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羊多头蚴

 新用户087949lX 2022-04-20

脑包虫病是由于多头绦虫的幼虫一多头蚴寄生于羊的脑、脊髓内引起脑炎、脑膜炎及一系列神经症状,甚至死亡的严重的寄生虫病。发病原因羊多头蚴(羊脑包虫)为鸡蛋大的囊泡,泡内充满透明的液体,囊壁薄,囊内膜有100—200个头节,呈白色粟粒大结节状。羊吃到多头带绦虫卵而感染,随着血液到达脑及脊髓,经2—3个月发育成多头蚴而感染羊。诊断方法经临床检查羊不断地向左侧作圆圈运动,圈很大,说明虫卵体不大,并且断定寄生时间不长,仅10—14天左右,同时发现对侧眼睛模糊或消失,我们断定羊脑包虫寄生于左侧大脑颞顶区,用手触摸左侧顶骨骨质变薄,皮肤稍隆起,能压感到骨质变软,于是我们就能进行手术治疗

山羊脑包虫病的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反应迟钝,长时间沉郁不动,遇障碍物时则奋力前冲抵物不动,两眼视力模糊,其眼内瞳孔上附有一层白膜。
但是,寄生部位不同,则引起的症状也不同:若虫体寄生于脑部的某侧则患羊将头抵患侧,并向患侧作圆圈运动,对侧的眼常失明;若虫体寄生在脑的前部(额叶)则患羊头部抵于胸前,向前作直线运动,行走时高抬前肢或向前方猛冲,遇到障碍物时倒地或静立不动;虫体寄生在小脑则患羊易惊恐,行走时出现急促或蹒跚步态,严重时衰竭卧地,视觉障碍、磨牙、流涎、痉挛,后期高度消瘦。寄生在小脑手术极难;若虫体寄在脑表面则有转圈、共济失调神经性症状,触诊时容易发现,压迫患部有疼痛感或颅骨萎缩甚至穿孔;若位于脑后部则患羊表现角弓反张,行走后退,卧地不起,全身痉孪,四肢呈游泳状。。

在病羊头部额顶叶部位或骨组织较软的部位,剪毛消毒,先用12号针头刺穿软组织,后用9号针头缓慢刺入脑组织内,一边刺一边观看针管内有无液体,若针管内有液体,则证明刺入了多头勤包囊内,然后将针管和针头分离,再用另一支注射器将左旋咪哇药液注入包囊内即可。用药量,大羊0.6g,小羊0.2-0.4g,溶水10ml。

羊脑包虫病,俗称转圈疯,学名多头蚴病,是多头绦虫的幼虫——多头蚴寄生在羊脑或脊髓内引起脑炎、脑膜炎及一系列神经症状,甚至死亡的严重的一种寄生虫病。本病一年四季均能发生,但多发于春季。主要侵害2岁以下幼龄羊。容易侵袭1~2岁的绵羊及山羊,绵羊比山羊更为多见。因为多头蚴又称脑包虫,故所引起的疾病又称为脑包虫病。

    因患病羊表现出一系列特异的神经症状,容易确诊。临床症状表现取决于寄生部位和病原体的大小。感染初期由于病原在脑部,引起局部发炎,病羊显出脑膜炎或脑炎症状,表现体温升高,脉搏、呼吸加快,有时强烈兴奋,病羊作回旋运动,前冲或后退及痉挛性抽搐等。有时沉郁,离群落后,长时间躺卧,这些症状以羔羊表现最为明显。部分病羊在5~7天内因急性脑膜炎而死亡,或转为慢性型。经2~6个月,再次出现明显症状,除向被虫体压迫的同侧作转圈运动外,还常造成对侧的视力障碍乃至失明。一般的寄生部位是向左转在左侧,向右转在右侧,抬头运动在大脑前部,低头运动可能在小脑部。转的圈较大,说明虫体较小,并且寄生时间不会很长。但应注意与莫尼茨绦虫病、羊鼻蝇蛆病及其他脑病的神经症状相区别,这些病不会有头骨变薄、变软和皮肤隆起等现象。当颅骨因受压迫变软时,可以用手按压出多头蚴存在的部位,柔软部位存在于所转圆圈的内侧。有时可发现柔软部对侧的肌内或腿发生麻痹。

