送丈夫、大姑娘送情郎参军的动人场面。征兵工作在日本鬼子投降之后达到高潮,到9月下旬新四军北撤。短短3个月时间,广德全县报名参军的青年有2000多人。他们在解放战争中,欲血奋战,立下功勋。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经过八年的艰苦战斗,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28日,苏浙军区第三纵队第九支队光复广德。广北、广南两县党政机关和地方武装在广德县城胜利会合。许道珍出任两县合并后成立的广德县民主政府县长。
广 南 县 长

抗战胜利后,中共中央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在积极争取国内和平的同时,针对国民党发动内战的阴谋,制定了“向北发展、向南巩固”的战略方针,决定让出苏南、皖南等八个根据地。1945年9月底,广德县党政机关和地方武装开始北撤。途中,许道珍突然接到命令,要他留下来坚持斗争。他来不及同北撤的妻子说一句话,就匆匆赶往张渚接受任务。

在张渚召开的留守工作会议上,苏浙区党委宣布,根据中央指示,留下部分人员和武装坚持斗争,成立苏浙皖边区特委,下设茅山、太滆、郎广、浙西四个工委。许道珍任郎广工委副书记兼新四军郎广留守处主任,负责部队工作,书记为张思齐,下辖宣城、郎溪、广德、长兴四县。

前排左张思齐、右许道珍,后排丁浩

10月10日,许道珍等率领警卫连由张渚返回广北。工委乘国民党军队尚未到达之际,在仙姑庙召开会议,研究留守问题。同志们在发言中,对许道珍寄予极大的信赖,认为他在他们中间年龄最大,能力最强,斗争经验最丰富。他本人和他的家庭在社会上的威望高,是坚持斗争的一个有利条件。许道珍没有辜负大家对他的信赖,勇敢地肩负起指挥部队的重任。他率领部队在广北、郎溪一带活动了二十多天后即向广南山区转移。为了缩小目标,他将部队划为四个小组,分散活动。

这时,国民党几个师的兵力已扑向郎广地区。敌人从南到北,步步为营,向前推进,对游击队活动的山区,则进行搜山清剿,企图一举将我留守部队剿灭。为了摆脱困境,许道珍提出,干脆到敌人鼻子底下去活动,那里敌人不注意,反倒安全些。他率领工委人员转移到誓节渡附近的一片树林中,隐蔽了一个星期。白天不出去,不准讲话,不准咳嗽。要咳嗽就把嘴捂在背包里咳。夜深人静才能打开背包睡一会儿。这个出敌不意的行动果然奏效。一天,大路上出现大量敌人,讲话声清晰可闻。可是敌人万万没有料到,他们所要剿灭的游击队就在跟前。

由于敌人的疯狂清剿和反革命的政治宣传,宣城、长兴两县武工队都被打垮,广德武工队减少到13人,工委警卫连也不稳定,开小差的时有发生。特别严重的是,警卫连连长傅家齐和郎溪武工队的师尚荣相勾结,于11月底胁迫10余名战士携带机枪2挺、手枪8支、步枪10余支,到誓节渡投敌。郎溪武工队只剩下5人,工委也只有10余人。游击队简直到了生死存亡的严重关头。

这时又传来不祥的消息,许道珍的三弟、工委特派员彭海涛在宣城被捕,押往抗州。二弟许道琦抗大毕业后分配到中原部队工作,长期无音讯,下落不明。许道珍以大局为重,极力克制自己的感情。他对前来劝慰的张思齐说:“道琦、道琛的情况目前很难打听,以后再说吧。现在最重要的是想办法坚持下去。”为了巩固内部,便于坚持,他们商定,让一些身体不好的战士暂时离队,等形势好转再回来。结果,工委只剩下8人。整个郎广地区的留守人员由170余人锐减到26人。

许道珍与许道琛

在严重的困难面前,许道珍没有后退一步,他在安沟及时召集同志们开会,说明当前情况的严重性,号召大家团结起来共渡难关。他斩钉截铁地说:“愿意干的就留下,不愿意干的可以自找出路,只要不做坏事,我们后会有期。”同志们没有被一时的困难所吓倒,纷纷表示,坚决革命到底,决不动摇。许道珍和张思齐率领这支小型武装,在誓节渡、苏村一带的深山密林中风餐露宿;与敌周旋,战胜重重困难,度过了大军北撤后最为艰苦的一段时间,终于为党保存了批骨干力量。

敌人在得意忘形之际,竟然打起许道珍的主意。就在傅家齐、师尚荣叛变之后不久,国民党广德县长姜达绪派人把避居乡间的许济之“请”到县城,要老人把三位公子请出来“做事”,并露骨地说:“不一定都出来,来一个也行。”老人正色答道:“小孩子十八岁以前由父母负责,十八岁以后则非父母所宜多管。况且人各有志,父母也未必管得了。”几句话,有理有节,不亢不卑,说得姜达绪无言以对,但又不好发作,加上济之老人在广德享有崇高的威望,敌人对他也奈何不得,只好不了了之。后来,老人谈起此事,说到县长大人当时的狼狈相,许道珍不禁哈哈大笑。

1947年6月下旬,郎广分工委在郎溪姚村附近的柯村召开分工委扩大会议,研究部署今后的工作任务。决定成立广南县民主政府,许道珍任县长。
广德县人民政府县长

1949年4月20日晚8时,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作战,一举突破长江天堑,长驱直入。喜讯通过无线电波传遍郎广大地。根据苏浙皖边工委的部署,许道珍、史纪昌奉命接收广德。26日,三野第二十七军解放广德。同日,史纪昌率领游击队向县城进发,次日进城与第九兵团供给部长取得联系。

28日,许道珍进城组成临时政权机构,组织广大干部、群众投人紧张的支前工作。县政府与部队共同组织了广德县支前委员会,主任由9兵团供给部长担任,副主任由许道珍与军队供给部长担任,委员由史纪昌与各师供给部长担任。在4月28日至5月6日的8天中,共接待番号分别为21、22、23、24、25、26、27、30、35等共9个军,供应军粮。

许道珍全家福

这段时间,除各乡镇支援外,县民主政府仅在城关就调集粮食40余万斤支援子弟兵。邱村有3个粮库,320余万斤粮食(据当时解放军部队领取军粮后通报的数字)半天时间就发完了。后来民主政府又派人下乡借粮,门口乡向群众借粮约100万斤,包括向地主借粮约七八十万斤。在大军来广德前,广北游击队征收的2万多斤粮食,也供应了解放军。故解放军在广北休整期间,军粮供应未发生问题。

5月8日,随军南下的察哈尔冀中第五支队第四大队干部到达广德,与地方干部会师。9日,中共广德县委和广德县人民政府成立,许道珍任县委书记兼县长。县人民政府对广德的原国民党政权机构进行了接管。

(文作者系中共广德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主编、广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配图叶芳系许道珍儿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