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针疗法

 H珠Q 2022-04-21

万病一针:针刺单穴的两种疗法

导  语

中国针灸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单穴治病”又称“独穴疗法”,是指在应用针灸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每次只取1个穴位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单穴治病具有取穴少、收效快、疗效高、简便易行、容易被患者接受等特点,在针灸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合谷穴治疗感冒

1975年秋季,我去杭州妹妹家中,与外甥同住一室,晚间上床欲睡时,感觉背部寒冷异常,同冷水浇一样,伴有全身违和及头痛等症状。即起坐,倚靠在床边的靠背上,自查脉弦略数,90次/分钟,考虑可能患了流行性感冒。即自行针刺治疗,以右手持28号2寸长不锈钢针,刺入左侧合谷穴,待针下出现酸胀等感应后,留针。在留针期间,为使酸胀等感应不消失,每间隔1~2分钟行轻微捻转或刮针柄法,使局部酸胀等感应始终不间断,并向上臂不断传导。约半小时后,头痛及背部发冷等感觉逐渐减轻,1小时20分钟后诸症基本消失,脉转和缓,80次/分钟,自觉舒适,立即出针。随即安然入睡,次日清晨,精神饱满,健康如常。而外甥则头痛欲裂,高热不退,至医院测体温为39.5℃,经输液及服药数天方愈。

按:上述的自身试验使我对针灸治疗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某些时候,在一定的条件下,针灸单穴的刺激量达到适当的强度时,也是可以治愈疾病的。这些条件是:①患者的抵抗力即免疫系统要健全,对针灸的刺激较敏感。②治疗要及时,最好在发病的初期,如果错过时间,疗效就要受到影响。当然还有其他因素,如环境、气候、温度、湿度、患者的精神状态、医者的体力及技巧等,对疾病的治疗都有一定的影响。

百劳穴治疗失眠

百劳穴系经外奇穴,位于项部后发际下1寸,大椎穴上2寸,左右旁开1寸处,共2穴。《针灸资生经》谓其主治妇人产后浑身痛;《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则谓其主治结核瘰疬,亦治颈肌痉挛或扭伤。而我用以治疗失眠,收效亦较为满意,尤其对于心脾亏损所致的失眠,疗效更佳。

例1:屠某,女,32岁,职工,住桐乡县委招待所,门诊号5361,1962年4月6日初诊。诉1年来经常失眠,时轻时重。近2月来每夜只睡2~3小时,伴心悸、怔忡、头目眩晕、汗出疲乏、胃纳欠佳等症,经服中、西药多次未见效。患者面色苍白,精神困倦,脉细弱,舌淡无华。诊为营阴亏损,心脾不调之失眠症。针刺曲池、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大陵、神门等穴,用补法,不留针,连续针刺3次无效。4月10日患者第4次来诊,治疗改针刺双侧百劳穴。进针1寸深,得气后用较轻捻转补法,每穴10余秒钟即出针。患者4月12日来诊时诉已连续两夜能睡5小时以上。仍针刺该穴,又经5次针刺治疗后(隔日1次),患者诉每夜能睡8小时左右,面色红润,精神好转,头晕消失,胃纳增加。为巩固疗效,又针刺治疗3次。前后共治疗12次,失眠痊愈。随访2年,睡眠一直良好。

例2:张某,男,28岁,住桐乡货运站,1973年11月3日初诊。诉平素患失眠,不时发作,此次因治疗血吸虫病口服血防846、锑273,已彻夜失眠3天。乃针刺双侧百劳穴,手法同上。11月6日复诊谓,针刺治疗后每夜能入睡6小时左右。继续针刺该穴,以巩固疗效,同时继续服用治疗血吸虫病的口服药物。直至1974年11月门诊随访,谓过去1年中再无失眠情况。

按:根据我们数年来的临床观察认为,针刺百劳穴治疗失眠方法简便,且确有一定疗效。我在门诊最初试用该穴治疗失眠时,曾遇一男性患者,职业为轮船驾驶员,每晚只能入睡2~3小时,病程已2年,经针刺该穴2次,每晚能入睡6~8小时,观察1年,疗效巩固。我亦曾自身试针该穴,结果连续数晚睡得很舒服,但有一次看书时间较长,精神兴奋,结果这晚睡眠较差。由此得知针后不能用脑过度。在门诊中,还发现个别俯卧位治疗的失眠患者,针刺百劳穴后竟当场呼呼入睡。可见,如能睡前针刺,疗效可能会更好。

针刺百劳穴治疗失眠时手法要轻微捻转或轻微震颤,刺入最多1寸,不留针,对心脾亏损型疗效较佳,对其他类型如脾胃不和、肝阳上亢等则须另加相应配穴,以提高疗效。曾有一位学生看到我用百劳穴治疗失眠,回去亦用该穴治疗失眠,患者反而难以入睡。问其针刺手法?曰用深刺重泻法,故而适得其反。由此得出,针刺该穴必须用轻刺补法,否则疗效不佳。

止咳穴 内科疾病信息穴一针疗法

止咳穴

【位置】相当于传统腧穴孔最穴。《针灸甲乙经》中载:去腕七寸。

【取法】伸臂仰掌。在尺泽穴与太渊穴的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简便方法:腕横纹中点至肘横纹中点连线的中点上移1寸近桡骨桡侧缘凹陷处即是本穴(图 “止咳穴(孔最) 

2-2)。

【作用】具有宣降肺气、止咳和止血的作用。

【主治】咳嗽、咯血及支气管哮喘。

【治法】选一侧止咳穴,常规消毒后,用2寸毫针垂直刺1~1.5寸,施行快速提插捻转手法,使针感传至上臂或胸部时留针 30分钟,每5~10分钟行针1次,隔日治疗1次或每周治疗2次。急性咳嗽6次为1个疗程,慢性咳嗽12次为1个疗程。

【注释】 咳嗽为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感冒、支气管炎、哮喘、肺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脓肿、肺气肿、胸膜炎、肺癌等疾病均可引起咳嗽。历代医学家认为,有声无痰谓之咳 有痰无声谓之嗽,有痰有声谓之咳嗽,临床上多为两者同时存在,故统称为咳嗽。

孔最穴为手太阴肺经之郄穴。人体有16郄穴,郄为孔隙之意,是肺经经气输注之处。而郄穴的功用就是对本经循行部位所属的脏腑的急性病痛具有特殊的治疗效果。如急性咳嗽、咯血等,针刺孔最穴可以达到宣肺解表、止咳平喘、凉血止血、清热利咽的作用。此外,有学者在豚鼠针灸平喘的实验中证实,针刺孔最穴可以增强豚鼠对组胺致喘的耐受性。由此表明,孔最穴有一定的抗组胺的平喘止咳作用。

【病 例】赵某,男,49岁,工程师。于1996年4月16日就诊。患者咳嗽3个多月,近1个月以来症状加重。症见痰多黏稠,

伴有胸闷、气短,舌苔厚腻,脉滑数。X线检查未见异常。诊断为 咳嗽,取-侧止咳穴针刺,行泻法,留针30分钟,治疗1次后症状减轻,3次后痊愈。2周后随访未见复发。

一针治疗各种咽炎,无需辩证

医这十年来,几乎每天都会遇到咽炎的病人,尤其是冬季气候比较干燥,慢性咽炎极易发作。由于慢性咽炎反反复复,很难治愈,因此很多患者都失去了信心,只要不难受就忍着。咽炎不可怕,可怕的是也许会恶变。

各种咽炎, 我很少去辩证,一是因为我太忙,没有时间去思考这些问题;二是因为治疗这个病显不出技术含量;我大多用的是父亲教我的北派针法治疗,一针下去,无论是急性或慢性咽炎,都能立即见效,急性咽炎大多一次治愈,慢性经一疗程治疗治愈的也不在少数。再者,这个针法能立竿见影,无论什么咽炎,都能在顷刻间不疼不痒了,能提高医生的声誉。但不要以为很多医生治不了,你掌握了这套针法就可以高收费,我多次强调医德的重要性,病人得了一个小小的咽炎就花一笔不算小的钱,得了大病怎么办?还不得倾家荡产!这点仁心都没有,可想而知遇到没有钱的病人你会不会免费治疗!!!这套独特的治疗咽炎的北派针法其实很简单,一点就透,正说明了“大道至简”的道理。

方法是:在咽部疼痛部位的后侧(也就是脊椎上)找相对点,一针下去,行针一分钟,咽喉各种症状即消失或减轻。这个部位对于新手在针灸的时候注意不能深刺,以免造成危险,浅刺即效,不拘于某一穴位,针灸的最高境界就是灵活运用,才能有所进步。 

这套针法已有上千病例验证,对于条件所限,一时手上没有针灸针的朋友,用指针也能即可见效。

咯血、咳嗽 一针疗法

主治】咯血、咳嗽。
【治法】 坐位或仰卧位。取
一侧咯血穴常规消毒后,用1.5寸
毫针直刺1~1.2寸,快速提插法行   
针,以泻为主。使针感传至前臂或手指部位时停止行针,留针30分钟,每5分钟行针1次。轻症咯血取一侧穴位,重症咯血取双侧穴位,
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6次为1个疗程。若1个疗程咯血仍不止者,应建议去专科医院诊治。

【注释】 咯血是指发生在呼吸道的出血并经口腔咯出而言。临床上最常见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炎、支气管炎、肺癌、肺脓肿等疾患。祖国医学认为,咯血与外感风热、肺热壅盛,或肝火犯肺,阴虚火盛,伤及肺络或瘀血内阻,日久伤肺所致。属中医的“咳血”、“血证”之范畴。
孔最穴属于手太阴肺经之郄穴。而郄穴临床上多用于治疗其循经及所属脏腑所患的急性病症,如急性咳嗽、急性咯血等。因为郄穴为肺气经气输注之处,最善散瘀通窍,宣降肺气,血随气降,则咯血自止。正如《针灸大成》中所言:孔最穴能治吐血。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孔最穴作为肺经中的一个信息点,对调节肺气,疏通血脉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对咳嗽、咯血等疾病 有显著的疗效。
【病例】张某,男,45岁,教师。因咳嗽、咯血1周,于1995年3月17日就诊。病人近日因感冒、发热去医 胸片,发现右上肺有陈旧性结核病灶,先后3次发生咯血,每次10~40毫升不等,多为鲜红色,伴有黄色痰液。听诊右上肺有轻度干湿啰音。诊断为肺结核咯血,取右咯血穴针刺,1次治疗后,咳嗽、咯血好转,3次治疗后 咯血基本停止,并建议服用消炎药和抗结核药。1个月后复查未见复发。

哮喘穴 一针疗法

哮喘穴
【位置】相当于传统腧穴鱼际穴。《针灸甲乙经》中载 在手大指本节后内侧散脉中。
【取法】仰掌。位于手掌大鱼际部、第一掌骨中点的桡侧,赤白肉际处敢之(图2-5)。

【作用】具有宣肺解表、止孔最--咳平喘的作用。
【主治】支气管哮喘、气管炎。
【治法】选哮喘穴,常规消毒后,用1寸毫针,针尖向掌心劳
宫穴处斜刺5分左右,行捻转手
法,不强调补泻手法,使针感传向
拇指端或前臂处,留针25~30分钟,每5分钟行针1次。每次只针一侧穴位,疗程内两侧交替进行。重症病人可同时取两侧穴位或采用强刺激手法,隔日治疗1次,10次 1个疗程。
注释】 支气管哮喘是指在支气管高反应状态下,由变态反应原或其他因素引起的广泛性呼吸气道狭窄的一种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喘急气促,甚至张口抬肩,或夜间难以平卧等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以寒冷季节、气候急剧变化时发病较多。属于中医学“哮证”的范畴。
鱼际穴之所以能够医治哮喘,是因为鱼际穴为手太阴肺经之渝穴;处在肘部以下的重要部位。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原则,每个经穴的治疗作用都可以体现在本经的经内证候及脏腑的病症两方面。《神应针灸玉龙经》中载:鱼际穴治“伤风、咳嗽”。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本病的发生与免疫因素和环磷酸腺苷、环磷酸鸟苷在细胞中含量比例不同有关。在动物实验中观察到,针刺豚鼠的“鱼际穴”后,肺组织中的环磷酸腺苷含量和环磷酸腺苷与环磷酸鸟苷的比值均显著高于未针刺前水平,说明针刺“鱼际穴”的机制可能通过升高血浆和细胞内环磷酸腺苷含量,继而调整和提高环磷酸腺苷与环磷酸鸟苷的比值,而使支气管痉挛得以缓解,肺的通气功能进一步改善。总之,“鱼际穴”作为肺经中的一个信息穴应该有其特殊的作用,即对肺和支气管的咳喘有一定的治疗和缓解作用。
【病例】杜某,女,46岁,个体经营者。于1999年7月28日就诊。病人3天前因感冒诱发哮喘,夜间不能平卧,咳痰不多,鼻塞,流清涕,伴有胸闷、心烦、失眠等。检查:面色灰白,嘴唇紫绀,肺部听诊可闻及哮鸣音,苔薄白,脉细数。诊断为哮喘,取右侧哮喘穴针刺,用泻法,前后共治8次而愈。经随访4个月未见复发。

退热穴 一针疗法

【位置】相当于传统腧穴曲池穴。《针灸甲乙经》中载:在肘外辅骨肘骨中......以手按胸取之。
【取法】屈肘。在肘横纹桡侧端凹陷中。屈肘侧掌呈直角时,当肘横纹外端与肱骨外髁连线的中点。简便取法 以拇指指腹置于肱骨外上髁,指端前即是本穴(图2-6)。 
【作用】 具有祛风解表、清热降温的作用。 
【治 法】 取退热穴,常规消毒后,用2寸毫针迅速刺人1.5寸,提插强刺激,行泻法,每5 分钟行针1次,留针30分钟。轻症取一侧穴位,每2~3日治疗 I次,重症取两侧穴位,每日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对高热不退者,可配合大椎穴三棱针点刺放血3~5滴,一般24小时后可迅速降温。如经过了个疗程治疗无效者,应建议病人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杳。
【注 释】发热即体温超过37.4℃以上,是临床上常见的急症之一。一般认为,是由于感染、过敏或变态反应、结缔组织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组织坏死与血液分解产物的吸收、物理及化学因素、恶性肿瘤等引起。病人可表现为发热、面色潮红、多汗、乏力、头晕、头痛、恶心、不思饮食、心慌、气短等症状。中医学称之为“壮热”、“内热”等。
曲池穴为手阳明经之腧穴,周身脉气流注此穴时似流水人池中,取穴时,屈曲其肘,横纹头处有凹陷像似水池,故而得名。由于该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具有清热解表、降火退热、消肿止痒等功效,为古今临床用于治疗感冒和发热的要穴之一。《针灸甲乙经》中云:治“伤寒余热不尽”。近年来医学研究认为,曲池穴确有调节肌肤毛孔的舒缩功能,促进汗液分泌增加,使体内热能散发而达到降温的目的。
【病例】陶某,女,30岁,护士。因上呼吸道感染发热2天,于1998年7月24日就诊。检查:病人面色潮红,精神佳,体温39.2℃,心率每分钟94次,两肺正常,舌质淡红,苔黄于而厚,脉滑数,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实热证,取退热穴针刺(右侧),行泻法,留针30分钟,每分钟行针1次,同时选取大椎穴三棱针点刺,然后置无菌性玻璃火罐于大椎穴上2~3分钟,拔出7~8滴血,起罐后消毒穴位并用干棉球压迫。当日晚上病人体温已降至37.6℃第二天又治疗1次,第三天病人体温恢复正常。

一针疗法 胸闷穴

胸闷穴
【位 置】 相当于传统腧穴膻中穴。《难经》中载:在玉堂下一寸六分,直两乳间陷者即是。
【取 法】 仰卧位。在胸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两侧乳头之间取之(图 2-7)。
【作 用】 具有宽胸理气、宁心安神的作用。
【主洽】 胸闷、胸痛、气喘、肝气郁结等。
【治 法】病人仰卧。取胸闷穴常规消毒后,用28号1.5寸毫针以15沿胸骨刺人1寸,开始以小幅度提插寻找针感,待出现局部酸、麻、胀痛感时,留针30分钟,每5分钟行针1次,隔日治疗1次或每3日治疗1次,病重者可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如果病人伴有心慌、气短等症状时,应根据病情加刺内关穴,以提高疗效。
【注释】胸闷系指心、肝、肺等脏器由于种种原因而引起的胸部胀闷、憋气、压榨感等症状。它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与其他症状并存。总之,它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症状。膻中穴因位于两乳头之间的胸腔中部,且膻中又为心之外围,代心布命,居于胸膜之中,故名膻中。此穴归属于任脉,居于心包络   及肺脏之外,是心包经之经气聚集之处,乃心包络之募穴。《针灸甲乙经》中载:“咳逆上气,唾喘短气不得息,不能言,膻中主之。”由此可见,膻中穴具有畅通气机、宽胸理气、平喘降逆之功效。据临床治疗观察,针刺膻中穴对缓解心肺疾患引起的胸闷、胸痛及喘息等具有较好的疗效。此外,由于情志抑郁,肝气不畅所致的肝气郁结、胸闷心烦等症状,针刺膻中穴亦有舒肝理气、化郁散结之功效。
【病 例】 齐某,女,48岁,个体经营者。因胸闷、心烦1年,于2000年10月17日就诊。病人1年前因经营食品店而亏本后出现胸闷、心烦,甚至心慌的感觉,经服用中西药未见效。检查:精神欠佳,面色无光,五官端正,心肺未见异常,脉细数,舌质淡,苔薄白。诊断为胸闷,取胸闷穴针刺,30分钟起针时,病人自觉舒气顺畅。隔日再行针1次,大部分症状已消失,继续治疗2次而痊愈。随访2个月未见复发。

肺炎穴 一针疗法

肺炎穴
【位置】有相当于传统腧穴列缺穴。《针灸甲乙经》中载:去腕上一寸五分。
【取法】伸臂仰掌。在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简便取法: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一手示指压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当示指尖端所到达的凹陷处即是本穴(图2-8)。
【作用】 具有宜肺理气、疏风解表、通经活络的作用。【主治】肺炎、肺结核、肺气肿、哮喘。
【治法】取肺炎穴常规消毒后,用2寸毫针以10°向上斜刺
0.4~0.8寸,行捻转手法,强刺激,使针感传至拇指尖或肘关节处时,留针30分钟,每5分钟行针1次,10~12次为1个疗程。轻症取一侧穴位,重症取两侧穴位。伴有胸痛、发热等症状者,应配针刺肺俞、曲池穴等,可明显增加疗效;对病情逐渐加重者,应配合服用抗生素或送医院进行治疗。

【注释】肺炎是由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革兰阴性杆菌等引起的肺实质性炎症。主要表现为胸痛、气急、咳嗽、咳痰。典型球菌性肺炎,其痰液呈铁锈色;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肺炎,其痰液呈脓性或脓血性。病人常有发热、寒战等症状,严重者可引起休克性肺炎。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显著增高,胸透可显示肺部纹理增多增粗。本病易发于冬春两季,常在气候变化、受寒、淋雨、疲劳过度、外伤、手术等情况下诱发。
列缺穴为手太阴肺经之络穴,并与任脉之气相通,同时又是八脉交会穴之一。按经穴的循行路线与功用来看,可医治胸、肺、喉部之疾患。数千年来,历代医学家亦常用此穴治疗肺部疾病,证实确有疗效。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针刺列缺穴,不仅可以增强肺部的免疫功能,而且还可以调节肺部的通气量,缓解支气管痉挛,具有止咳平喘的功效。
【病:例】 祝某,男,53岁,工程师。因胸痛、胸闷、咳嗽3天,于2003年8月17日就诊。检查:病人呼吸急促,两肺可闻及少许湿性啰音,脉细数,舌质红,苔薄白。诊断为肺炎,取肺炎穴针刺,用泻法。经过3次治疗后,病人自觉胸痛、咳嗽均有好转。治疗8次后,所有症状消失,临床治疗痊愈。1个月后随访未见复发。

一针疗法 精神病穴

精神病穴

【位、置】 相当于传统腧穴百会穴。《针灸甲乙经》中载:在、前顶后一寸五分,顶中央旋毛中,陷可容指。

【取、法】 正坐。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头部中线与两耳连线的交点(图 2-16)。

【作 用】 具有通阳开窍、醒脑宁神的作用。【主 治】 功能性精神病。

【治 法】 取精神病穴常规消毒后,用2寸毫针呈 15*斜刺0.5~0.8寸,用泻法,当出现局部强烈针感时留针 30分钟,每5~10分钟行针1次,每次1分钟。隔日治疗1次,10 次为1个疗程

【注释】 所谓功能性精神病,就是由于精神刺激、心灵创伤或思虑过度等所引起的反应性精神病。其主要临床特点为,发病前有明显的精神创伤史,而且临床症状与病前精神创伤的内容一致,所有的症状表现均以强烈的情感而发,表现怪异,主要表现有“木僵状态”和“兴奋状态”,如精神呆滞、不善言辞,或躁动不安、哭笑无常,手脚颤抖、面红目赤、心慌气短、出汗、幻觉等。此型临床上治疗效果很好,一般无后遗症。

长期以来,临床上针刺治疗本病多选督脉之穴治之,而百会穴恰好位于督脉线上,同时又是督脉与足太阳经相交会之穴,位于人体之巅顶,而此处又为人体诸阳邪热所聚之所,火热升发,灼津生痰,阻蒙清窍而生疾。以此而论,针刺百会穴确有泻火开窍、清热除烦、醒脑安神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针刺癫痫病人的百会、神门穴等,可使大部分癫疴发作病人的脑电图趋向规律,或者使病理性的脑电波电位降低。上述结果表明,针灸百会穴能影响大脑皮质的功能活动,即对大脑皮质的兴奋状态具有抑制作用,而对大脑皮质的抑制状态又具有兴奋作用,亦所谓的双向平衡调节作用。

【病 例】 徐某,女,37岁,工人。因离婚后出现精神抑郁寡言少语、心慌、气短、出虚汗、幻觉等症状1年余,于2001年9月24日就诊。检查:表情淡漠,面色灰白,乏光,五官端正,呼吸平稳,心率每分钟 86 次,心律整齐,脉沉弦而数,舌尖略红,苔厚白。诊断为功能性精神病,取精神病穴针刺,用泻法,配内关穴,行平补平泻手法。每周治疗2次,连续治疗14次,病人神清气爽,谈笑自若,同时原有的心慌、气短等症状全部消失,临床治愈。4个月后随访未见复发。

一针疗法 癫痫穴

癫痫穴
【位置】:相当于经外奇穴腰奇穴。《针灸选穴手册》中载:在尾骨尖端直上二寸处。
【取、法】 俯卧位。在骶尾骨尖端往上量三横指处即是本穴(图 2-17)。
【作用】 具有宁心安神、熄风止疴的作用。【主治】 癫疴、抽搐。
【治法】 取癫疴穴常规消毒后,用3寸毫针点刺进入皮下后改成 15°,使针尖沿着正中向上平刺,可刺入2.5寸,先捻转后提插,使针感向骶尾部和小腹部放射,留针 30 分钟,每5 分钟行针1次。隔2~3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对个别病情顽固者,配合使用脉冲电连接腰奇穴与犬椎穴之针体,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注释】 癫疴是一组临床综合征,以在病程中有反复发作的神经元异常放电导致暂时性突发性大脑功能失常为特征。功能失常可表现为运动、感觉、意识、行为、自主神经等不同障碍,或兼·而有之。属于中医学“疴证”的范畴。
腰奇穴位于腰骶部,为督脉线上的经外奇穴,因其治疗癫疴病有奇效,故而得名。而督脉与任、冲二脉同起于胞中,同时又会于腰奇,故刺腰奇穴可起到通调督脉、平衡阴阳、镇惊止疴的作用,为治疴之首选穴位,所以近代医学家又提出了“治痫独取督脉”之说。(腰奇)看来选择腰奇穴治疴是从实践中得出来的经验。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针刺腰奇穴针感非常强烈,多数病人可出现闪电样感觉并传导至头顶部 此表明,该穴相当敏感,多数癫疴病人此处有较明显的压痛。而且,压痛越明显,针感就越强,治疗效果也就越好。其止病效果十分可靠,是其他穴位所不能比的。
【病 例】 连某,男,12岁,学生。于1998年7月21日就诊。据病人父亲代诉,患者从5岁起经常发生短暂性抽搐,意识丧失,经服用西药后抽搐症状得到改善,但仍有意识丧失。检查:病人发育欠佳,营养中等,大脑思维正常,脉浮大,舌质淡红,苔厚腻。初步诊断为癫痫,取癫痫穴针刺,强刺激,用泻法后连接脉冲电针灸仪治疗 30 分钟。同时,配合止疴散:钩藤 6 克,胆南星3克,天竺黄 6 克,牛角 12 克,地龙 8克,珍珠母 10 克,水煎服,每日1剂。经上述方法连续治疗3个月后痊愈。随访3个月后未见复发。

一针疗法 脏器下垂穴

脏器下垂穴
【位 置】 相当于传统腧穴百会穴。《针灸甲乙经》中载:在前顶后一寸五分,顶中央旋毛中,陷可容指。
【取法】 正坐位。在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当头部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叉点处取之(图 2-19)。

【作用】 具有调节经气、升阳益气、固脱脏器的作用。【主 治】 胃下垂、肾下垂、子宫下垂、直肠脱垂等。【治法】 针刺加艾灸法。取脏器下垂穴常规消毒后,用1.5 寸毫针呈 15°斜刺1寸左右,行捻转手法,然后取一条艾卷点燃后熏灸此穴,热度以病人能忍受为宜,时间大约20分钟。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12 次为1个疗程。

【注释】 脏器下垂是指胃、肾、子宫、直肠等脏器由于支撑它们的韧带或筋膜组织出现松弛或脏器管壁的弛缓,以及其他因素而导致某些脏器位置下移为主症的一种病症。病人所表现的临床症状与相关脏器密切相关。如胃下垂,病人常有胃部胀痛、嗳气、食欲不振、饱嗝、消化不良等症状。中医学认为,主要是由于气血不足中气下陷所致。临床上多采用健脾安胃、补血益气、升清降浊的方法进行治疗。

百会穴为督脉、足太阳经交会穴。因其位于人体之巅顶,故可统摄一身之阳气,有升提补气的功能。关于百会穴医治脏器下垂历代医籍中均有记载,如《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中云:“百会治小儿脱肛久不瘥。”《医宗金鉴》中载:“百会,提补阳气上升,主治大肠下气脱肛等证。”而脏器下垂多为中气不足、气虚下陷所致。所以选用针灸百会穴可已温通经脉,调节经气,提举下陷,固脱脏器,使之恢复正常位置。
【病 例】.赵某,男,37岁,教师。因胃下垂于2001年4月22日就诊。病人自述餐后饱胀、腹痛伴有下坠感2年余,每当吃硬食或过饱后胃痛加重,平卧后好转,经常伴有恶心、呕吐、打饱嗝、暧气、大便次数增多、浑身无力等症状。曾做X线钡剂拍片,显示胃下移3厘米左右。舌尖红,苔薄白,脉沉细。诊断为胃下垂,取脏器下垂穴针刺加艾灸治疗,2次后病人自觉上述症状减轻,5次后胃痛等症状消失,9次后痊愈。3个月后随访未见复发。

一针疗法 醒脑穴

醒脑穴
【位、置】相当于经外奇穴听敏穴,在耳垂之下。【取法】 在耳垂根下缘处直下0.3寸旁开0.5寸,下颌骨外后沿处取之(图2-18)。
【作用】 具有安神镇惊、醒脑通窍的作用。

