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燕庭筑鼎】专栏 || 斜 街

 燕鼎文化 2022-04-20

斜  街(小说)

 

刘泽林

 

许多年以后,那条斜街不但没有在他的记忆里消失,反愈发清晰了。他无法忘却,他的青春期是在那条斜街里悄悄地开始的。在此之前,他是个纯粹的孩子。男孩子。

那天放学后,男孩子孤独地在大街上走。他喜欢孤独。经过那条街口的时候,依旧将目光漠漠地探进去,但探不出究竟。这街很长很细很斜,但渐渐西去的太阳却灿烂地悬在斜街尽头的天上。斜街其实根本望不到头。一街里无几行人。
男孩子每天都经过这个街口。但那天男孩子想象极丰富,无端地生出许多好奇来:这街为什么不是正东正西或正南正北?为什么街是斜的但太阳却悬得很正?这街为什么这般细长?它通向哪儿?于是那天的斜街斜成一种诱惑。男孩子进去了。男孩子告别了一个时代。走得适应了,他觉得这街并不斜。多静的街呀,他想。但很快他的心绪被一团耀眼洁白扰得纷乱了。那洁白原不耀眼,但因了夕阳的衬染,便显得分外夺目。那是一个女人穿一身素白衣裙。一个女人,男孩子想。脸便有些红。他觉得这个词有些粗俗,但叫姑娘更不合适。他凭了直感判断那女人已工作了,而他正在上高中。相差至少在五岁以上。姑娘是他能叫的么?
那女人是从前方一个门口里突然闪出来的。男孩子觉得长长的斜街在突然之间变得美丽动人。男孩子永远解释不清他何以如此痴爱洁白之物。他记得很小的时候便常常仰头看,看一朵一朵极白的云在蓝天上行走。


女人背向夕阳迎着他走。男孩子一时有些发愣。他从未见过如此美妙的景致:夕阳在女人头上,且渐渐向女人身后滚落。给男孩子的感觉是,那一束一束的光辉,是从那女人身上射出的。女人光芒万丈!因为逆光,看不清女人的脸,更不知她是否在看他。离得很近的时候,男孩子有些恐慌。那时候许多东西刚刚开始恢复;那时候许多东西刚刚开始萌芽;那时候只有少数的女人烫发穿飘逸的衣裙;那时候男孩子的眼睛不敢同女孩子的眼睛交流。于是男孩子低垂了头,看自己的脚尖走路。但他的耳朵却在听一串悦耳的勇敢的高跟鞋的声音。男孩子想它多像一串抒情的音符!那声音越来越近了。男孩子那颗少年之心狂跳不已。当太阳的光辉自脚尖消失,一条修长的影子铺于眼前。男孩子突然颤了一下,且险些发出一声惊叫:女人那头秀美的披肩长发被他踏在脚下了。他想躲到边上去。但街很窄,那影子总是左右摇摆,他怕不小心踩着耳朵。多脆弱的耳朵!于是男孩子极小心极轻柔地踩着影子,脖子、肩膀、胸部……男孩子觉得大脑涨得厉害,全身都软了。他真想伏在那儿歇一会儿,睡一会儿,做一个永无休止的梦。但男孩子没有停下。男孩子在腿上悄悄地用力掐了一下,果然晕得好些。当那影子由宽陡然变细,男孩子知道,该是裙下的两条腿了。男孩子于是不知觉中放慢了脚步。影子终于结束了,两条白嫩光洁修长的腿梦幻般现于眼前。男孩子第一次真正地理解了冲动一词的含义:他多想用手在上面摸一下呀。但男孩子很快便清醒了,因为他发现那双腿静静地立着不动了,自己也在止步不前。他和她近在咫尺。男孩子慢慢抬起头,他果然看到一张令他永生难忘的脸。那是一张生动迷人的成熟的脸,若盛开的桃花。男孩子永远不知道,当时他的脸同样光辉灿烂,如被夕阳染红的霞。女人那双童话般的眼睛谜一样留在他的心里。许多年以后他仍在想当时的那双眼睛。他永远猜不透那深潭似的眼睛里都含了些什么。是羞怯?是惊喜?是失望?是愤怨?也许都有?他记得女人最初并没笑,而是愣了许久。后来换了一些表情,认真地看他。他彻底地惊慌失措了。最后那女人极友好极慈祥地冲他笑,同时将苗条的身闪到一旁,男孩子便狼狈地向前逃了。

