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干货收藏|教孤独症孩子新技能,平衡很重要

 新用户21623770 2022-04-20

教孤独症孩子新技能时,平衡孩子掌握的技能和新技能的比例很重要!以教语言为例。对不会说话的孩子在进行语言教学时,家长管他的发育水平如何,也不管他是否愿意说话,就直接开始教新东西,效果自然不好。

家长说:“看,是个球,球,说'球’。孩子没有回应。家长继续说:“你能做到的,说'球’。孩子没有搭理,直接伸手去拿球。家长再次强调:“不,在我把球给你之前,你必须说'球’。孩子的反应是走开去找别的事情做了家长又说:“回来,说'球’。孩子走开后甚至不回头看为什么要回头看呢? 他知道他不能说出来。

我们需要解决谈话所需的先决条件技能——社交参与、认知技能、理解能力,以及根据要求使用简单的发音进行模仿和发声的能力,而不是从试图让孩子说出实际的单词开始。

Image

欲速则不达,部分家长可能觉得在宝贵的干预时间里做孩子已经会的事情浪费时间但如果所有教授孩子的技能都是新的,对孩子来说是很困难的。小朋友们在学习全新技能的时候总是搞错,会容易沮丧,打消积极性

在干预的大多数时候,我们应该从孩子已经能做的事情开始,即他已经掌握或者至少正在尝试的事情。这样我们就能从一开始就建立一个成功的模式,而不是让孩子去做一些我们知道他还不能做的事情。

具体方法

1.开始教授时,选择孩子可以做的事情

如果你在练习语言,选择一个他能自然而持续地说的单词,在最初的几次试验中,把它作为你的目标,让孩子准备好正确地做出反应;如果你是在做手势交流,选择一个孩子已经知道含义的手势开始;如果你的目标是社交互动,那么先玩他最喜欢的游戏,这样你就可能引出你想看到的反应,然后再介绍新的游戏。

Image

2.将新技能加入到旧技能中

当你准备好去教孩子一些全新的事情时,在你要求孩子去做的简单事情中间悄悄地加入这些内容。有时候,孩子会对小变化感到惊讶,开始模仿这项新技能。这种情况的发生就是他成功地落入了你的“圈套”。

Image

3.降低难度,然后再尝试

如果孩子在你一遍又一遍地要求他做一些他做不了的事情(表现为他多次回答错误或者根本没有回答)时看起来很恼怒,你应该立即做一些你知道他能做的事情,再逐渐地回到那个更困难或更新的目标上。

以语言为例。家长想让孩子说话,想教一些新东西的时候,希望孩子能马上蹦出一个新词。但是对于语言发育迟缓的人来说,这是行不通的。我们得从让孩子说一些我们知道他已经知道的词开始,这样他就会觉得自己很成功。当我们觉得他已经准备好了的时候,再继续教一些新的词。

Image

这种平衡新技能和掌握技能的模式实际上为孩子们提供了足够的练习,使一项新技能能够被掌握、概括、延续。当我们给孩子机会,通过复习来巩固旧技能,新的技能和目标也会更快地实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