【主治】 神志不清、昏厥。
【治法】 正坐或仰卧位。取醒脑穴常规消毒后,用1寸毫针迅速刺入 0.5~0.8寸,强刺激,使针感传至同侧牙床或内耳深处时,留针 10~15 分钟,每隔3分钟行针1次,直至苏醒。如果手中没有针灸针,也可以指代针进行指压治疗。具体方法是用示指指尖压此穴,向内上方压,以局部出现强烈的酸、胀、痛感并向周围放射为宜,一般持续按压20~30 秒钟,病人即可苏醒。先取一侧穴位男左女右,如一侧穴位治疗后病人还未苏醒,再取双侧穴位,可针刺也可点压。
【注释】 神志不清是由于精神刺激、外伤、高热等因素而导致病人突然昏倒在地,不省人事,或神志模糊、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等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病症。中医认为,此病乃机体受到内外邪气的侵袭,使气机逆乱,阴阳失衡而致。属于祖国医学“厥脱”范畴。
醒脑穴是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的一个经外奇穴。因其位于手少阳三焦经之循行路线上,所以针刺或点压此穴可疏通三焦之气机,清泻上窍之热邪而达到安神镇惊、醒脑通窍之功效。作者通过多年临床治疗观察验证,对昏厥或神志不清等症具有立竿见影的复苏和催醒作用。此穴可作为一个急救穴,在任何场合、任何时间均可应用。且在没有任何医疗设备的情况下,还可以用指代针的方法点压该穴以挽救病人的生命。
【病 例】汤某,男,50岁,工程师。于1999年7月20日在一列火车上突然发病就诊。该病人在乘车过程中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检查:病人面色苍白,神志不清,伴有冷汗,脉细数,心率每分钟 110 次,心律整齐,舌尖红,苔白厚。诊断为神志不清,立即指压病人之醒脑穴,大约半分钟后,病人苏醒并能讲话。然后点压内关穴点压 3分钟,,大约5分钟后病人自觉症状明显好转,心率由每分钟 110 次降至每分钟 88 次,告愈。

一针疗法 失语穴

失语穴
【位 置】 相当于传统腧穴人中(水沟)穴。《针灸甲乙经》中载:在鼻柱下人中处。
【取法】 正坐或仰卧位。在人中沟上 1/3 与下 2/3交点处取之(图 2-20)。
作 用】 具有开窍启闭、醒脑复语的作用。
【主治】 癔症性失语或功能性失语,
【治法】 取失语穴常规消窃后,用1寸毫针以 15“斜向鼻中隔力向进针8 分,行大幅度捻转手法失语穴待出现针感后,改成小幅度捻转手
法,然后进行启发式问话,如问痛不痛?并让病人回答。若病人回答
“不痛”后,即可留针 25 分钟。
【注释】 癔症性失语为一种大脑语言中枢系统的功能性疾病,表现为突然不能发音和讲话,只能用手势或书写方式来表达意思,有的病人虽然可发出语声,但亦不能交流。专科检查未见声带及喉管发生器质性病变。本病多由于精神内伤或惊恐受吓所致。
失语症首选人中穴是因为其位于口鼻之间的特殊部位,天气通于鼻,地气通于口,是督脉的鼻下腧穴,下行连于任脉,上行人巅顶汇人脑络,也是手足阳明经与督脉的重要交会穴之一。以开窍启团、醒脑复苏的特殊功效而闻名,故长久以来一直被医学家视为全身重要的急救穴位之一。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针刺人中穴确实可以迅速扩张脑血管,增加基底动脉供血,改善脑血流量,恢复大脑功能,是临床治疗休克和急救昏迷、失语等症的重要腧穴。
【病例】张某,女,49岁,家庭妇女。于1993年7月11日就诊。病人1小时前因与丈夫吵架生气而不能讲话,遂后被家属送来诊治。检查:神志清醒,肢体活动正常,脉细数,苔薄白。诊断为功能性失语症,取失语穴针灸,行强刺激手法,边捻转,边让病人回答痛不痛?不到2分钟病人便开口叫喊......啊.....痛,再继续问“哪里痛?”病人回答说:“嘴唇痛。”再继续行针 1分钟,病人又开始哭起来。留针 25 分钟后起针,病人顿觉豁然开朗,并握着医者的手,连连道谢,高兴而去。

一针疗法 癔瘫穴

癔瘫穴
【位 置】 相当于传统腧穴涌泉穴。《针灸甲乙经》中载:在足心陷者中,屈足卷指宛宛中。
【取 法】 俯卧位,脚心向上。在足心前部 1/3 处呈“人”字形的凹陷部位即是本穴(图2-21)。
【作 用】具有通调阴阳、醒脑开窍的作用。
【主治】 癔症性瘫痪。

【治 法】 暴露一侧癔瘫穴,局部常规消毒后,用30号2寸毫针迅速刺人 1~1.5寸,一边行捻转提插手法,一边观察病人的面部表情,并嘱咐病人放松,自然呼吸,行针大约3分钟后,告诉病人可以站起来
走路。如不成功,可加刺对侧癔瘫穴,左右交替行针,要求强刺激,直至病人恢复运动。注意针刺治疗重在行针及语言诱导,力争一次成功。
【注 释】 癔症性瘫痪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精神障碍性疾患,多数由于巨大的感情波动及生活压力等造成脏腑阴阳气机逆乱而发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感觉、运动功能障碍或意识状态改变,但临床检查表明,这种症状的产生无器质性改变。病人对躯体障碍常漠然处之,而意识范围缩小时,可伴有原始感情反应。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由于大脑皮质功能与皮质下相应的区域支配与调节功能失调所致。临床上常见的症状有单瘫、偏瘫或截瘫,程度轻重表现不一,无上下运动神经元损害之体征,亦无明显的肌肉萎缩和大小便失禁等症状。中医称之为“厥证”“郁证”“脏躁”等。
临床试验研究发现,涌泉穴为治疗本病的一个特定信息穴位,几乎没有无效者。涌泉穴为足少阴肾经之井穴,十二井穴又是阴阳经脉交通脉气之处,所以病根在脑之患多取远端之井穴治之,以调其阴阳,提补肾气,而起到开窍醒脑、疏通气机、镇静安神的作用。
【病 例】 祁某,女,44岁,家庭妇女。于 1994年6月17日就诊。病人因与文夫吵嘴后突然发病,四肢不能动,但意识清醒,约20 分钟后病人被送到医院门诊。检查:心率每分钟 82 次,心律整齐,呼吸每分钟14次,血压126/76毫米汞柱,瞳孔对光反射未见异常,颈腰部无压痛,四肢呈僵硬性瘫痪,上下肢肌力均为Ⅱ级,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苔薄白,脉弦细。初诊为癔症性瘫痪。治疗按上述方法取右侧癔瘫穴迅速针刺约 1.5寸,行泻法,强刺激 3分钟,然后郑重地告诉病人,你可以起来了,随后病人果然下肢可以屈曲并能站起走动了。

一针疗法 面抽穴

面抽穴
【位、置】 相当于传统腧穴颧髎穴。《针灸甲乙经》中载:在百顽骨下廉陷者中。
【取 法】 正坐位,两目正视前方,在目外眦直下,颧骨下缘凹陷中(图2-22)。
【作用】 具有疏通面部经络和祛风止痉的作用。【主治】 面肌痉挛、面肌抽搐。
【治法】 病人仰卧位或正坐位。取患侧面抽穴常规消毒后,用2寸毫针直刺0.5~1寸,或直达骨骼处,行泻法,待针感传至面颊深处时留针 30 分钟,每 5~10分钟行针1次,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对病史长、病情严重者可配合使用脉冲电疗机进行治疗,能明显提高疗效。

【注释】 面肌痉挛是指面部肌肉不明原因出现阵发性、不规则、不自主的抽搐或跳动。临床上最多见于面颊部及眼睑处,个别病人可面抽穴,发生于整个面部,短者几秒钟,长者数分钟,或每日数次不等,清醒时发病,人睡时停止。属于中医学“中风”的范畴。
颧髎穴是手太阳小肠经和手少阳三焦经之交会穴。古往今来,历代医学家均选用本穴治疗面部疾患,如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等。《针灸大成》中载:颧髎......主治口嘱,面赤、黄,眼睑晌动。由此说明,颧髎穴为面部疾患的一个代表穴或称信息穴。近年来,作者通过实践发现此穴对治疗面肌抽搐明显优于其他穴位,而且也可用于治疗其他面部疾患。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颧髎穴居于面颊之中,邻近三叉神经分支,其深层布有面神经和眶下神经。通过针刺此穴可以反射性引起大脑皮质分泌一种抗胆碱样物质而起到止痛通络和活血化瘀的作用。为了提高疗效,作者通常配合火针点刺该穴或痉挛处之阿是穴,具有立竿见影之功效。
【病 例】 徐某,女,44岁,个体经营者。因面肌抽搐于2000年11月6日就诊。自述右侧颜面肌肉没有任何诱因抽搐 3个月余。每次抽动数分钟或数小时不等,每日反复发作,夜间入睡后停止,曾服用中药 30余剂未见效。检查:五官端正,面色红润,右侧面肌可见连续性地抽搐样抖动,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弦。确诊为面肌抽搐。取患侧面抽穴针刺,留针 25 分钟,每 5分钟行针1次,起针后加用局部火针点刺 3针,治疗 2 次后,抽动明显好转,3次后抽动基本停止,5 次后完全停止抽动而痊愈。1个月后随访未见复发。

一针疗法 面瘫穴

【位 置】 相当于传统腧穴下关穴。《针灸甲乙经》中载:在客主人下,耳前动脉下空下廉,合口有孔,张口即闭。
【取 法】 侧伏或正坐位。合口取穴,在颧弓下缘,下颌髁状突的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合口有孔,开口即闭(图 2-23)。
【作用】 具有清热泻火、舒筋活络的作用。
【主治】 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
【治 法】 取健侧面瘫穴常规消毒后,用2寸毫针直刺 1~1.2寸,行泻法,其强度视病人的体质与忍受程度而定,待针感传至牙龈或嘴角处即可留针 30 分钟,每 5~10 分钟行针 1次,每2~3日治疗1次,12次为1个疗程。由于面瘫多与寒气阻瘀脉络有关,故此症如能加刺患侧鱼腰、四白、下关、颊车穴等效果更佳。对火盛者,以三棱针点刺患侧耳尖穴放血 3~5 滴。对寒盛者,如能配以火针、点刺鱼腰、四白、下关、太阳穴等,图 2-23面瘫穴效果更突出。

【注、释】 面瘫又称为面神经麻痹,是由于脉络虚寒,血行不畅,使外邪乘虚而人所致的一种面部疾患。临床上以周围性面瘫最多见,发病年龄为 20~45岁,男性略多于女性。病人表现为口角嘱斜,面肌麻痹,患侧眼裂增大,结膜充血,流眼泪,鼻唇沟变浅,并向健侧嘱斜,闭目不全,鼓腮时患侧漏气,吃东西时患侧咀嚼无力,并储有食物残渣等。此症属于祖国医学“口眼嘱斜、吊线风、歪嘴风”等范畴。下关穴,从解剖上来看与牙关的开阖关系十分密切,又因其位于颧骨弓下,且与上关相对,故名之下关。该穴系足阳明经与足少阳经之交会穴,主要有清热泻火、化瘀止痛、通利牙关之功效。长期以来,古代医学家一直视下关穴为治疗齿痛、口眼嘱斜等症的要穴。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多数面瘫病人的下关穴有不同程度的压痛,以健侧为明显,故作者多采用针健侧下关穴,灸或火针点刺患侧下关、鱼腰、四白、颊车穴等,具有温经祛寒、化瘀通脉之功效。
【病 例】 汪某,女,6?岁,退休工人。于2001年9月4日就诊。病人于昨晨外出散步时,因感受凉风后自觉左侧面部沉紧感,继而出现口眼嘱斜至右侧,甚至刷牙时患侧漏水。检查:病人左眼裂变小,结膜充血,嘴角及鼻唇沟向右侧喝斜,脉沉弦,舌质紫红,苔薄白。诊断为面神经麻痹,取健侧面瘫穴针刺,行泻法,留针30 分钟,并配合患侧艾灸四白、颊车、下关、鱼腰穴等,每穴3分钟,最后火针点刺患侧下关穴。治疗2次,病人未有明显好转,治疗4 次后,病人感觉左面部温热感,口眼喝斜有好转,继续治疗3次后,病人除了有轻度流眼泪外,口眼嘱斜基本治愈。半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一针疗法 尿频穴

尿频穴
【位、置】 相当于传统腧穴太溪穴。《针灸甲乙经》中载:在足内踝后跟骨上,动脉陷者中。
【取法】 正坐垂足。在足内踝最高点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取之(图 2-26)。
【作用】 具有滋阴补肾、清热利湿的作用。
【主,治】 尿频症或夜尿次数增多。
【治 法】 取尿频穴常规消毒后,用1寸毫针直刺0.5~1寸,运用平补平泻手法,待针感出现后留针 25 分钟,留针期间行针3~4次,每周治疗2~3次,10次为1个疗程。轻症取一侧穴位,重症取两侧穴位。
【注释】 尿频症是指功能性尿频,多为神经官能症和生殖系、泌尿系的炎症所致。病人常表现为排尿次数增多,每日少则 10次,多则可达数十次,一般平均 10~30分钟就要排尿1次。中医学认为,尿频症系由肾气虚弱,膀胱失司而导致排尿不能约束所致。太溪穴之所以能够医治尿频,是由该穴的功用所 决定。太溪之太即大也,溪即水而言,由于太溪属于足少阴肾经之腧穴,阴经以腧为原,故又为原穴,乃足少阴肾经经气输注之处,又是肾经原气留止之所。肾为水火之脏,既可滋养一身之阴,又可调补一身之阳,阴阳互补,肾气充足,经气流畅,则膀胱贮排自如。另外,临床治疗观察发现,凡患尿频症者多数此穴有不同程度的压痛,这又验证了此穴为生物信息穴。
【病 例】 闻某,男,48岁,工人。于 1999 年 4月13 日就诊。病人自诉尿频半年余,每日 15 次之多,夜间 3~5 次不等,经多方求治未见效,精神十分痛苦。诊断为尿频症,取针刺尿频穴,先捻转,后提插,使出现针感传导至大腿或小腹时留针 30 分钟,每5 分钟行针1次。治疗2次后,每日排尿减少至6~7次,治疗6次后,减至每日 5~6次,夜间1次,后又巩固治疗2次告愈。3个月后随访未见复发。

一针疗法 枕神经痛穴

枕神经痛穴
【位 置】 相当于传统腧穴的风池穴。《针灸甲乙经》中载:在颞颧后发际陷者中。
【取法】 俯卧位。在项后枕骨下两侧,斜方肌上端与胸锁乳突肌之间凹陷中,与风府穴相平处(图 2-30)。

【作用】 具有调节局部代谢、改善血液循环及缓解枕神经疼痛的作用。
【主治】 枕神经痛及后头痛。
【治法】 坐位或俯卧位。取患侧枕神经痛穴常规消毒后,用 3寸毫针迅速刺人2寸,行提插补泻手法,以泻为主,待出现闪电样窜痛至头顶部时留针 30 分钟,每 5~10 分钟行针 1次。病情较重者可取双侧穴位,每周2次,10次为1个疗程。值得注意的是,针刺风池穴一定要讲究针刺方向。正确方向是针尖斜向内上方,并向对侧眼球方向深刺 2 寸左右,如针尖刺向对侧耳屏方向则很容易刺人颅腔而伤及椎动脉及延髓,因为此方向正与椎动脉从枕骨大孔进颅腔方向相一致,故进针时一定要注意解剖位置,以免出现意外。
【注释】 枕神经痛是指一侧或两侧枕后部发生不规律刺痛、跳痛或放射性疼痛的一种神经性疾患。本病多与外伤、受寒、感染等因素有关。临床研究表明,针刺风池穴治疗枕神经痛具有特定的意义,因为风池穴下有枕神经的分支及丰富的枕动、静脉分支,所以针刺该穴既可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调节组织代谢,消除枕神经周围的组织炎症,同时又能反射性地引起颅内分泌一种类似吗啡样的物质而达到止痛的目的。
【病 例】 孙某,女,46岁,工程师。因枕后神经痛2年余,于 2002年 1月 28 日就诊。病人自诉2 年前不明原因出现枕后部刺痛感,有时向头顶部放射,疼痛时服用止痛药无效。检查:痛苦表情,五官端正,左侧颈项韧带处明显压痛,左侧枕大神经区域明显压痛,颈椎活动未见异常。初诊为枕神经痛(左),取左侧枕神经痛穴强刺激,行泻法,每5分钟行针1次,30 分钟后起针。病人自诉疼痛好转,3 日后又针刺 1次,约 10 分钟痛止;继续治疗5次而愈。半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一针疗法 降糖穴

降糖穴
【位、置】相当于经外奇穴胰俞穴,系新发现的一个生物信息穴。
【取 法】 俯卧位,暴露背部,在第八胸椎棘突旁开1.5寸,即旁开二横指处的压痛点,一般情况下。患有糖尿病的人,此处均有不同程度的压痛或酸痛感(图 2-27)。

【作用】具有调节胰腺分泌、滋阴降糖的作用【主治】 糖尿病、血糖过高。
【治法】 取降糖穴常规消毒后,用3寸28 号毫针斜刺 1.5寸左右,行泻法,待针感出现后留针 30 分钟,每隔 5~10 分钟行针1次。鉴于此病为一种复杂的内分泌性疾病,仅取一穴进行治疗,还不足以解决主要问题。所以,应根据肝、脾、肾等脏器均参与糖代谢的生理特点,适当地配用其他穴位,如三阴交、脾俞、足三里、神门、肾俞穴等。此外,也可根据病人的症状进行加减配穴,这样对提高治愈率大有帮助。隔日 1次,或每周2 次,12 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休息 5天,再进行第二个疗程。
【注 释】 糖尿病是由于机体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或绝对减少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等代谢紊乱而导致血糖增高和出现尿糖的一种慢性内分泌性疾病。临床特征为多饮、多食、多尿、消瘦(即三多一少)、尿糖及血糖增高。其主要病因为素体阴虚、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暴饮暴食,或节食过度、情志不舒而引发脾胃不和、肾阴不足、热邪灼肺而致病。属于祖国医学“消渴”的范畴。
胰俞穴为一个奇穴,循于足太阳膀胱经脉线上,尽管从本经的走向与内在联系上看,本穴与胰腺似乎不存在任何关系,但由于多数糖尿病病人此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压痛,表明此点为胰腺在背部的一个生物信息穴。针刺此穴既可疏通膀胱经之经气,相互调节肝、脾、胃、肾等脏器的功能,又能有效地控制血糖的代谢及降低血糖。临床实践经验证明,胰俞穴对多数糖尿病病人均有降血糖作用。
【病 例】 苏某,男,56岁,工程师。因糖尿病于 1993年11月6日就诊。病人自诉患糖尿病3年,经中西医治疗效果不佳。病人有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等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舌质红,苔薄白,脉沉细。诊断为糖尿病,取降糖穴针刺,并配用神门、足三里、三阴交穴治疗2个多月,血糖降至正常,三多一少症状基本消失。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三叉神经痛穴

三叉神经痛穴
【位 置】 三叉神经的第一支为眼支;第二支为上颌支;第三支为下颌支。第一支取穴相当于经外奇穴鱼腰穴。《针灸选穴手册》中载:在眉毛的中心。第二支取穴相当于传统腧穴四白穴。《医宗金鉴》中载:从承泣直下三分,颧空骨内,亦直瞳子取之。第三支取穴相当于传统腧穴承浆穴。《针灸甲乙经》中载:在颐前唇之下。
【取法】 第一支鱼腰穴,正坐位,两目正视前方,在眉毛中心,直对瞳孔处取之。第二支四白穴,正坐位,两目正视前方,瞳孔直下1寸,当眶下孔凹陷中取之。第三支承浆穴,正坐仰头,在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取之(图 2-29)。

【作用】 具有清热镇痛、疏通经络的作用。【主 治】 三叉神经痛及眉棱骨痛。
【治 法】 第一支眼支痛,取鱼腰穴,从此穴下方刺人孔内
0.3~0.5寸,行捻转手法,待有触电样针感传至眼区与前额部时留针 30 分钟。第二支上颌支痛,取四白穴,从此穴斜向上方45°刺入孔内0.5~0.8寸,行捻转手法,待针感如触电样传导至上唇或上牙处时留针 30 分钟。第三支下颌支痛,取承浆穴,由此穴刺人孔内0.8~1寸,行捻转手法,待有触电样针感传导至舌部或下颌处时留针 30 分钟。如果第三支痛或第二、三支同时发病者可加取下关穴进行强刺激。取患侧穴,每5分钟行针1次,每1~2日治疗1次,10 次为1个疗程。
【注释】 三叉神经痛是由于足阳明经感受风热毒邪引起的眼支、上颌支、下颌支神经的急性反复发作性的剧烈疼痛,多为触电样疼痛,发病突然,可持续数分钟、数小时,乃至数天。发作时可引起反射性同侧面肌抽搐,以及出现皮肤潮红、眼结膜充血、流眼泪、流口水等症状。属于祖国医学“头风”、“面痛”、“眉棱骨痛”的范畴。
三叉神经痛穴是沈阳空军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徐笨人教授经过 10 余年的解剖研究及临床试验而发现的一组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有效穴位。作者 1981 年在该院针灸科实习时曾跟随徐教授学习其针法并亲自验证了三叉神经痛穴治疗三叉神经痛确有疗效。过去常规针刺治疗本病多选取翳风、风池、下关、上关、太阳穴等疗效不佳,改以三孔穴进行针刺,就是依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原则,以此调节局部的内分泌和神经代谢功能,增强局部的抗病能力,同时通过直接刺激病患神经分支,又可反射性地引起脑内分泌一种类啡肽的物质,从而达到止痛和消炎的目的。

【病例】 孙某,女,48岁,家庭妇女。1998年1月21 日就诊。病人因3天前被偷窃了钱包生气而导致右侧颜面部肌肉抽痛,呈阵发性剧痛,常波及眼部、上颌及上牙床部,每日出现5~6次,每次持续数分钟,服用止痛药无效,曾去医院打止痛针尚不能止痛。检查:病人呈急性痛苦面容,右侧面肌呈痉挛状,右眉毛中心及四白穴处压痛明显,舌苔略黄,脉弦数,确诊为第一、二支三叉神经痛(右)。用上述方法治疗1次后,疼痛略有减轻;第三次除了上述治疗外,配用上关、下关、三叉神经第二支(四白穴),火针点刺数针,针后病人觉得疼痛大减;治疗第五次,疼痛减少至每日1次,且不服用止痛药尚可忍受,连续治疗 12 次后疼痛消失。3个月后随访未见复发。

一针疗法 降脂穴

降脂穴
【位置】 相当于传统腧穴丰隆穴。《针灸甲乙经》中载:在外踝上八寸,下廉珩外廉陷者中。
【取 法】 仰卧或正坐垂足。外踝尖直上8寸,条口穴外开一横指即胫骨前嵴外开二横指处(图2-28)。

【作 用】 具有祛湿化痰、调胃理气、减肥降脂的作用
【主 治】高脂血症、肥胖。
【治 法】 取降脂穴常规消毒后,选用3寸毫针向下直刺2寸,施以提插手法,以泻为主,待出现酸胀沉紧之针感并向足趾处传导时,留针 30 分钟,每5 分钟行针1次,1次行针 0.5~1分钟,隔日1次,12次为1个疗程,期间休息3 天,再进行下一个疗程,轻症任取一侧穴位,重症取双侧穴位。
【注 释】 高脂血症多为过食厚味、高糖食物或机体内在脂肪代谢失调所致。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属于“湿痰”、“肥胖”之范畴。多因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浊阻滞经脉所致。由此可见,高血脂与痰湿瘀浊关系十分密切。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的中医学家,无不把治痰视为降脂的主要法则,而丰隆穴为阳明胃经之络穴,乃是治痰之要穴,确有健脾化湿、通经破瘀、化痰祛脂、升清降浊的功效。故针刺丰隆穴不但可以治疗高脂血症,而且还可以治疗肥胖症、高血压病及痴呆症等。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针刺丰隆穴系通过调节多种消化酶的分泌及内分泌的代谢过程而达到降低血脂和胆固醇的目的。

【病 例】 郑某,男,47岁,工程师。因高脂血症于1990年8月4日就诊。病人从小就很胖,喜食不好动,但没有任何不适症状。当单位组织职工体检时发现,血清三酰甘油 233 毫克%,胆固醇258.50 毫克%。检查:体态肥胖,舌质淡,苔白腻,脉沉濡。诊断为高脂血症,取降脂穴针刺,行泻法,经12 次治疗后,三酰甘油降至 132.25 毫克%,胆固醇降至 197.84 毫克%,临床治愈。半年后血脂复查未见复发。

一针疗法 前头痛穴

前头痛穴

【位 置】 相当于传统腧穴中脘穴。《针灸甲乙经》中载:在上脘下一寸,居心蔽骨与脐之中。
【取、法】 仰卧位。在腹正线上,脐上4寸处,胸骨体下缘与脐中连线的中点取之(图 2-31)。
【作用】 具有和中降火、理气止痛的作用。【主 治】 前头痛。
【治、法】 取前头痛穴常规消毒后,用2寸毫针直刺 1~1.5寸,行泻法,待针感传导至小腹部或上行额头部即可停止行针,留针 30 分钟,每隔5分钟行针1次,每 2~3 日治疗1次,10次为]个疗程。对伴有胃火实热太盛者,可针刺后行前头痛穴三棱针点刺放血 3~5 滴,则效果更佳。

【注、释】、前头痛,即以前额部疼痛为主的一种头痛,病人多为钝痛、隐痛或胀痛,常伴有口干欲饮、大便秘结、小便赤热、面红 目赤、心中烦热或者出汗等症候。一般认为,前头痛为 足阳明经之胃火所致。足阳明胃经“从耳前过后上行,循发际,至额颅”。故阳明经热火灼伤,气血输布失和,脉道循环受阻,不通则形成前额痛。而中脘穴虽属于任脉之穴,但又是足阳明经之募穴和八会穴之一,是胃腑之气注输于胸腹之处,而前额痛为胃火上逆,风热毒邪侵人阳明,邪毒循经上攻清窍所致。故选中脘穴行泻法可以起到清泻阳明热毒之功效,使热邪内毒被驱除,阳明自通,头痛则自愈。
【病 例】 陆某,女,38岁,教师。因前额头痛数月余,于1999年8月24日就诊。病人自幼患有胃病,只要感到胃部不舒服时就会发生前额部疼痛,一次可持续数小时,甚至数日,服用止痛药有效。检查:脉浮数,舌苔厚黄。诊断为前额痛,取前头痛穴针刺,30 分钟后又给予三棱针点刺该穴并拔火罐,出血 0.5~1毫升即起罐,消毒处理针眼。第一次治疗后自觉前额痛好转,第二次治疗后自觉胃部不舒症状明显减轻,治疗6次后头痛和胃部不舒症状全部消失。3个月后电话随访未见复发。



一针疗法 后头痛穴

后头痛穴
【位置】 相当于传统腧穴至阴穴。《针灸甲乙经》中载:在足小趾外侧,去爪甲如韭叶。
【取 法】 仰卧或正坐垂足。在足小趾外侧,趾甲角旁开约0.1寸处取之(图 2-33)。
【作,用】 具有疏风散寒、通经调脉的作用。
【主 治】 后头痛。
【治法】 取后头痛穴常规消毒后,用1寸毫针沿趾甲角直刺0.2~0.3 寸,行捻转手法,待针感向踝关节或大腿处传导时留针 30分钟,期间每10 分钟行针1次,每2~3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如病人后头痛并伴有枕大神经炎可加刺风池穴,这对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枕神经的炎症具有重要作用。
【注释】 后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头痛疾患之一。主要表现为枕后部固定一侧或两侧交替或同时出现的持续性钝痛、跳痛或撕裂样疼痛,痛时常连及项背,有时波及同侧太阳穴或眼眶周围。多由于风寒之邪侵入太阳之脉所致。足太阳膀胱经“其支者;从巅入络脑,还出下项,下挟脊抵腰中”。太阳经脉受风寒侵袭,寒阻脉道,气血凝潜,不通则痛,故出现后头痛。
至阴穴为膀胱经之井穴。井之源,根之意,治井乃治本也。故对太阳经经脉阻滞、气血不畅所致的后头痛针刺至阴穴是具有针对性的治疗。另外,针灸素有取穴“越远越效”的理论学说,故针刺至阴穴可疏散太阳之风寒,调理太阳之经气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病 例】 江某,男,43岁,教师。因后头痛半年,于2001年10 月 26 日就诊。检查:血压 118/72 毫米汞柱,心率每分钟 78次,心律整齐,颈项两侧韧带压痛,颈椎活动无异常现象,脉沉弦,舌苔白。诊断为后头痛,取双侧后头痛穴针刺,行捻转手法,留针25 分钟。起针时,病人自诉头痛明显好转,4. 日后又治疗1次,头痛消除,连治7次而痊愈。3 个月后随访未见复发。

一针疗法 失眠1穴

失眠 1 穴
【位 置】 相当于传统腧穴大陵穴。《针灸甲乙经》中载:在掌后两筋间陷者中。
【取 法】 伸臂仰掌。在腕掌横纹中点,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凹陷中取之(图2-34)。
【作用】 具有清热泻火、宁心安神的作用。
【主治】 思虑过度引起的失眠。

