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短线如何能做到在股票起爆前精准买入?

 仁和堂老军医 2022-04-20

散户根本不可能做到,在一只个股起爆点前精准买入。

这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伪命题,尤其是精准买入,把握精确的时间点。

简单地说,起爆点在哪里,只有主力资金知晓,散户根本不可能精准把控。

纵然我们能够通过量价分析,通过K线图形的判断,去洞悉主力的提前布局,但究竟何时主力布局完这盘大棋,准备拉升股票了,是不可能精准预测的。

还有一些个股,短线上涨都是资金突袭的,都没有提前布局,就更别提什么精准买入了。

所以,我们应该关注的是两种情况。

第一,如何找到主力正在布局的个股,第二,如何在个股短线爆发后精准买入。

能抓住这两种情况下的买入机会,其实就可以做到在短线交易中,赢得先机。

所以,针对这两种情况,做一个具体的分析。

我们先说第一种,主力资金布局,或者是一些庄股的布局。

这一类股票,对于一些股票的老手来说,是有可能在起爆点之前,提前介入的。

因为主力布局,其实是会留下痕迹的,而这些蛛丝马迹是可以被精准捕捉到的。

虽说我们无法准确地在起涨点的前一天准确入局,但是可以在主力入场后,提前跟着主力去进行埋伏。

所以,想要在主力布局的时候布局,就要看明白主力资金的所作所为。

主力资金的运作,通常会留下以下的痕迹。

1、K线图形开始有规律。

主力资金一旦介入某只股票,最明显的一点,其实就是K线图形。

K线图形的运作,会变得开始有“规律”。

这种规律,可能作为股市的新手是很难看出来的,但是对于K线图形看得多的老手,一眼就会发现,有资金运作的痕迹。

资金运作之后,在K线上会留下各式各样的规律。

这种规律并不一定是确定的,因为各种主力的操盘方式不同。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每一次涨跌都很“凑巧”,并且来来回回有吸收筹码的情况。