她的笑跟我姐对我的笑一模一样,男孩子又高兴又伤心地想。

男孩子那天很晚才回家。姐姐在门口等得焦急。男孩子的身影一出现,姐姐便高兴了,极亲切极温暖地冲他笑。男孩子第一次对这笑显出厌烦。

笑!笑!天天笑!男孩子恶狠狠地瞪姐姐,然后恨恨地在床上躺倒。

他知道这样待姐姐不公平,但没办法。因为那天他非常伤心,有莫名其妙的无形之物在他的身体的各个部位横冲直撞。

怎么了弟弟?干嘛发这么大火?姐姐柔柔的声音。一只温温的手放在他的脑门上。

那只手被他甩开了:你别老这么无微不至问寒问暖好不好?我不是孩子了!

静了许久。然后,他听见姐姐极委屈地抽泣。

男孩子一下软了心肠。他觉得自己在姐姐的哭声里又逐渐变小。于是他把头埋在姐姐的臂弯里。

那天夜里男孩子做了第一个青春的梦。他又走进那条斜街。那女人果然又乘一轮夕阳飘然而来。仍是披肩的秀发,仍是洁白的裙,仍是美丽的腿。他多想用手摸一下那腿呀。于是他抬了头看女人的脸。女人说你是个坏孩子。但女人并未拒绝他。就一下,女人说,且做姐姐似的微笑,于是他便摸……

男孩子醒了。他觉得下体凉凉的有些异样。

男孩子觉得自己极丑恶。他不敢再去斜街,不敢再见神圣的天使。

男孩子愈发狐独了。

过了两个春夏,他长成一个英俊小伙。他又去了那条斜街。兜里揣着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他不是坏孩子。他不知来这里要干什么。

他见到那女人了,但那女人身边伴着一个魁伟的男人。夕阳依旧光芒四射,他认定是那女人发出的。女人一切如旧。但他却极感悲伤。他只踩女人的影子,重重的毫无怜惜。已经很近了,能听清那魁伟男人的话。我真不明白,那男人说,你干嘛这么留恋这条破街?这条破街?我也不知道。他听见那个女人说。然后他看见那双腿。他发现它们实际上比以前饱满了,他真想摸它们。他抬起头,看一眼那女人,便闪到一边,又看一眼。他觉得女人的脸也比以前饱满了。像开得盛极的桃花,他想。他很吃惊,他曾经认为她已经美丽至极,没想到她仍在发展她的美丽。女人也看他一眼。又看一眼。仍是那双童话般谜一样的眼睛。他仍猜不透里面都含了些什么。是忧伤?是惊喜?是悲哀?也许都有?他记得那女人始终没笑但表情有细微的变化。他发现女人的手被那个男人握着。擦身过去以后,他听见那个男人说你的手怎么有些抖?我不知道我也不知道……女人声音很小,颤颤的……

那天他很晚才回家。那天他几乎哭了一夜,天将明的时候他睡着了。梦里他又到斜街去了。

又过了四个春夏,他长成一个纯粹的男子汉。青春在他的体内滚滚奔流。他又去了那条斜街。有一个红衣裙姑娘挽着他的手臂。

他见到那女人了,牵一个很小的女孩子。夕阳。红霞。白衣裙。影子。离得愈近,挽他手臂的红衣裙挽得愈紧。然后他听见小女孩儿说:妈妈您的工厂早搬家了,您干嘛还天天带我到这儿来?这儿太没意思了。我也不知道。他听见那个女人说。然后他看见了那双腿。他发现它们仍然那么白,但光洁细嫩已不再如初。然后他抬起头,看那女人。他觉得女人的脸上消失了许多光彩。桃花果然开始凋谢了,他悲哀地想。女人也看他。眼睛却还是昔日的样子。四年来他一直担心那眼睛里会失去那些东西,尽管他永远猜不透究竟都是些什么。看上去都很平静。这时候他听到小女孩儿喊了一声,哎哟妈妈您把我的手攥疼了。同时他的手臂被红衣裙用力拽了一下……

