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礼平作品:《记忆里的四则儿趣》(旧作整理)

 诗韵依依 2022-04-21


 

 





《记忆里的四则儿趣》(旧作整理)

|  |



挖蚯蚓(1)
雨,停了,积水的泥坑里,几条胖胖的蚯蚓,在慢慢的蠕动,一会儿卷曲,一会儿伸开。五十多年前,那只装蚯蚓的小木桶,又从记忆深处浮了上来。

蚯蚓,作用不多,过去农民用来养鸭子。鸭子吃它长的快。喜欢钓鱼的朋友,常挖来做钓饵钓鱼。

“天亮了,快起床,鸭子没蚯蚓吃了”。当年那个小屁孩,正在床上做梦娶媳妇,屁股上突然来了奶奶的轻轻的一巴掌。“好好,我这就去找蚯蚓。奶奶,您可要记得鸭鸭喂大了,一定要单独杀给我吃一只啊”。

奶奶心疼的说:“先把裤头子穿上再去,小十来的人了,还整天不知道害臊。听话就可以吃到一只整鸭子”。

小小“土匪司令”的他,一边揉一揉刚挨揍的屁股蛋,一边还哈气连天地抓起裤衩子往屋外去,嘴里还叽叽咕咕地:“奶奶来的真不是时候,老婆又不知道去哪里了”。

土里翻蚯蚓,这可是有学问的,你不在行,往往只能是空手而归的。他上学,头就疼,就喜欢玩泥巴。之所以说,他这个家门口小孩子的王,找蚯蚓,特有眼力,知道哪有哪多。翻蚯蚓这个苦活,还有个诀窍,赶早是必须的。潮湿松软的树根下,以及小雨过后的菜园里,一翻一个准。夏初时,麦子收割后,农人用牛犁地后放水进来,地方话叫绕田,这里蚯蚓特多还肥嘟嘟的。

这个所谓的小孩们土匪头子,十岁过了,瘦弱的样子,还没有七八岁的人样。再加上从外表看,给人们的第一印象,智商比同岁数的孩子们差了不少。所以家人怕他在众人面前受欺,就不让离视线远,往往被人欺负了,家人还不知道。久而久之,他在生人面前,胆子越来越小,甚至与不认识的人说话结结巴巴呢,更不敢抬头看一下。麦子与菜籽收割后,灌水犁好待插秧,蚯蚓再多,他也不会去。自己家自留地里,蚯蚓多的是,只要自己天天赶找,就不会被别人先抢翻个空的。大不了多花点儿功夫,只要肯吃苦,家里二十来只鸭鸭,不求养不肥的。

唉!一下连续十来天没下雨了,再怎么肥沃的潮湿地,也干的不得了哦。他小小的身子骨,使再大的力气翻挖,只能是徒劳无益。 

嘿嘿嘿,这个小屁孩就是靠吃狗屎长的货:运气好的不得了。

“你往后天天,从家里偷锅巴给我吃,本姑娘保证你家鸭鸭天天有蚯蚓吃。拿回家收好,这能吃三天”。

他转身瞅着突然出现的一小木桶蚯蚓,脸上顿时羞红了起来,心里却在回味着,这不就是奶奶早上一巴掌打掉的梦里媳妇吗。

眼前这位颇为漂亮的小姑娘,似乎看透了这俏皮泥猴子心里的小九九。“乱七八糟想些什么啊?天上没有天鹅,把你家二十来只鸭鸭养好了,够你吃的”。

小九九被戳穿,臭小子他,赶紧吃力地拖着这一小木桶蚯蚓,一边小跑一边紧张的解释。 “没,没想什么。我,奶奶,不让我偷锅巴出来,给你吃了”。

后来,臭小子又去翻过几次蚯蚓,带着那只小木桶,兜兜里藏着奶奶做的锅巴。可是,那个漂亮的小姑娘,再也没来。臭小子也不敢打听打听,只有那只装蚯蚓的小木桶,装满了他童年的心事。


 捉螃蟹 (2)
螃蟹,生存于浅浅的小水塘边边角角洞穴里;秋后,蟹子都长成熟了,过去的孩子们没事就去捉。在那个时代里,人们的经济水平普遍较差,吃的人不多见。所以很容易被捉到,吃不掉就拿到市场上去卖;没什么人吃得起,自然也就没有市场热卖了。往往家人们一煮就是一大铁锅,给淘气的孩子吃个足够。

