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谷雨 • 古诗词赏析

 摄影与诗歌 2022-04-20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每年4月19日~21日时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同时也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气象专家表示,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大大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谷雨 · 古诗词赏析

图片:©网络

本期作者:颜如

谷雨 · 古诗词赏析


春晓
                   唐 ·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布衣终身的孟浩然》

                    赏析:颜如

身为中国人,唐诗可说家喻户晓,童子解吟。尤其是这首启蒙诗春晓:
春日里舒适的天气令人贪睡,不知不觉间,天已破晓,啁啾的鸟鸣唤醒了我的梦境。昨夜风声雨声一直不断,猜想着不知有多少花被吹落枝头。
 
这就是孟浩然的春晓,然而孟浩然并不是诗人的名字。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一生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这里的“山人”不是“山人自有妙计”的山人,而是隐士高人的意思。

中国古人有名有字,很多时候,出于尊重多半是称呼字,除了长辈,极少会直呼其名。这样一来,有很多人的字比他的名更有名,这就是“以字行”。比如孟浩然,比如屈原(名平),比如项羽(名籍),还有刘伯温、唐伯虎、文征明等等。因为字比名更著名,署名反而大家不一定知道,所以就干脆用字了。

杜甫诗云,“复忆襄阳孟浩然,清诗句句尽堪传。”白居易也说,“秀气结成象,孟氏之文章。”孟浩然风流名气,可见一斑。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用世之志,但政治上困顿失意,竟以布衣终身,是孟浩然没有入仕当官的机会吗?也不是。他参加过科举考试,还曾有过几次入仕的好机会,却都阴差阳错地错过了。最终“竟沦明代,终身白衣,良可悲夫!”(辛文房《唐才子传》)。
 
孟浩然40岁以前都在家隐居,一边读书,一边侍奉母亲,可算是个孝子。 

但孟浩然其实也是人在江湖,心怀紫阙。可惜他居家40年等待慧眼的伯乐,名气有了,诗也写得相当不错,皇帝却始终没能发现他这个“岩穴之士”。

鲁迅在《隐士》中说:“隐士,历来算是一个美名,但有时也当作一个笑柄。最显著的,则有刺陈眉公的“翩然一只云中鹤,飞去飞来宰相衙”的诗,至今也还有人提及。”用以讽刺那些挂着隐士的招牌,又周旋于官绅之间的人。

话说有一次,孟浩然正在王维处谈诗论道,唐玄宗李隆基忽然来了。由于孟浩然是布衣,非诏不能面圣,王维就让好友先躲在床底下。

孟浩然躲避不及,让玄宗看到了,皇帝早就听说孟浩然的诗名,就叫他出来一起谈诗。结果孟浩然不及细想,随口诵出“不才明主弃”。唐玄宗闻言有些生气:“真是岂有此理,你没来找我,怎么可以说我弃你呢!”就把孟浩然放还了。

这一典故和后世宋仁宗批柳三变“且去填词”何其相似!

宋时柳永也是才名在外,却数次考试都不得中,他愤愤不平,写下了一首词: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谁知柳永太有名气,这首词经过口口相传,传着传着就传到了宋仁宗耳朵里。当柳永又参加了第三次考试,到了皇帝圈点进士的环节的时候,宋仁宗拿起名单一看,顿时想起了前事,就问了一句:这个莫非就是填词的柳三变吗?左右不敢隐瞒,答曰:正是此人。

宋仁宗哼了一声,好家伙,你不是自称“白衣卿相”,还什么“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吗?那你就去浅斟低唱好了,浮名就留给别人吧!


皇帝大笔一挥删掉了柳永的名字,批注:且去填词!何要浮名?于是柳永第三次落榜,从此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

这也是为何孟襄阳虽为唐山水诗之始作俑者,然后人评价其成就却居王维下。其原因主要就是孟浩然一生不仕,心有不甘,有解不开的心结,放不下的怨恨,此情多发之于诗,令其诗意境不够高远。

春花如火,也如寂寞,酒能醉人,亦能忘忧,酒酣白日暮,走马入红尘,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风雨吹落了繁华,也吹散了希望,人的一生或长或短,安然接受风雨变迁就是。

孟浩然此生不曾得到过官爵、地位、财富,但他的一生并不能说不幸,他任意写诗,尽情游玩,交结好友,徜徉在田园山水之中,可谓自在悠游,令人羡慕。
       



©摄影:网络






摄诗文艺店今日好书推荐

《岁时书:古诗词里的中国节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