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头题】| 患者不分贵贱

 枸杞文学 2022-04-20
病人不分贵贱,生命都应该得到尊重。有钱的没钱的,有权的没权的,只要是生了病,躺在床上,都是病人。医生是一个神圣的职业,不因贵贱而有不同治疗方式。
患者因病返贫,医生因治病致贫,在现实生活中还是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很多人奇怪,穷人非要到北京来看病,即使到了北京大医院,但医院的医疗资源紧缺,来了未必就能马上得到治疗,住在外面的宾馆等待十天半月才能拿到化验结果,这很常见。食宿是一笔很大的开支。万一缺少某一个证件证明,可能会导致无法报销,来回折腾又是一大笔消费。
原因很简单,小医院的医生,受学历、眼界、经验等限制,很难有医术精湛的医生。病人被逼无奈,只能跑去大城市的大医院的医治。住个院,车费、食宿加上医药费,随随便便几万乃至几十万,医保报销之外,自己得承担不少。一个人住院,还得一个陪人。病人要花钱治病,陪人要耽误工作,收入减少,花费加大,对于贫困家庭,这就是雪上加霜。
穷人,没有体检条件,小病靠忍,大病靠拖,一拖再拖。因为缺钱,没生病的时候,往往把钱看得比生命还重,各种省吃俭用。生了病,没有保险兜底,一夜回到解放前。无论医院怎么涨价,命在旦夕之时,也有许多穷人举债求医。
大医院,药贵,治疗贵,手术贵,住院贵,等等。而且还不一定能解决问题,必须送上大红包。人如果不去火葬场,便不知道生死之间是那么短暂,不过一把火的事;人如果不去医院,便不足以了解到人生的悲哀和活着的幸福,原来世间还有那么多比你惨一百倍一千倍的人。如果没有严重的病,想必没人愿意去医院消遣吧!压抑的气息,周围全是患各种病的人,哭的,喊的,活的,死的,都在这里。生命诚可贵,健康价更高。有时候,在疾病面前真的太渺小,因为活着就是一种幸运,毕竟生病需要付出的代价实在太高了。大多数人的家庭都只是在小康之下,或许只能够满足日常所需的柴米油盐,如果生病了就会打乱生活的节奏,甚至将整个家庭都清空资产。
在医疗服务关系中,在医患矛盾博弈中,医院绝对是强者,病人患者是弱者。医疗行业,普遍存在敬业精神丧失,工作态度冷漠,麻木不仁,急功近利,好大喜功!不讲服务,只讲收益的现象,追求现实利益。
一个医院,拒绝一个血栓病人,那个黑夜值班的医生对患者家属说:“为何从北京的三甲医院转到我们这个小医院?”家属哭着回答:“三甲医院花销太高了,没办法,刚存进20万,又要让缴纳50万,我们手头周转不过那么多钱来。”医生恶狠狠地说:“滚蛋,没钱还得病,你们有资格得病吗?想死滚到外边死去,少死在我们医院。”患者家属下跪,大声痛哭,对医生说:“我们在网上查到,你们治疗血管疾病很专业。”医生更加愤怒,大声说:“那你们不去网上看去,来我们急诊室干什么?病人又没死,你哭给谁看?马上离开,少在我们医院嚎丧。”穷人连得病的资格都没有,这个医生连起码的人性都没有,这是发生在我身边的事。
一会儿,来了一个好像什么当地领导,那个医生马上哈巴狗一样,巴结上去,陪着笑脸,和那个地方领导一起去另一间急诊室看病人了,社会公平的最后底线也屡屡被打破。医生态度差,语言生硬,加上医生收红包、开高价药成了公开的“潜规则”,使患方容易产生不信任感,一旦在诊疗过程中有不如意的地方,就有可能发生医疗纠纷。
穷人与医院,门难进,脸难看,病难治,医院里充斥着衙门的作风。高额的医疗费,低劣的服务态度,没有押金治不了病,押金不够就停药。医生忙,病患者就不忙?全社会都在忙,就是忙不出来一个高一点的效率。好在近些年来,城乡居民医疗保障体系的健全和完善,群众医疗支出压力明显减轻。但是,对于很多疑难病症,大病特病,也有不少家庭很为难,尤其是一般家庭,可能会不堪重负。
谁都不愿意得病,谁都不愿意到医院,可是人人都会得病,希望患者不分贵贱,医生满怀仁慈。

穷人连得病的资格都没有,这个医生连起码的人性都没有,这是发生在我身边的事。
枸杞文学
平台顾问:邓九刚  

平台总监:阿娜尔古丽

主      编:沈曼妮

文稿统筹:马枚素
美      编 :  宋  蔷
编      辑:纤  纤
              
               
推广总监:韩   阳

推广助理:西日丽江
               

编委:  耿宪温     张仿治  向以权  

宗旨:展示名家风采   推介文化新秀  

主办:
枸杞文学公众号枸杞文学网站
世界华人文化院林业分院
本平台由“康达集团”独家赞助

特别说明作者文责自负。本平台与网站坚决反对抄袭、剽窃等不端行为,如出现抄袭、盗用、剩窃等文责纠纷,与本平台无关,作者自己承担所有责任。来稿实行随稿随审,在公众号平台推出后,推向我们的官网。如果一个月内未收到拟采用通知,请作者译者自行安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