吃蟹子,这可是一个细活。粗人以及在饭桌上狼吞虎咽的人,根本就不会先去顾及这道美食的,为了留下什么好印象,通常都是在餐宴快要结束,才迫不及待趁热闹拿一只,去一边胡乱完事。

久而久之,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很多很多年前,仅仅只有八毛钱一斤的大螃蟹无人问津,而今一下子就成为餐桌上无蟹不是上等席。其实当年的八毛钱,也相当于现在一个普通人的日收入一两百块钱。而今有了热卖点的原因是,请人吃饭的饭局越来越多,所以也就随着泡沫经济的大浪潮,成了市场上的抢手货。

由于成为热门,现在的螃蟹早就不再是深秋后才有卖,蟹子都不再是那野生的了。有了好市场,自然就会有大钱可挣,野的找不着,那就去养殖。人们都红眼病了,也就没有了那么多的水沟水塘来供养蟹,大片的农田被用来养殖螃蟹挣钱。

自古就是有利就有弊,许多有挣钱头脑的人,往往忽略了,良田被占用过多,吃的粮食何处来,基本上都不会去考虑;只要有钞票,就不愁没得吃。

更坏的不利之处,被花花钞票迷茫了的生意人,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凡是一哄而上的事情,都没有什么好玩的。

一只只小小的螃蟹,不说它早就没有那纯纯的野生味美感;做此生意的人远远大于所需求量,好价钱也就自然大大退去。 人生处世莫不如此,每一个人都要有清晰的思路,千万不要盲目乱闯荡,见好就收,才是真正的成功之人;任何一个人,都不要去学那贫困时代里什么不懂的孩子,稀里糊涂,捉什么八只脚横着行的大螃蟹,稍微不小心,就会被那恶霸道的两前爪,夹的你手好疼老半天。而今现实中的生意场上更是如此,处处都有那如八只脚横着行的霸道螃蟹。若是不谨慎一点儿,冒冒失失前去凑什么热闹,终究不挣钱事小,抬了别人一路顺风顺水往前冲去,还得替人暗暗数钞票。老话说的对;车到山前必有路。人家搞得挺不错的,我不得红眼病,静下心来,动点儿脑筋,去那无人知晓的路上,捉小泥鳅,给你们爆个冷门来看看。



捉泥鳅(3)
小小的泥鳅与大螃蟹生存的方式,大不相同;它生活在冬季干枯而潮湿的小水塘底表层下,偷偷地晒着暖和的小太阳,快活似神仙。无人问津的是,八只脚的大螃蟹,卖价还有个八角钱,而它只因依赖吃泥巴维持小命,是个分文不值的货。过去人们食用它的方式,就是将它搁入冷水锅里和豆腐一块煮熟。这也就是史上泥鳅钻豆腐的一道小菜,冬天里吃起来特热乎。

小小土匪司令的他,门前有个小圆塘,是供水稻田储蓄水而人工开挖的,因为它周围不靠近任何小河大沟,水源全靠稻田里流下来,算是死水塘一口。到了冬季少雨时,自然会干枯见底无水了。好玩耍的小屁孩们,就把它当着开心的游乐场打闹。被人们戏称为汤司令的孩子头,是个小鬼机灵的东西;由于他虽然比伙伴们年长几岁,身子骨却特瘦弱,还特不爱干净,大冬天的,还总光着个屁股在外玩耍。

你们爱玩什么就怎么闹腾去,只要不真打起来殃及池鱼就好。他喜欢玩泥巴,揉捏个小猫小狗什么的特拿手。于是他出来玩时,手里总不离一把小小的铁铲子。其实他就如发现非洲大陆似的,暖洋洋的小干而潮湿的塘里,肯定有不少小泥鳅,偷偷出来晒太阳。他不想上学不想读书,于是就从老师的眼皮底下逃了出来。小伙伴们这会儿还都在学校里出不来,于是他就拼命地挖起泥鳅来,好好让家人烧熟了,美美吃个够。也不过个把小时的功夫,他小小的力气,竟然挖了一大洗脚盆的泥鳅;正在为自己的劳动而高兴之余,他的小伙伴参谋长先生,也逃学来到了他的身边:“我的大司令啊!你捏这么多男男女女干什么呢?这是生活作风不好的问题呀”?