羊感染后,在一定时期出现无目的转圈运动,转圈方向与寄生的部位大多数是相同的,根据临床经验,一般转小圈寄生在浅层,转大圈在深层,低头前,仰头后,平头寄生在中部。后期寄生部位皮肤稍隆起,用手触摸骨质萎缩变薄甚至穿孔,指压感到骨质变软,患羊疼痛不安,轻叩患区有浊音。

治疗方法

  1、寄生部位判断。寄生部位的判断和术部选择是决定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

一般寄生在脑的额叶,羊抬头,直线行走,敏感易惊吓,有时候狂躁,有时候呆立,视力没有明显变化。

寄生在脑的颞叶顶区时(正中)病羊低头触地,口鼻流涎,呆立不动,对光反应不敏感;病羊原地转圈

寄生在角根部位(左右侧,颞叶交界处),病羊向患侧方向转圈且头向患侧斜,多数病例对侧视觉被破坏,往往对侧眼失明,表现部分或全部失明,眼球外观呈灰色;经剖检,瞳孔反射停止,视神经乳头淤血。

在两耳根部寄生(左右顶叶),羊向患侧方向转圈,头向患侧方向曲屈,大部分病羊对侧眼睛严重失明,眼球外观呈灰色;

寄生在大脑时,可导致运动失调,脑底部寄生,有强直性痉挛,驱赶加速行走易跌倒。

寄生于小脑时,运动或静止不动,都不能很好站立。病羊站立或运行失衡,表现共济失调,站立时用健侧肢负重,四肢外展或内收,很少会失明现象,头骨不变软。患病羊,更喜欢久卧不起。

寄生在脊髓的羊,表现行步不稳,转弯时尤其明显,发生后肢麻痹

寄生部位较深的包囊,不易忙于施行手术,可术前灌服酒精(周岁羔羊5毫升)辅助治疗。成功的使包囊推向大脑表面的手术视野下,然后进行手术。灌服酒精具有兴奋心脏,升高血压和脑压,麻醉等作用。临床手术观察表明,酒精的兴奋性强,而且,持续时间长,可将深部包囊推向大脑表面,接近术部,还可控制术后的脑压突变,对辅助治疗有很好的效果

此外,还有些典型症状;囊泡在深处,病羊转大圈,囊泡在浅处,病羊转小圈。根据转圈判断寄生部位,无论大圈小圈,向哪个方向转,囊泡所在的位置与转向相同,而且,如果左侧有囊泡,对侧右眼失明,视力减退。针刺右后蹄冠部位,明显反应迟钝。如果右侧有囊泡,则左侧眼失明,视力减退。针刺左后蹄冠部位,明显反应迟钝。

对病羊施行手术疗法,首先确定手术部位,根据羊旋转方向,一般向左旋转就寄生在左侧,向右旋转就寄生在右侧,然后用小叩诊锤敲打两边颅骨疑是部位,如果出现低实音或浊音即为寄生部位,非寄生部位呈鼓音。用拇指按压,可摸到软化区。在软化区施行手术,先剪毛,用清水洗净,碘酊消毒,持刀在皮肤上作'"v"字形切口,再将骨质打开一个直径1·5厘米的小洞,用针头轻轻将脑膜划开,一般情况下脑包虫即向外鼓出,即行摘除,最后缝合,消毒,包扎。

  2、手术方法。

手术方法有两种;