【治 法】 取失眠I穴常规消毒后,用2 寸毫针以 45°斜向掌心刺 人0.5~1寸,行捻转手法或提插手法,使针感传至指尖处,留针 30分钟,每5分钟行针1次,10次为1个疗程。对一些严重失眠者,除了针刺失眠工穴之外,还可以在后背部的夹脊穴(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各椎体棘突下旁开0.5寸处)涂以少许润滑油后拔火罐,并沿着两侧夹脊穴上下移动行走罐,直至沿线皮肤出现瘀血紫斑时停止治疗。
【注 释】 失眠又称为不寐,是以经常不得安睡为特征的一种症候,古代文献中称之为“不得卧”、“不得眠”或“不寐”等证、临床表现不一,有时难以入睡,有时睡中易醒,有时熟睡时间短,醒后再不能人睡,甚至彻夜不眠等。失眠多为情志内伤、思虑过度、惊恐受吓等所致,使阳不人阴,阴不合阳,神不守舍。
大陵穴之所以被首选为治疗“精神性”失眠,是因为该穴系手厥阴心包经腧穴之故,阴经以腧代原,腧原合一,为心包经的原穴,其五行属土,又为本经之子穴。根据“实则泻其子”的治疗原则,凡心包经有实证者,均可取大陵穴泻之。《针灸大成》中载:“心包经实证,大陵主之。”所以,失眠者取大陵穴行泻法确有清心泻火、宁心安神之功效。正因为如此,临床上多选用大陵穴主治失眠、心慌及癔证等。
【病 例】 鞠某,男,商人。于 2000年6月7日就诊,病人自2 年前与妻子离异后开始出现失眠,一夜醒来5~8次,每夜只能睡 3~4 小时,并有多梦、心慌及记忆力下降等症状,曾长期服用镇静安眠药。查体:脉沉细,舌质淡,无苔。诊断为神经衰弱,取失眠I穴针刺,用泻法,留针25 分钟后,配用夹脊穴拔罐,经此法治疗8 次后,病人睡眠已增至7小时以上,偶尔夜里醒 1~2次,但很快就能再次人睡。1个月后电话随访睡眠正常。

一针疗法 失眠Ⅱ穴

失眠Ⅱ穴
【位、置】 相当于传统腧穴风池穴。《针灸甲乙经》中载:在颞颧后发际陷者中。
【取 法】 俯卧位。在项后枕骨下两侧,当斜方肌上端与胸锁乳突肌之间凹陷中,与风府穴相平处(图 2-35)。

【作用】 具有醒脑开窍、益智安神的作用。【主治】 脑神经紊乱引起的失眠。
【治 法】 取失眠Ⅱ穴常规消毒后,用3寸毫针斜向对侧眼球方向刺人 2 寸左右,行捻转手法半分钟左右,待局部产生难以忍受的酸胀感时留针 30 分钟,每5分钟行针1次,隔日或3日治疗1次,10 次为1个疗程。轻症取一侧穴位,重症取两侧穴位。注意失眠Ⅱ穴不宜深刺,以免伤及脑神经。
【注释】 失眠是指经常性睡眠不佳,以初睡即难入寐或梦中易醒、醒后难以再睡,或时寐时醒甚至整夜不眠等为主的病症。祖国医学认为,造成不眠的原因有阳不交阴,心肾不交;或阴虚火旺,肝阳扰动:或心胆气虚,神魂不安等。这里所说的失眠相当于现代医学所指的脑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失眠,常见的
原因有脑动脉硬化、高血压病、颈椎病、脑供血不足及内分泌紊乱等。
失眠Ⅱ穴相当于风池穴,系足少阳胆经、阳维脉之交会穴。因足少阳经脉通于胆,胆与肝又互为表里,互通相照,,故针刺风池穴可以起到泻肝清火、舒肝解郁、平肝潜阳的作用,对肝胆之患所致的失眠及缺血性失眠均有较为可靠的疗效。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针刺风池穴可以调节大脑中枢神经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又能显著地扩张脑基底动脉,使血供量增加,血压得以平衡,有助于改善睡眠。
【病 例】 沈某,女,56岁,退休教师。因失眠、多梦、胸闷等3 年余,于1996年2月26 日就诊。检查:面色苍白,精神欠佳,血压 104/60 毫米汞柱,脉细数,苔薄白。诊断为失眠症,取失眠Ⅱ穴(双侧)配内关穴针刺,经治疗2次后,自觉胸闷、多梦、乏力有所好转;5次后失眠明显好转,一夜可睡 5~6 小时;11 次后,睡眠已增至7小时以上,临床治愈。半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一针疗法 泌感穴

泌感穴
【位 置】 相当于传统腧穴秩边穴。《针灸甲乙经》中载:在第二十一椎下,两旁各三寸陷者中。
【取 法】俯卧位。在第四低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取之(图2-36)。

【作用】具有清热利湿、疏通下焦的作用。
【主治】泌尿系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及尿道炎。
【治法】取泌感穴常规消毒后,用3寸毫针直刺2.5~3寸,行泻法,使针感瞬间传至会阴处较为理想,留针 30 分钟,每5~10 分钟行针1次,要求每次行针以针感传至会阴部为宜,10次为1个疗程。轻症取一侧穴位,重症取两侧穴位。如为肾盂肾炎,可配肾俞、阴陵泉穴;如为膀胱炎,可配膀胱俞、三阴交穴;如为尿道炎,可配中极、三阴交穴等。
【注释】 所谓泌感就是泌尿系感染之简称,是指细菌侵犯泌尿系统的任何部位引起的急、慢性炎症。临床上可分为上尿路感染,如肾孟肾炎;下尿路感染,如膀胱炎、尿道炎等,多见于女性病人。泌尿系统感染的致病菌以大肠杆菌最为常见。病人以尿频、尿急、尿痛、腰痛或腰酸小腹胀坠感等为主要症状。急性期可伴有发热、出虚汗、乏力等症状,尿检可见镜下血尿、白细胞、脓细胞或蛋白尿等。如为肾盂肾炎,肾区则有压痛及叩击痛:如为膀胱炎,可在下腹部或膀胱区有触压痛,中医学认为,泌尿系感染多由下焦湿热、肝胆瘀积所致,属于中医学“淋证”的范畴,秩边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之腧穴,传统功效为强壮腰膝,疏通下焦,故历来被用于治疗泌尿系统、男科等疾病。如《针灸甲乙经》中载:“腰痛骶寒,俯仰急难,阴痛下重,不得小便,秩边主之。”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秩边穴深刺确实可起到疏通盆腔之脉气、促进病患部位的血管扩张、增强免疫力、恢复生理功能的作用。
【病 例】 倪某,女,38岁,工程师。因尿频、尿急、尿痛5天,于2002年5月24日就诊。检查:病人腹部平软,下腹部及膀胱区有深在的压痛,脉沉数,苔薄黄。诊断为膀胱炎,取泌感穴(右),配膀胱俞(双)、三阴交(双)穴针刺治疗。2 次后病人自觉症状减轻,5 次后仅有尿频之感,7次后所有症状消失。2个月后复诊未见复发。

一针疗法 降压穴

降压穴
【位置】 相当于传统腧穴曲池穴。《针灸甲乙经》中载:在肘外辅骨肘骨之中......以手按胸取之。《针灸大成》中载:屈肘横纹头陷中。
【取、法】 屈肘,肘横纹桡侧端凹陷中。屈肘侧掌呈直角时,当肘横纹外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简便取法:以拇指指腹置于肱骨外上髁,指端前即是本穴(图 2-37)
【作用】 具有祛风解表、清热降压的作用。
【主治】 高血压或高血压病,
【治法】 坐位或仰卧位。取降压穴常规消毒后,用3寸毫针直刺2.5~3寸,可透刺至对侧穴位少海,使针感传至手腕或颈肩部位时,留针 30 分钟,每5 分钟行针 1次,12 次为1个疗程。轻症只针刺一侧穴位,重症可针刺双侧穴位。如病人被诊断为高血压病或伴有高脂血症,可配丰隆穴深刺 3寸,行泻法,以针感传至足踝部为宜。
【注 释】 高血压是以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病。临床上常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原发性高血压。其发生多数由于高级神经活动紊乱所引起,一般称为高血压病;另一种是继发于其他病症之后而形成的,如肾炎等,称之为继发性高血压。一般情况下,病人常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视物不清等。属于祖国医学“头痛、眩晕、肝阳上亢”之范畴。曲池穴用于治疗高血压,历史悠久,因为此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交会穴,古书多有记载。风池穴有祛风散寒、解表止痒、清热降压之功效。近年来研究发现,曲池穴不仅具有清热解表、医治感冒的作用,而且还具有清泻阳明之热邪、疏通气血的作用。因为高血压多为阳明经火热所致,故临床上多选用曲池穴配阳明经之丰隆穴来治疗,确实屡用屡效。但是,如为肾炎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则应配三阴交穴进行治疗。
【病 例】 张某,男,49岁,工程师。因头痛、头晕3个月,于2000年3月28 日就诊。病人患有高血压6 年余,有家族病史。检查:体形稍胖,五官端正,血压 174/94 毫米汞柱,心率每分钟 96次,脉弦数,舌质红,苔薄黄。诊断为高血压,取降压穴配丰隆穴针刺,用泻法,强刺激。治疗2次后,病人自觉症状减轻,血压降至162/90 毫米汞柱;治疗10次后,血压降至 140/80 毫米汞柱,且所有自觉症状均消失,临床治愈。半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一针疗法 疟疾穴

疟疾穴
【位置】相当于经外奇穴疟门穴。
【取、法】 手指平伸,手背向上。在中指与环指之间的赤白肉际处,即第三、四掌骨远端之间取之(图 2-38)。

【作 用】 具有清热祛邪、驱虫、杀虫的作用。
【主治】疟疾。
【治法】嘱病人两手四指并拢,并轻度握卷。暴露疟疾穴后常规消毒,用2寸毫针以15°~20°迅速刺人1寸左右,行捻转泻法,待出现局部酸胀感后留针 30 分钟,每5~10 分钟行针 1次,隔日治疗1次,6次为1个疗程。轻症只取一侧穴位,重症可取两侧穴位。
【注、释】疟疾是由于疟原虫寄生在红细胞后产生的代谢产物侵入血液和人体组织内,表现有间歇性寒战、高热、出汗、头痛、脾肿大和贫血等症状。中医学也称之为“疟疟疾穴(疟门)疾”,多因风寒暑湿之邪,客于营卫所致。
疟门穴是近代医学家发现的一个治疗疟疾的经验穴 因此穴有清热祛邪、驱虫、杀虫的作用,治疗疟疾有显著的疗效。疟门穴位于手厥阴心包经两支脉通过之处,而手厥阴与手少阳又互为表里关系,所以针刺疟门穴可以由表及里,通调厥阴及少阳之经气,从而达到通利三焦、扶正祛邪的目的。现代医学通过临床研究证实,针刺疟门穴,可反射性地引起整体的防御能力上升,并进一步活跃全身网状细胞的吞噬能力而达到消灭疟原虫的目的。对于慢性疟疾病人
如针刺疟门穴效果不佳时亦可用三棱针点刺身柱穴(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凹陷之中)放血 3~4 滴,可明显提高治愈率。
【病 例】 杜某,男,7岁,学生。因高热、头痛、四肢酸痛,于1992 年8月3日就诊。检查:血液厚薄疟原虫涂片及间接血凝试验呈阳性。诊断为疟疾,取疟疾穴(双侧)针刺,治疗1次后病人发热、头痛等症状有所好转,治疗4次后检验疟原虫涂片为阴性,且所有临床症状消失。3 个月后复查血疟原虫涂片为阴性。

一针疗法 甲亢穴

甲亢穴

【位、置】 相当于阿是穴。系新发现的一个生物信息穴,【取 法】 仰卧位或正坐仰头位。暴露甲状腺,分别在两叶腺的中心点取之(图 2-39)。

【作、用】 具有行气化瘀、消肿散结的作用,【主 治】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治法】 取双侧甲亢穴常规消毒后,用2寸毫针垂直刺入0.5~1寸,先行小幅度提插,然后再行快速捻转手法,以泻为主,但手法宜轻不宜重,以免伤及腺体内的大血管。配穴:对突眼者,可配针刺睛明、四白、鱼腰、丝竹空穴;心慌、气短者,配内关、神门穴;消瘦、多汗者,配三阴交、足三里穴。隔1~2 日治疗1次,12次为1个疗程。对重症甲亢或出现甲亢危象者,应建议去专科医院进行治疗。

【注:释】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为甲亢。它是由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一种疾病。其特征为甲状腺肿大,基础代谢率增高和自主神经系统的失常;主要症状有心慌、气短、乏力、多汗、怕热、烦躁、手抖、食欲亢进、消瘦、月经不调等,以20~40 岁者发病率较高,女性多于男性。本病属于中医学“瘿气”及“心悸”的范畴。

甲亢穴为作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的一个生物信息穴,该穴分别位于甲状腺两叶的中心部位,此处神经血管十分丰富,血运良好,故敏感度很高,通过针刺腺体可以达到疏通局部脉气、调节新陈代谢、抑制蛋白抗体、化瘀消肿的目的。20 多年来,作者应用此穴治疗甲亢及甲状腺腺瘤 30 余例,以1个疗程的治疗观察证明,其总有效率可达到 93%以上,且疗效可靠。

【病 例】 齐某,女,44岁,技术工人。因甲状腺肿大伴突眼、发脾气2个多月,于1990年8月14日就诊。检查:病人体形略瘦,表情急躁,双眼略突,心率每分钟90次,心律整齐,血压140/80毫米汞柱,甲状腺略肿大,无触压痛,未触及实质性包块,脉弦数,舌质红,苔厚白,其余未见异常。诊断为甲亢,取甲亢穴(双侧)针刺,治疗 2次后,病人自感情绪好转,睡眠改善;治疗6次后,心慌、乏力明显好转;治疗14次后,自觉症状基本消失,突眼亦明显好转,T,和 T,指标检验全部正常,临床治愈。半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一针疗法 胃痛穴

胃痛穴
【位置】 相当于传统腧穴中脘穴。《针灸甲乙经》中载:在上脘下一寸,居心蔽骨与脐之中。
【取法】 仰卧位。在腹正中线上,脐上4寸处,当胸骨体下缘与脐中连线的中点(图 2-40)。
【作用】 具有健脾和胃、理气止痛、消积化滞的作用。

【主 治】 胃脘痛、腹胀痛、呃逆等。

【治法】 取胃痛穴常规消毒后,用2寸毫针迅速准确地刺入 1.5 寸左右,行捻转手法,平补平泻,待出现针感后留针 20~30分钟,期间每5分钟行针1次,行针时间以半分钟为宜。待胃痛明显好转后,令病人吸气收腹,再慢慢放松腹肌,如此反复进行 5~10 次。如身边无针,可以指代针压此穴 3~5 分钟,同样可以起到止痛的作用。
【注 释】 胃痛是指由于炎症、饮食不洁、饮食过饱、感受寒凉或生气等因素而引起的胃痉挛,常伴有胀满、嗳气、反酸、打嗝、恶心、呕吐等症状,临床多见于急慢性胃炎或胃溃疡等疾病。
中脘穴是任脉及手太阳、少阳、足阳明经之交会穴,胃之募穴,八会穴中之“腑会”,脾之结穴。募穴是经气汇集胸腹的部位,结穴是经气归结之处,故中脘穴可治脾胃之症。《循经考穴编》中云:“中脘主治一切脾胃之疾,无所不疗。”古代名医张仲景云:“此穴为腑会,故凡腑病者,当治之。”所以六腑患病,特别是胃、肠、胆腑之疾患,均可取中脘治之。临床上多用于治疗胃痉挛、腹痛、肠鸣、腹泻等症状。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针刺中脘穴可使健康人的胃蠕动增强,表现为幽门立即开放,胃下缘轻度升高,尤其可使空肠黏膜皱襞增深、增密,空肠动力增强,上段尤为明显,从而证明中脘穴确有健脾胃、助消化的功能。此外,作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多数急性胃痛的病人在中脘穴有压痛,而针刺此穴治胃痛可以达到95%以上的效果。
[病 例】 陈某,男,31岁,电工。因胃痛2天,于 2003年9月 11 日就诊。检查:腹部平软,无腹肌紧张,剑突下胃部投影区有触压痛,舌质暗红,舌中心区有裂纹,苔白厚薄不一,脉沉紧。诊断为胃痉挛,取胃痛穴针刺捻转,行针1分钟,病人自述胃痛减轻,继续留针 15 分钟,加用艾卷熏灸胃痛穴 10 分钟。由于病人平日畏寒,故灸后胃痛明显减轻,隔日又治疗1次,所有症状均消失。4周后复诊未见复发。



一针疗法 胃炎穴

胃炎穴
【位 置】 此穴相当于经外奇穴印堂穴,在督脉循行路线上,位于两眉之中。
【取法正坐仰靠或仰卧位。于两眉头连线的中点,对准鼻尖处取之(图2-41)
作用具有舒肝和胃、健脾理气的作用。
【主治】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胀气。
【治法】选胃炎穴常规消毒后,用1寸毫针,左手捏起局部皮肤,右手持针迅速向下斜刺人5~8分,行提插捻转手法,得气后留针30分钟,每5~10分钟行针1次,10次为1个疗程。值得注意的是,胃炎穴周围有丰富的血管网,故出针后一定要用干棉球压迫针眼1~2分钟,以防局部出现皮下血肿或出血。
【注释】胃炎是指以胃黏膜的非特异性的急、慢性炎症为主要病理变化的胃部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上腹部隐痛、胀痛、灼痛、嗳气、反酸及消化不良等症状。本病属于中医学的“胃脘痛”、“心痛”等范畴,认为多因七情郁结、劳累过度、饮食不洁所致。印堂穴属于一个经外奇穴,位于督脉经脉线,介于两眉之间,是以其特殊的部位而得名的。《灵枢·五色》中载:“阙中者肺也……”这里的阙中即指印堂穴,印堂内应于肺,肺又起于中焦,中焦乃脾胃所居之地,故针刺印堂穴具有舒肝和胃、健脾理气的作用。根据这一学说,作者常用此穴医治胃炎、胃脘痛、胃溃疡等胃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因此认为,印堂穴不仅能治标---止痛,而且还能治本--消炎,通过局部的调理作用而促使胃部的炎症慢慢消散,使病体康复。作者共治疗18例急、慢性胃炎,其中治愈17例,无效1例。当然,由于治疗例数不多,还不足以说明问题,需继续观察疗效。
【病 例】张某男,50岁,教师。于2002年9月27日就诊。胃部隐痛不适2年余,近1个月病情加重,经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急性发作。经服用多种消化系统药治疗无明显疗效。检查:舌质淡红,苔白厚,脉沉弦。诊断为胃炎,取胃炎穴针刺,行泻法,经30分钟的治疗,病人郎感觉胃部胀痛好转,继续治疗8次,病人诉说胃脘胀痛、不适等症状完全消失。3个月后随访未见复发。

一针疗法 止泻穴

止泻穴
【位置】止泻穴相当于传统腧穴申脉穴。《针灸甲乙经》中载:在足处踝下陷者中,容爪甲许。
【取 法】正坐垂足。踝关节背屈90°体位,外踝尖垂直向下赤白肉交际处即为本穴(图2-42)。
【作用】具有健脾和中、化湿止泻的作用。
【主治】念急性泄泻、急性肠炎、慢性结肠炎。

【治法】取止泻穴,常规消毒后用1寸毫针,直刺0.5寸,行捻转手法,待得气后给予平补平泻手法,留针25分钟。轻症取一侧穴位,重症取两侧穴位,留针期间可加用艾灸15分钟,能明显提高疗效,一般情况下治疗2~3次即可治愈。
【注释】泄泻又名腹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便质稀薄,甚至泻出如水的病症。一般认为,大便溏   薄而势缓者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直下者为泻,本病多见于急性肠炎、慢性肠炎、消化不良、食物中毒、过敏性结肠炎及腹部感受寒凉等。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夏秋两季多见。
针灸申脉穴之所以能止泻,是因为申脉属于足太阳膀胱经,又为八脉交会穴之一,其循行上额汇巅,人脑脉,别下项,再络肾府,过髀枢而沿大腿外侧下行到足。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原则,针灸申脉穴既可疏通六腑,调和胃气,又能祛风散寒、化湿止泻。作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凡患腹泻的病人,多数申脉穴周围有不同程度的压痛,而且针灸此穴时,可观察到先是肠鸣音增强,尔后慢慢减弱。由此表明,此穴为治疗腹泻的生物信息穴位。
【病例】祁某男,26岁,工人。于1998年10月4日就诊病人自诉大便时常泄泻,肠鸣3个月余。检查:腹部平坦触之柔软,脐下略有压痛;无反跳痛听诊肠鸣音活氏,脉沉细,舌苔淡薄。诊断为腹泻,取止泻穴针刺,20分钟起针后又给予火针点刺止泻穴

一针疗法 止吐穴

止吐穴

【位置】 止吐穴为一经外奇穴,相当于传统腧穴大陵穴与内关穴之间。《针灸甲乙经》中载:大陵在掌后两筋间陷者中,内关在掌后去腕2寸。

【取法】伸臂仰掌。在手厥阴心包经经脉线上,大陵与内关穴连线的中点,即从腕掌横纹向上量一横指与两筋之交叉点为本穴(图
2-43)。   
【作用】具有调理胃肠功能降逆止呕的作用。
【主治】因胃肠之不适引起的恶心、呕吐及神经性呕吐。
【治法】取止吐穴常规消毒后,用1.5寸毫针直刺约1寸,行捻转手法,可强刺激,待出现针感向手指端放射后留针30分钟,每5分钟行针1次。轻度呕吐可不留针,一旦症状消失即可起针。一般只针刺一侧穴位,男左女右,也可交替用穴,重症病人可针刺双侧穴位。

【注释】呕吐是指声物俱从口中出,又称之为“呕恶”,是由于胃失和降,气逆于上所出现的一种病症,古人以有声无物称之为呕,有物无声称之为吐。其实,临床上多见病人呕与吐同时出现,故统称为呕吐。
止吐穴是作者在实践中发现的一个经外奇穴,因其具有止吐作用,故命名为止吐穴。该穴循行于手厥阴心包经的经脉线上,与內关穴相毗邻,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原则,止吐穴通于阴维,络联三焦,故与牌胃中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降逆止呕、健脾安胃的有效穴位。作者10年来应用此穴共治疗呕吐病人49例,其中痊愈42例,病情好转5例,无效2例。多数病例治疗1次有效,对顽固性呕吐经治疗数次疗效不愈者,应建议病人到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以免延误病情。
【病例】李某男,31岁,工人。于2001年4月19日就诊 病人自诉胸满腹胀,食后连续呕吐3天。检查:腹部平坦,腹软无触压痛及反跳痛,脉濡弱,舌质淡,苔白腻。给予止吐穴针刺(左侧)1次后病人自觉好转,食后欲呕未吐,治疗2次后上述症状完全消失。2个月后复诊未见复发。

一针疗法 止痢穴

止痢穴
【位置】相当于传统腧穴大肠俞穴。《针灸甲乙经》中载:在十六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
【取法】正坐俯伏或俯卧位 在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约与髂棘高点相平行(图2-44)。
【作用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的作用。
【主治】 痢疾、肠炎。
【治法】取止痢穴,常规消毒后,用2寸毫针以45向脊椎方向刺人1~1.5寸,行捻转手法,勿提插,以免伤及第三腰椎脊神经、第四腰椎动静脉分支血管,待局部出现酸、麻、胀感或向小腹部放射时留针30分钟,每5分钟行针1次,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轻症 只针刺一侧穴位,重症可针刺双侧穴位,若伴有合并症可加刺其他穴位。 
【注 释】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 引起的,以急性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脓血便为主要特征的肠道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两季最为多见。其病因多为外受六淫及疫毒之气,或饮食不洁,传导失常所致。祖国医学对此病的论述颇多,古称“肠游”、“下痢”、“带下”等,类似于现代医学的痢疾。

大肠俞穴被用于医治痢疾,具有久远的历史。如《备急千金方》中云:“大肠俞,主腹中雷鸣,肠游,泄利,食不消化,暴泄。”由此可见,大肠俞穴用于治疗痢疾是古代医学家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个有效穴位。此外,作者在临床实践中亦观察到,大约90%以上的菌痢病人的大肠俞穴处有不同程度的压痛,表明此穴为一个生物信息穴。现代医学证明,针刺大肠俞穴,可以通过经络的信息感传作用,直接调节脏腑的功能,使整个脏腑的抗病能力增强,渗出减少,蠕动减慢,吸收加快,以此达到治疗菌痢的目的。
【病 例】刘某男,31岁,售货员。因腹痛、腹泻,于1998年7月20日就诊。病人于2周前发生红白痢疾,面色赤红,发热腹痛,里急后重,初泻稀便,继则腹痛加剧,下痢赤白,每日大便6~7次,脉浮数,舌苔稍黄。诊断为菌痢,取止痢穴(双侧)针刺,前后共治5次而痊愈。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

一针疗法 便秘穴

便秘穴
【位置】相当于传统腧穴支沟穴。《针灸甲乙经》中载:在腕后三寸两骨之间陷者中。
【取法】伸臂俯掌。在腕背横纹上3寸,桡骨与尺骨之间取之(图2-45)。
【作用具有清泻三焦、润肠通腑的作用。
【主治】大便干燥及习惯性便秘。
【治法】取便秘穴常规消毒后,用毫针直刺0.8~1.5寸用泻法使针感向指端传导,个别病人针感可传导至腹中或出现肠鸣音,留针20~30分钟,每5~10分钟行针1次,每2~3日针刺1次,10次为1个疗程,交替取穴。

【注释】所谓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有便意而粪便坚硬,难以排出的一种症状。古代文献中的“大便难”、“大便鞭”“燥结”等均指便秘而言。古人有五秘之说,谓之:风秘、气秘、寒秘、湿秘、热秘。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多发病。
支沟穴为手少阳三焦经所行之经,有“火”之称。所以,针刺支沟穴有泻三焦之火热、疏通三焦之脉气、润滑六腑之秘结的作用,是治疗便秘的有效穴位。古代医书《玉龙歌》《类经图》《玉龙赋》等均记载支沟穴有润肠通便的作用。而《十四经要穴主治歌》中更有详细的记载:“支沟中恶卒心痛,大便不通胁肋疼,能泻三焦相火盛,兼治血脱晕迷生。”凡此种种,都不难看出支沟穴在医治便秘方面确实具有明显的作用。近10年来,很多从事中医临床研究的医务人员对支沟穴的润肠通便功能做了许多工作,认为支沟穴确有调节五脏六腑的功能,促进肠液分泌,使胃肠蠕动增强,肠内容物及时排出体外。
【病 例】李某,女,41岁,工人。于1996年8月24日就诊。病人大便干燥4个多月,每3~5日排便1次,常伴便血、腹胀等症状。检查: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涩。取便秘穴针刺5次后,自觉大便干结及腹胀明显好转,8次后大便畅通,诸症消失。4个月后随访未见复发。

一针疗法 戒烟穴

戒烟穴
【位置】相当于传统腧穴列缺穴。《针灸甲乙经》中载:去腕上一寸五分。
【取 法】伸臂侧掌。在桡骨茎突上方,横纹上1.5寸。简便取法: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一手示指压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当示指尖端到达的凹陷处即是本穴(图2-46)。
【作用】具有宣肺止咳、戒烟痰的作用。【主治】用于戒除烟癖、气管炎。

【治法】取戒烟穴常规消毒后,用1寸毫针向上斜刺0.5寸左右,行捻转手法,待出现酸、麻、胀感并向肘胸处放射时,留针30分钟,每5分钟行针1次,每次半分钟。留针期间,可用艾条熏灸15~20分钟。同时,也可让病人自用香烟熏灸,每穴1支,每日2次。吸烟史长者,取两侧穴位;吸烟史短者,只取一侧穴位,或两侧穴位交替使用。
【注释】吸烟,这种古老而传统的生活嗜好,大概沿袭了600多年的时间,带给人们更多的是灾难、疾病和死亡。因为烟草及烟雾中含有1200余种有害成分,其中最主要的有害成分有尼古丁、焦油、氰氢酸、氧化碳等。这些有害物质或成分若长期侵害机体,就会损害机体的健康而造成疾病,甚至死亡。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资料表明,65岁以下男性90%肺癌的死亡、75%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死亡、25%冠心病的死亡是由于吸烟所致的。所以,戒烟已成为当前降低心肺疾病病死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列缺穴是作者在20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发现的一个戒烟有效穴位。此穴位于双手腕桡侧的手太阴肺经经脉线上,为肺经的络穴,亦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任脉。临床研究发现,针刺此穴可促使吸烟者的口腔内产生一种怪味,从而让病人一抽烟就会有恶心、欲吐或不舒服的感觉,以此慢慢地产生了厌恶吸烟感,最终达到完全戒烟的目的。另外,为了提高戒烟效果,建议病人将要吸的香烟变成艾灸,然后熏灸此穴,时间以2支香烟为宜。一般情况下,病人只要坚持2个疗程,大约85%的人即可戒除烟癖。
【病例】陈某,女,45岁,商人。于2002年9月9日就诊。病人自诉吸烟10余年,伴有慢性咳嗽,故要求戒烟治疗。检查:脉沉弦,舌尖微红,苔厚白。取戒烟穴(双)针刺加灸治疗30分钟,隔日治疗1次,共治疗7次,病人已全部戒除烟癖。随访半年未见再吸烟。