天啊!他没有发现我找了那么多泥鳅,否则让他这个比我还要护食的鬼东西,非抢光了不可。于是慌不择路的地:“你看上哪个,就拿回去做老婆吧”。

“屁话,我才没你这么无聊”!话没落音,好追究个什么的,被大人们戏称小小参谋长的小屁孩,突然一下发现光着屁股的所谓汤司令,旁边有个奇怪的大洞洞。两个人赶紧瞅瞅,曲里拐弯的,黑乎乎,什么都看不明白。

参谋长尖叫一声:“不好!我们班上同学说过的,这叫国外的一个什么澳门,专门吃光屁股的小孩子”。

天啊!这下可把个随人意,号称自己是土匪司令的他,吓得屁股尿流,像个泥猴子似的,推着满满一大洗脚盆泥鳅,连滚带爬的回了家。一进门,就迎来了妈妈特心疼的一顿臭骂挨打:“你就是不学好,将来长大了肯定没饭吃。等你弟弟放学回来问你干什么了,看你怎么回答?”!

打骂归打骂,特不听话的小屁孩他,还是很快地吃到了妈妈特意为他独自一人煮的泥鳅钻豆腐,这是贫困人家享有的美食。



找蝉壳(4) 
“喂!小王八羔子啊!听说,喳溜子壳能卖钱”!小女孩望着已远去的小男孩喊着。不知小屁孩的耳朵特灵,还是特想听到背后的什么声音。止步一个鬼脸:
   
“知道了,我明天还继续偷锅巴给你吃”。
  
“那我,就天天来你奶奶菜园里放牛”。
  
这可吓坏了小屁孩,急得他双腿直发抖,一个劲的直摆手喊:“千万别这样,奶奶会打死我的啊”!
 
远远的小女孩捂着脸,叭嚓一声笑:“熊样”。
   
喳溜子三字,是太平人对蝉的土话。这个麦收季节里,蝉蛹大量从土里爬出来,到树上去蜕变。此蝉壳,药材公司大量收购。壳,晶莹剔透,易碎,不大好保管。孩子们要想找的多,必须要赶早。赶早,不仅仅是怕落后,更因为蝉蛹每天天亮前就悄无声息的破土而出,慢慢爬到树上蜕皮,成型后为黑色能飞能叫的“喳溜子”。太平佬有句口头禅:“喳溜子叫,种早稻,喳溜子飞,堆草堆”。意思是说,这个夏季就结束了。
 
这已是一九七三年的夏天,小屁孩家,服从相关政策,不再养鸭了。他不上学,生产队里去劳动,没什么力气是一,还不到参加劳动的年龄是真。给公家看看牛挣工分,也轮不到他家,因为全照顾困难户未成年子女了。干嘛去呢?他想起了去年放牛女孩的那句:
  
“喳溜壳能卖钱”。
   
于是,他这个已被人视为臭豆腐乳的小屁孩,再也不用奶奶在屁股上挨一巴掌才起床,天天天麻麻亮就去找蝉壳。这可是个细活儿,不单纯不能碎了,更不能受潮湿,否则卖不掉。他找了条父母不用的旧枕头套,把每天从树枝上找来的蝉壳,小心翼翼的装进去。小孩们都是眼馋的主,见他天天都能找到许多蝉壳,就也都来凑热闹。他家树多,自然蝉就多。为了不让别的小孩子们来这找,瘦弱的身子,又斗不过任何一个同龄人。可他的嘴巴厉害,开口就用脏话骂人的,什么样的脏话狠话,都敢脱口而出。他的臭豆腐乳名号,就是这么得来的。他还养了一条狗,特听这个小臭豆腐乳的话,小手只要一指,立马就对人大叫起来,谁都不敢越雷池一步。
  
找蝉壳的旺季就要过了,他的收获也是满满的了,整整两大枕头套。要去卖掉,心想自己又认不得街在哪个方向。于是,就跑去找那个放牛女孩,看看能否帮忙一块去。
   
“屁话,有困难了,就晓得来找我,门都没有!”把个跑得满头大汗的他,一见面就骂得狗血喷头。平日里嘴巴狠的如土匪司令似,这会儿傻跟了。笔挺地立在那直挠头皮,一个字都蹦不出来。
   
“也不怕你奶奶打断你的狗腿了。赶紧回去叫你妈妈替你卖了。你妈妈是个心细的人,不会吃人亏的。对了,养蚕宝宝,比弄这合算多了 ”。一股脑儿说完,如赶狗似的,三下五除二地把他推出了门外烈日下。
   
臭豆腐乳的妈妈,第二天在生产队里请了个下午假,去城里把蝉壳卖了。价钱不错,三块五毛钱。他的母亲心想,这是孩子的血汗钱,不能乱花,用三块钱在商店里给小屁孩买了两件红背心,五毛钱买了一大盘豆腐汤,犒劳一下一家人。用现在的话来说,这就叫有经济大脑的人,做事就是不一样。小屁孩他虽然很臭,脑子随母,聪慧。妈妈的这一举措,使他决心来年养蚕宝宝。用现在的话来说:去创业。


 





 

作品不断添加中......

