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水木然 一 先思考三个问题: 1:做大事容易,还是做小事容易? 当然是做大事容易,因为你做的事越大,就越不在乎小事,恰恰是生活中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耗费了我们80%的能量。
当然是赚大钱容易,因为你赚的钱越多,来帮你的人就越多,吸引的资源就越强,处于的位置就越高端,从而协调更多的资源。
当然是赚富人的钱更容易,因为他们只在乎体验和产品质量,你只要把产品和服务做到极致,他们就愿意买单,而穷人对每一分钱都计较,他们总是想最低的价格购买最好的服务,而且总是鸡蛋里挑骨头。
![]() 所以大多数人宁可吃琐碎杂事的苦,也不愿意吃学习的苦。因为生活的苦躺着一动不动就来了,而学习的苦却需要你主动去找着去吃。 他们每天急着去各种场合社交,每天都着急的去寻找各种机会,却从不愿意沉淀下来学习。要知道社交只能结识同层次的人,唯有学习和提升才能结识更高层次的人。 人生,要么吃琐碎生活的苦,比如各种婆媳关系/家里长短/讨价还价等等,要么吃学习和提升的苦。 总之,生活的苦和学习的苦,你总的选择一样。 二 那为什么很多人每天也在吃苦,为什么还是没有进步呢? 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忙碌着,但是却始终在原地踏步,没有任何增长。其实这不叫努力,这叫重复劳动: ![]() 曾经有一个1万小时定律:只要经过1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新手变成高手。然而想想那些在流水线上工作了十年的工人,他们每天都在辛勤劳动,早已超过一万小时,最后的结果无非就是动作更熟练一点,并没有成为工作上的高手,生活上的强者。因此,绝大部分人的努力只不过在低水平的重复。 其实,成长进步的关键在于四个字:刻意练习。我们一定要区分刻意练习和重复劳动的区别: 重复劳动,是将时间和精力投在同样的行为中,并且顺应了人性上的懒惰和安逸,让人越来越钝化,不需要思考,更不用强迫自己,机械的重复某种单一的行为。是温水煮青蛙,是守株待兔,是刻舟求剑。 刻意练习,是先找到正确的改变方向,然后抑制自己的懒惰情绪,按照设置好的路径,争取做到每一次都有突破,每一次都强迫自己做最应该做的事,并最终适应这种状态。 这就是积小胜为大胜,更是积跬步以至千里。 刻意练习的关键在于要走出舒适区。 心理学家把人的知识和技能分成三个区: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 ![]() 在最内层的舒适区,你的一切都轻车熟路,一切举手皆可得。 在中间层的学习区,你会感到不自在,因为你面对的都是新事物。 在最外层的恐慌区,你会一直恐惧,因为你面对的都是远超你能力范围的人和事。 高手有一个特点:喜欢主动走向恐慌区,大胆面对未知和挑战,不断的迫使自己走向更高层次,这就是刻意练习。 ![]() 记住一句话:高手从不去做喜欢的事,而是去做最应该做的事。 当然,这些应该做的事,往往是我们不喜欢的。但是,让你痛苦的人,往往是你的贵人;让你痛苦的事,往往是你最需要提升的地方。你本能决绝的,恰恰是你最需要的。 越舒服越没有挑战的事情,往往越危险。如果你现在处于这种状态,那你就要警惕了。这也是物理学中的熵增定律带给我们的启示:生命的本质就是对抗熵增,不然我们会在舒适中走向消亡。 人做事三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为了生活,做了很多不喜欢的事; 第二种境界:有了资本,只去做那些喜欢的事; 第三种境界:为了进步,主动去做不喜欢的事。 人性里有一种基本属性:离不开原有的地方,或者习惯于把自己固有的性格/行为路径当作最合理的状态,本能上排斥跟自己不一样的东西。 也因此我们总是会变的越来越傲慢,顽固不化,固步自封,不能对外界事物做出最客观的评价。 真正的强者是“无我”的。他们已经没有了个人主观感受,他们也没有自己的偏见,事物不再分喜欢和不喜欢之分,他们不是在做喜欢的事,而是去做最正确的事。 这就是高手跟普通人的区别:高手的生活深刻而轻松,普通人的生活肤浅而痛苦。因为高手只在正确的方向和正确的事上,而普通人是不分轻重缓急的乱努力,他们在做事和抉择的时候总是夹杂了太多情绪和喜好。 ![]() 三 做事有三大阶段: 第一阶段:“把事做正确”。这是社会底层人需要关注的问题:是指做事的结果必须符合目标和预期,扎实关注每一个执行细节,时刻关注事情本身的进度,要的是效能。 |
|
来自: 老鸿5jmx3tglz8 > 《水木然专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