一针疗法 肾炎穴

肾炎穴
【位置】相当于传统腧穴三阴交穴。
【取法】仰卧位或正坐垂足。在内踝高点直上3寸,大约四横指与胫骨内侧面后缘交叉处(图2-47)。
【作用】具有调整气机、健脾补肾、通利水道的作用。
【主治】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
【治 法】取肾炎穴常规消毒后,用3寸毫针直刺2~2.5寸,行泻法,使针感传至足趾或上传至大腿处时留针30分钟,每隔5~10分钟行针1次,隔日治疗1次,12次为1个疗程。疗程期满,休息5天,再继续下1个疗程。由于本病的病因复杂,治疗难度大,故除了取肾炎穴之外,最好配刺肾俞、足三里穴等,这对增强疗效,缩短疗程具有重要意义。

【注释】急慢性肾炎是由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而引起的一种肾脏组织的变态反应性疾患要临床表现有低热、口渴、头晕、眼花、怕冷、腰腿酸软、乏力、食欲不振、眼睑水肿、下肢水肿、耳鸣等;常规检查可出现蛋白尿、白细胞、管型等阳性,是一种泌尿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三阴交穴系足太阴经之腧穴又是足太阴、厥阴、少阴三经的交会穴,可谓是足三阴经中的重要腧穴之一,具有多种功效。如《针灸大全》中云:三阴交治“小便淋血,止阴气痛”。《针灸聚英》中曰:三阴交主“小便遗失”。还有《采艾编冀》中云:三阴交治茎痛不得溺,内有如沙石作痛者。再如《外台秘要》中亦载:三阴交主“气逆腹胀,小便不利”。总之,从古代文献记载来看,三阴交穴主治泌尿系结石、肾炎、血尿、遗尿、前列腺炎等疾病确实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是一个功能齐全、疗效非凡的泌尿系专用穴位。25年来,作者应用三阴交穴配刺足三里、肾俞、关元穴等医治急、慢性肾炎30余例,总有效率为85%左右。
【病 例】吴某,男,31岁,售货员。口渴、乏力、腰酸腿软、多尿3年余,于1999年2月28日就诊。检查:病人面色灰暗,眼睑轻度水肿,双肾区叩击痛可疑;尿检结果:蛋白(+),红细胞(士),白细胞(+);脉沉细,舌质淡红,苔厚白。诊断为慢性肾炎,取肾炎穴(双)针刺配穴足三里、肾俞、关元穴均用泻法,治疗3次后,病人自觉乏力、腰酸等症状好转治疗8次后,病人自觉症状基本消失,尿常规检查血尿无异常,白细胞(士),蛋白(士);继续治疗4次,病人症状全部消失,尿常规检查正常。

一针疗法 急腹症穴

1.急腹症穴
【位置】相当于传统腧穴足三里穴。《针灸甲乙经》中载:在膝下三寸处,衔外廉。
【取法】仰卧位或正坐垂足。犊鼻穴直下3寸 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取之(图3-1)。
【作用】具有通经活络、解痉止痛的作用。
【主治】急性腹痛、胃肠痉挛。
【治法】取急腹症穴常规消毒后,用3寸毫针迅速直刺约2寸,先捻转,后提插,行泻法为主,待针感出现后留针30分钟,每5分钟行针1次,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疗程视病情而定。如治疗1次病情不减者应建议病人去专科医院进行检查治疗,以免贻误病情。

【注释】急性腹痛是一个临床症状。其发病原因很多,疼痛的性质亦多种多样,但临床最常见的病因有急性胃肠痉挛、胃穿孔、肠梗阻、阑尾炎、急性腹膜炎等。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急性发病,腹部呈阵发性或持续性剧烈疼痛,有的为刺痛、钝痛、跳痛、胀痛,有的为撕裂样疼痛,有的则为抽痛。如为肠梗阻多伴有呕吐、大便停止,亦无排气;如为胃穿孔,常伴有恶心、呕吐、发热及腹膜炎的一些临床表现。总之,急性腹痛为一种急症,在没有明确诊断的前提下进行针灸治疗,只能减轻症状,不能根治足三里穴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从古到今,一直成为医治胃肠疾病的常用穴位之一,亦是强身健体的保健要穴,尤其对腹痛的止痛效果令人信服。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针刺一侧或双侧动物的“足三里穴”,均能使其痛阈平均升高1倍以上,说明足三里穴确实具有止痛的功效。《四总穴歌》中载:“肚腹三里留 ”总结了足三里穴对胃肠消化系统疾病的重要作用。它之所以能治疗胃肠道疾病,是因为足三里穴为阳明胃经之合穴,胃属土,阳经的合穴也属土,以土治土是中医辨证论治的重要法则之一。
【病 例】王某,男,43岁,工程师。因急性腹痛,于2001年10月11日就诊。检查:急性痛苦表情,体温37.5℃,心率每分钟88次,心肺未见异常,腹肌紧张,右下腹及阑尾投影区压痛,有反跳痛,脉细数,舌质紫红,苔薄白。诊断为急腹症,阑尾炎穿孔待除外,取急腹症穴针刺,行泻法,阿是穴火针针刺。治疗1次后疼痛大减;第二天继续治疗1次,疼痛全部消失,4天后又针刺1次,症状全部消失,临床治愈。2周后随访未见复发。

一针疗法 胆痛穴

胆痛穴
【位置】相当于经外奇穴胆囊穴。《针灸选穴手册》中载在阳陵泉穴下15
【取法】正坐垂足或仰卧位。在阳陵泉穴直下1~2寸压痛点最明显处取之(图3-2)。

【作用】具有疏肝利胆、消炎止痛的作用。
【主治】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胆绞痛、胆道蛔虫症。
治法】取胆痛穴常规消毒后,用2寸毫针直刺1~1.5寸,行快速捻转手法每分钟200次左右,待出现针感传向足踝处,留针25~30分钟,每5分钟行针1次。起针时宜慢不宜快,并环形摇旋针柄,使针眼增大,出针后不按针孔,以此疏泄胆气,平肝降火。轻度胆绞痛可取一侧穴位,重度胆绞痛取两侧穴位,或两侧交替针刺。
【注 释】 胆囊痛最常见于急慢性胆囊炎、急慢性胆管炎、胆石症及胆道蛔虫症等胆系疾病,属于急腹症的范围。主要临床表现以右上腹部疼痛、高热、恶心、呕吐为主要特征,有的伴有黄疸。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女性多于男性。在急性期,病人常伴有消化不良、胃肠不适、嗳气等症状,在吃油腻食物后,可引起疼痛发作。
胆道蛔虫症则是由于蛔虫钻人胆道所致,儿童和青年人常伴有蛔虫病史。其主要表现以上腹部或右上腹部突发性剧痛,或“钻顶样”疼痛。本病属于中医学“蛔厥”的范畴。
胆囊穴是近代医学家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的一个经外奇穴。因为多数胆囊炎病人此穴有明显的压痛,故认为此穴为胆绞痛的一个信息穴位。此穴归于足少阳胆经,其循行线正处“合”与“郄”之间的膝以下重要位置。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治疗原则,在此处寻找出敏感的压痛点进行针刺,可产生强烈的针感,并很快放射至病患之处,确实具有即时止痛的作用。
【病 例】连某,女,46岁,工程师。因急性胆囊炎,上腹痛20余天,于2001年12月4日就诊。检查:急性痛苦面容,面色苍白,右肋下触诊未及包块,有触压痛感,肝区有叩击痛感,脉细数,舌尖红,苔厚白。诊断为急性胆囊炎,取胆痛穴针刺(健侧),用泻法,强刺激,待针感出现后留针30分钟,每分钟行针1次,6次为1个疗程。治疗2次后,病人自诉上腹痛好转,且饮食增加,治疗4次后,已不再服用止痛药,治疗5次后,所有症状消失,临床治愈。

一针疗法 睾丸炎穴

睾丸炎穴
【位 置】相当于传统腧穴阳池穴。《针负甲乙经》中载:在手腕上陷者中。
【取 法】伸臂反掌。在腕手背横纹上,当指总伸肌腱尺侧缘凹陷中取之(图3-3)。
【作用】具有散风清热、扶正邪的作用。
【主治】急急性睾丸炎、慢性睾丸炎、附炎。
治法取睾丸炎穴常规消毒后,用1.5寸毫针直刺0.5~0.8寸,行捻转手法,每5分钟行针1次,留针30分钟期间加用艾卷重灸15分钟。急性期5次为1个疗程,慢性病以10次为1个疗程。轻症取一侧穴位,重症可取两侧穴位。

【注释】睾丸炎是由于细菌感染后而引起的睾丸或附睾的急、慢性炎症。病人可表现为一侧或两侧睾丸肿大、疼痛。急性期为灼热样痛、胀痛,并伴有发热、恶寒等症状;慢性睾丸炎多数病人无明显睾丸肿大,亦无自发性疼痛,但触诊时,可发现患侧睾丸较对侧为硬或轻度肿胀,以及有不同程度的触痛。祖国医学认为,睾丸炎属于“偏坠”“疝气”的范畴。多因湿热下注,阻塞脉道所致。而阳池穴为三焦经之原穴,原穴是元气所过和留止部位,亦是调理上、中、下三焦的重要腧穴之一,具有疏通经气、清热利湿、通利水道和扶正祛邪的作用,故对治疗睾丸炎具有良好的疗效。如《难经·六十五难》中云:“五脏六腑有病者,皆取其原也。”由此表明,原穴治疗原经之患是从古代医学家的实践经验而来。作者临床验证,阳池穴治疗睾丸炎屡用屡见效,少者3~5次,多者8~12次,多数可以治愈。
【病 例】张某,男,19岁,大学生。因右侧睾丸肿痛1周,于1985年8月24日就诊。检查:体温36.4℃心率每分钟84次,右侧睾丸肿大如乒乓球状,阴囊表面光滑,触之睾丸有压痛,附睾亦有触痛。输精管中下段亦有轻度压痛,脉细数,舌质略红,无苔。诊断为急性睾丸炎,遂取睾丸炎穴针刺,先行平补平泻针法,再行泻法,留针30分钟,接着用艾灸15分钟。针灸1次后,病人自诉睾丸肿痛好转,治疗3次后睾丸已消肿,治疗6次后睾丸恢复正常,但睾丸处仍有轻度触压痛,继续治疗1次而愈。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

一针疗法 阳痿穴

阳痿穴
【位置】相当于传统腧穴阴包穴。《针灸甲乙经》中载:在膝上四寸,股内廉两筋间。
【取法】正坐屈膝。在大腿内侧,股骨内上髁上4寸,股内收肌与缝匠肌之间取之(图3-4)。
【作用具有疏肝调血、壮阳利湿的作用。
【主治】功能性阳痿、遗精。
【治法】取仰卧位。阳痿穴常规消毒后,用3寸毫针迅速刺人2寸,行捻转手法,平补平泻,以针感传至会阴处或生殖器处为佳。留针30分钟,每5分钟行针1次,10次为1个疗程。阳痿病人多伴有气虚之证,故可配合艾灸关元穴10~15分钟,疗效更佳。

【注释】 阳痿是指男性在进行性交时阴茎不能勃起,或勃起硬度不足以插人阴道,或勃起不能持续足够的时间以维持正常性交的病症。中医认为,正常的房事须具备四至:即和至、肌至、筋至、气至,四者缺一即可导致阳痿发生。现代医学认为,可能与肾、肝、心、牌的功能失调有关。过去医治阳痿常以补肾壮阳为法则来指导选穴用药,结果非常不满意。近年来作者大胆探索阳痿的病因病理,认为肝失疏泄是造成阳痿的主要原因,故一举突破了传统的补肾壮阳法,而创用补肝壮阳法(即调肝壮阳法)。在针刺治疗中独选阴包穴,该穴属于肝经之穴,具有疏肝调血、通经化瘀的作用。而从病位归经上看,阴茎又属于足厥阴肝经,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原则,选用阴包穴治疗阳痿确有良效。
【病例】胡某,男,31岁,工人。1998年5月20日就诊。主诉结婚6年,近4年性交时阴茎不能勃起。检查:五官正常,面色萎黄,舌尖略红,苔薄黄,脉弦细。诊断为阳痿,取左侧阳痿穴针刺,行捻转手法,以泻为主,同时配合艾灸关元穴15分钟。仅治疗1次病人就有性欲,但不能勃起。治疗4次后,阴茎已能勃起,但时间很短。治疗6次后,阴茎已能随意勃起,但硬度稍差,只能持续3~4分钟。治疗8次后,病人性生活已能持续15分钟以上,临床治愈。

一针疗法 阑尾炎穴

阑尾炎穴
位置相当于经外奇穴尾穴。《针灸选穴手册》中载:在足三里穴下1~2寸。
取法】正坐垂足或仰卧位。位于小腿前外侧,足三里穴直下1~2寸,寻找压痛点最明显处即为本穴(图3-5)。
【作用】具有清热化瘀、通调脏腑的作用。
【主治】急性阙尾炎、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
【治法】取阑尾炎穴常规消毒后,用3寸毫针直刺1~1.5寸,先行捻转手法半分钟,再行提插手法,以泻为主,待出现针感传至足踝处时,留针30分钟,每5~10分钟行针1次,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视病情轻重针刺5~10次为1个疗程。轻症者针刺一侧穴位,重症者针刺两侧穴位。对伴有高热或严重感染者应配合抗生素或中草药治疗。
【注释】急性阑尾炎是一种极为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主要表现为右下腹阵发性疼痛及腹部胀满,或伴有恶心、欲吐、食欲下降、发热、乏力、头晕等症状。检查右下腹阑尾投影区有局限而固定的压痛及反跳痛。血常规检查血白细胞总数明显升高。急性阑尾炎属于中医学“肠痈”的范畴。
阑尾穴是中医临床工作者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一个经验穴。因为几乎所有的急性阑尾炎病人在阑尾穴周围都有不同程度的压痛点,说明此压痛点为阑尾炎的一个信息代表穴,而临床针刺此点不仅可以迅速减缓疼痛 且可以起到消炎的作用。
一般认为,轻、中度的阑尾炎病人无需药物,单用针刺治疗,多数病人就可治愈。陈全新医师总结的“针灸治疗肠痈165例疗效分析”,其中有146例治愈,占88.4%,仅有19例无效,占11.6%(上海针灸杂志,1988)。根据作者多年经验,如病人腹痛不严重,或者没有高热现象,可以试用针灸治疗,多数病人在2~3日内症状与体征有所好转,但如体温持续上升,或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显著增高者,应尽快去医院诊治。
【病 例】杨某,男,35岁,澳籍华人。因右下腹阵发性疼痛于1998年3月10日就诊。检查:病人痛苦表情,体温37.4℃,心率每分钟94次,右下腹腹肌紧张,阑尾点有压痛及反跳痛,脉弦细,舌质红,苔薄黄。初诊为阑尾炎,取阑尾炎穴针刺(右侧),用泻法。治疗1次后,疼痛明显减轻,治疗3次后疼痛已不明显,治疗6次后腹痛完全消失。2个月后随访未见复发。

一针疗法 乳腺炎穴

乳腺炎穴
【位置】相当于传统腧穴肩井穴。《针灸甲乙经》中载:在肩上陷者中,缺盆上,大骨前。
【取 法】正坐位。在肩部第七颈椎棘突与肩峰连线之中点,相当于肩胛骨上缘与斜方肌间凹陷处取之(图3-6)。
【作用】具有活血化瘀、清热散结的作用。
【主治】急性乳腺炎、乳房局部肿痛、排乳不畅。

【治法】取乳腺炎穴常规消毒后,用30号2寸毫针直刺患侧穴位,进针0.5~0.7寸,用泻法,只捻转,不提插(因为提插手法或进针过深易刺破肺尖而导致气胸),使针感传至病变部位或胸肩部为宜,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行针1次。对个别晕针病人可以以指代针,用拇指指尖切压乳腺炎穴3~5分钟,以感到酸、麻、胀痛为有效,可连续进行3次。
【注释】急性乳腺炎,属于祖国医学“乳痈”的范畴。多因乳汁排泄不畅,气血瘀滞,乳络不通而结块发炎。《针灸甲乙经》中云:“肩背髀痛,臂不举,寒热凄索,肩井主之。”故临床上多用于治疗肩、背、臂痛等症。临床上诊治急性乳腺炎,在触摸颈部淋巴结时,偶然发现同侧的肩井穴有明显的压痛,表明肩井穴与乳腺疾患有密切的关系。
肩井穴为足少阳经、阳维脉之交会穴。因其位于缺盆上,大骨前的凹陷处,其状如井口,故得此名。治疗乳腺炎只取患侧一穴,针感越强疗效越好,如针到气至病所,确有宣通经气、宽胸化瘀、清热解毒之功效。作者共治6例,5例治愈,1例病情好转,有效率达100%。
【病 例】章某,女,34岁,销售员。因低热、乳房肿痛3天,于1991年3月14日就诊。检查:体温37.4℃,心率每分钟86次,扁桃体和两肺均未见异常,左乳腺近乳头处肿胀、充血,有明显压痛,无波动感,腋下淋巴结无肿大。初诊为急性乳腺炎,取患侧乳腺炎穴针刺0.6寸,行捻转强刺激手法,留针30分钟。针刺1次后自觉疼痛明显减轻,治疗3次后痊愈。半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肾痛穴

肾痛穴
【位置】相当于经外奇穴精灵穴。《经外奇穴图谱》中载:精灵位于中渚穴之直后方。
【取法】在手背第四、五掌骨间隙后缘,腕背横纹与掌骨小头连接之中点凹陷处取之(图3-8)。
【作用】具有疏通水道、解痉止痛的作用。
【主治】肾绞痛、肾结石。

【治法】取健侧肾痛穴常规消毒后,用1寸毫针直刺5分左右,行提插手法,以泻为主,待针感传至同侧手指尖时留针30分钟,每5分钟行针1次。如疼痛不减轻者,可针刺双侧肾痛穴,强刺激等疼痛减轻后继续留针15~20分钟。
【注 释】 肾绞痛是肾脏或输尿管结石或急性炎症而引起的一种常见病。其主要表现为突发性疼痛,多为绞痛,或为钝痛、胀痛,伴有血尿、尿急、恶心等症状。如为感染,则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刺激症状。如为肾结石,其疼痛部位常在腰部,亦可沿着输尿管方向呈放射性窜痛。属于中医学“石淋”“血淋”的范畴。
精灵穴是很久以前发现的一个经外奇穴,主要用于治头痛、耳鸣及腕部疾患。作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肾绞痛病人往往在健侧精灵穴处有压痛点,而且较患侧为明显,由此表明精灵穴为肾绞痛的一个信息穴。从经络学来分析,精灵穴属于经外奇穴,走行于手少阳三焦经循行线上,其主支起于环指尺侧端关冲穴,向上至手腕背面,经前臂外侧中线过肘关节走向肩部,然后向前走于缺盆穴,布于膻中穴,散络心包,过膈膜,依次属于上、中、下三焦。而三焦有主司诸气条达、水液运行的作用,故针刺精灵穴具有清泻三焦之热邪,和解少阳,改善水液代谢,反射性地解除肾及输尿管平滑肌痉挛,而达到止痛和治疗的目的。
【病 例】葛某,男,59岁,退休工人。因右腰背绞痛1小时,于2000年3月14日就诊。既往有类似病史。检查:心率每分钟110次,心律整齐,血压148/76毫米汞柱,脉细数,舌质紫红,苔黄白,有脱苔。右肾区有叩击痛感。初诊为肾绞痛(右),取健侧胆痛穴针刺,行泻法,强刺激。5分钟后病人自述疼痛有所缓解,继续行针2分钟,病人的绞痛症状基本可以忍受,留针20分钟后起针而愈。2周后电话随访未见复发。

一针疗法 疝气穴

疝气穴
【位置】相当于传统腧穴归来穴。《针灸逢源》中载:在水道下一寸。
【取法】仰卧位。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处(图3-7)。
【作用】具有调补冲任、理气和肠的作用。
【主治】腹股沟疝、直疝。

【治法】取患侧疝气穴常规消毒后,用2寸毫针直刺1~1.2寸,行捻转手法,以补为主,每5分钟行针1次,留针30分钟,隔日或3日治疗1次,8次为1个疗程。值得提醒的是,针刺疝气穴时一定不要过深、过猛,以免伤及周围的腹壁下动脉和肠系膜动脉而引起局部出血。
【注释】疝气是指小肠或肠系膜突出至脐中或腹股沟或阴囊中的一种病症。此症多为小儿先天性发育不全或腹股沟环孔闭锁不全而留有环口。其他常见原因为患儿过度啼哭,大便干燥,剧烈咳嗽促使腹压增高而致使小肠脂膜突人脐中或阴囊内而成。中医学认为,多与肝气郁滞、气血瘀阻或感受寒湿而致中气不足,提升乏力。属于中医七疝中的狐疝。现代医学称其为“腹股沟斜疝”、“腹股沟直疝”。
归来穴用于治疗疝气,古代医学已有记载,如《胜玉歌》中云:“小肠气痛归来治。”《针灸大成》中也载“归来治奔肠七疝”等。以上足以说明归来穴为古代医学家在实践中发现的治疗疝气的重要穴位之一。而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归来穴之所以能治疗疝气,一是可能与该穴属足阳明胃经,以此调节胃肠功能有关。二是可能与此穴所在的特殊位置有关,因为归来穴位于下腹部两侧,非常接近腹股沟处,其下方主要脏器为小肠,正是疝气膜突出之部位,所以针刺归来穴,不但可以通调阳明经之经气,还可以升提益气,活血化瘀而促使局部气血旺盛,能使脱出之物归复原位,达到治愈疝气的目的。
【病 例】 李某,男,16岁,学生。因右大腿根处包块2年余,于1999年2月19日就诊。检查:病人站立位时,可见右腹股沟下段接近阴毛处有一个6厘米X8厘米的包块,未进入阴囊内,触之柔软,有气泡感,无压痛,令病人咳嗽时可见其包块增大,平卧后用手法可以还纳。听诊包块内有轻度的肠鸣音。初诊为腹股沟斜疝,取疝气穴(患侧)针刺,行捻转补泻,留针30分钟,每5分钟行针1次。期间配合艾绒浸醋局部加压包扎,每2日换药1次,隔日针刺1次。经3次治疗后,病人自觉肿块缩小,5次治疗后,肿块脱出后能自行还纳,8次治疗后完全治愈。随访6个月未见复发。

一针疗法 粉瘤穴

粉瘤穴
【位置】 相当于传统腧穴阿是穴。
【取法】在粉瘤瘤体的最高处中心点取之(图3-9)。
【作用具有通经化瘀、清热散结、祛腐消肿的作用。
【主治粉瘤。
【治法】三棱针加火针。取粉瘤穴常规消毒后,用三棱刺入瘤体约2/3深,然后退出少许再以不同的角度或方向刺向四周,出针后,挤出瘤体内容物,务求挤干净。再次消毒后用火针点刺瘤体3~5针,其深度以不穿透瘤体为宜,每针间距为3~4毫米。术后加压包扎3~4天,如此反复治疗2~4次即可治愈。值得注意的是,在用三棱针刺治疗时,一定要掌握深度,避免伤及大血管及神经组织。这是针刺治疗取得成功与否的关键。

【注释】粉瘤又称皮脂腺囊肿,是指皮脂腺中皮脂瘀积护张而形成的肿块。其肿块大小不等,带有黑点或小坑,挤压时有粉脂样物质从小坑中溢出。好发于青壮年皮脂腺丰富的部位,且易与皮肤粘连。
用三棱针点刺阿是穴,一方面可以起到破坏囊壁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三棱针的针眼可以将瘤体的内容物挤出,减少刺激,促进吸收。而配合火针疗法则是通过火针的高温效应,即针借火力,刺伤瘤体,引来正气,祛除湿毒,化痰消肿,散结生新,故应两法配伍,取长补短,取效显著。通过多年临床实践的观察证实,屡用屡见效。
【病 例】刘某,男,70岁,退休职员。因背部生有一核桃大小的肿物,于1997年3月1日就诊。检查:后背右肩胛骨内缘处可见一个3厘米x2.5厘米大小的圆形肿物,触之硬中带软,无压痛,基底固定无移动,瘤体与皮肤粘连。诊断为粉瘤,用三棱针加火针治疗。1次治疗后肿物已看不到,2次治疗后,局部触诊皮下组织修复良好,大约3周愈合。4个月后复诊未见复发。

一针疗法 利尿穴

利尿穴
【位置】 相当于传统腧穴三阴交穴。《针灸甲乙经》中载: 
在内踝上三寸,骨下陷者中。
【取 法】仰卧或正坐垂足位。在内踝高点上四横指与胫骨内侧面后缘交叉处(图3-11)。
【作用】具有健脾补肾、行气利水的作用。
【主治】产后或术后尿潴留及因肾功能不全而引起排尿困难者。
【治法】仰卧位。选利尿穴常规消毒后,用3寸毫针迅速刺入1.5~2寸,行提插捻转手法,以泻为主,使针感向大腿根部或会阴部传导时留针30分钟,每5分钟行针1次。对一次不成功者两侧交替针刺。轻症只针刺一侧穴位,重症可针刺两侧穴位。据临床治疗观察,针刺治疗尿潴留的总有效率达95%以上。

【注 释】尿潴留是指产后和外科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一般地讲,尿液完全排不出者为完全 性尿潴留,排尿后膀胱内仍留存尿液者称之部分性尿潴留。常见的原因有尿道狭窄、炎症、结石、瘢痕、肿物等阻塞,以及癔症性或精神性尿道痉挛。属于中医 学“癃闭”的范畴。中医学认为,小便不通,当责于膀胱的气化失司所致,而膀胱的气化失调又与脾气的转输、肺气的肃降及肾脏的开阖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阴交穴是足太阴脾经之腧穴,又为足太阴、少阴、厥阴三经之交会穴,因其与肝、脾、肾三脏有密切的联系,故可统治三阴经的病患。如《经穴主治症》中云:“三阴交是治妇科病和男性生殖器病的名穴。”也就是说,肝、脾、肾三经的脉气转化失司是导致妇科病和男性生殖器疾病的主要原因,故针刺三阴交穴可以起到通调三脉、疏理水道、行气利水的作用。临床实践证明,三阴交穴是治疗尿潴留的最有效的穴位之一。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针刺三阴交穴可使膀胱内压增加,引起逼尿肌收缩及外括约肌收缩,从而造成内压持续上升,迫使尿液排泄体外。作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针刺三阴交穴对治疗功能性尿潴留疗效非常显著。
【病 例】张某男,36岁,个体经营者。因急性尿闭于1997年12月3日就诊。病人于3天前在墨尔本市一家医院行阑尾切除术,术后3小时发现小腹胀痛,不能排尿,遂后行导尿管导尿。第三天因病人仍不能自行排尿而求治。检查,病人小腹部膨降,叩诊为浊音,脉沉紧,苔白薄,舌质略红。确诊为术后尿潴留,取利尿穴(左)针刺,行强刺激手法,然后用手掌挤压按揉小腹部,大约15分钟后病人开始排出少量尿液,再用力按揉关元穴5分钟,病人排出大约1400毫升尿液,翌日排尿正常。