1:圆锯术,能摸到骨软化区域时,即在该处进行。否则,即在角基和角中心线的內缘后部约1CM处实施,(确定开口应在顶骨上,大脑颞顶叶部位,因为此羊是有角羊,在角根后缘方约1CM的部位,距中线3毫米的顶骨上进行。)为了避免损伤静脉窦而造成手术失败,应由中线一侧切开硬脑膜。大静脉窦有两条,矢状窦位于大脑 纵 轴上,横窦位于大小脑之间。操作时必须特别注意,要严密消毒的情况下按以下步骤进行手术。1,在 骨质变软的部位,在术部皮肤上作一个“十'字形或"u"形切口,或圆弧形切口切透皮肤及皮下组织,但不切破骨膜(增加愈合),分离皮瓣,提起皮瓣,将它翻过用引线加以固定,。切口长度均为2厘米,"u"形切口,“U”口向根据实际而定(注意切口应在低处,以便及时止血)让术野便于操作。将骨膜分离,促使颅骨暴露,露出颅骨,用圆锯将圆锯头内则的顶针前推,使其突出于圆锯口0·2毫米并固定(目的是在顶骨上做一轴心,便于圆锯按一个轨迹运行)准备好后行圆锯术,将病羊颅腔打开。打开颅腔,在此过程中应缓慢小力量适度运行圆锯,直至圆锯头按一个轨迹运行时,才能够退回顶针将顶针退回圆锯头内2~3毫米,锯透全层颅骨,全层颅骨都被锯透后,并将骨块取出,即可取出骨片,此时可见脑膜,从而使硬脑膜暴露。用一根缝合针慢慢的从创缘的一侧平行刺入脑膜,不能刺破脑膜下的包囊壁,针尖平行通过脑膜搭在对侧的颅骨上,挑开骨膜此时可见包囊泡。也有时由于硬脑膜受到虫体包囊压迫,会向外膨出,在颅腔内明显突出,因此要小心的对硬脑膜呈十字形剪开,剪开后发现脑实质皮层顶在蛛网膜上,向外形成更加明显的膨出,此时注意不能够用力压迫,避免虫包囊发生破裂,导致囊液流入颅腔而出现并发症。(或小外科刀)在骨质上开一小孔,用力均匀,,除去露出的颅骨,不可损伤硬骨膜,使脑膜暴露。确定包囊位置后 ,用注射针头避开血管刺入脑膜,发现有液体向外流出,然后接上注射器后抽动活塞,尽量吸取囊泡,直至吸尽为止。慢慢小心拉出包囊。包囊取出后,用止血纱布压迫手术部位,滴入少量青霉素,把骨膜拉平。遮盖圆锯孔。或看到多头蚴之后,以镊子慢慢牵引出来,或在羊吸气以后,用手捂住羊口及鼻孔,不让呼气,使脑内压力增大,可让羊吸入第二口气,在堵一次羊口及鼻孔。亦可先刺破囊虫,徐徐抽出其中液体,以免因脑子压力骤减而引起休克;亦可看见白色囊虫以后,翻转羊体,让四蹄朝天,然后保定头的人迅速使羊嘴朝天,创口朝地。让脑包虫慢慢地从开口内滑出来,如果看不到脑包虫,可以插入 细胶皮管,沿脑回向周围探索,用注射器多次吸抽,常可将虫囊吸在胶皮管口上,然后抽回胶管,即可拉出脑包虫。给寄生部位喷洒3~5ml含有青霉素的生理盐水,盖上硬脑膜及骨膜,缝合皮肤,并以火棉胶或绷带保护术区。

2;穿刺术  即不用圆锯去除骨片,是将骨暴露出以后,用小号套管针或带有探条的针头对准术部,向后刺入颅骨,然后抽出套针( 或探条),如已刺入虫囊套管针内有液体流出。此时可用注射器,将针插入套管内 抽净液体,并将囊膜吸入套管内与套管同时取出。公羊的额窦较大,穿颅时必须穿过此窦,应注意有第二次较大的阻力,但有时由于多头蚴引起的膨胀可使双壁接触而让窦腔闭合,在作穿刺的过程中应考虑到这些情况,才容易成功。如果抽不出时,在脑内注入95%的酒精7~8ml即可杀死虫体。

   该病传统手术方法是用圆锯摘取术部头骨治疗该病,用套管针插入脑部吸出囊蚴及囊壁。此法虽能把囊壁及囊蚴全部取出,但手术复杂,术部面积大,失血多,易感染,有较高的术后死亡率。而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创造的“手术杀虫法”,操作简便,共试验治疗9l例,成功76例,成功率83.52%。

