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身边人讲身边事】党员夫妻同抗疫 双医家庭用党性诠释“小家大爱”

 冬竹456 2022-04-21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在抗疫一线,他们是夫妻,亦是战友,互相鼓励,彼此支持。这是一个普通的“双医家庭”,妻子张影是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肺病科医生,丈夫王奎刚是同一家医院内分泌肾病科副主任。这又是一个不普通的“双医家庭”,此轮疫情来袭,夫妻二人义无反顾地站上了疫情防控第一线,张影随队支援定点救治医院,王奎刚临危受命负责过渡病房,夫妻二人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展现出夫妻一个是老党员、一个是“火线入党”党员二人携手抗击疫情的勇气与担当。

3月3日,新冠疫情再次侵扰江城吉林,变异毒株超强的隐匿传播力度让感染人数迅速攀升。形势严峻,张影第一时间请战,3月7日医院通知其立即随队支援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定点救治医院。作为肺病科的一名临床医生,张影对新冠患者的救治熟悉又陌生,新版诊疗方案、各种应对处置办法她早已了然于心,可真正工作起来,张影还是面对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图片
张影在定点救治医院参与支援

最初张影被分配到定点救治医院的重症组,这里收治的都是病情危重的新冠肺炎患者,患者年龄大,几乎丧失自理能力,合并多种基础疾病且病情复杂多变,其中部分病人因病情还需要给予俯卧位通气、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等治疗,这就给医护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不仅要时刻关注重症患者情况,帮助调整体位,调整呼吸机参数等,还要照顾好患者的生活起居。每个班次下来,张影防护服里的衣服都是湿透的状态,人也仿佛虚脱一般。

根据疫情防控部署安排,张影随队转战至吉林市中心医院定点救治医院,并作为副领队带领12名医生、40名护士全面接管新冠9疗区的工作。新的“战斗阵地”也带来了新的挑战,病区较之前大了不少,收治的患者数更多。张影迅速适应新的工作环境、重新捋顺工作流程,完善相关制度,带领团队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

定点救治医院收治的患者除了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需要对症治疗外,还有很多情况特殊的病人,有小脑急性梗塞的高龄大娘,有顽固性心力衰竭生活无法自理的大爷,有外科困难手术术后多处引流的老大哥,还有一直吵着要回家的阿尔茨海默症爷爷……这些都给治疗增添了更大的困难。再加之疫情带来的心理上、情绪上的变化,有几例合并基础病的患者出现精神焦虑、严重失眠的症状,对治疗有了很大的抵触情绪。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张影带领医疗队的同事们逐一详细地了解病人情况,集思广益,发挥团队中医生来自多学科的优势特点,因病治宜,开展个性化治疗,采取口头倾诉、书面表达、分散注意力等方法,引导患者将负面情绪表达出来,再予以化解。通过带领患者进行深呼吸、做操、足浴等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释放了他们的压力,不仅对治疗更加配合,治疗效果也得到了提升。

 
图片
张影在定点救治医院当起了小患者的“大白妈妈”

作为病区负责人,张影除了要时刻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还要兼顾管理工作,帮助队员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上遇到的各种问题。即便是交班返回驻地后,仍通过工作群时刻关注舱内工作情况,提醒注意的事项,确保病区正常运转。

直至4月6日,张影在定点救治医院日夜奋战了30天,其所在团队共救治新冠肺炎重型、轻型、普通型患者共计186人。在三月初刚刚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张影,在抗疫一线任劳任怨、不辞辛苦,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凡事冲锋在前,处处起到了模范引领作用。因其在工作中的突出表现,经市直机关工委、市卫生健康委机关党委预审同意,被医院党委批准为优先发展入党人员,并在她出舱结束援助任务这一具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里宣誓入党!

 
图片
支援定点救治医院的张影在门诊党支部副书记李红新的领誓下庄严宣誓

与张影同一天奔赴疫情抗击一线的,还有她的丈夫有着6年党龄的党员王奎刚。3月7日,经过前期紧锣密鼓改造的过渡病房正式启用,王奎刚的角色也从内分泌肾病科副主任转变为过渡病房临时负责人。

 
图片
王奎刚参与多学科会诊

作为一支靠“东拼西凑”组建而成的团队的负责人,王奎刚从走上岗位的时候,就对可能面临的困难做了最充分的思想准备。工作之初,为了能保证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王奎刚不分白夜陪同科室医生接诊患者,并与相关科室不断进行沟通,协调收治流程、处理方案、转科沟通等,直到每位医生均能独立接诊处理患者。除此之外,王奎刚还要带领团队克服患者病情危重、医护经验不足等困难,完成了很多难以想象的任务。

过渡病房承担着来自发热门诊、急诊和门诊收治入院的病人,其中一些患者还是方舱医院的出院患者或阳性密接人员,这给科室的疫情防控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王奎刚深知重任在肩,要将院感防控做细做实,不留死角,严守抗疫第一关,阻断病毒蔓延。但更为艰巨的是,由于疫情原因,市内其他医院患者收容能力下降,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科室先后接诊了百余例急危重症患者。重症过敏性紫癜、脾梗死剧烈腹痛、反复消化道大出血、各种血液病病人、严重过敏、急性小脑梗死、肝性脑病、肝硬化腹水、高热肝损害、肝脓肿合并上腔静脉脓栓形成、毛细血管扩张性消化道出血等等。这些疾病对于专科医生来说都相当棘手,对医护人员的诊疗能力和应变能力更有着较高的要求,医务部负责人王俊玲感同身受地说,过渡病房俨然成了第二个ICU了,这也让过渡病房全体医护人员瞬间得到了共鸣。

过渡病房的工作是很紧张的,有时深夜也有突发需要抢救的病人,为了确保医疗安全和治疗效果,王奎刚每天都要亲自查看每一位患者,分析病史、询问症状、仔细查体、检测指标,从而给出更为科学的治疗方案。让王奎刚印象深刻的是一名反复消化道大出血的病人,几次从死神的手里将他挽救回来,使患者最终得以妥善救治。除了关注治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王奎刚带领科室医护人员急患者之所急,在细节之处照顾患者的生活起居,让大家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一名病人在住院期间,他的弟弟因疫情封控不能来医院陪护并为其处理住院事宜,了解情况后的王奎刚先行垫付了住院费,患者的弟弟得知情况后十分感谢。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医患之间的信任和依赖更让人感动。

 
图片
王奎刚为颈痈病人换药

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疫情面前,正是有一个个这样的“小家”默默付出,才有了千千万万个“大家”的安宁与稳定。西汉诗人苏武在《留别妻》一诗中写到“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行役在战场,相见未有期。”这是张影、王奎刚这对夫妻的现实写照,但与诗中不同的是,面对即将到来的抗疫胜利,夫妻相见之期已经不远……





撰稿:玄   乐

编辑:魏   婷

责任编辑:赵   阳

总编辑:于   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