一针疗法 囊肿穴

囊肿穴
【位置】相当于传统腧穴阿是穴。阿是穴的原意是哪里有痛,病人喊“啊”时就是穴。
【取 法】 这里所讲的阿是穴,是指取肿物的中心点(图3-10)。
【作用】具有清热泻火、散结消肿的作用。
【主治】腱鞘囊肿、腮腺囊肿等。
【治法】三棱针点刺加灸法。取囊肿穴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于囊肿最高点中心刺入囊肿2/3深左右,然后改变针尖方向,向四周各斜刺一针,尽量不要伤及对侧之囊壁。治疗中要求手法轻巧,用力适度,避免伤及周围的血管和神经组织而引起剧痛。出针后用干净纱布挤压囊肿使之排出其内容物,待出血停止后,用艾条熏灸囊肿中心部位20分钟左右,隔日灸治1次,每7日针刺1次,直至囊肿消失。如果此法奏效很慢或无效时,亦可采用中粗号火针点刺囊肿中心处3~5针,再挤出内容物,术后消毒并用棉球包绕5分钱硬币压在囊肿上方,外加绷带包扎3天左右。如此反复治疗2~3次,多数病人可以治愈。

【注释】腱鞘囊肿是指生长在韧带腱鞘上的一种内含胶样液体的囊性肿物,呈单房性或多房性囊腔。如长在关节周围,常常引起疼痛和活动受限。本病一般与外伤、机械刺激及慢性劳损有关,多因筋脉损伤、局部血气运行不畅、湿聚成痰而发病。祖国医学称其为“胶瘤”。
所谓阿是穴,早在《内经》中就有以痛为腧的记载。原意是,压到病人痛处时,病人会不由自主地喊出“啊”的痛声,于是就以“啊(阿)”是穴命名。而这里所指的阿是穴又有些不同。因为某些良性肿物根本就没有什么压痛点,所取之穴只是选取病变中心点进针而已。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证实,用三棱针点刺腱鞘囊肿,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因为只有三棱针才能帮助排出其内容物,再加上熏灸局部可以起到活血化瘀、消炎消肿及增加免疫力之功效,两法相加事半功倍,多数病人用此法可以治愈。而对少数效果不佳或复发的病人可应用火针治疗。因为火针借高温可破坏囊肿的囊壁,加上针刺可引发经气,调动免疫功能而消除肿物。
【病例】孙某女,36岁,职员。因右手腕部囊肿,于2001年8月3日就诊。检查:右手腕背侧可见一个2厘米x1.5厘米大小的肿物,压之较硬,基底部可移动,压痛不明显。诊断为腱鞘囊肿,用三棱针加艾灸治疗,共治疗4次肿物消失,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

一针疗法 肠梗阻穴

肠梗阻穴
【位置】相当于传统腧穴足三里穴。《针灸甲乙经》中载:在膝下三寸,外廉。
【取 法】仰卧或正坐垂足位。犊鼻穴直下3寸,胫骨前嵴外-横指处取之(图3-12)。
【作用】具有健脾和胃、理气通肠的作用。【主治】急性肠梗阻。
【治法】取肠梗阻穴常规消毒后,用28号3寸毫针直刺一侧肠梗阻穴,行泻法强刺激,待针感传至足踝处或腹部时留针30分钟5分钟行针1次。留针期间可配合艾灸神阙穴及肠梗阻穴20分钟。轻度肠梗阻,一般针灸10~15分钟即可出现便意,或排出稀样便。对病情较严重者最好从肛门内注入开塞露或大黄液10~20毫升,如30分钟后仍无排便者,应将病人送医院诊治,以免耽误病情。

【注释】急性肠梗阻是由于肠腔内炎症粘连、寄生虫或粪块堵塞、手术瘢痕或粘连,肿物压迫及药物麻痹等原因而引起的内容物通过障碍,是急腹症之一。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急性腹痛、呕吐、腹泻、停止排便及排气(出现痛、吐、胀、闭四大症状)等症状。属于中医学“肠结”、“腹胀”之足三里穴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而古人有“合治内腑”之说,表明合穴为治疗腑病之首选穴位。胃经的五行属土,阳经的合穴也属土,本穴可以说为土经中的土穴,故对六腑之病症能起到疏通和调理的作用,是治疗胃肠道功能紊乱的主要穴位。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针刺足三里穴首先能够调节胃肠的蠕动功能,即蠕动过快者变慢,蠕动过慢者变快,同时又能促进胃肠消化液的分泌,促进消化,维持胃肠内容物的平衡移动等作用。
【病 例】 薛某,男,44岁,个体经营者。因下腹胀痛伴呕吐,于1987年11月2日就诊。病人于2个月前在北京市一家医院行急性阑尾炎穿孔修补术,术后一般情况良好。但近3天来突然出现腹痛、腹胀、无大便并伴有呕吐。检查:腹部膨隆,脐周有压痛,听诊未闻及肠鸣音。诊断为急性肠梗阻,急刺双侧足三里穴,行泻法,留针30分钟。同时,嘱病人口服大黄水煎液100毫升,当日晚17时左右,病人排出大便,肠鸣音恢复,腹胀痛随即消失而痊愈。1个月后复诊未见复发。

一针疗法 痔疮穴

痔疮穴
【位置】相当于传统腧穴支沟穴。《针灸甲乙经》中载:在腕后三寸,两骨之间陷者中。
【取 法】伸臂俯掌。在腕背横纹上3寸,大约四横指,当桡骨与尺骨之间取之(图3-13)。
【作用】具有清泻三焦通便润肠、破瘀化痔的作用。
【主 治】痔疮、大便干燥。
【治法】取痔疮穴常规消毒后,用28号3寸毫针直刺1.2~1.5寸,行提插手法,以泻为主,留针30分钟,每隔5分钟行针1次,10次为1个疗程。轻度痔疮任取一侧穴位,重症取两侧穴位。对伴有严重便秘者,应加刺承山、足三里、二白穴等,有助于提高疗效。

【注释】痔疮是指直肠下端黏膜和肛管皮下静脉曲张而成的一种肛肠科常见疾病。临床上根据其发病部位可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三种。内痔症见:便血、脱出、疼痛、便秘、贫血及分泌黏液等;外痔症见:肛门不洁、潮湿、肿胀、疼痛、肛门瘀血、大便干燥等;混合痔则以上述症候混合出现。引起痔疮的原因很多,如经常站立工作、大便秘结、多产妇女、嗜酒食辣、久病卧床、排尿困难、久泻久痢等均可导致本病。
支沟穴属于手少阳三焦之经穴,其形如沟渠,循行于前臂桡、尺骨之间的狭缝之中,故此得名支沟。本穴为三焦经之火穴,为宣泄气机、破瘀散结的重要腧穴。其传统功效有清泻三焦之热邪、疏通三焦之经气、清肠通腑、活血化瘀等,是医治肛肠疾病的有效穴位之一。古代医书《杂病穴法歌》中云:“大便虚闭补支沟。《玉龙歌》中亦载:“支沟穴能通大便、医痔疮。”《十四经要穴主治歌》中云:“支沟中恶卒心痛,大便不通,胁肋疼痛,能泻三焦相火盛,兼治血脱晕迷生。”可见支沟穴被应用于治疗便秘、痔疮已有悠久的历史。明代著名医学家张介宾曾将支沟穴作为治疗痔疮的主穴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病 例】程某,女,46岁,工人。因便秘、便血多年,于2002年7月11日就诊。病人四川省人,自诉从小喜食辣椒,故大便经常干燥,有时2~3日1次,有时5~6日1次,且经常便中带血,曾去医院检查,诊断为内痔。检查:病人面色红润,腹软,无触压痛,肝脾未触及,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数。诊断为内痔,取痔疮穴针刺,手法先泻后补。治疗2次后,病人大便较通畅,治疗4次后便血明显好转,治疗7次后大便通畅,便血停止。3个月后随访未见复发。

一针疗法 腕痛穴

腕痛穴
【位置】相当于传统腧穴太溪穴。《针灸甲乙经》中载:在足内踝后跟骨上,动脉陷者中。
【取法】正坐垂足。在足内踝高点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之中取之(图4-1)。
【作用】 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 
【主治】手腕扭挫伤、腕管综合征及腕部伸或屈肌腱腱鞘炎。
【治法】正坐垂足或平卧位。取腕痛穴常规消毒后,选用2寸毫针速刺人腕痛穴1寸左右,行提插手法,待针感出现后留针30分钟,每5分钟行针1次,每周治疗2~3次,5次为1个疗程。慢性痛者每周治疗1~2次,10次为1个疗程。一侧痛者针刺健侧穴,两侧痛者针刺双侧穴。

【注 释】 手腕痛是由于外伤、扭伤、劳损、风湿等原因引起手腕部疾患的主要症状之一。病人常伴有腕关节组 织肿胀、功能活动受限、局部麻木等,多见于腕关节扭伤、腱鞘炎、腱鞘囊肿、腕管综合征等病。传统的治疗方法多采用局部手法按摩、针灸、理疗及中草药外敷等,而信息穴针刺法并非针刺患处,通常选择受伤或疼痛部位相对应的信息点即健侧的太溪穴。从经络学来看,太溪穴属于足少阴肾经之腧穴和原穴,临床上多用于治疗肾及肺脏器疾患。可是,从整体信息穴来说,它就是手腕痛在踝关节的一个信息反射点,故针刺此点可达到迅速止痛的效果。多数病人可在5~10分钟内止痛,少数在30分钟后止痛。太溪穴定位容易,针刺安全,效果显著。
【病 例】孙某,女,29岁,马来西亚华人。因跌倒引起右腕关节肿痛4小时就诊。检查:右腕关节肿胀,轻度瘀血,屈伸活动轻度受限,腕掌横纹处压痛明显,X线拍片未见骨折。诊断为腕关节挫伤,取左腕痛穴针刺,用泻法,以每分钟150转的速度捻转,使针感迅即产生,并传至足趾,留针30分钟,每隔5~10分钟行针1次。30分钟起针后,病人活动右腕,感觉疼痛明显减轻。隔日又治疗1次,疼痛完全消失。

一针疗法 肘痛穴

肘痛穴
【位置】相当于传统腧穴阴陵泉穴。《针灸甲乙经》中载:“在膝下内侧辅骨下陷者中,伸足乃得之。”
【取 法】 仲卧位或正坐垂足。在胫骨内侧髁下缘凹陷中,当胫骨后缘和腓肠肌之间取之(图4-2)。
【作用】具有活血化瘀、消炎止痛的作用。【主治】肘关节扭伤、肘关节炎及网球肘。

【治法】取健侧肘痛穴常规消毒后,用2.5~3寸毫针直刺2.5寸左右,得气后行提插手法,以泻为主,强刺激,待针感传至小腿或足踝部时留针30分钟,每5分钟行针1次。急性关节扭伤可5次为1个疗程,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网球肘可10次为1个疗程,每周治疗1~2次即可。
【注 释】 凡是由于炎症、劳损、扭伤及风湿等因素引起的肘关节疼痛性疾病,如网球肘、肘关节炎、肘关节扭伤等均可选用阴陵泉穴进行治疗。阴陵泉穴为足太阴脾经之合穴,临床上多用于治疗肝、脾、肾及妇科之疾患。临床研究发现,肘关节疼痛的病人多数在对侧的阴陵泉穴处有敏感的压痛点。此处的痛感与急、慢性炎症导致的软组织疼痛不同,是一种敏感性疼痛,对关节活动也不产生任何影响,故应视其为一个信息穴位。针刺阴陵泉穴,其针感非常强烈,多数病人可放射至踝关节处。对肘关节疼痛性疾病确有止痛迅速、疗效可靠等优点,确实是治疗肘部疾患的一个有效穴位。
【病例】王某男22岁,香港在澳留学生。因肘关节扭伤后肿痛2天,于2000年1月27日就诊。检查:右肘关节明显肿胀,外上髁处有轻度瘀血斑,压痛明显,肘关节屈伸活动轻度受限, X线拍片未见骨折。诊断为肘关节软组织挫伤,取左肘痛穴针刺30分钟,同时配合跌打散中药粉外敷。3日后复诊,肿痛明显减轻,又针刺1次,1周后肿痛完全消失,临床治愈。

一针疗法 肩痛穴

肩痛穴
【位 置】 肩痛穴为一经外奇穴,在阴陵泉下0.5寸。《针灸甲乙经》中载:阴陵泉在膝下内侧辅骨下陷者中,伸足乃得之。
【取 法】仰卧或正坐垂足。在胫骨内侧髁下缘凹陷中,当胫骨后缘与腓肠肌之间即为阴陵泉穴,其下0.5寸处为肩痛穴(图4-3)。
【作用】具有活血通络、止痛消炎的作用。
【主治】肩周炎、肱二头肌肌腱炎、肩部软组织损伤。
【治法】取肩痛穴常规消毒后,选用3寸毫针向足三里穴方向斜刺2~2.5寸,开始以提插泻法为主,待针感出现时改用捻转手法,并嘱咐病人活动肩关节,做上举、前屈和后伸活动约2分钟,然后留针30分钟,每5~10分钟行针1次,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

【注 释】肩关节疼痛是多种肩部疾病的症状之一,临床上多见于肩周炎、肱 二头肌肌腱炎、肩部软组织挫伤、三角肌损伤等。肩痛是骨科的一种常见多发病,以50岁左右的中年人发病率居高,故又称为五十肩。多数与局部劳损和受寒有关。临床主要表现为肩关节周围组织肿胀、肩关节疼痛、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等。属中医学“漏肩风”“冻结肩”的范畴。
肩痛穴因近于阴陵泉穴,行于足太阴脾经经脉线上,临床上可用于治疗妇科和男性疾病,功效同于阴陵泉穴。但在长期针灸实践中,作者发现大多数肩关节疼痛病人此点均有明显的压痛,且感传非常强烈。原来在本穴的下方有胫神经通过,所以神经丰富的穴位其感传就强,治疗效果也就明显。另一方面,肩痛穴可能是肩部疾患的一个特定信息穴。通过针刺健侧的信息穴可反射性地引起大脑皮质的平衡调节作用,即调节患侧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病 例】翁某男,51岁,商人。因右肩痛1年余,于1997年8月16日就诊。病人于1年前冬天,始感右肩臂僵硬疼痛,抬举不利,动则疼痛加重,有时穿衣都感到困难,遇冷风后加重,曾用扶他林等止痛药及物理治疗,但疗效不佳。检查:体表正常,右肱二头肌长短头压痛、冈上肌肌腱压痛(+),右臂上举110°痛(+),外展45(+),后伸40°(+)。诊断为肩周炎(右),针刺左肩痛穴,用泻法,留针30分钟。行针期间,令病人活动右肩关节。治疗1次后,病人右臂可上举125°,外展达60°。继续治疗5次后,病人右臂可以上举180°,外展90,疼痛基本消失,临床治愈。半年后复诊未见复发。

一针疗法 落枕穴

落枕穴
【位置】相当于传统腧穴悬钟穴。《针灸甲乙经》中载:在足外踝上3寸,动者脉中。
【取法】侧卧位或正坐垂足位。在外踝尖上3寸,腓骨后缘处(图4-4)。
【作用】具有通经活络、祛风止痛的作用。【主治】落枕及颈项强痛。
【治法】取落枕穴常规消毒后,用2寸毫针直刺1~1.5寸行泻法,待针感传至足踝处时,令病人慢慢活动颈椎。先左右转动、后低头及后仰转动约2分钟,然后留针30分钟,每5分钟行针1次治疗3次为1个疗程。交叉取穴,即一侧疼痛取健侧穴位,两侧疼痛取两侧穴位。
【注释】落枕是指一侧项背部的肌肉韧带疼痛、活动受限的一种颈部疾患,又称为颈部伤筋。多因夜间睡眠姿势不当,枕头高低不适,或坐卧当风,或突然扭伤致使局部经气不调,血脉受阻而发病。
悬钟穴为足少阳胆经之经穴,又是八会穴之一,临床上多用于治疗肝胆疾患。但由于足三阳经循行于颈部至项上头,再绕肩胛,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原则,临床观察悬钟穴对医治颈部筋骨疼痛效果十分明显。这就验证了《针灸甲乙经》中所言悬钟为“足三阳络”之
说,即所谓的足太阳、足少阳、足阳明之大络与悬钟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针灸大成》中也描述:悬钟穴可治颈项强痛。近代针灸大师、副会长贺普仁教授亦常用此穴医治落枕逾四十载,功效卓著。可见,悬钟穴用于治疗落枕由来已久,实为千年之验穴。作者经常用此穴治疗落枕,几乎都是一针见效。
【病 例】李某,男,34岁,工人。因落枕于2001年11月7日就诊。病人自诉今晨起床后出现左侧颈部疼痛、僵硬,尤其右侧旋转时痛甚。检查:颈部形态正常,颈部活动向左10°~20°,向右15°~20°,左侧颈肌中段广泛压痛。诊断为落枕,取落枕穴针刺,行泻法,行针期间令病人活动颈部,约3分钟后病人自己感觉良好,然后在痛点处施以点压松解手法5分钟,留针30分钟后起针,病人主诉颈痛明显好转,转颈几乎无痛,临床治愈。

一针疗法 颈痛穴

颈痛穴
【位置】相当于传统腧穴中渚穴。《针灸甲乙经 中载:在手小指次指本节后陷者中。
【取 法】俯掌握拳。在液门穴后1寸,当第四、五掌指关节后,掌骨间的凹陷之中(图4-5)。
【作用】具有通经活络、疏风止痛的作用。
【主治】 颈椎病、落枕、颈推椎间盘脱出、颈肌劳损。
【治法】取颈痛穴常规消毒后,用28号15寸毫针斜刺0.5~1寸,行捻转手法,以泻为主,以局部出现酸、胀、痛感或向指端放射时,留针30分钟,每5 ~10分钟行针1次,以5~10次为1个疗程或依据病情而定。一侧颈痛取健侧穴位两侧颈痛取两侧穴位。

【注释】颈部疼痛是颈部疾患的一种常见症状,临床多见于颈椎病、落枕、颈肌劳损、颈椎椎间盘脱出等疾病,但以颈最为常见。本病主要是由于颈雄长期劳损、颈椎椎间盘变性出、骨质增生、软骨退化、颈椎椎间隙变窄、关节囊松弛、韧带等因素刺激或压迫颈部的神经和血管组织而引起的颈痛、头痛晕、眼花、颈椎活动受限、手臂或手指麻木等不同症状的一组征。
中渚穴之“渚”,是指水间的小洲。《经穴解》中说 渚者,水所留之称也,中乃三焦之脉,行乎两经之中也,故名中渚中渚穴为手少阳三焦经之腧穴,根据“荣腧治外经 ”的原则,中渚穴除了用于医治三焦经经脉所过部位的疾病之外,也可以医治本经之外的相关疾病。作者在临床实践中观察到,针刺健侧或患侧中渚穴同样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这是因为三焦经起于环指的尺侧端,循臂之外侧上行至肩颈再到头面部。而针刺健侧中渚穴亦可通过健侧的三焦经上行至头脑,再反射性地调节 患侧病变,其 特点是,取健侧中诸穴感传快,止痛效果好。
【病 例】张某,女,33岁,工人。因颈部疼 痛3天于1999年6月29日就诊。检查:颈部形态正常,颈椎活动 受限,左侧斜方肌及胸锁乳突肌中段有压痛感。诊断为颈痛,取颈 痛穴(右侧)行强刺激手法,同时令病人适当地活动颈部,然后以 手法推拿痛点10分钟,留针30分钟。起针后病人转颈自如,疼痛消失。

一针疗法 背痛穴


背痛穴

【位 置】相当于奇穴内环跳穴。
在股骨大转子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点处为环跳穴,再从此穴向内侧量一横指便是内环跳穴(图4-6)。
【作用通过信息的反射性调控而起到消炎、止痛的作用。
【主治】后背的肌肉痛神经痛。
【治法】俯卧位。取背痛穴常规消毒后用3寸毫针直刺2.5寸左右,行提插手法,使针感传导至小腹会阴或下肢时留针30分钟,每隔5~10分钟行针1次,每次连续行针半分钟或1分钟为佳。急性疼痛5次为1个疗程,慢性疼痛10次为1个疗程。一侧背痛取健侧穴位,两侧背痛取两侧穴位。

【注释】后背痛是指背部的肌肉、神经及肋横小关节等处由于劳损、扭伤、寒湿、椎间盘突出、骨刺等因素而导致的急、慢性疼痛。临床上以中年男性为多见,多数病人有过劳病史。X线拍片多数病人显示伴有颈椎段和腰椎段的小关节素乱及生理曲度的改变。现代医学研究亦证实,颈椎关节的移位改变,势必影响到胸相和腰椎的生理结构。而腰椎关节的移位也会影响到颈椎和胸椎的生理结构。总之,背痛的原因是相当复杂的,既有局部的原因,又有脊柱整体的原因。
内环跳穴为新发现的一个经外信息奇穴。因此穴对背部的各种疼痛均有较好的止痛和治疗作用故又称为背痛穴。一般情况下,后背痛的病人多数在内环跳穴处有压痛点。根据整体信息学特点和气血经络的交叉流注学说,选取病患相对应的信息反应点针刺治疗,临床上每次都可收到良效。但是,对伴有胸椎小关节紊乱者,针灸治疗只能止痛、消炎,不能根治。惟有配合手法矫正胸椎关节的错位,才能标本兼治。
【病例】孙某男,51岁,退休工人。于2002年4月13日就诊。自诉背部疼痛3年余,有外伤史。检查:左侧肩胛骨内角处及肩胛骨与脊柱之间的肌肉均有压痛点。诊断为左背肌疼痛,取右背痛穴针刺,用泻法。治疗30分钟后病人背痛有所减轻,此后又治疗3次,疼痛消失。3个月后复诊未见复发。

一针疗法 腰痛穴

腰痛穴
【位置】腰痛穴为一经外奇穴,位于督脉的循行路线上,两眉中点上一寸处。
取法】正坐或仰卧位。于两眉连线的中点至神庭穴之中取之(图4-7)。
【作用】具有通调督脉、舒筋利骨的作用。
【主治】急性腰扭伤、腰椎骨痛、棘间韧带损伤等。
【治法】取腰痛穴常规消毒后,用20号15寸毫针,快速斜刺于穴内1~1.2寸,行捻转提插手法,连续快速行针10秒钟,待出现针感传至腰部时留针20~30分钟,每5分钟行针1次,急性扭伤可留针10分钟,隔日治疗1次。急性痛3次为1个疗程,慢性痛10次为1个疗程。行针期间可令病人活动腰部,对引发经气,消除疼痛具有重要作用。

【注释】腰痛是临床常见的骨科症候之一,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先天性发育不良、外伤、劳损、风寒、潮湿等常见的腰痛性疾病有急慢性腰扭伤、腰椎小关节功能紊乱、肥大性脊柱炎、腰椎滑脱、腰椎椎间盘突出、慢性腰肌劳损、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祖国医学认为,腰为肾之府,一般腰痛皆与肾有关。《医者全录》中载:“腰脊者,身之大关节也,故机关不利而腰不可以转也。”《诸病源候论》中载:“风湿、肾虚、外伤等是引走腰痛的主要原因。
腰脊部为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循行之处,而腰痛穴恰好处于督脉的循行路线上,督脉过脊背正中,加之督脉与旁边的足太阳、手太阳经脉气相通,从而加强了与腰脊背的联系。根据 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原则,腰痛穴确有舒筋活络、通调督脉、止痛消炎的作用,是治疗腰椎关节损伤性疼痛的有效穴位。"者应用此穴共治疗各种急性腰扭伤病人280例,治愈256例,显放2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9.6%。尤其对脊柱部位的止痛效果明显好于两侧腰肌的止痛效果。
【病 例】王某,男,37岁,澳籍华人。1999年7月3日就诊。因搬柜子不慎扭伤腰部2小时。当时自觉腰痛难忍,活动受限,在朋友搀扶下乘车来到诊所。检查:腰部活动严重受限,弯腰15°,后仰10°腰3、4与腰45间有明显压痛感,双腿直腿抬高80°(+),腱反射(一)。初诊为腰椎小关节错位,针刺腰穴,行强刺激手法。边行针边嘱吩病人活动腰部,然后于腰部施以按摩点揉手法放松肌肉15分钟。最后令病人侧卧位,行侧扳法,两侧交替,可听到“咯咯”之小关节复位的响声。起针后再令病人活动腰部,病人感觉腰痛大减,随即可以弯腰至80后仰25,并自行走出诊所。

一针疗法 腰肌扭伤穴

腰肌扭伤穴
【位置】相当于传统腧穴后溪穴。《针灸甲乙经)中载:在手小指外侧,本节后陷者中。
【取 法】 微握拳,第五掌指关节后尺侧,掌指关节后横纹头,赤白肉际处,第五掌骨小头后缘处取之(图4-8)。
【作用】果具有通经活络、松弛腰肌的作用。
【主治】急慢性腰扭伤、腰肌劳损。
【治法】坐位或仰卧位。取腰肌扭伤穴常规消毒后,选用2寸毫针直刺0.5~1寸,急性痛行捻转手法,慢性痛先念转后提插,等出现针感传至上臂或腰部后留针30分钟,行针期间可让病人活动腰部。每5分钟行针1次,5~10次为1个疗程 如伴有腰椎关节错位者,可配合手法复位或加刺印堂穴或人中穴,可明显提高疗效。一侧腰痛取健侧穴位,双侧腰痛取两侧穴位。

【注释】腰肌扭伤是临床上一种骨科常见病、多发病。多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腰肌疼痛,弯腰活动受限,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好转,常见病因为搬运重物时姿势不当或跌倒或夜间休息姿势不平衡等引起。
后溪穴属于手太阳小肠经之腧穴,又为八脉交会穴之一。因其通人督脉,有“督脉为病,脊强反折”之说,故临床上用于治疗四肢痛和脊柱痛有效。临床上治疗还观察到,急性腰扭伤常致督脉及足太阳膀胱经脉受损:使腰部的脉络循环闭阻不通,不通则痛,而手太阳经与足太阳经却为异经同名之脉,两脉“异体同心”互为关联。所以,针刺后溪穴又能通调脊背部的膀胱经和督脉之气血,从而达到舒筋活络、化瘀止痛的目的。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后溪穴为腰部疼痛的一个信息点,而针刺此点即可治疗腰痛,尤其是脊柱两侧的腰肌扭伤疗效最好,总有效率达到83.5%。
【病例】胡某男,29岁,销售员。因急性腰扭伤,于2001年3月20日就诊。病人自诉1天前因搬运立柜时不慎扭伤腰部,以致不能弯腰和转动,甚至坐久了亦感到疼痛。检查:腰背部形态正常,腰椎活动弯腰15,后仰20°腰1~5间无压痛,右侧腰骶棘肌处痉挛,压痛明显。诊断为急性腰肌扭伤,取腰肌扭伤穴针刺,行捻转手法,待出现针感传至腰部或上臂时,让病人站立并逐渐活动腰椎,如慢慢弯腰、旋转等功能活动,仅3分钟病人腰痛减轻,留针20分钟后起针;病人可以弯腰至70°,后仰30°,3天后再针刺1次而愈。

肋间神经痛穴

肋间神经痛穴

【位置】相当于传统腧穴丘墟穴。《针灸甲乙经》中载:在足外廉踝下如前陷者中,去临泣一寸。

【取法】正坐垂足。在外踝前下缘,当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中取之(图4-9)。

【作用】具有疏肝利胆通络止痛的作用。

【主治】肋间神经痛、胁肋痛。

【治法】取肋间神经痛穴常规消毒后,用1寸毫针直刺0.7寸,先捻转,待针感传至同侧胁肋部,再给予泻法,留针30分钟,每5分钟行针1次,每2~3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交叉取穴。对伴有怕冷等症状者,可配合局部艾灸10~15分钟。对重症胁肋痛者,如用单穴效果不明显,可选用丘墟穴透照海穴,有立竿见影之功效。

注释】肋间神经痛是以一侧或两侧肋间神经反复发作性的疼痛为主要表现的常见病症。多因情志抑郁、肝气不舒、寒阻脉络或闪挫跌倒等因素致气血运行不畅,肝经经脉气滞或血瘀而产生的疼痛。发作时,胁肋疼痛,痛连背部,俯卧时有牵拉痛,胸椎亦有压痛,个别病人伴有胸闷、心慌、气短等症状。祖国医学认为,两胁为足厥阴之经,足少阳经循行所过,故两胁作痛,多数与肝胆疾患有关《素问·缪刺论》中曰:“邪客于足少阳之络,令人胁痛不得息。”此症属于祖国医学“胁痛”的范畴。

丘墟穴为足少阳胆经之原穴,具有疏肝利胆、通络止痛等功效,历来是医家治疗肝胆郁滞、胸胁疼痛之要穴。一般认为,少阳胆经脉络受阻,气血受损,久瘀化火而引起胸胁疼痛。而丘墟穴则是胆经“经脉之所过”的原穴,脏腑原气多在此穴周围经过或留止。故取丘墟穴行泻法,可以促使少阳胆经气血流注加快,脉络畅通通则不痛。

