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调研报告: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2022-04-21 | 阅:  转:  |  分享 
  
调研报告: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根据年度工作安排,5月下旬,市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围绕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
资产管理情况,先后赴徽州区、歙县实地调研,察看部分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点,专题听取了市财政局关于全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汇报,
并召集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审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委、市机关事务管理中
心、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等10家单位进行座谈,听取意见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近年来,市政府及财政等部门认真落实中央
及省、市委决策部署,不断健全完善管理制度,优化资产配置,加强资产使用、处置和收益监管,较好地保障了行政事业单位有效履行职能、社会事
业健康发展。截至2019年底,市直203个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总额105.15亿元,其中:72个行政单位资产50.17亿元,131
个事业单位资产54.98亿元。按照资产类别划分,流动资产76.18亿元,固定资产22.21亿元(6类固定资产具体为:土地、房屋及构
筑物17.33亿元,通用设备2.44亿元,专用设备1.64亿元,文物和陈列品0.06亿元,图书档案0.22亿元,家具、用具、装具及
动植物0.52亿元),在建工程2.64亿元,公共基础设施等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2.4亿元、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1.72亿元。主要工作情
况如下:一是监管体系初步形成。制度建设方面,市政府出台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资产处置等办法,制定办公用房、公务用车等管理
制度。市财政局制定出台《XXX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核实暂行办法》、《XXX市市本级单位部门通用资产配置标准》等等,基本形成“财政部门
-主管部门-行政事业单位”三个层级的监管体系。管理效率方面,各单位按照财政部门统一部署,开展清点盘查,及时录入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实
行信息化管理,资产动态监管和资产配置、处置等事项基本实现网上办理。二是有关改革稳妥推进。有效保障机构改革,稳步做好机构改革期间资产
管理,强化资产调配,市财政等部门及时制定方案,指导各单位按照“规范管理、防止流失、有序衔接”等要求,平稳有序开展资产划转、处置,统
一调剂配备办公用房。积极推进管办分离,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统一监管,加快行政事业单位所办企业与主管单位脱钩,已整体划转市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徽州文化艺术有限公司2户企业,批复4户企业划转方案,关闭注销5户“空壳企业”。三是管理成效逐步显现。管理
办法有创新,如市公安局利用条码和OA技术,实现从资产预算编制、采购建设、验收入库、日常领用、运行维修、报废清理全生命周期管理;市人
民医院依托HERP信息管理系统,对固定资产实行三账一卡、责任到人管理。服务能力在增强,实行公务用车统一标识、集中使用和管理,降低单
位运行成本;教育、医疗卫生等行业资产规模较快增长,教育教学、群众就医条件明显改善。二、存在问题(一)责任落实不够到位。一是重视程度
不够。调研发现,当前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资产权属不明,家底不清现象依然存在,在资产配置方面,单位之间、行业之间、部门之
间,资产紧缺和闲置现象并存,缺乏合理有效的流动调剂。二是责任意识不强。主管部门和单位“重资金、轻资产”“重购置、轻管理”的现象较为
突出。部分单位实物资产不履行入库、出库手续,报废、转让资产未及时销账,造成资产账务管理与实物管理脱节,账面资产与实际不符。三是监管
力度不足。从内部监督来看,部分单位内控制度缺失或可操作性不强,专人管理缺位,监督、考核、激励机制不完善,部分资产如文化文物等缺乏专
业人才管理。从外部监督看,财政、审计等国有资产管理监督部门工作繁杂,人力有限,难以对资产购置、使用、处置等各个环节实时跟踪管理,监
督力度不大。(二)日常管理不够到位。一是制度执行不够到位。2019年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以来,公共基础设施等资产未按要求纳入管理
单位的财务账,游离于会计核算之外。部分政府投资项目未及时进行竣工财务决算,转固不及时,导致产权登记主体、会计核算主体、管理主体长期
分离。登记主体与管理主体工作交接不到位,造成基础资料缺失,资产价值难以认定。二是管理过程存在脱节。部分单位资产预算管理缺失,资产采
购无预算或预算未细化,缺乏预算约束。资产处置不合程序,部分单位资产长期不清理、不处置,废旧资产堆积仓库,长期不办理核销。三是租用处
置效益不高。2019年度,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益仅27.65万元,资产处置原值9936万元,收益12.64万元,收益
率仅0.1%。据统计,2019年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在市公共资源中心进场交易的项目仅16个,交易额约1278万元,实现资产增值仅34.
62万元,进场交易项目“少而小”。(三)问题解决不够到位。一是产权登记比例较低。据统计,全市80%以上单位办公用房未办理不动产权证
,市直26处有独立办公场所的主管部门,有15处未办证,有7处未入账。其中,市级大院土地及两栋大楼分别仅以1元入账。二是手续程序缺失
普遍。大部分单位存在土地划拨手续、规划审批程序不完备,建筑工程验收缺失,消防未验收等遗留问题。三是解决问题办法不多。对于缺失的程序
、手续如何补办,没有明确。对于消防未验收或验收不合格情况,改造困难。对于房产建设时存在自筹资金、银行借款抵押等情况的,如何办证划归
,缺乏指导意见。三、意见建议(一)要压实监管责任。一是强化落实综合管理职责。财政部门要当好管家,加大集中管理力度,加强指导监督,搞
好协作配合,推进资产整合,推动部门间资产统筹调剂和合理流动。二是强化落实具体监管职责。主管部门要加强本部门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处置
等事项的审核和监督管理,结合单位实际情况,进一步厘清所属单位资产状况,做到底数清楚、账实相符。三是强化落实管理主体职责。使用单位要
树立“人人都是资产管理员”的理念,进一步落实管理人员,健全内控制度,明确管理责任,强化资产从“入口”到“出口”各环节动态管理。(二
)要夯实基础工作。一要健全完善管理制度。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制度的“废、改、立、行”并举。加强新政府会计制度执行,做好公共基础设施资
产登记入账和管理工作,及时将公共基础设施、保障性住房等资产分类登记入账,做好会计核算。加快在建工程转固,具备转固条件的竣工项目,要
加快办理相关手续,及时清理已投入使用未转固在建工程,做好财务决算等基础工作,切实提升工程类资产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二要细化实化日常管
理。坚持全生命周期的规范化管理,强化资产配置、租用、进场交易、处置等各个环节管理。加强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结合,细化资产采购预算编制
,从严做好新增资产配置,原则上做到无预算不审批,坚持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紧密结合。三要切实提高使用效益。坚持合理
配置和有效利用,加大力度盘活存量资产。进一步规范开展资产处置,对长期积压的废旧资产,制定便于实际操作、符合相关规定、简化处置流程的
工作意见,切实解决“销账难”问题。要盘活闲置资产,提高闲置资产变现率,尤其是对于价值较高的资产,要充分运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平台,
最大程度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三)要提升管理水平。一要注重解决遗留问题。市政府要协调相关部门,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制定“管用、好
用、实用”的办法,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借鉴成功有效的案例,特事特办,统筹推进权证不全、权属不清等历史遗留问题解决。二要丰富日常监管手
段。要将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列入审计、监察重要内容,坚持内部监督与财务监督、审计监督相结合,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长期监督相结合,健全考
核奖惩办法,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提高国有资产管理积极性。三要创新资产管理办法。要加强科技手段运用,积极推广市公安局等单位经验做法,学习借鉴外地市先进典型经验,实现固定资产从购置入账、管理维护,到报废处置、资产核销全过程管理,为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有效管理提供技术支撑。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强化专业知识培训,提升管理资产的能力和水平。
献花(0)
+1
(本文系zhengtu342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