离得很远了。红衣裙姑娘不无遗憾地说:这就是你一首又一首抒情诗里的斜街?这就是那个让你如醉如痴天使般的女人?啊,多么不可思议,多么……他低低吼了一声,红衣裙姑娘便不说了。



那天夜里他又梦见那条斜街了。他又看见那两条极年轻且美丽的腿了。他多想摸一下那腿呀。于是便摸。他已经是男子汉了。然后他抬了头看女人那张生动的脸。女人灿烂地恋人似地对她微笑,说,你是个坏孩子……

本文原载《青年文学》(1989年)



【作者简介】刘泽林,笔名:燕云、刘文韬、小柳。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累计在《工人日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青年文学》《广州文艺》《海燕》《青年文学家》《厦门文学》等40多家报刊上发表小说百多篇,并多次被权威选刊选载;出版有短篇小说选集《小城春秋》、长篇小说《归去来兮》《槐殇》等。

(本期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君短评


青春期是少年身心变化最为迅速而明显的时期。著名小说家刘泽林先生作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的《斜街》以文学的形式展示了这一变化:一个“男孩子”在遇到一位“光芒万丈”的女人后,“告别了一个时代”,也同时开启了一个时代。

本篇小说,在刻画“男孩子”的心理异动上细致入微。这种字字入骨刀刀见血的心理刻画,为读者展现了青春浪潮澎湃奔涌的奇妙轨迹。

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但不是机械地描写人物,而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凸显人物性格及其与之关联的社会生活。本篇小说看似情节简单,实质上情节波澜壮阔且惊心动魄。“男孩子”见到那位“光芒万丈”的女人后产生的心理骚动,其本身就跌宕起伏,而后续的故事发展更是逶迤千里,让人生出极为意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惊叹:“光芒万丈”的女人在“男孩子”的心里留下了无法磨掉的烙印,“男孩子”竟也让“光芒万丈”的女人万分留恋。一言以蔽之,这两人在那一独特的时期和环境中是互相惦念与倾慕的。我们说,本篇小说展现了人在青春期的身心变化,但从情节的发展来看,它又远远超出了这个范畴。男女主人公酷似恋情又绝非恋情且超越恋情的一段思怀,直逼人性的隐秘,在读者的思绪里像大海涨潮一样涨起浩浩汤汤、绵延不绝的忧伤。

有评论家说:刘泽林的爱情小说里有一种“剪不断理还乱”“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的无解忧伤。我当然认同此说,但我还想说的是,刘泽林小说的忧伤中同样弥漫着无限的美好。“许多年以后,那条斜街不但没有在他的记忆里消失,反愈发清晰了”,以及女主人公虽然后来工作单位已经迁出,却仍然要时常去那条斜街去怀念一段情感,原因似乎就在这里。

我更想说的是,这篇小说的作用和地位:如果说此篇之前不久发表的《夕阳》为作者“小城文学”的开篇,那么这篇《斜街》无疑便是这一文库的奠基之作;自此之后,作者便正式开启了“小城叙事”模式,在短短五、六年的时间里,便有数十篇“小城”作品入库,甚至跨入新世纪之后出版的长篇小说《归去来兮》和《槐殇》,亦是这种叙事的后劲之作。应该说,“小城叙事”不仅是刘泽林小说的最显著特点,同时他的“小城文学”也极大地丰富了以农村题材为核心以传统叙述为主流的“京郊文学”的品种和样式,独有一种既典雅又现代、既轻灵又深邃的文风。


文君  2022416日作于半空斋

燕鼎文化

北京燕鼎文化传播  涿州作协合办

顾问:凸凹  颖川  袁学骏

总编:刘泽林

执行主编:刘剑新  陈玉泉

副主编:张佃永 黄长江  熔岩

总策划:本土

编辑:釗琋  思文

关注燕鼎文化公众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