【病 例】祝某,女,51岁,工程师。因胸痛1周于1997年8月19日就诊。病人感冒后第三天出现右侧胸助部针刺样疼痛,有时放射至背部,咳嗽时疼痛加重。查体:心率每分钟 82 次,心律整齐,呼吸每分钟 12 次,右侧胸肋部无肿胀,第七、八肋骨处有轻度压痛,胸肋挤压征(一),脉弦细,舌质红,苔薄黄。诊断为肋间痛,取肋间神经痛穴(左)针刺,用泻法,15分钟后,病人疼痛减轻,共治疗6次而愈。3个月后复诊未见复发。

一针疗法 髋痛穴

髋痛穴

【位置】相当于传统腧穴合谷穴。《针灸甲乙经》中载:在手大指、次指间。

取法】手俯掌平置,伸开、示两指。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的桡侧的中点。简便取法: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只手张开的拇、示两指间的指蹼缘上,屈指当拇指尖尽处即为本穴(图4-10)。

【作用】具有清泻阳明、疏经止痛的作用。

【主治】髋关节扭伤、髋关节炎等。

【治法】取髋痛穴常规消毒后用2寸毫针迅速直刺1~1.5寸,用泻法,待针感出现后一边行针,一边让病人活动髋关节约2分钟,每5~10分钟行针1次,留针30分钟。急性痛5次为1个疗程:慢性痛10次为1个疗程。一侧髋痛取健侧穴位,两侧髋痛取双侧穴位。

【注释】髋关节扭伤系指在工作或运动当中,因姿势不当,或跌倒而引起髋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肉或关节囊损伤的一种骨科疾病。

病人多表现为髋关节周围组织肿胀、疼痛,走路或站立久了亦疼痛,被动活动时疼痛加剧,急性扭伤者多伴有跛行、患腿不能持重等。X线拍片一般无异常改变。

合谷穴系手阳明大肠经之原穴,为古代医家用于保健和治疗面部疾病的重要穴位之一。但近年来,作者在临床实践中观察到,凡是髋关节损伤或疼痛的病人几乎均在对侧的合谷穴周围存在压痛点。根据气血经络的交叉流注学说,证实合谷穴的痛点正是从髋关节反射而来,故针刺合谷穴可以起到疏经止痛化瘀消炎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针刺合谷穴可使全身皮肤的痛阈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其镇痛作用的强弱依次为头面、胸腹及四肢。

作者曾应用合谷穴针刺治疗髋关节损伤69例,其有放率达到100%,多数病例针刺2~5次治愈。

【病例】苏某男,36岁,商人。因髋关节疼痛于2000年327日就诊。病人自诉右髋关节扭伤后反复疼痛3个多月。:病人步态大致正常,右髋股骨头处有叩击痛,髋关节前屈及外展均有疼痛,足跟无叩击传导痛。诊断为右髋关节软组织损伤,取髋痛穴针刺,用泻法,待针感出现后,令病人活动患侧髋关节2分钟,然后再留针25分钟。前后共治疗3次,病人走路不痛,活动自如。

一针疗法 臀痛穴

臀痛穴
【位置】此穴为一经外奇穴,位于腋外线中点处
【取法】正坐或俯卧位。上臂自然下垂或贴于部自肩峰与腋后皱襞顶点划一连线的中点即为本穴(图4-11)。
【作用】具有活血化瘀、消炎止痛的作用
【主治】坐骨神经痛、梨状肌损伤、臀上皮神经炎及臀肌扭伤等。
【治法】取臀痛穴常规消毒后,用28号3寸毫计以45°向腋窝或极泉穴方向斜刺2.5~3寸,行捻转提插手法,以泻为主,待局部出现酸、麻、胀感时留针30分钟,每5~10分钟行针1次次为1个疗程。交叉取穴,以针刺健侧穴位为佳。
【注释】臀部疼痛是臀部疾病的一个主要症状,如坐骨神经痛、椎间盘脱出、臀肌扭伤、梨状肌损伤、臀上皮神经炎等疾病均可产生臀部疼痛。但本穴以治疗坐骨神经痛最为常见。本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没有任何原因的坐骨神经痛称为原发性坐骨神经痛由其他疾病或原因导致的坐骨神经痛称为继发性坐骨神经痛如腰椎椎间盘突出、腰椎小关节功能意乱腰椎滑脱、腰椎骨性关节炎、腰椎肿物、外伤、风寒湿邪等。其临床表现为一侧或两侧坐骨神经疼痛,常放射至大腿、小腿乃至足踝处,疼痛多为刺痛、火灼样痛、电步样痛,昼轻夜重,影响走路和弯腰等功能活动,时间久了可出现小腿肌肉萎缩、小腿外侧和足外侧部位皮肤麻木等。
臀痛穴是依据中医整体辨证学说和九针针刺法中的巨刺疗法与远端取穴法而设计出来的一个特定信息穴。因为肩和臀在结构上有相似之处,故针刺健侧臀痛穴,可通过经络感传现象,输入人体的大脑被质相应的中枢系统,再通过大脑中枢的调控作用而达到止痛消炎和控制病情的目的。
【病例】江某,男,49岁,工厂干部。因右侧腰腿痛于1990年7月23日就诊。主诉右下肢放射性疼痛半年余,休息及夜间加重,活动后好转。检查:痛苦表情,步态大致正常,腰部形态正常腰椎活动腰 45°,后仰30,右侧腰肌压痛(+),腰4、5间隙压痛(+),右腿直腿抬高试验50°,右跟腱反射减弱。X线拍片示腰4、5椎间隙略狭窄,腰椎曲度变直。初诊为腰椎椎间盘脱出伴继发性坐骨神经痛,针刺左侧臀痛穴,配左中渎穴及腰痛穴,用泻法。然后找出腰臀处的压痛点,并施以点按揉推等手法20分钟 治疗结束后病人顿感腰痛减轻。治疗2次后病人弯腰可达到70°直腿抬高达到75治疗5次后,病人弯腰90°,无明显疼痛,直腿抬高可达到85,无痛。为巩固疗效,嘱吩病人继续治疗2次,临床治愈。

一针疗法 膝痛穴

膝痛穴
[位置】相当于传统腧穴曲池穴。《针灸甲乙经》中载:在肘外辅骨之中……以手按胸取之。
【取法】屈肘。当肘横纹桡侧凹陷处,或屈肘侧掌呈直角时,当肘横纹外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外1/3处。简单取法:屈肘90°时,拇指触摸肘关节的交角处即是本穴(图4-12)。
【作用具有活血化瘀消炎止痛、调节平衡的作用。
【主治】退行性膝关节炎、膝关节风湿痛、膝关节扭伤、膝关节滑膜炎等。

【治法】取膝痛穴常规消毒后,用28号3寸毫针直刺2~2.5寸,行提插手法,待局部出现酸、麻、胀感时留针30分钟,每隔5~10分钟行针1次。急性痛5次为1个疗程,慢性痛10次为1个疗程。交叉取穴,即一侧痛取健侧穴位,两侧痛取两侧穴位。
【注 释】膝关节疼痛是膝关节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退行性膝关节炎、风湿痛、类风湿、膝关节滑膜炎、半月板撕裂、膝关节软组织损伤等疾病,均可产生膝关节疼痛。除此之外,病人常伴有软组织肿胀、关节积液、关节弹响、走路及下蹲时疼痛等症状。总之,凡是表现为膝关节疼痛性疾患均可选用曲池穴进行治疗。
曲池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主要具有疏风定痛、清热泻火、消肿散结、疏通经络之功效。故前人多应用曲池穴治疗多种疾患。在古代医书中有关曲池穴医治骨痛的记载颇多。如《备急千金方》中载:治“举体痛痒”。《玉龙经》中亦有记录:治遍身风痛。说明曲池穴确有祛风逐邪、消肿止痛的功效。作者多年在临床实践中观察发现,凡是出现膝关节急性疼痛性疾患,均在健侧的曲池穴周围有明显的压痛点,此为患膝的一个信息代表穴位。针刺曲池穴可以达到消炎消肿、化瘀止痛的效果。
【病 例】任某,女,30岁,运动员。因双膝关节疼痛多年,于1999年12月3日就诊。检查:双膝关节无明显肿胀,活动正常,双侧压髌征(+),双侧研髌征(士),右膝内侧副韧带压痛(+),麦迪征(一)。诊断为良性关节痛,取双侧膝痛穴针刺,行强刺激泻法,并配合手法推拿点揉15分钟,2次治疗后疼痛减轻,6次治疗后疼痛完全消失,且压髌征(一),研髌征(一),临床治愈。半年后复诊未见复发。

一针疗法 踝痛穴

踝痛穴
【位置】相当于传统穴合谷穴。《针灸甲乙经》中载:在手大指、次指间。
【取法】手俯掌平置,伸开、示两指,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的夹角处取之(图4-13)。
【作用】具有通经活络化止痛的作用。
【主治】踝关节扭伤、踝关节炎及风湿痛。
【治法】取踝痛穴常规消毒后,用28号2寸毫针直刺1~1.5寸,行捻转手法,待出现针感后,令病人活动患侧踝关节2~3分钟,每5分钟行针1次,每次半分钟,留针30分钟。急性痛5次为1个疗程,慢性痛10次为1个疗程。对伴有风湿痛者,可配合艾灸局部阿是穴,以增强疗效。一侧踝痛取健侧穴位,两侧痛取双侧穴位。
【注 释】 踝关节疼痛是由于踝关节扭伤、挫伤或踝关节的急、慢性炎症及风湿等原因而引起的一种症状。临床上以踝关节扭伤多见,可表现为踝关节的骨折,或周围软组织肿胀、瘀血、疼痛及活动受限等。而踝关节炎系由于外伤、风寒或骨刺等引起的踝关节或关节囊的无菌性炎症,病人可有关节积液、肿胀、瘀血、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合谷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原穴,因其走行于前臂、上臂而后到达面部的迎香穴。故长久以来医学家多以合谷穴治疗面口疾患和上肢疾患。但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合谷穴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尤其对踝关节和髋关节疼痛具有明显的止痛效果。这是因为合谷穴为对侧踝关节病痛的一个信息代表穴,踝关节一旦遭受外伤或外邪的侵袭,其疼痛自然就会反射到相对应的合谷穴周围。故针刺合谷穴可医治踝关节的病痛,临床上屡试屡见效。
【病例】沈某,男,31岁,售货员。因左踝关节疼痛于1998年11月3日就诊。病人4天前因走路不慎滑倒而扭伤左侧踝关节,现走路时疼痛加重。检查:左踝关节外踝处出现肿胀、青紫,皮下仍有瘀血,外踝处的软组织有广泛的压痛,踝关节屈伸活动时疼痛加重。取右侧踝痛穴针刺,行提插手法,待出现针感时,让病人活动患侧踝关节2~3分钟,当时,病人主诉其疼痛有所减轻,然后,留针30分钟。起针后病人走路轻松很多,2日后继续治疗1次痊愈。

一针疗法 足跟痛穴

足跟痛穴
【位置】相当于传统腧穴大陵穴。《针灸甲乙经》中载:在掌后两筋间陷者中。
【取法】伸臂仰掌。在腕掌横纹中点,当掌长肌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肌腱之间凹陷中取之(图4-14)。
【作用具有疏经活络、消炎止痛的作用。
【主治】 足跟痛、足底骨刺及韧带炎症。
【治法】取足跟痛穴常规消毒后,用28号1寸毫针以45°斜向掌心刺入0.5~0.8寸,行捻转手 足跟痛穴 (大陵) 腕横纹法,待出现针感时让病人活动患足并跺震患侧足跟1~2分钟,急性痛可不留针,慢性痛可留针30分钟,每5~10分钟行针1次。根据病情轻重或病史长短设定5~10次为1个疗程。一侧疼痛取健侧穴,两侧疼痛取双侧穴。
【注 释】 足跟痛是指跟骨跖面的疼痛而言,有时伴有跟骨骨刺或踵底韧带的炎症,常与跟骨跖面结节的慢性损伤有关。多发生于中年以后的男性和老年女性,肥胖者发病率高于体重正常可一侧发病,也可两侧同时发病,个别病人常常伴有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或骨性关节炎等。现代医学认为,由于长时间走路,或足底虚弱、体重骤增、职业女性站立过久、穿鞋不适等因素而引起足底跖腱筋膜受到长期慢性挤压、摩擦或牵拉过度时,会导致跟骨结节处的韧带或筋膜组织慢性损伤、发炎而出现足跟痛。属于祖国医学“痹症”的范畴。
大陵穴属于手厥阴心包经之腧穴,又为原穴,具有舒筋畅脉通经活络的作用。故临床上多用于治疗腕部及前臂的筋骨疼痛。但由于大陵穴在解剖位置上与跟骨处于相对应的部位,从整体信息学上看,它们之间有一条信息通道,即足跟疼痛可反射到对侧的腕掌处。有鉴于此,临床针刺大陵穴治疗足跟痛或踝关节痛历时数十年,作者验证病案不下千例,屡试屡见效。
【病 例】尚某,男,49岁,技术工人。因左足跟痛半年余于1997年9月3日就诊。检查:左足跟形态正常,无肿胀,左足跟中心处有深压痛,韧带内侧缘有明显之压痛,踝关节活动正常。诊断为足跟痛(左),取右侧足跟痛穴针刺,行泻法,每5分钟行针1次。同时用手法点阿是穴10分钟。治疗后病人试走路顿感痛减,继续治疗5次,疼痛全部消失。3个月后复诊未见复发。

一针疗法 颞关节痛穴

颞关节痛穴
【位置】 相当于传统腧穴手三里穴。《针灸甲乙经》中载在曲池下二寸,按之肉起,兑肉之端。
【取法】屈肘侧掌。在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曲池穴下2寸处(图4-15)。
【作用】具有疏经通络、祛风止痛的作用。
【主治】颞颌关节炎、颞颌关节功能素乱。
【治法】取颞颌关节痛穴常规消毒后,用2寸毫针直刺1.5寸,行捻转手法,泻多补少,待局部出现酸、麻、痛、胀时留针30分钟,期间每5分钟行针1次,10次为1个疗程。对病史长、病情重者可在下关穴处寻找压痛点,如配刺下关穴或阿是穴(压痛点)可明显提高疗效。一侧疼痛取健侧穴位,两侧疼痛取双侧穴位

【注释】颞颌关节痛是指颞颌关节炎或颞颌关节功能紊刮而引起颞颌关节疼痛及张口活动受限的一种病症。其主要原因是由于颞颌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损伤、风寒侵袭或功能紊乱等所致。病人常表现为一侧或两侧颞颌关节运动障碍,如张口过小,张口偏斜,开闭口绞锁及关节弹响,关节区周围疼痛、不适,咀嚼受限等症状,多见于青壮年。相当一部分病人急性期得不到根治,迁延不愈,反复发作,给病人带来了痛苦。本病类似于祖国医学“牙关开合不利”的范畴。手三里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之经穴,具有疏通经络、清泻阳明、祛风止痛、化瘀消炎的功效。故应用于治疗颞颌关节痛多能取效。因为阳明经多气多血,又从手走头,而刺手三里穴可泻阳明之热邪,通阳明之气血,血脉通畅,通则不痛,邪祛病愈。此外,作者在检查体征之时,发现多数颞颌关节痛者在手三里穴处有压痛点,且针手三里穴其针感很快会传到颜面部,说明本穴与颞颌关节痛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病例】郭某男,32岁,职员。因右侧颞颌关节疼痛1年余,于2003年8月17日就诊。检查:面部形态正常。初诊为右颞领关节功能紊乱征。取左侧颞颌关节痛穴针刺,行泻法,同时,用火针点刺颞颌关节痛穴2针。治疗1次后,其疼痛略减,治疗6次后,其疼痛大减,又治1次,疼痛全部消失,张口自如,临床治愈。3个月后复诊未见复发。

一针疗法 手麻穴

手麻穴
【位置】相当于传统腧穴后溪穴。《针灸甲乙经》中载:在手小指外侧,本节后陷者中。
【取法】握紧拳头。在第五掌指关节后尺侧,当掌指关节后横纹头,赤白肉际处当五掌骨小头后缘取之(图4-16)。
【作用具有祛风逐湿、舒筋活络的作用。
【主治】手指麻木、颈椎病。中医教学培训加微信13373317613
【治法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均可,暴露手麻穴,常规消毒后,用3寸毫针垂直刺人2寸左右,针尖可透刺掌心处的劳宫穴,行强刺激手法10秒钟后,再缓慢捻转针柄,同时令病人颈项及上臂做功能活动2分钟,然后留针25分钟:期间每5分钟行针1次,10次为1个疗程。一侧麻木取患侧穴位,重症或两侧手麻取两侧穴位。

【注释】手指麻木是由于风寒湿邪侵袭经脉,痹阻不通或由于颈椎关节的退化、增生或错位等刺激、压迫臂丛神经而发生的一侧或两侧手臂的麻木和刺痛而言。临床上以中老年人多见,可发生于各个季节,除了表现手指麻木、刺痛之外,病人还出现颈痛、关节弹响、活动不灵活、手臂发凉等症状,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病人验血和X线拍片检查均未发现阳性体征。手指麻木相当于中医学“痹症”的范畴。
后溪穴为手太阳小肠经之腧穴,通于督脉,又为八脉交会穴之一,凡风寒湿邪侵人小肠经脉或头颅颈项,均可引起颈项强痛、头痛、头晕、双臂酸痛、手指麻木等症,而后溪穴用于医治颈项疼痛可谓历史久远。如《针灸聚英》中曰:“后溪穴主治颈项强,不得回顾。”《通玄指要赋》中云:“头颈痛,拟后溪以安然。”《针灸甲乙经》中载:“肩臑肘臂痛,头不可顾……后溪主之。”凡此种种,足以证明后溪穴对医治颈项肩臂痹痛有着良好的疗效。此外,从后溪穴的沿经走向分析,手太阳小肠经自手部的井穴少泽穴起通过后溪沿着前臂上行一直走到头颈部,之前在肩部有分支与膀胱经相连,又于头颈部迂回与督脉相通,再与任脉相连,故通过针刺后溪穴既可打通手太阳小肠经之脉,又能疏通督任二脉。近年来,作者除了应用后溪穴治疗手指麻木之外,还常用于医治腰背伤痛、肩周炎等其疗效确实令人满意。
【病 例】 徐某,男52岁,越南籍华人。因右手指麻木3个月,于2001年7月24日就诊。检查:病人一般情况良好,右手环指及小指外侧痛觉减退,诸指关节活动正常,右肘内上髁处有压痛,颈椎活动正常,颈5、6及颈67间有轻度压痛,颈椎正侧位拍片未见异常。诊断为痹症,取手麻穴针刺(右),行泻法,强刺激,留针30分钟。经治疗2次后,病人主诉右手指麻木减轻,继续治疗4次病人所有症状消失,临床治愈。2个月后随访未见复发。

一针疗法 网球肘穴

网球肘穴
【位置】相当于传统腧穴冲阳穴。《针灸甲乙经》中载:在足跗上五寸,骨间动脉上,去陷谷三寸。
【取法】正坐垂足。位于足背最高点,解溪下二横指约1.5寸处,拇长伸肌肌腱与趾长伸肌肌腱之间,当第二、三跖骨与楔状骨之间凹陷处,可触及动脉搏动即是本穴(图4-17)。
【作用】具有舒筋通络、化瘀止痛的作用。
【主治】网球肘。中医针灸正骨推拿培训:13373317613
【治法】取网球肘穴常规消毒后,用2寸毫针直刺1寸,行捻转手法,以泻为主,避免捣刺或上下提插手法,以防伤及跖骨与楔状骨之间的动脉,待行针得气后留针30分钟,期间每5分钟行针1次,10次为1个疗程。一侧肘痛取健侧穴位,两侧肘痛取两侧穴位。

【注释】网球肘是由于慢性损伤、运动创伤等原因造成的肱骨外上髁周围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故又称其为肱骨外上髁炎。因为本病好发于网球运动员或爱好打网球的青壮年,故得名网球肘。其临床主要表现有肘关节疼痛,屈伸活动受限,疼痛多为牵拉痛或刺痛,尤其做前臂旋前旋后活动时疼痛加重。在前臂外上髁处及前臂伸肌群处有压痛点,握拳试验及前臂伸肌群抗阻力试验呈阳性。X线拍片无阳性体征。中医认为,网球肘乃由体质虚弱、筋膜劳伤、气血亏损、血不养筋所致。
冲阳穴归属于多气多血的足阳明胃经之经脉线上,又是原穴,而原穴气血更为充盛,有滋养脾胃、脾胃安和、气血流畅的功效。中医学认为本病与气血虚亏有关,故针刺胃经之原穴,可濡筋壮骨,利关节,止疼痛。此外,作者在诊治网球肘的实践中发现,多数网球肘病人在冲阳穴处有敏感的压痛点,且按压此点可以明显减轻网球肘所致的疼痛,表明此穴与网球肘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病 例】齐某女,39岁,家庭妇女。因右肘关节屈伸疼痛半年,于2004年8月27日就诊。病人自诉从未打过网球,但经常做清洁地毯工作。检查:右肘形态正常,外上髁处、前臂伸肌群处压痛阳性,前臂旋前活动稍有受限,握拳试验呈阳性。诊断为网球肘,取右网球肘穴针刺,行泻法,留针30分钟,针毕后按揉痛点2分钟。经治疗5次后,疼痛全部消失。3个月后随访未见复发。

一针疗法 催乳穴

催乳穴
【位 置】相当于传统腧穴涌泉穴。《针灸甲乙经》中载:在足心陷者中,屈足卷指宛宛中。
【取法】仰卧位。在足底中线的前1/3交点处,当足趾跖屈时,足底前呈现凹陷处取之(图5-3)。
【作用】具有清热利水、通乳发汗的作用。
【主治】 产后缺乳症。针灸培训:13373317613

【治法】取催乳穴常规消毒后,用28号2寸毫针直刺1寸左右,行提插手法,待针感传至大腿和小腹部时留针30分钟,每隔5~10分钟行针1次出针时可行强刺激,持续1~2分钟。针后可用掌鱼际处按揉乳房5分钟左右,如连续治疗5天仍无效者,建议病人去看妇产科医生,以查明病因。轻症取一侧穴位,重症取两侧穴位。
【注释】缺乳症是指妇女分娩2~3天后乳房停止分泌乳汁或分泌不足之病症。多见于初产妇,偶见于多产者,与内分泌亲乱或肝郁化火、情志失常、气血虚弱有关。
涌泉穴为足少阴肾经之井穴,井即泉源之意。据古书记载,针刺涌泉穴可醒脑、通乳、利尿、发汗,使乳、尿、汗如泉水一样涌出。临床研究发现,多数产妇泌乳不足的主要原因为肝郁化火,致使体液代谢紊乱、津液干燥所致。而针刺涌泉穴是通过调节肝脏的血液分布及肾脏的水液代谢功能而促进乳腺的泌乳增加,以此达到治疗的目的。根据作者多年的治疗经验,产后1~3天缺乳者针刺涌泉穴有较好的疗效,一般2~3小时泌乳增加,多在3天后乳汁分泌趋向正常。如超过5天无效者,应当去看妇产科医生,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病 例】张某,女,28岁,工人。1998年10月24日足月顺产一男婴,产后第二天发现乳汁分泌不足,曾用吸乳器也未能奏效。随后求治于本诊所。检查:产妇稍肥胖,五官端正,精神不佳,面色灰暗,舌质红,苔薄黄,脉沉弦。诊断为缺乳症,取催乳穴针刺(双侧),行强刺激手法,留针30分钟。针后大约4小时产妇开始分泌乳汁,第二天再针催乳穴30分钟,当天产妇感觉乳房发胀,随即自做乳房按摩5分钟,到晚间乳汁分泌如泉水一般,乳汁分泌恢复正常。随访2个月乳汁分泌正常。

一针疗法 正胎穴

正胎穴
【位 置】 相当于传统腧穴至阴穴。《针灸甲乙经》中载:在足小趾外侧,去爪甲如韭叶。
【取 法】正坐垂足。在足小趾外侧,距离足小趾甲角旁约0.1寸处取之(图5-4)。中医针灸培训咨询:13373317613
【作用具有调经止痛、矫正胎位的作用。
【主治】胎位不正、胞衣不下、产等。

【治法】病人首先排空尿液,然后取正坐垂足或仰卧位,全身放松。取正胎穴常规消毒后,用1寸毫针呈15°迅速刺人2~4分,行捻转补泻,中等刺激手法,得气后留针30分钟,每5~10分钟行针1次。留针期间可用艾卷熏灸正胎穴20分钟。针灸并用,每日或隔日1次,7次为1个疗程。先针灸一侧穴位,两侧交替使用,如效果不佳,可针灸两侧穴位。
【注 释】 胎位不正是指在妇女妊娠30周以上,胎位不正,呈现臀位、斜位和横位等。多数情况下孕妇并无不适感觉,经产科医师检查或者B超检查后方可发现。对异常胎位,如果能够早期发现,并进行中医治疗,大约80%的胎位可以得到矫正。但如矫正过晚或矫正失当,可造成孕妇难产和胎儿缺氧性疾病。
至阴穴是足太阳膀胱经之井穴,因其经络肾,为王水府,主司气化,故直接针灸井穴,可以起到振奋阳气、疏通太阳经之脉气、祛瘀化滞、顺胎助产的作用。近代医学研究证实,针刺或艾灸至阴穴,有促使子宫和膀胱活动加强、增加胎儿移动转位和增加胎儿心率的作用。有学者应用针灸至阴穴治疗胎位不正时发现,治疗后1小时或当晚胎儿的活动幅度、频率逐渐达到高峰,异常的胎位随之进行前后自动倒转,成功率为75%~82%。由此可知,至阴穴已经成为治疗胎位不正的一个经验穴。但是,对于一些复杂的、异常的胎位,经针灸治疗无效时应尽快改用其他疗法,以免延误病情。
【病 例】刘某,女,34岁,家庭妇女。于1998年7月18日就诊,已怀孕35周,经B超显示胎儿横位。经针灸正胎穴6次后胎位已变成头位,37周后顺利分娩,母子平安。

子宫脱垂穴

子宫脱垂穴
【位置】相当于经外奇穴腰奇穴。《针灸选穴手册》中载:尾骨尖上二寸处。
【取法】俯卧位。暴露尾骨,从尾骨尖部向上三横指约2寸处取之(图5-5)。
【作用】具有通调督任、益气升提的作用。
【主治】子宫脱垂。中医针灸培训:13373317613

【治法】取子宫脱垂穴常规消毒后,用28号4寸毫针直刺至骶骨后,再使针尖向上与脊柱平行进针,刺人3寸左右。行快速检转手法,每5分钟200转,待针感传至腰背部时留针30分钟,每5分钟行针1次,10次为1个疗程。一般情况下,多数病人在半个疗程后见效,如果疗效不显时;可配合艾灸百会穴20分钟,可明显提高疗效。
【注释】子宫脱垂是指子宫从正常位置下降至子宫颈口或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阴道口外,称为子宫脱垂。病人常有下腹部下坠感,可波及腰酸胀感,或疼痛不适,在劳累及久立后症状加重,少数病人可伴有排尿异常或大便困难。其病因多为分娩时用力过大,或分娩时间过长,体力消耗过大,或劳累过度等原因导致中气不足、气虚下陷而发病。属于祖国医学“阴挺”“阴茄”之范畴。
腰奇穴属于经外奇穴,走行于后背脊柱中线的督脉线上,而督脉起于胞宫,向上与冲任二脉相连,气血充盛,故针刺腰奇穴具有统摄一身之阳,督提一身之气,通调督任,维系胞宫,升提补气,协脏回位之功效。临床实践证实,如为气虚所致,除了针刺腰奇穴之外,配合艾灸百会穴或关元穴可明显提高疗效。
【病 例】夏某,女,32岁,工人。因下腹及会阴部坠胀感1年余,于1997年3月18日就诊。病人经B超检查及妇科专家会诊诊断为子宫下垂Ⅱ度,服黄芪升麻饮2个月未见效,改用针灸治疗。取子宫脱垂穴深刺,行捻转手法,每周治疗2次。经5次治疗后,病人自诉症状有所减轻,从第六次起,除了针刺子宫脱垂穴外,并加用艾灸百会穴,每次20分钟,共治13次,病人症状全部消失,脱垂子宫已复位。经1年随访未见复发。

一针疗法 催产穴

催产穴

【位置】相当于传统腧穴合谷穴。《针灸甲乙经》中载:在手大指、次指间。

【取 法】 俯掌,伸开拇、示两指,在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取之(图5-6)。针灸培训:13373317613