  (1)器械:剪毛剪、镊子、三棱针、普通玻璃注射器及6号针头。

  (2)药品:2%精制敌百虫溶液、结晶磺胺、2%碘酒、75%酒精、脱脂棉、绷带、医用橡胶布等。

  (3)手术步骤:寄生在脑表面的包囊可引起局部颅骨软化,手指按压可感觉到包囊所处的位置。具体操作方法是两手抓住羊的两角或两耳,以拇指用力按压在两角基连线两端1/3处如感觉到骨质有下陷,变软或隆起且有明显的弹性感,即可判定包囊所处的位置。保定患羊,判定寄生部位,确定手术方案,如发现有头骨软化的,应在软化部位手术。术部剪毛,2%碘酒和75%酒精常规消毒,皮肤做“十”字形小切口,再用三棱针钻孔,深1厘米左右,手感钻尖有空虚感时停钻,拔出钻针,肉眼可见囊包,或囊包顶起的脑组织。如未见囊泡,可 将切口朝下,用手捂住羊的鼻孔片刻,囊泡也会自动突出;如囊泡位置较深时,可将长针头插入探查囊泡所在位置,位置探入正确时,针头内就会有囊泡液流出。有时针尖刺破囊泡,囊泡也会有囊液流出。用注射器抽。取20-40毫升囊液(因囊液量多少而异),然后按住针头,迅速更换注射器,注入2%精制敌百虫溶液1-2毫升,拔出针头,压迫止血,常规消炎,严格消毒,缝合包扎,病羊休息1-2天即可。

术后第二天,病羊视力逐渐恢复,白膜消失,其它症状也明显好转,第三天出现采食,反刍,一周后恢复正常。总之,手术比较复杂,手术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尽量避免损伤血管,"十"形切口,切口以促使血液畅通,促进损伤组织快速愈合。手术用圆锯切开颅骨时,应千万小心,因颅骨特别薄,可能损伤脑膜。拉出包囊或吸取液体时切忌弄破,以免造成再次感染,寄生在小脑深部包囊难以取出,必须先将囊液吸干后再拉,取不出可直接注入包囊内3ML吡喹酮杀死囊幼,或注入95%的酒精7~8ml即可杀死虫体。   无论哪种方法都应避免引起脑组织损伤。多数病羊手术后,无多大异常,但表现疼痛症状,个别的病羊可会表现出运动不协调,背脖或乱走,过一两天即可恢复。

  3、药物治疗

  ①阿维菌素。灌服阿维菌素粉0.15克/千克,隔1周后再灌服1次。

  ②丙硫苯咪唑。应用丙硫苯咪唑,剂量30毫克/千克,每日1次灌服,连用3天。通过对262只脑包虫病羊的治疗对比,证明吡喹酮对多头蚴的杀死作用为确实,是治疗脑包虫病的药物。

  ③吡喹酮。口服吡喹酮80-100毫克/千克,连服2天后,第5天再服1次。

       用敌百虫液滴入耳朵里用棉球塞住耳孔。

      精制敌百虫片(每片含0·3g)  用1片碾碎放入无菌的青霉素空瓶中加生理盐水一半的量,把药面摇晃开充分溶解,取上清液1-5毫升,用注射器器吸取,注射到羊脑部皮下犄角帽附近尽可能离犄角帽远一点保持一公分以上(距离犄角帽一公分处,没有犄角的就在犄角坑上或包上以外一公分距离注射敌百虫液)因为羊的头脑部神经比较多

  注意用药安全

  1、患畜主要见于畜牧地区,在我国的西北、内蒙、西藏等地区均有散发。

  2、注意饮食卫生,严格实施食品管理法,严禁带棘球蚴的内脏(如肝、肺等)上市。疫区的犬要经常定期驱虫以消灭病源,犬驱虫时一定要把犬拴住,以便收集排出的虫体与粪便,彻底销毁,以防散布病原体。

  3、手术摘除时切忌不可弄破囊壁,以免造成过敏或引发新的囊体形成。术时一旦囊液污染伤口,可用过氧化氢溶液处理。

  羊脑包虫病症状,羊脑包虫病治疗方法有93%以上的羊恢复健康,在手术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尽量避免损伤血管,另外建议在养羊的周围环境应尽可能减少犬的饲养,来减少此病的发生,因为终末宿主是犬。羊多头蚴病一旦发生如果不及时治疗,羊很快就会死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