K线本质是涨跌和量价,而这背后就是主力资金的意图。

主力的建仓虽说比较隐蔽,但本质上离不开供需关系的改变,或者说是来回的拉锯洗盘。

这时候,从洗盘吸筹的角度,去看待K线图形,寻找蛛丝马迹,就能找到主力的动向。

在主力还没有彻底完成筹码建立,没有进行起爆之前,都是可以入场的。

当然,起爆之后,通常主力也不会目标太小,一定会渴望多赚一些,所以也是完全可以上车的。

K线就是资金意图的表达,掌握K线,就是掌握了主力资金的想法。

至于起爆点,早点晚点都回来的,得等主力资金的意图。

2、量能温和,换手率复苏。

第二点,比较明显的,其实就是成交量。

成交量很难骗人,因为主力资金要运作,要拿筹码。

所以,一定会体现在成交量的变化上,有反应。

成交量往往会比较温和,这里的温和指的是每天的成交量都差不多,甚至开始放大。

理论上,主力建仓讲究的是神不知鬼不觉,所以不会有明显的量能变化。

但是,由于要把筹码转手到自己手里,就会引发一些分歧,就会放量。

因为只有成交量上去了,才能从中拿到一部分的筹码。

如果每天的交易金额都只有可怜的几百万,一两千万,那么拿到筹码要等到猴年马月了。

所以,最好的做法,是在一个相对底部的区域,来来回回涨涨跌跌。

因为震荡会引发交易上的分歧,会有一部分的资金选择退缩,或者说是做个了结。

但无论如何,成交量是需要温和地放大的,这个放大的程度,不会有起爆点那么高,但也不会陶绍。

起爆点的成交量,其实是做给跟风盘看的,因为要吸引交易,吸引资金来接盘。

量能,其实是维系一只股票最终走势的最关键因素。

因为量能背后才是资金,而资金的动向,决定了最后的结果。

3、均线开始慢慢地有规则。

主力资金运作下,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关于均线。

均线本身是K线价格周期绘制而成,代表的是资金运作后,周期内的价格变化。

理论上,如果处于没有主力的情况下,均线是没有什么规则的,或者说会很凌乱。

但是如果主力资金介入,情况就会出现明显的变化。

这本质的原因,是因为主力资金会有一个成本考量,所以在运作股票的时候,会顾及到成本,也就自然而然产生了规则。

均线的规则,可以理解为排列形式。

我们常见的有多头排列和空头排列,只不过这些在短线的运用中,其实并没有太大帮助。

均线寻找主力资金潜伏,主要是看短期均线的走势,股价是否能够走在5日,10日均线上方。

如果非要去找引爆点的话,那就是是否会出现,一根阳线连续穿破多根均线的情况。

这代表,主力资金的成本,一瞬间从潜在的亏损建仓,变成了出现浮盈。

这一点其实也非常重要,因为主力最终的目标,一定是赚钱,而不是做慈善。

因此,观察均线这件事,显得非常的重要,甚至有时候比看K线还重要。

4、题材和业绩,两者有一。

最后一点,其实是一个引爆的必要条件,也是潜伏的条件。

那就是,题材和业绩,必须要沾边其一。

简单地说,从主力建仓,到引爆某一只股票,需要一个过程。

但主力资金给自己留的后手,一定是至少能够全身而退。

所以,股票的炒作,到底有没有跟风盘,才是主力资金考虑的事情。

而实现全身而退,并不代表股价炒得高就能退,而是股票必须具备吸引力。

吸引力从哪里来,业绩和题材,就是最笼统的两大类。

但如果没有业绩,也没有题材,那么结果是你提前潜伏将没有任何的意义。

因为很有可能,就没有主力资金去运作这样的股票,更别提什么引爆点了。

无厘头的股票炒作,并不是不存在,但终究是极少数,绝大多数资金还是很理性的按标准选择的个股。

那第二种情况,就是游资为首的热钱,对于一只个股的突袭入场。

突袭入场,代表没有任何的征兆,是临时起意。

这种情况下,是完全不存在什么提前布局,精准买入的。

唯一可以精准买入的时间点,就是起涨后的第一时间。

这才会有涨停板敢死队一说,它们就是这个市场里,在喜欢在起爆点买入的主力军。

这种突如其来的短线起爆点,也是非常有讲究的,会具备以下的特征。

1、属于超级热门题材。

如果是突发性的起爆,往往是超级热门的题材。

也就是说,属于资金突击的抢筹。

因为题材过于热门,所有的资金全部瞄准了这只股票,一拥而上的哄抢,导致了股价一飞冲天地起爆。

基本上,这种情况都是直接涨停,而且是快速地涨停。

如果是热门的大板块,或者有政策的精准扶持,甚至有可能直接出现一字涨停的情况。

对于这种题材的把握,其实主要靠的是信息面资讯的效率了。

对于散户来说,就只能跟着盘面去看,因为信息相对比较滞后。

这就导致了,普通散户去抓这类个股的起爆点,往往会慢半拍。

效率最高的,就是每天在盘面上不停地寻找,然后结合整个板块的热点,去挖掘龙头。

在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就精准地介入。

但是,板块的炒作,或者说热点的炒作,其实是有轮动性的,这就需要你能够精准地把控题材的爆发力。

所以,只有超级热门的题材,才能配得上起爆两个字,才会有一定的持续性。

2、连续快速拉升。

第二个明显的特征,就是连续快速的拉升。

简单地说,晚介入一天,就会踏空一天。

真正具备爆发力的个股,是不会让犹豫的人上车的,而当犹豫的人上车的时候,往往就是接盘的时刻。

而起爆点之所以称之为起爆点,就是因为爆发力足够,股价的空间足够。

也正因为空间足够,资金才会肆无忌惮地拉升,因为还有赚钱的空间。

当你发现没有机会找到更低的点让你上车的时候,当机立断的买入,就是最好的机会。

很多人对于追高很不屑,那要看是什么样的股票。

如果是碰到这一类快速拉升的股票,那起涨点就是起爆点,起爆点就是最佳的介入点。

错过了起爆点,起爆点后最快速的买入,就是最好的介入点。

3、成交量明显放大。

这类热钱抢筹的个股,还有一个明显的特色,就是成交量会明显地放大。

短期内的股价大幅度拉升,一定会伴随着资金的分歧。

也就是说,会有一部分资金,在中途提前下车,同时更多没有上车的资金,选择找准机会上车。

可以说是一个资金交互换手的形式,体现在盘面上,就是不断放大的成交量。

这种资金的分歧,往往在股价上涨超过30%以后,会更加的明显,而成交量的明显放大,也是支撑股价进一步上涨的原始能量。

量价齐升,是资金不断参与这种短线上涨的基础。

而投资者想要参与短线交易,成交量也就是最好的一个标准,跟着成交量走,就是跟着资金走。

放量就是健康,缩量就需要谨慎面对。

4、均线短期内走好。

最后一点,就是短期起爆的股票,均线往往会在短期内快速走好。

这本质上是因为股价短期内的大幅度攀升,带动的均线快速整理,并且走好。

另一层意思,就是短时间内的成交价格,不断攀升,带动的平均成交价格,快速地上抬。

不管是哪一种情况,其实均线都是反应了股价走好的现状。

当发现均线能够快速上穿,并且展开多头形态的时候,应该勇敢地介入。

因为短期的资金成本已经在换手中不断抬升,股价也会在短期具备上攻的动能。

作为普通的散户投资者,我们都渴望搭上主力的电梯,能在短线中找到绝佳的买入点,然后分到一大口肉吃。

实际情况中,确实也有很多反应速度快的投资者,能够确实地做到这一点。

对于资金的敏感度到底有多高,决定了你是否能够在起爆点前后入场,这是需要一定的技巧,以及一定的天赋的。

多多实践,多积累经验,这才是最关键的。

另外,作为投资者,心态一定要方平,如果错过了所谓的最佳买点,也不要太遗憾。

你可以选择当下继续买入,也可以选择等待,或者换一个机会做投资。

股市中,不论你做什么样的决定,其实都没有真正地晚了一步这种说法。

因为股市会继续开放,机会每天都会有,只要你能看明白,早晚能赚到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