【作用具有清泻阳明之火、通络开窍助产的作用。

【主治】过期妊娠、待产过慢。

【治法】双手自然张开,虎口向上,取一侧催产穴常规消毒后,用3寸毫针直刺1.5~2寸,用平补平泻手法,待出现针感后留针30分钟,每隔5~10分钟行针1次,每日1~2次,3日为1个疗程。如效果不佳,可加用至阴穴平补平泻,三阴交穴强刺激,用泻法,可明显提高疗效。1个疗程后仍无效者,建议去医院诊治,以免发生不测。

【注释】过期妊娠是指妊娠超过预产期3周以上仍未临产者称为过期妊娠。一般情况下,过期妊娠的胎儿在妊娠和分娩过程中容易发生缺氧、窒息及小儿抽搐等后遗症。其发生率为8%~9%。临床上一旦出现过期妊娠,一定要给予及时有效的处理,仍无效者应尽快转人专科医院进行催产。

合谷穴系手阳明大肠经之原穴。临床研究证实,针刺合谷穴其感传多沿着大肠经上达肩髃,再继续上行至颊部,故自古以来多用于治疗面部疾患。如《四总穴歌》中载:“面口合谷收。”除此之外,《类经图翼》中载:“能下死胎,妇人妊娠补合谷即坠胎。”表明针刺合谷穴可引起子宫收缩。现代临床试验证实,针刺合谷穴及三阴交穴具有增加宫缩、扩张宫颈口的作用,所以近代医学家在运用针刺引产和无痛分娩的课题研究中取得了成功的经验。但由于针刺合谷穴具有宫缩作用,故对早期妊娠者即不宜针刺,以免引起流产。

【病例】朱某,女,30岁,家庭妇女,东帝汶籍华人。于1999年3月6日就诊。自诉预产期已过17天。诊断为过期妊娠,取双侧催产穴针刺,行强刺激手法,以泻为主,留针30分钟,每5分钟行针1次,当第二次行针时,病人自觉小腹部有收缩感,第二天继续针刺催产穴,大约15分钟后产妇自感胎动,并出现腹部隐痛,8小时后病人在医院顺利产下一男婴,母子平安。

一针疗法 胎盘滞留穴

胎盘滞留穴
【位置】相当于传统腧穴至阴穴。《针灸甲乙经》中载:在足小趾外侧,去爪甲如韭叶。
【取法】正坐垂足。在足小趾外侧缘,趾甲角旁开约0.1寸处取之(图5-7)。
【作 用】 具有调经理气、收缩胞宫、排出胞衣的作用。 
【主 治】 胎盘滞留。 
【治法】取双侧胎盘滞留穴常规消毒后,用1寸毫针刺入0.2~ 0.3寸,行捻转刺激手法,由慢到快,待出现针感向小腿及小腹部放射时留针15~20分钟,每隔3~5 分钟行针1次,直至胎盘排出。

【注释】胎盘滞留是指胎儿娩出半小时后,胎盘仍然滞留在子宫腔内,不能自然娩出者。其主要原因为子宫收缩无力所致。祖国医学称之为“胞衣不下”。认为气血虚弱,血运不畅是导致胞衣不下、滞于胞中的主要病因。
至阴穴用于治疗胎盘滞留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如《类经图翼》中载:“死胎、胞衣不下、子鞠不能下、至阴棱针出血,横者即转直。《寿世保元》中则说:“至阴,治胞衣不下。”由此可见,至阴穴用于医治胞衣不下、胎位不正,是从医疗实践中得来的。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至阴穴作为子宫及卵巢疾患的信息穴位,具有重要的医疗价值。它具有调节肾上腺的代谢,促使分泌皮质激素,并能引起子宫肌收缩,从而发挥了转动胎位及促使胎盘娩出的作用。
病 例】赵某,女,28岁,职员。顺产一男婴半小时后仍未娩出胎盘,于1993年11月6日就诊。检查:产妇外阴处有鲜血渗出,并有一脐带外露,小腹部平软,有压痛,无反跳痛,舌尖红,苔白薄,脉弦细。诊断为胎盘滞留,取胎盘滞留穴(双侧)针刺,行捻转手法;由慢转为快,加大刺激量留针15分钟,大约8分钟后产妇感觉子宫收缩,并很快娩出一完整胎盘,经半小时留观,产妇无不良反应。

一针疗法 止带穴

止带穴
【位 置】相当于传统腧穴曲骨穴。《针灸甲乙经》中载:在横骨上,中极下一寸,毛际陷者中,动脉应手。
【取 法】 仰卧位。在耻骨联合上缘中点处取之(图5-2)。
【作 用】具有补肾培元、调经止带的作用。 
【主治赤白带下、月经不调。中医针灸培训咨询:13373317613
【治法】 针前嘱病人排空尿液。然后取止带穴常规消毒后,用3寸毫针迅速直刺2~2.5寸,行平补平泻手法,待产生针威并传至会阴处时留针30分钟,每5分钟行针1次。同时用艾条重灸止带穴20分钟左右,但伴有热盛者不宜灸治。病情轻者每3日治疗1次,病情重者隔日治疗1次,一般4~6次为1个疗程。

【注释】女性阴道中的黏液性分泌物称为白带。在正常情况下,阴道内有少量无气味的白带或淡黄色分泌物,属于--种生理现象。但到了青春期月经前后,或妊娠期,因生殖器充血,其分泌物逐渐增多,也属于正常现象。不过若阴道分泌物比平时增加许多,而且伴有一定的臭味、腥味,或黏液中带有血丝块,且淋漓不尽,个别病人伴有会阴部不适、瘙痒,此乃病理变化所引起的白带。
曲骨穴不仅是任脉之腧穴,而且还是任脉与足厥阴肝经之交会穴,任冲二脉同起于胞宫,故此穴用于治疗泌尿系及胞宫疾患由来已久。如《经穴主治症》-书中云:从脐下到耻骨上际一带诸穴,均治生殖疾病,尤其是对妇女病有效。此外《针灸大成》中对任脉亦有精辟的论述:“主失精,五脏虚弱……小便淋漓……妇人赤白带下。”凡此种种,均说明曲骨穴具有调理冲任脉气、补肾培元、调理湿热、固冲止带的功效,是临床治疗妇科疾病及盆腔疾病的常用穴位。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针刺曲骨穴可以起到调节子宫血管的舒缩功能,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活血化瘀,增强免疫力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病例】王某,女,39岁,商人。因白带多,于1999年5月17日就诊。病人近月来白带增多,较黏稠,稍有臭味,局部瘙痒,脉沉缓,舌淡苔厚白。经针刺加灸治止带穴2次后,自诉白带减少,5次治疗后白带明显减少,7次治疗后接近正常,已无臭味,临床治愈。2个月后随访未见复发。

一针疗法 崩漏穴

崩漏穴
位置】相当于传统奇穴上都穴。在手背第二、三掌骨间,即八邪之上都穴处。
【取 法】俯掌。在手背第二、三掌指关节缝中的赤白肉际处即是本穴(图5-8)。
【作用】具有补气调经、止血固脱的作用。
【主治】月经过多或漏(月期间阴道大量出血)。
【治法】取崩漏穴常规消毒后,用2寸毫针迅速刺人1.5~1.8寸,行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分钟,每5~10分钟行针1次,且要导出针感。留针期间可取艾卷点燃后熏灸10~20分钟。病情轻者取一侧穴位,每2~3日治疗1次;病情重者取两侧穴位,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

【注释】崩漏即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这是由于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所引起的月经素乱和出血异常性疾患。病人常表现为月经周期延长或缩短,其经血量突然增多,来势凶急,血流如注,酷似山崩的叫做崩;其来势缓者,血量不多,如器漏淋漓的叫做漏。两者都是子宫出血,但其病势显然有缓急的不同,妇科检查多数无异常发现。祖国医学称其为“崩漏”。
上都穴为八奇穴之一,位于手背第二、三掌骨之间。传统功效为清热通络,解毒消肿。但近年来治疗观察发现,针灸并用于治疗子宫出血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尤其是灸法,既有固脱补气之功,又有调经止血之效。经作者多年临床实践表明,上都穴是临床治疗崩漏的信息代表穴,有效率可达到90%以上。当然对一些重症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病人,最好能配合服用中西药,可进一步提高治愈率。
【病 例】孙某,女,44岁,个体经营者。因月经过多3周,于1998年3月10日就诊。病人自诉3周前开始出现月经增多现象,至今不停,并伴有头晕目眩、腰膝酸软、脉细弱、舌质稍淡、无苔。诊断为崩漏,经针灸崩漏穴3次后,出血有所减少。同时加用中药,给予生黄芪20克,大黄12克,海螵蛸15克,三七20克,生地黄12克,7剂,水煎服。再针灸4次而愈。随诊3个月未见复发。

一针疗法 痛经穴

痛经穴
【位 置】 相当于传统腧穴之十七椎穴。在督脉之线上,为经外奇穴。中医针灸正骨培训咨询:13373317613
【取 法】俯卧位。第五腰椎棘突下凹陷取之(图5-1)
【作用】具有通调诸阳、行气化瘀、活血止痛的作用。
【主治】痛经、月经不调。
【治 法】病人取俯卧位,暴露腰椎部,选取第五腰椎棘突下之压痛点。局部常规消毒后,用2寸毫针以平行于棘突的方向刺人1寸左右,行捻转手法,使针感传至小腹部,留针30分钟,每5~10分钟行针1次,隔日治疗1次,或每周治疗3次,10次为1个疗程。对伴有寒证者可加用艾灸15~20分钟。

【注 释】痛经即指在经前、经期或经后发生持续性或间断性下腹痛,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腹泻,甚者出现晕厥等症状。临床上常分为原 性和继发性两种。从月经初潮即有痛经的为原发性痛经,多数由精神紧张或因子宫发育不良、子宫颈口狭窄及内分泌失调等原因所致;初潮以后经过一段时间才发生痛经者为继发性痛经,多数由生殖器炎症、子宫肌瘤或子宫内膜异位症所引起。祖国医学统称为痛经。
十七椎,是第五腰椎在整个脊柱当中排行十七,故得名十七椎,又称十七椎下,此为一经外奇穴。在很久以前,古代医学家就发现此穴有医治妇科病的作用。如《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中记载:“十七椎下,奇穴……主治转胞,腰痛。”从经络学的分布来看,十七椎分布于督脉的循行路线上,可见与督脉关系之密切,而胞宫位于下腹正中属于任脉之统,任督二脉相近相通,故胞宫有疾病常反映在督脉的十七椎处。也就是说,痛经病人多数在十七推处有压痛点,针刺此穴可以起到总督一身之阳,统调周身之脉气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针刺十七椎能治痛经可能与其有调节荷尔蒙分泌及解除子宫肌痉挛性收缩的作用有关。
【病 例】刘某,女,19岁,大学生。1998年12月11日就诊。主诉经期腹痛2天。病人于2天前来月经后自感小腹部隐隐作痛,并伴有头痛、头晕,曾服止痛药未见效。既往有痛经史。检查:发育正常,营养良好,腹部平软,脐下有压痛,无反跳痛。诊断为痛经,取痛经穴行强刺激手法,待病人感觉小腹酸胀时停止运针,并点燃艾条熏灸此穴约15分钟,5分钟后病人自觉腹痛减轻,次日又针灸1次而痛止,嘱病人继续治疗5次。半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一针疗法 闭经穴

闭经穴
【位置】相当于传统腧穴长强穴。《针灸甲乙经》中载:在脊骶端。
【取法】跪伏位。在尾骨尖下05寸处,约相当于尾骨尖与肛门的中点之凹陷处(图5-9)。
【作用】具有调经通络、活血化瘀的作用。
【主治】)原发性闭经及继发性闭经。
【治法】取俯卧跪膝位,闭经穴常规消毒后,用2寸毫针刺人1寸左右,行泻法,强刺激,待出现针感后留针30分钟,每5分钟行针1次,每次行针1分钟,6次为1个疗程。值得注意的是,闭经穴处于会阴处敏感区域,故针刺此穴一定要先施轻手法,待病人适应之后再渐渐加大刺激量。

【注释】闭经为妇科常见的一种病症。临床上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之分,前者是指女子已经过青春期而从未来过月经为原发性闭经,后者是指女子曾经有过月经来潮,但因某种病因而导致月经停止3个月以上者为继发性闭经。属于祖国医学“经长强穴为督脉之络穴。临床上多用于治疗肛疾、泄泻、痢疾、癫疴等疾病。但纵观本经的循行与外联似乎不难看出,长强穴起于整脉之首,别走于任脉之行,又为足少阴肾经之所结,位于尾骨与肛门之间,近于胞宫,通于下腑,所以针刺长强穴又具有温通阳气、调理冲任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针刺长强穴可通过刺激会阴部的骶神经及肛门神经而反射性引起盆腔脏器的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促使卵巢分泌荷尔蒙,从而起到活血调经的作用。
【病例】洪某,女,34岁,会计。于1988年3月12日就诊。病人自诉原因不明停经5个月,偶尔感觉小腹胀满、隐痛及烦躁,有时全身乏力。检查:脉弦细,舌质淡红,苔黄白。诊断为继发性闭经,经针刺闭经穴3次,配针刺三阴交穴2次而愈。3个月后复诊月经周期正常。

一针疗法 产后尿闭穴

产后尿闭穴
【位置】相当于传统腧穴中极穴。《针灸甲乙经》中载:在脐下四寸。
【取 法】仰卧位。在腹正中线上,脐下4寸处(图5-10)。
【作用】 具有补肾培元、通调水道的作用。 
【主治】 产后尿潴留或术后尿潴留。 
【治法)取产后尿闭穴常规消毒后,用28号3寸毫针直刺2寸,不宜过深,行捻转补泻手法,以泻为主,以针感传至会阴部效佳,留针20分钟,每5分钟行针1次。起针后术者用双手掌重叠于此穴处缓缓按揉3~5分钟,待病人出现尿意时停止治疗,令病人排尿。每日治疗1次,3次为1个疗程。

【注释】产后尿闭也称为产后尿潴留。即妇女分娩后由于膀胱受压水肿或会阴部疼痛导致尿道括约肌痉挛而致尿液排出出现障碍。病人主要表现为产后1~2天内无排尿,并自觉小腹胀满、隐痛、膨隆、不适等。中医学认为,由于肾气不足,膀胱气化无权,或湿热下注,气机阻滞,外伤膀胱,气化受损所致,属于中医学“癃闭”之范畴。
中极穴是任脉与足太阳经、足厥阴经、足少阴经之交会穴,又为足太阳膀胱经之募穴,故针刺中极穴具有补肾培元、疏调膀胱、清利湿热、通利水道的功效,尤以治水著称。《千金要方》中云:“中极治腹痛,小便不利。《玉龙歌》中也载:“中极主治癃闭,下重,不得小便。”千百年来,中极穴历来被医学家视为补肾益气,通水利湿的要穴之一。究其原因,是由于中极穴位居任脉之要冲,又邻近膀胱与胞宫之故。作者曾应用中极穴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产后尿闭病人17例,其中,1次成功率达75%,2次成功率达20%,仅1例无效。
【病 例】葛某,女,27岁,工人。因产后尿潴留2天,于1994年12月3日就诊。检查:一般情况良好,下腹部膨隆,有触压痛,叩诊呈浊音,舌尖红,舌中苔黄,脉沉弦。诊断为产后尿闭,取产后尿闭穴针刺,行泻法治疗15分钟起针,并用掌根部揉压小腹部3分钟,随即产妇排出尿液大约2000毫升。3日后电话随访,排尿一切正常。

一针疗法 流涎穴

流涎穴
【位 置】 相当于传统腧穴地仓穴。《针灸甲乙经》中载:伙口旁四分。
【取 法】正坐垂足,两目正视。瞳孔直下与口角平齐处,约口角旁开4分处取之(图6-1)。
【作用】具有疏风活络、健脾化湿的作用。
【主治】流涎、口角喝斜。
【治 法】取一侧流涎穴常规消毒后,用1寸毫针呈15°斜向颊车穴刺人 4~5分,行捻转手法,待针感传向颊车处或耳后时,留针30分钟,每5~10分钟行针1次,针刺7次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休息3天,再行下1个疗程。

【注 释】流涎是小儿唾液不自主地流出口外的一种疾病。中医称之为“滞颐”。多因脾失健运、脾胃积热所致。
地仓穴为手足阳明经、阳跷脉的交会穴,从本经的走行来看,它过面颊、绕口唇、交人口。其阳明经气由此而行,最后交于承浆穴。所以,针刺地仓穴可以达到疏通口面之脉气、行气止痛、疏风散寒、健脾化湿的目的。地仓穴为医治流涎及口眼喝斜的有效穴位。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针刺地仓穴透颊车穴可以直接刺激面颊部的唾液腺,从而起到调节局部代谢、增强免疫功能、抑制腺体异常分泌的作用。
【病 例】陈某男15个月。母亲代诉,患儿近4个月来一直流口水。检查:患儿面色苍白,口唇暗淡,手脚冰凉,舌质淡红,苔薄白。诊断为小儿流涎症,施针于流涎穴(左),出现针感后行平补平泻手法,留针20分钟,每5分钟行针1次,每周治疗2次。治疗3次后,患儿口水明显减少,面色转红,治疗6次后口水基本停止,再巩固治疗1次,患儿症状全部消失,且饮食佳,精神爽,临床治愈。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

一针疗法 厌食穴

厌食穴
【位置】相当于传统穴承浆穴。《针灸甲乙经》中载:在顾前唇之下。
【取 法】正坐仰头。在唇沟的正中凹陷处取之(图6-2)。
【作用】 具有健脾和胃、调理三焦、疏通运化的作用。 
【主治】 小儿厌食症、小儿消化不良。 
【治法】取厌食穴常规消毒后,用1寸毫针迅速刺入3~4分,行捻转补泻手法,留针20分钟,期间每隔5分钟行针1次,对5岁以下小儿或不配合之小儿,可用疾速捻针5~10秒钟后出针,不留针,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6次为1个疗程。此外,也可采用指压法代替针灸,但手法一定要有力而柔和,尽量不伤及正常皮肤和组织。

【注 释】 小儿厌食症为小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患儿表现为不思饮食,无饥饿感,面色苍白,乏力,消瘦等症状。其主要病因为饮食不节,喂养不当,感受风寒,或过食肥甘等,久而久之伤及脾胃,出现运化失司而发病。祖国医学又称其为恶食,是严重影响小儿生长和发育的常见病之一。
承浆穴位于颏唇沟正中的凹陷处,为手足阳明、任脉、督脉之交会穴。古代医学家常用承浆穴医治口腔及面部疾患。现代临床除了用于治疗上述疾病外,还用于医治胃肠疾患,这是由于承浆穴通于足阳明胃经和任脉之故。而任脉又主一身之阴,为阴脉之海,又恰好走行于胸腹当中,故有健脾和胃、调理三焦、疏通运化的功能,为治疗小儿厌食症的有效穴位之一。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针刺承浆穴可以明显地调节胃肠蠕动功能,增进食欲,促进胰蛋白酶和胰淀粉酶的分泌,加强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病例胡某男2岁。因不思饮食3周,于2001年8月21日就诊。患儿母亲代述:患儿3周前因吐泻之后出现厌食,每日只能强行喝一些果汁。检查:患儿面色苍白,消瘦,舌质淡红,白厚苔,脉沉细。诊断为厌食症,取厌食穴针刺,快速行针10秒钟后出针,不留针,每日1次。经2次治疗后,患儿可以进少量稀食,治疗4次后进食基本正常,治疗5次后可自行进食。2个月后随访未见复发。

一针疗法 夜啼穴

夜啼穴
【位置】相当于传统腧穴中冲穴。《针灸甲乙经》中载:在手中指之端,去爪甲如韭叶陷者中。
【取法】俯掌伸指。在中指尖端的中央处取之(图6-3)。
【作用】具有清热开窍、宁心安神的作用。
【主 治】小儿夜啼症。
【治法】取双侧夜啼穴常规消毒后,用小号三棱针或皮试用注射针头,迅速刺人夜啼穴1~2分然后挤出3~5滴鲜血即可,术后用干棉球压迫片刻。轻症可只刺一侧穴位,重症刺两侧穴位,每周1~2次,6次为1个疗程。

【注释】小儿夜啼症是指婴幼儿日间安静,但每到夜间啼哭不止,或每夜定时啼哭,不得人睡,并伴有心烦、易惊、怕热、目赤、便秘等症状。祖国医学认为是由于心经有热化火、惊恐伤神所致。属于中医学“夜啼”的范畴。
中冲穴位于中指尖端,系手厥阴心包经之井穴。循行于手臂之中心路线,一直上行至肩,再迂曲进人心包。而井穴之处脉气充足,循行如疾。心包又为相火所寄其脉下为膈,汇络三焦,能清心泻火,化瘀通窍,宁心安神,故用于治疗小儿心火上扰、惊恐失眠、五心烦热、夜啼不安等症具有卓效。轻者针刺一次可愈,重者则针刺3次见效。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三棱针点刺中冲穴,可以调节内分泌及抑制大脑皮质兴奋灶,降低心率,调整心输出量及大脑的血流分布,从而达到安神、宁心、泻火、除烦的目的。
【病 例】肖某,女15个月。因夜间哭啼数月,于2001年5月17日就诊。检查:患儿面红目赤,表情烦躁,脉细数,舌质淡,苔白腻。诊断为小儿夜啼症,取夜啼穴三棱针点刺放血。治疗1次后,患儿夜啼明显好转,治疗2次后未再发生夜间哭啼。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

一针疗法 百日咳穴

百日咳穴
【位置】相当于经外奇穴四缝穴。《针灸选穴手册》中载:在第二、三、四、五指掌面,第一、二指骨关节中点。
【取 法】仰掌伸指。在第二、三、四、五指掌面,近端指骨关节横纹之中点取之(图6-4) 
【作用具有健脾化湿、止咳平喘的作用。
【主治】小儿百日咳、慢性气管炎。
【治法】取百日咳穴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迅速点刺5分左右,然后放出少许组织液或血水,再用干棉球轻压片刻即可。每次一手4穴,两手交替进行,10次为1个疗程。

【注 释】 百日咳是由嗜血杆菌引起的小儿呼吸道的传染性疾病。临床上以阵发性痉挛咳嗽,咳后有特殊的吸气性吼声,即鸡鸣样的咳声;最后吐出痰沫而止为主要特征。中医认为,其致病因素为外感风邪,风邪疫疠之气由口鼻人肺,导致肺气不宣,酿液成痰,痰阻气道,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而发痉咳。祖国医学称其为“顿咳”、“疫咳”、“天哮呛”等。
针刺四缝穴之所以能够治疗百日咳,这是因为四缝穴具有健脾化湿、消痰止咳的作用。脾为后天之本,而肺气之宣降功能又依赖于脾脏的运化,即脾运旺盛有助肺气之升降,痰浊之肃理,邪祛正扶,无痰而咳止。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针刺四缝穴能增强骨髓的造血功能,增加血红蛋白的含量,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清除机体内的病原体而达到治愈咳喘的目的。
【病例】齐某男,7岁。因慢性咳嗽1个多月,于1999年8月25日就诊。患儿1个月前突然出现阵发性痉挛咳嗽,反反复复,阵发性加重,其咳声类似鸡鸣一般,时有咳痰呈浅黄色,舌质红,苔黄腻,脉细滑。诊断为百日咳,取百日咳穴三棱针点刺治疗。经针刺3次后,鸡鸣声有所减少,治疗5次后,咳声顿减,咳痰停止,治疗7次后诸症消失。3个月后电话随访未见复发。

一针疗法 疳积穴

疳积穴
【位 置】相当于经外奇穴四缝穴。《针灸选穴手册》中载:在第二、三、四、五指掌面,近端指骨关节横纹中点处。
【取法】仰掌伸指。在第二、三四、五手指掌面,远端第二个关节横纹中点处取之,每手4穴,两手共8穴(图6-5)。
【作用】具有健脾助运、消积清热的作用。
【主治】小儿疳积、小儿消化不良及腹泻。
【治法】患儿手掌心向上,助手帮助固定患儿手腕部,医者常规消毒疳积穴后,取三棱针迅速点刺疳积穴1分左右,挤出组织液及血液2~3滴,然后用干棉球擦干即可,每周治疗1次,连续治疗5~10次为1个疗程。任取一手4穴,两手交替进行治疗。中医培训:13373317613

【注释】小儿疳积是指小儿脾胃虚损,运化失常,消化吸收功能长期障碍,以致肌肤失养、身体消瘦而形成的一种慢性疾病。
四缝穴之所以能够治疗小儿疳积,是因为该穴是一组非常敏感的经外奇穴,它与内脏的经络系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经临床多年治疗验证,四缝穴有健脾和胃、消积化滞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针刺四缝穴可使胃蛋白酶活性上升,肠液中的胰蛋白蔺、胰淀粉酶和胰脂肪酶等含量均逐渐上升,消化吸收功能加强。营养状况得以显著改善。由此表明,四缝穴是临床用于治疗疳积的有效穴位之一。
【病 例】 陈某,男,6岁,学生。因消化不良于2001年10月27日就诊。患儿生来瘦小,面黄肌瘦,精神不振,大便稀软,脉细弱,舌质红,苔白腻。诊断为疳积,取疳积穴(左侧)三棱针点刺,每次治疗两手穴位,交替使用,每周治疗2次。经治疗2次后,患儿大便成形,食欲增加,治疗5次后,患儿面色红润,精神好转,治疗8次后临床治愈。半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一针疗法 遗尿穴

遗尿穴
【位置】遗尿穴是一个经外奇穴。在足小趾底部末端横纹中。
【取法】 俯卧位。在足小趾底部末端横纹线的中点处取之(图6-6)。
【作用】具有补肾纳气、调整脏腑功能的作用。
【主治】 小儿遗尿症、尿频症。
【治法】取遗尿穴常规消毒后,用1寸毫针直刺3~5分,行捻转手法,待局部产生酸胀感时,留针30分钟,期间每5分钟行针1次,隔日或3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病情轻者只针刺一侧穴位,病史久而重者可针刺双侧穴位。对个别幼儿不能耐受针刺者可用皮内针代替针刺,行皮下埋针法,每3日治疗1次,两侧交替进行。

【注释】遗尿是指排尿不能自控而随时排出者,临床以小儿多发,成年少见。临床上常见病人在夜间熟睡中不自觉地排尿,次数不等,待醒来时才发现尿床。个别病人伴有恐惧、失眠、乏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遗尿症的发生可能是由于膀胱逼尿肌与括约肌之间的神经调节功能不平衡,造成逼尿肌剧烈收缩所致。当强烈的收缩力超过括约肌的阻力时,就会发生遗尿现象。中医学认为,小儿遗尿症多数是由于肾气不固、膀胱失约所致。作者经过多年临床实践发现,多数遗尿症病人在遗尿穴有压痛感,而且压痛越敏感者其治疗效果就越好。因此,作者认为,此穴为经外的信息穴。针刺此穴,通过刺激坐骨神经的末梢而反射性地调节骶神经的兴奋与抑制过程,即调节逼尿肌的舒缩功能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病例】张某,女,15岁,学生。1999年10月初诊,自诉夜间经常梦中遗尿3年余。病人自3年前无诱因出现夜间尿床,尿后醒来常伴有虚汗及恐惧感,有时一夜遗尿2~3次,且尿后很难人睡,故经常感到头晕、乏力、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曾在某医院针灸治疗及服用中药等。检查;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心、肝、肾未见异常,脉沉细,舌尖略红,苔薄白。初诊为遗尿症,取遗尿穴针刺,隔日1次,两侧交替针刺,共治疗5次而痊愈。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一针疗法 鞘膜积液穴

鞘膜积液穴
【位置】相当于传统腧穴水道穴。《循经考穴编》中载:在大巨下一寸。
【取 法】仰卧位。在腹部脐窝下3寸,前正中线旁2寸处(图6-7)。【作用】具有温补肾阳、除湿利水的作用。
【主治】 小儿睾丸鞘膜积液。
【治法】取鞘膜积 鞘膜积液穴液穴常规消毒后,用2寸毫针直刺1.5~1.8寸,行泻法,待针感出现后留针30分钟,同时用艾卷灸之,以穴位局部感到温热为宜,灸至起针时为止,每2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一侧有病,针灸患侧,两侧有病,针灸两侧。

