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赴一场家乡的梨花盛会 | 赵胜来

 深圳文学 2022-04-20

花枝随风而动,满眼的梨花让人陶醉......

北国的春天,似乎总有点姗姗来迟,春风稍带着一丝丝寒意,把清晨的大地从沉睡中叫醒,梨花也从酣睡了一冬的美梦中醒来,睁开惺忪的眼睛,在枝头伸着懒腰。

“桃花开,杏花绽,急得梨花把脚跘”,一夜之间,“千树万树梨花开”,杏花节后,家乡又迎来了梨花节,希望的田野到处散发着清新的泥土气息。远远望去,百年梨园“胡家园子”四个立体设计的大字,充满了诗情画意。园中梨树虬曲的树干,龟裂的皮肤,千姿百态,似儒生身影飘逸,如剑客随风起舞,似访友微醉的隐者,斜卧在园中,形态各异,婆娑的枝叶,历经岁月的侵蚀,给人以饱经沧桑之感,见证着家乡父老战天斗地的雄心壮志。

入园,但见曲径通幽,雪白的梨花挂满枝头,一簇簇、一层层,像云锦似的漫天铺去,流光溢彩、如雪似玉,在春风中微微婆娑着,宛如一个个身着白纱裙的少女,翩翩起舞,苹果花和丁香花也来凑热闹,一树调皮的桃花,也许玩的尽兴,竟然忘了时令,来赴一场梨花的盛会。徜徉在百年老园的梨花海洋中,但见静静开放的梨花,有的羞涩地藏起盛开的花朵,有的张开小嘴冲你微笑,有的像调皮的孩子,躲在嫩芽后偷窥着你,细细体味鸟语花香的春的消息,一切犹如爱丽丝梦游仙境,梦幻般的,微风拂来,空气中氤氲着淡淡的香甜气息,沁人心脾,满园的梨花像饮了醇酒,轻飘飘,晕乎乎的似江上朵朵雪浪,远看似重笔浓彩的油画,近观如轻笔淡墨的山水画。花枝随风而动,满眼的梨花让人陶醉,闭上眼睛,仿佛满树的梨花刹那间都变成黄灿灿的梨儿。

 

穿行其间,但见游人如织,汉服、旗袍秀,太极拳、大唐不倒翁、木偶戏、川剧变脸,让人目不暇接,飞天琵琶犹如拨动了祁连山的弦,古筝好像弹出了黑河水的调,粗狂雄厚的秦腔和亲切的甘州小调飘扬在梨园上空,又见众位大师泼墨挥毫,精湛的书法绘画跃然纸上,民间剪纸的梨花惟妙惟肖,彰显着河西走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一霎时让人觉得穿越到驼铃声声、旌旗猎猎的汉唐盛世。

酿皮、绝味烤面筋、臭豆腐、炒拨拉、麻辣烫,琳琅满目的甘州小吃,让古老的味道在唇齿间融化,让孩子们解了馋,游客们过足了瘾,渴了有家乡产的杏皮茶饮下,顿觉神清气爽。

好一派令人惬意,流连忘返,让游子魂牵梦绕的田园风光。

我知道,过些日子梨花定会撒落一地,这是让人最不忍心见到的,据说每一朵有灵气的花里都住着一位“花仙子”,希望她们像站在梨树枝头歌唱新生活的喜鹊一样,年年都来。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零,人生看得几清明。”

不管你信不信,家乡的确就是一个让游子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的“彩虹”之城,“塞上江南”。

作者简介

赵胜来,笔名阿来,出生于中国书画艺术之乡—通渭,黄土地乡土文学创作者,甘肃省网络作协会员,定西市作协会员,甘州区作协会员,通渭作协会员。 

代表作品有散文《慈母的脊梁》《黄土地的思念》《忘不了陇东那片热土》《又见山梁上的堡子》《苦乐交融的童年》《沙枣花飘香的季节》《难忘海子滩》《探寻悠江夜月》《匆匆那年》《家乡的马芦果熟了》,诗作《逐梦情思》《过天境祁连》《遥念外父》《故乡的年味》《情满武汉》等,现工作于因“七彩丹霞”和大佛寺闻名全国的“塞上江南”金张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