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佾篇》3.3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莫远忧的图书馆 2022-04-21

3.3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注释】

仁:儒家提倡的道德标准。

【译文】

孔子说:人的内心不追求仁,表面上遵守礼又有什么用呢?人的内心不追求仁,表面上演奏乐又有什么用呢?

【学而思】

儒家推崇礼乐,礼和乐是形式,其本质是为了提升人性,使上位者能爱民如子,百姓能知耻且格

【知识扩展】

《礼记·儒行篇》:温良者,仁之本也;敬慎者,仁之地也;宽裕者,仁之作也;逊接者,仁之能也。礼节者,仁之貌也;言谈者,仁之文也;歌乐者,仁之和也;分散者,仁之施也;儒皆兼此而有之,犹且不敢言仁也。

【译文】待人态度温和,心地善良,这是仁的根本;做人做事能够恭敬谨慎,是仁的基础;胸襟广阔,宽容大度,是仁的具体表现;谦逊待人,是仁的能力。待人接物、言谈举止,有礼有节,是仁的外在表现;言语谈吐,是仁的文采;唱歌奏乐是仁团结他人的方法。分财济贫,是仁的布施。儒者具备了上述的种种美德,尚且不敢说自己合乎的标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