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圣贤妙论3:专心致志,是成功的秘籍

 快乐者生存 2022-04-20

(战国)荀 子

图片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一说时人相尊而号为卿), 战国末期赵国人 ,两汉时因避汉宣帝询名讳称'孙卿',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

荀子曾三次担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两度出任楚兰陵令。晚年蛰居兰陵县著书立说,收徒授业,终老于斯,被称为'后圣'。荀子批判地接受并创造性地发展了儒家正统的思想和理论,主张'礼法并施';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反对鬼神迷信;提出性恶论,重视习俗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并强调学以致用; 其思想集中反映在《荀子》一书中。荀子还整理传承了《诗经》《尚书》《礼》《乐》《易》《春秋》等儒家典籍,为传播保存儒家思想文化做出巨大贡献。

荀子总结百家争鸣的理论成果和自己的学术思想,创立了先秦时期完备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他的思想在以后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发展中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影响。

知道自己有所不知,这种态度是最难得的。有过错的人常有这样的毛病:明明不知却自以为知。许多事物看起来似乎是如此,其实并非如此;似乎明白了,其实并不明白,所以亡国害民的事就不断地发生。

箭的速度很快,射程却不超过二里,因为它飞一段就停下来了;步行速度很慢,却可以走到数百里之外,因为脚步不停。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贵在锲而不舍,只要持这种态度,即使是普通人也能取得很好的成绩。

假使獐飞快地奔跑,马是追不上它的,但是没过多久,它就被捉住了,这是因为它不时地回头张望。做任何事情,特别是学习,都贵在专心致志,不能他顾。

骐骥日行千里,是因为车子轻;负重载行走一天却走不了几里,这是因为负载过重。无论做什么事情,包括学习,都不能超负荷,否则,即使再有本领的人也会被拖垮的。

“精心而熟练,鬼神就会把成功的秘密告诉你。”其实,并不是鬼神告诉你,而是你精心熟练的结果。

尹儒学习驾驭车马,学了三年还没把驾车的技术学到手,为此很苦恼。一天夜里做梦,梦见跟老师学习一种驾驭车马的高超技术--秋驾。转天他去拜见老师,老师看见他来,就说:“我并非吝惜自己的技术,舍不得传授给你,是怕你还没达到学习高超的驾车技术的境地。今天,我将教你秋驾这种技术。”尹儒转身后退几步,向北再拜说:“这种技术,我昨天夜里在梦中已经学过了。”他向老师讲述自己梦到的正是秋驾这种技术。

乡间俗谚说:“梦是心头想。”这则故事说的正是这种情况。它告诉我们,只有执着地学习某种技艺,才会昼思夜梦。尹儒梦学秋驾,正是因为他专心致志的结果。正因为他有这种专心致志、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使他终于成为精通驾车技术的著名驭手。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