宋礼平作品:《角落里生活》之一
宋礼平作品:学 无 止 境
宋礼平作品:休  眠
宋礼平作品:那 些 年 里
宋礼平作品:滴水之恩
宋礼平作品:不要再拿你的愚昧无知去养人了
宋礼平作品:继续言电信网络诈骗
宋礼平作品:善良与丑恶
宋礼平作品:真与假的一点解析
宋礼平作品:偷锅巴给你吃
宋礼平作品:偷锅巴给你吃(二)
宋礼平作品:偷锅巴给你吃(三  )
宋礼平:男人一生中的两个女人
宋礼平作品:一点儿感言
宋礼平作品:智能手机的好处
宋礼平作品:老 宋 杂 谈
宋礼平作品:他与黑衣少女的故事(一)
宋礼平作品:他与黑衣少女的故事(二)
宋礼平作品:他与黑衣少女的故事(三)
宋礼平作品:嫦娥欲哭无泪
宋礼平作品:嫦娥欲哭无泪(之二)
宋礼平作品:嫦娥欲哭无泪(之三)
宋礼平作品:嫦娥欲哭无泪(四)
宋礼平作品:优质的女人不怕年龄
宋礼平作品:没了铁饭碗
宋礼平作品:往 日 情 怀
宋礼平作品:"我是个侦察兵"
宋礼平作品:看 走 眼 了
宋礼平作品:边玩弹弓边养蚕宝宝(好文!)
宋礼平作品:自作多情之能者为师
宋礼平作品:我的一点儿老年痴呆症解析
宋礼平作品:《幸福与生活》杂谈
宋礼平:《折腾》系列杂文之一
宋礼平作品:解放军叔叔好
宋礼平作品:去抖音里撒网
宋礼平:《折腾》系列文之二
宋礼平:老宋杂谈优秀
宋礼平作品:老宋再杂谈幸福生活(一)
宋礼平作品:老宋再杂谈幸福生活(二)
宋礼平作品:《老宋再杂谈幸福生活》(三)
宋礼平作品:《老宋再杂谈幸福生活》(四)
宋礼平作品:《杂谈失败》(一)
宋礼平作品:《杂谈失败》(二)
宋礼平作品 // 随笔:社会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
宋礼平作品:《随笔:社会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二)
宋礼平作品:《一点儿生活日记》(一)
宋礼平作品:《一点儿生活日记》(二)
宋礼平作品:《一点儿生活日记》(三
宋礼平作品:《再杂谈老年人的生活》(一)
宋礼平作品:再闲扯子女教育
宋礼平作品:科学与智商的理念
宋礼平作品:冬  至
宋礼平作品:言家长里短
宋礼平作品:简言苦中苦
宋礼平作品:一个小人物的一点儿笔记
宋礼平作品:简言——骗子、贪小便宜与人的善良大方、人的诚信第一
宋礼平作品:再闲扯腊八节
宋礼平作品:浅析爱情、婚姻、家庭、子女教育,以及怎样善待父母
宋礼平作品:简 言 傻
宋礼平作品:他与黑衣少女的故事(二)
宋礼平作品:老宋今年再扯过大年
宋礼平作品:散文诗一组
宋礼平作品:少年夫妻老来伴(旧作整理)
宋礼平作品:生活其实很简单(旧作整理)
宋礼平作品:我的网络生活及聊天的利与弊之感慨一
宋礼平作品:我就是个走街串巷的卖货郎之网络生活感慨
宋礼平作品:再作套近乎及赌、贪、骗、玩
宋礼平作品:记忆里那个小皮匠的故事(旧作整理)
宋礼平作品:诗 五 首
宋礼平作品:愚人节里童言无忌
宋礼平作品:记忆里一点儿饲养鸡鹅鸭的知识及感言
宋礼平作品:生活的好与不好,就是要时刻防患于未然






 



-- 

-- 

-- ,,

-广- 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