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俗语“白虎穿堂,家败人亡”啥意思?为啥会“家败人亡”?

 青草地书馆 2022-04-21

许多人在看《三国演义》的时候,都觉得三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然而这样一个杀伐频频的年代,也是多少家庭离散的,那些像荀彧他们这样的大家族,在这样的乱世都能更加的向前一步,让家族能够进一步的辉煌,而像袁绍他们家族,虽然四世三公,最后也不免失败,可见在同一时期,不同的选择,会让家族有不一样的后果,那么古人说“白虎穿堂,家败人亡”到底是啥意思呢?

鸠占鹊巢

中国的古人都是群聚而居,而且有着天圆地方的思想,在生活中盖房子,大多都是缩小版的城墙一样,格局都会像皇宫一样,一般都是坐北朝南的,基本上遵循着这样的自然规律,然而除了思想认知以外,这样修房子还非常的符合采光的要求;但是在古人的认知里面,青龙白虎玄武朱雀都是守护四方的神兽,怎么会家破人亡呢?

俗语“白虎穿堂,家败人亡”啥意思?为啥会“家败人亡”?

白虎在古人的认知里,是守护西边的神兽,具有避邪禳灾祈求丰年的神力,这应该是让家庭发家致富的保护啊!而作为房子来讲,西边的房子一般是未嫁女儿的房子,女儿出嫁以后,基本上是作为客房来使用的,如果一个家庭失败,或许是因为鸠占鹊巢的事情呢?

在春秋战国时期,有齐国流传这么一则“田氏代齐”的预言,田氏的先祖本是陈国的公子,叫作陈完,因为躲避灾祸逃到了齐国,齐桓公想让他做官,还给了他一些封地,当时有人说陈完家“五代以后,会在齐国做到正卿的位置,八代以后,陈家的地位无人能比”,后来陈完死后,他的子孙就改姓为田。

俗语“白虎穿堂,家败人亡”啥意思?为啥会“家败人亡”?

田完的五世孙田乞,为了收买人心,用大斗借出粮食,用小斗回收,仁义之名远播四方,大家都非常赞赏他的行为,田乞还将国内的国氏和高氏驱逐,自立为相国,独家掌握了齐国的国政,权力是无比的大,到田乞的重孙子田和的时候,就把当时的齐康公给废了,周天子任命田和做了齐侯。

田氏代齐是完美的鸠占鹊巢,却不是一天一时的功劳,经过了整整八代人,上百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客占主位的事情,也就有了窃国者侯的传说,而姜子牙的后代,则彻底退出了齐国的政坛,成为家败人亡的代表。

俗语“白虎穿堂,家败人亡”啥意思?为啥会“家败人亡”?

兵祸连连

在中国的历史中,既有内部原因为主导致的家破人亡,也有外部原因为主导致的家破人亡,然而不论是哪种情况,这里面的家破人亡,很多都让人特别的惋惜。

俗语“白虎穿堂,家败人亡”啥意思?为啥会“家败人亡”?

白虎在大家的认知里面,也是代表军队和战神的,“堂”所代表的就是国家的主人,而能够导致一个国家灭亡的,无非就是战争的来临导致的家破人亡,古来多少朝代的末年都是战乱连连。

明朝的灭亡,许多人都感叹这个朝代灭亡的稀里糊涂,一个人口超过对方一百倍的国家,怎么就会被满清给灭亡呢?这里面最为深刻的原因就是,整个大明王朝的内部,是东林党人和阉党的争权夺利,而外部是连年的征战,不但有东北的大清叛乱,还有到处流窜的李自成起义军,这些战争带来了巨大的消耗。

俗语“白虎穿堂,家败人亡”啥意思?为啥会“家败人亡”?

崇祯皇帝算是一个比较勤政的皇帝,然而一个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到处都是战乱,你即使有再大的能耐,也不可能守住被战火毁坏的家园,毁灭或许是另一种解脱。

在崇祯想要迁都南方的时候,遭到了众多大臣的反对,那个“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誓言,成为他最难逾越的障碍,最后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后,自己自缢在煤山之上,最后的大明,也在短短几年之内,就基本上被大清一扫而空,大明的江山社稷成了大清的江山社稷。

俗语“白虎穿堂,家败人亡”啥意思?为啥会“家败人亡”?

结语

李世民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这俗语的流传就像那面可以让人明得失和知兴替的镜子,让自己在日常的生活之中,知道自己应该如何持家有道。

一个家族要想成为屹立不倒的家族,不仅仅是自己要付出努力,子孙和家人也都要付出正确的努力,都说“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只有做好一切工作,才不至于让家人走上家败人亡的道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