【注释】睾丸鞘膜积液常见于婴幼儿,一般分为先天性和继发性两类。主要表现为患儿的阴囊肿大,呈圆形或椭圆形囊肿,触之皮肤柔软,表面光滑,犹如水球之感,但无触压痛。体积较大时,病人常有下坠感、牵拉感,个别病人自觉胀痛。特别检查可用一只手电筒照射阴囊,此时阴囊对侧可清晰地见到透光,表明睾丸鞘膜内有积液现象。
水道穴本属于足阳明胃经之腧穴,但由于该穴有通调水道、除湿利水的功效,故长久以来一直被中医视为治水之要穴。正如《针灸甲乙经》中所云:“三焦约……水道主之。”临床上水道穴针灸并用,确有温补肾阳、通调膀胱及三焦的功能,确实是治疗小儿鞘膜积液的有效穴位之一。
【病例】王某,男,11岁,学生。因睾丸肿大3年,于2001年7月28日就诊。检查:患儿阴囊肿大如核桃大小,表面光滑,触之呈囊状,无压痛,手电透光试验阳性。诊断为睾丸鞘膜积液,取鞘膜积液穴针刺,进针1寸,行泻法,留针25分钟,同时用艾条熏灸15分钟。每周治疗2次,4次为1个疗程。治疗1周后患儿自诉下坠感消失,且阴囊肿胀明显缩小,治疗3次后阴囊大小已恢复正常。半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一针疗法 增肥穴

增肥穴
【位置】相当于传统腧穴中脘穴。《针灸甲乙经》中载:在上脘下一寸,居心蔽骨与脐之中。
【取法】仰卧位。在脐上4寸,腹正中线上。简单取法:在剑突下与脐窝连线的中点取之(图6-9)。
【作用】具有健脾胃、助消化、增体重的作用。
【主治】消化不良、消瘦。
【治 法】取增肥穴常规消毒后,用1寸毫针垂直刺入4~6分,行捻转手法,以补为主,首次行针连续半分钟,然后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行针1次,每周治疗2~3次,15次为1个疗程。每次针刺结束后,可用右手掌掌根部置于增肥穴处做顺时针方向按揉5分钟左右,对促进胃肠消化吸收功能具有重要作用,但对婴幼儿手法不宜太重。
【注释】消化不良是由于胃液、胆汁、胰液或肠液的分泌减少或缺乏,或饮食过量引起的肠道功能失调而产生的消化功能障碍。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腹泻、嗳气、腐臭、面黄肌瘦、体重减轻等症状。中脘穴位于胃腑中部,在上下脘之间,又名太仓系指胃主受纳水谷之意。 

中脘穴为胃之募穴,脾之结穴,又与任脉、手少阳手太阳、足阳明等相交会故临床上用于治疗胃肠之疾的历史之久,疗效之好多有记载。如《循经考穴编》中载:“中脘主治一切脾胃之疾,无所不疗。”《针灸真髓》中记载:“中脘为胃肠病及子宫病之要穴。”再如《玉龙歌》中有云:“若还脾败中脘补。”凡此种种,无不表明中脘穴具有健脾和胃、利肠腑、助消化的功效。中医学认为,募穴中脘为六腑之气聚会之地,故针灸中脘穴具有健脾和胃、利湿化痰的作用,凡因脾胃虚弱、运化失司、水谷不化所致的脘腹作痛消化不良、消瘦及胃肠胀气等疾患均可选用中脘穴治疗。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针刺中脘穴可使正常人的胃蠕动加强,收缩有力,胃消化液分泌增多,同时促使空肠黏膜皱襞增深、增密,空肠动力增强,上段较下段明显,食物吸收功能亦明显提高。由此说明,中脘穴确有健脾胃、助消化、增体重的作用。

【病 例】季某,男,9岁,学生。因消瘦、消化不良,于1998年11月4日就诊。患儿母亲代述,患儿自2岁开始发现消化不良、经常嗳气、打饱嗝、大便稀薄、体重减轻。检查:患儿身体消瘦面色灰暗,心肺检查正常,腹部平坦、柔软而无触压痛,肝脾未能及,脉细弱,舌质淡红。诊断为小儿消化不良,取增肥穴针灸,针刺后先行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分钟后,加用艾灸10分钟,每周治疗2次。经3次治疗后,患儿面色转红,食量增加,嗳气等症状减轻,继续针灸治疗6次,并配合上腹部的按摩疗法,患儿体重增加3000克,且精神及体力明显好转,消化功能已基本正常,临床治愈。半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一针疗法 呃逆穴

呃逆穴
【位置】相当于传统腧穴攒竹穴。《针灸甲乙经》中载:在眉头陷者中。
【取 法】正坐或仰卧位,闭目。在眉毛内侧端,眶上切迹处取之(图7-6)。
作用具有宽胸顺气、止呕降逆的作用。
【主治】呃逆、神经性呕吐。
治法】取一侧呃逆穴常规消毒后,用1寸毫针向鱼腰穴方向斜刺0.5~0.8寸,行捻转手法,待局部出现酸、麻、胀痛感时留针30分钟,每5分钟行针1次,行针期间,令病人深吸一口气,然后憋住,憋的时间越长越好。如针刺一侧穴位效果不佳时,可取两侧穴位同时针之,且宜用强刺激手法,多数病人可在3~5分钟内缓解。
【注 释】呃逆,俗称打嗝。现代医学称之为膈肌痉挛,是一种不自主的膈肌间歇性收缩而出现连续不断的呃声。临床上以发病突然,不能自我控制为其特点。本病多因饮食生冷,或饮食过急、过饱,或吸入寒气,或情志改变而导致胃气上逆。临床上常将呃逆分为两型:一型为中枢性呃逆,系由颅内疾患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呼吸中枢而造成呃逆,此种呃逆顽固,治疗困难,且预后较差。二型则为反射性呃逆,属于功能性,治疗较易,且预后好,很少复发。


攒竹穴为足太阳膀胱经之眼区腧穴,其传统功用是清热散风,活络明目,所以古代医学家常用于医治眼疾。但近年来发现该穴对治疗呃逆及心动过速等疾病具有显著的疗效。据此,作者推断攒竹穴为兴奋副交感神经的一个信息点,通过针刺可以增加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从而反射性地抑制膈肌痉挛,以达到止呃目的。实践证实,攒竹穴止呃迅速,一般3~5分钟即可奏效尤其对顽固性呃逆更具独到之处,即便其他疗法不能奏效,针刺攒竹穴也有奇效。
【病例】张某,男,31岁,商人。病人因过饮冰淇淋而诱发呃逆2天,于2002年4月27日就诊。病人曾自用热水袋热敷胸部及自压内关穴多次始终未能止住呃逆。辨证:寒气犯胃,胃气上逆。诊断为呃逆,取右侧呃逆穴针刺,行捻转手法待病人感觉右侧太阳穴周围麻胀时停止行针,大约3分钟,呃逆停止,继续留针20分钟而愈。1周后复诊未见复发。


一针疗法 鼻炎穴

鼻炎穴
【位置】相当于传统腧穴下关穴。《针灸甲乙经》中载:在客主人下,耳前动脉下空下廉,合口有孔,张口即闭。
【取法】侧伏或正坐位。合口取穴,在弓下缘,下颌髁状突的前方,癫弓下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合口时手指可触摸到孔隙,开口时此孔闭合(图7-7)。
【作用】具有疏风清热、通利鼻窍的作用。
【主治】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萎缩性鼻炎。
【治法】取鼻炎穴常规消毒后,用28号3寸毫针直刺15~2寸,行泻法;得气后留针30分钟,每5分钟行针1次。急性期6次为1个疗程,慢性期12次为1个疗程。一侧鼻腔患病,取健侧穴位,两侧交替;两侧鼻腔患病,取双侧穴位。

【注释】鼻炎是一种鼻腔黏膜的炎性疾病,常由病毒或细菌引起。因鼻炎病程长短不同而有急性、慢性之分,急性鼻炎多因感冒而发病,慢性鼻炎则常为急性鼻炎反复发作或治疗不彻底,或外界不良刺激而造成,如风寒、烟雾,经常用手指挖鼻孔等均可引起此病。此外,还有一种鼻炎系过敏原所致,又称为变态性反应性鼻炎,是以鼻塞、流涕、鼻痒及连续打喷嚏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
下关穴为足阳明胃经之腧穴,从本经的循行路线可以看出,胃经起于鼻翼的两侧(迎香穴),上行到鼻根部,再下行到地仓穴,然后上行至下关穴,继续上行,最后到达前额部(神庭穴)。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治疗原则,下关穴用于治疗鼻腔疾病确有疏风清热、通利鼻窍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引发鼻腔的代谢功能失调是导致鼻炎的主要原因。而下关穴深处分布着具有调控鼻腔的组织、血管舒缩及腺体分泌功能的蝶腭神经,故针刺下关穴可直接刺激蝶腭神经,从而达到治疗鼻炎的目的。
【病 例】孙某,男,20岁,大学生。双侧鼻孔堵塞、流涕3年余。检查:双鼻腔通气不良,鼻甲黏膜充血水肿,表面附有血迹。诊断为慢性鼻炎,取鼻炎穴针刺,用泻法。治疗3次后,自觉上述症状好转,6次后鼻腔通气明显改善,治疗10次后鼻腔通气基本正常,鼻涕明显减少,临床治愈。半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一针疗法 鼻衄穴

鼻衄穴
【位置】相当于传统腧穴少商穴。《针灸甲乙经》中载:手大指外侧去爪甲角如韭叶。
【取法】俯掌。在拇指桡侧,指甲角旁约0.1寸处取之(图7-8)。
【作用】具有清热泻火、宣肺气、止鼻血的作用。
【主 治】鼻出血【治法】取鼻衄穴常规消毒后,用28号1寸毫针迅速刺人1分,行捻转手法,留针15分钟,然后取艾灸卷点燃后熏灸患侧的鼻衄穴,直到完全止血为止。但对灸治和针刺无效的鼻腔大出血者,应选择棉球堵塞压迫法,或急送医院治疗,千万不可延误病情。轻症取患侧穴位,重症或两侧鼻腔同时出血者可取双侧穴位。

【注 释】 所谓鼻衄,即鼻腔出血,为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病症,如急慢性鼻炎、鼻窦炎、鼻黏膜糜烂、上呼吸道感染、血小板减少症等病均可出现流鼻血症状。《灵枢·百病始生》中云:“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其病因多为火热灼肺,迫血妄行所致,可发生于各种年龄及任何季节。
少商穴为手太阴肺经之井穴,乃肺经之根,而肺又开窍于鼻故鼻腔疾患常取肺经穴位治之。针刺少商穴加灸,实为一补一泻补泻结合,可清泻肺经之火热,补肺阴之不足,以此达到清肺热、止鼻血的目的。除此之外,行间、迎香穴等均具有止鼻血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血小板数量的增多,对止血具有重要意义。而针灸某些穴位对血小板数量的增减,具有良性而明显的双向调节作用。即血小板数量增多者,针灸可使其降低,反之血小板减低者,针灸又可使其增加。
【病例】常某女,13岁,学生。因鼻出血于2002年8月20日就诊。病人因经常用手指抠挖鼻孔,故多次发生右侧鼻腔流血不止。检查:面色红润,精神佳,右侧鼻孔处塞一棉球,有血迹,脉细数,苔白。诊断为鼻出血,取鼻衄穴(右侧)针刺加灸5分钟左右,鼻腔流血停止。针灸治疗2次,病情稳定,鼻出血停止,临床治愈。3个月后随访未见复发。

一针疗法 眩晕穴

眩晕穴
【位置】相当于传统穴百会穴。《针灸甲乙经》中载:在前顶后一寸五分,顶中央旋毛中,陷可容指。
【取法正坐位。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头部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叉点处取之(图7-9)。
【作用】具有平肝熄风、开窍抗晕的作用。
【主治】耳源性眩晕。
【治法】 取眩晕穴常规消毒后,用28号2寸毫针以15°迅速刺人1寸左右,用平补平泻手法,待局部产生针感或放射至耳根部时留针30分钟,每隔5~10分钟行针1次,每次半分钟,期间可加用艾灸20分钟,10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如不愈,休息5天后可行下1个疗程。

【注释】耳源性眩晕,又称梅尼埃病。临床上以急性阵发性头晕、视物模糊、耳鸣、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虚汗为主要症状。其病因为耳内迷路水肿、充血、积液及压力不平衡所致。《内经》中曾云:“上虚则眩。”“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中医学 认为,本病的发生与素体虚弱,感受外邪,或忧思劳伤,过食肥甘等有密切关系。
本病多发于中年人。属于中医学“眩晕”的范畴。百会穴用于医治眩晕由来已久。如《胜玉歌》中早就有“头痛眩晕百会好”之记载。从经络学来看,百会穴属督脉之会,又位于,人身之巅顶,故具有提升一身之气、摄理气血之功,以及调和百脉、升清降浊、平肝熄风、醒脑开窍、止眩抗晕等功效。实践证明,用百会穴治疗内耳眩晕疗效可靠,且无需配穴,多数病人可以康复,故可以认为是医治梅尼埃病的最佳穴位之一。
【病例】胡某,男,51岁,退休工人。因一过性眩晕于1998年11月2日就诊。病人1周前突发阵发性眩晕,感觉天旋地转,伴有耳鸣、出虚汗、恶心、欲吐等症状,20分钟左右开始好转。检查:神志清楚,五官端正,血压120/80毫米汞柱,脉细沉,舌苔薄白。初诊为耳源性眩晕,取眩晕穴针刺加艾灸,隔2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8次而愈。至今4年余未见复发。

一针疗法 上牙痛穴

上牙痛穴
【位 置】相当于传统腧穴下关穴。《灵枢·本输》中载:位于面部,耳屏前约一横指,颧骨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处,耳前动脉下空下廉,合口有孔,张口即闭。
【取法】侧伏或正坐位。合口取穴,在颧弓下缘,下颌髁状突的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形成的凹陷中,合口有孔,开口闭合(图7-1)。
【作用】具有清热泻火、活络止痛、通利牙关的作用。
【主治】风火上牙痛、上龋齿痛及牙关紧闭。
【治法】取上牙痛穴常规消毒后,用28号2寸毫针迅速刺入0.6~1寸,出现针感后留针30分钟,每隔5分钟行针1次,隔日或每日治疗1次,急性疼痛5次为1个疗程,慢性疼痛10次为1个疗程。如病人伴有下牙痛可加刺患侧合谷穴取患侧穴位。

【注释】牙痛为口腔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无论是牙齿或牙周的疾病都可发生牙痛,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大肠、胃腑之热,风邪外袭经络,郁于阳明而化火,火循经上炎而引起牙痛。此外,如病毒、细菌等病原体侵人牙髓组织或牙周组织亦可出现感染性牙痛。因为牙痛的表现各不相同,所以作者认为,凡以牙齿疼痛为主要症状者,应以牙痛论治。
下关穴是足阳明胃经之交会穴,又是手阳明、少阳、太阳和足少阳经的经筋所过之处 而上牙痛的病人常在下关处有明显的压痛点,说明上牙的病变可通过经脉的感传反应于此穴,故临床针刺下关穴,既可清泻阳明之火,又能通调牙络,疏经止痛。

【病 例】李某男,61岁,厨师。上牙痛3周余,咀嚼时加重,伴有纳差、失眠,大小便尚可,舌苔黄白,脉弦滑。诊断为牙痛,取上牙痛穴针刺,用泻法,大约5分钟后牙痛即止,20分钟后起针顿减。前后共针刺3次牙痛消失。随访2个月未见复发。

下牙痛穴

下牙痛穴
【位置】相当于传统穴合谷穴。《针灸甲乙经》中载:在手大指、次指间。
【取 法】 手俯掌平置,伸开拇、示两指。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简便取法: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张开的拇、示两指间的指蹼缘上,屈指拇指尖尽处即是本穴(图7-2)。
作用】具有清泻阳明、祛风解表、疏经镇痛的作用。
【主治】下牙齿痛及风火牙痛。
【治法】取下牙痛穴常规消毒后,用2寸毫针直刺1~1.5寸,用泻法,强刺激,以瞬间针感传至前臂、肘窝或面颌处为佳,留针30分钟,每5~10分钟行针1次,6次为1个疗程。轻度牙痛,取患侧穴位,重度牙痛或两侧牙痛,取双侧穴位。对牙髓炎或牙周炎病人,针灸只能止痛,不能治本,建议牙痛缓解后尽快去口腔科诊治。

【注释】下牙痛是指下牙床的牙齿发生的各种性质的疼痛。下牙痛和上牙痛一样,同为口腔科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一般多由龋齿或风火上扰所致,其他诸如牙髓炎、牙周炎、牙本质过敏、冠周炎等亦常发生牙痛。中医学认为,牙痛多为实热之症,常因风热之邪侵袭经络,郁于阳明而化火,火循经上炎而致牙痛。
合谷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原穴,原即元气之源,气血充盛之意。该穴具有清泻阳明经之热邪,疏通阳明经之脉气,止阳明经之疼痛的作用。所以,古书《四总穴歌》中有“面口合谷收”的记载;《马丹阳十二穴歌》中亦有合谷主头痛并面肿,疟疾热还寒,齿龋鼻衄血,口噤不开口……的记录;再有《针灸甲乙经》中也云:“齿龋痛,合谷主之。”此外,根据人体十四经脉的走行分布可以发现,手足阳明经分别进入上下牙齿,即上齿为足阳明所司,下齿为手阳明所主,故下牙痛选合谷穴治之,其止痛效果立竿见影。但对伴有牙周组织或牙神经方面的炎症,最好加刺患侧的下关穴或阿是穴,以期调节局部的气血,助合谷穴之效,共同清泻阳明之火热,邪祛脉通,牙痛自止。
【病 例】齐某,男,58岁,会计师。因右侧下牙痛1周,于2004年11月25日就诊。检查;牙齿无缺损、无龋齿,右下牙床处有压痛,脉弦数,舌质红,苔略黄。诊断为风火牙痛,取右侧下牙痛穴行泻法,约5分钟后病人诉说牙痛停止,继续行针3次,隔日1次,牙痛症状消失。1个月后电话随访未见复发。


一针疗法 口疮穴

口疮穴
【位 置】相当于传统腧穴玉枕穴。《铜人》中记载:在络却后一寸五分,侠脑户旁一寸三分,起肉枕骨人发际上三寸。
【取 法】正坐位。后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3寸。枕外粗隆上缘的外侧取之(图7-4)。
【作用】具有清热泻火、祛邪解毒的作用。
【主治】口腔溃疡、舌体溃烂、口角糜烂等。
【治法】对于口臭及胃火盛者可取口疮穴,采用三棱针点刺放血4~5滴为宜,术前术后严格消毒;对于一般的口腔溃疡,宜用2寸毫针以25向上斜刺1.5寸左右,用泻法,待局部出现酸胀针感时, 针20~30分钟,每5~10分钟行针1次;对伴有体虚畏寒者,可同时加艾条灸15分钟,效果 更好。每周治疗2次,10次为1个疗程。一侧患病,取健侧穴位,两侧患病,取双侧穴位。

【注释】复发性口疮为发生在口腔黏膜、舌体、口角等处的一种反复发作性口腔溃烂。轻者经口服清热解毒的中草药和维生素 B2后很快愈合;重者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甚至影响饮食。本病多发于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属于中医学“口疮”“口疳”、“口舌生疮”的范畴。但迄今为止,其真正病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与自身免疫及病毒感染有关。对于这一病症,西医常常给予维生素B;口服;中医则给予清热解毒类药物治疗,但其疗效多不满意。而选用口疮穴针刺治疗却具有较好的疗效。
玉枕穴归属于足太阳膀胱经,根据经穴与病变相对应的关系,玉枕穴位于枕部,正与口腔相对应,所以口腔有疾,常常反射到林部的玉枕穴处,出现敏感的压痛点,为治疗口疮的一个信息穴。作者在临床上应用此穴治疗口腔黏膜的急、慢性炎症数十例,均有较好的疗效。
【病例李某,男,51岁,澳籍华人,商人。1998年4月17日初诊。病人口腔溃烂反复发作近1年,有吸烟史,曾服用牛黄解毒丸及维生素素B等2个多月。检查:舌尖部及左下齿龈处有绿豆大小的溃疡。诊断为复发性口腔溃疡,取右口疮穴针刺,用泻法,留针30分钟,隔日治疗1次。治疗3次后,病人自诉口腔刺痛减轻,治疗6次后口腔溃疡消失。3个月后复诊未见复发。

一针疗法 梅核气穴

梅核气穴
位暨相当于传统腧穴天突穴。《针灸甲乙经》中载:在颈喉结下二寸,中央宛宛中。
【取 法】正坐仰头,在胸骨上窝正中处取之(图7-5)。 
【作 用】 具有宽胸理气、化痰利咽的作用。 
【主 治】 梅核气、咽部异物感、胸部憋闷。 
【治 法】取梅核气穴常规消毒后,用30号2寸毫针以30° 
向下斜刺0.2~0.3寸,然后调整针体于垂直方向并沿胸骨柄后缘位置向下垂直刺人1~15寸,有针感后留针25~30分钟,留针期间每隔5~10分钟行针1次,用平补平泻的手法,以针感下行至胸心部为佳。行针时一定不能过深可捻转,不可捣刺,以免伤及动脉及肺尖。
【注释梅核气又称喉中梗阻,是指咽喉部似有异物感、咯之不出、咽之不下的症状。但并不影响进食,每因情志不畅而病情加重西医检查咽喉及食管未见任何阳性体征。祖国医学认为,此症多由于肝经疏泄失常、气失和降、肝气上逆所致;或由脾失健运、痰湿停滞、阻于气道所致。临床上之所以选择天突穴作为治疗梅核气的主穴,是基于本穴的特殊位置所决定的,天突位于胸廓之上口,其后部紧邻气管和食管,为病患之处。况且天突又是阴维脉与任脉的交会穴,有“阴经之海”之说,故针此穴具有调全身之阴、降一身浊气、消除痰阻、通顺气道之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针刺天突穴系通过刺激锁骨上神经分支而反射性地引起躯体运动纤维对咽喉肌的调节作用,使局部的肌肉松弛,血运改善,压迫感解除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病 例】杜某,女,46岁,澳籍华人。因咽喉部异物感,于1997年10月3日就诊。病人诉说3天前与同事吵架后,就觉得喉咙里像有个东西,既吐不出来,又咽不下去,曾看中医吃汤药3天未见效。检查:肺部听诊未见异常,脉滑数,舌质淡红,苔白厚。诊断为梅核气,取梅核气穴针刺,行平补平泻手法,留针25分钟,中间行针次。起针时,病人自觉胸部豁然开朗,阻塞感消失。

一针疗法 乳蛾穴

【位置】相当于传统腧穴手三里穴。《针灸甲乙经》中载:在曲池穴下二寸,按之肉起,兑肉之端。
【取法】屈肘侧掌在阳溪穴与曲池穴的连线上,曲池穴下2寸处取之(图7-10)。
【作用】具有疏通经络、清热泻火的作用。
【主治】急性扁桃体炎、咽喉肿痛。 
【治法】取乳蛾穴常规消毒后,用2寸毫针直刺 1.5寸左右,得气后用泻法,或平补平泻手法,以针感传至咽喉部效果为佳,留针30分钟,每5分钟行针1次,针后可在针眼处拔火罐3~5分钟,可见部分血水和组织液从针孔处溢出,这对排毒泻火具有重要作用,可明显提高治愈率。一般轻症只取一侧穴位,重症可取两侧穴位,隔日或3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

【注释】扁桃体炎有急、慢性之分,是由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及肺炎双球菌引起的咽喉部感染性疾病。急性期有高热、咽喉肿痛、咳嗽、吞咽困难等表现。祖国医学称为“乳蛾”,认为是感受风热之邪并侵人肺经所致。
手三里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腧穴,其传统功用具有疏通大肠经经气、清泻阳明之热邪、消炎化瘀之功效。当病人患有扁桃体炎时,多数病人此穴有明显之压痛,或穴位局部可以触摸到小的硬结组织,说明此穴为扁桃体炎的一个信息反应点。如果在针刺治疗时能将针准确地刺人该反应点,其针感十分强烈,大约85%的病人可出现向远端传导的现象。临床试验证实,针感越强,疗效则越好,轻者1~2次可愈,重者也不超过3~5次。其疗效不亚于抗生素治疗,既经济,又无不良反应。
【病 例】李某:女,16岁,澳籍华人。因急性扁桃体感染3天,于1999年5月24日就诊。检查:体温38.4℃,右侧扁桃体Ⅲ度肿大,左侧Ⅱ度肿大,有少许脓性分泌物,脉细数,舌质红,无苔。诊断为乳蛾,取双侧乳蛾穴针刺,行泻法留针30分钟,针后再用三棱针点刺一侧穴位放2~3滴鲜血。治疗1次后,病人体温降至37℃;治疗2次后体温正常,扁桃体恢复至I度,吞咽正常;治疗3次后完全治愈。

一针疗法 麦粒肿穴

麦粒肿穴

【位置】相当于传统腧穴肝俞穴。《针灸甲乙经》中载:在第九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

【取法】正坐或俯卧位。在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取之(图7-13)。

【作用】具有清热降火、疏肝明目的作用。

【主治】麦粒肿、目赤肿痛。

【治法】取麦粒肿穴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挑刺患侧麦粒肿穴,使之放出4~5滴鲜血,然后用干棉球压迫针眼片刻即可。每周可挑治1~2次,轻症只挑刺一侧穴位,重症可挑刺双侧穴位,一般情况下挑刺2次即可治愈。

【注 释】麦粒肿又称之为偷针眼、脸腺炎。为化脓性细菌侵人眼睑内的腺体而引起的急性炎症。眼睑皮脂腺、毛囊感染者称外睑腺炎或眼睑疖;睑板腺隔俞 感染者称内脸腺炎。祖国医学认为是由于脾胃热毒炽盛,上攻于眼所致。现代临床研究证实,针灸治疗麦粒肿的疗效可靠,如常用的穴位有臂臑、阳陵泉、商阳、肩井穴等,而且每穴可以单用,少则针刺1次可愈,多者也不过4次治愈。而作者多年来一直尝试用肝俞穴来治疗本病,疗效亦很好。这是因为肝俞穴为足太阳膀胱经的背部俞穴,同时,又起于目内眦,所以中医有“肝开窍于目”之说。又如《灵枢·脉度》中云:“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由此表明肝与目的关系非常密切。故选用肝俞穴意在调肝气,泻肝火,以此达到治疗的目的。实践证明,肝俞穴为眼部疾病的一个信息代表穴,对于其他眼疾亦有良好的效果。

【病例】李某,男,23岁,大学生。因右眼睑肿痛,于2003年4月8日就诊。检查:右上眼脸处有一绿豆大小的肿物,表面充血,中心有脓点,用棉签触压肿物有刺痛,视力正常。初步诊断为麦粒肿,取右侧麦粒肿穴针刺,用泻法,留针20分钟,最后用三棱针点刺放血3滴,共治疗2次后而治愈。5周后电话随访未见复发。

一针疗法 近视穴

近视穴

【位置】相当于传统腧穴晴明穴。《针灸甲乙经》中载:在目内眦。

【取 法】正坐或仰卧位闭目。在目内内上方0.1寸处取之(图7-11)。

【作用】具有疏风清热、通络明目的作用。

【主 治】 近视、视物不清等。 

【治 法】正坐或仰卧位 闭目。取患侧穴位。以右眼为例,取近视穴常规消毒后,医者左手将眼球推向外侧并进行固定,右手缓慢进针,靠近缘处直刺05寸左右,以小幅度捻转,不可提插。因为局部的软组织较疏松,毛细血管十分丰富,过度刺激易导致出血。待针感出现后留针30分钟,每5~10分钟行针1次,12次为1个疗程。鉴于近视眼的病因比较复杂,故治疗起来也比较困难,为提高疗效,作者常常配取数穴治之,如取同侧的太阳、球后、四白穴等,疗效可靠。总之,针近视穴时一定要小心谨慎,千万不可动作粗暴。

【注释】近视眼是以青少年为主而发生的一种屈光不正的眼科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视力减退、模糊不清、眼肌疲劳、头痛等症状。导致本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阅读距离过近,光线不足及眼睛过度疲劳等因素所致。临床上有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之分,通常针灸对假性近视的治疗效果较好。

晴明穴用于治疗近视是从实践中得来的。因为本穴属于手太阳经、足阳明经、阳跷、阴跷五脉之交会穴。其中,足太阳膀胱经起于内眦,而足阳明经起于迎香穴,然后左右交叉于鼻根部,再旁行人目内眦,与手太阳经相交。故针刺睛明穴可调节睫状肌的舒缩功能而达到治疗近视的目的。临床上应用刺睛明穴治疗近视总有效率在85%左右。

【病 例】 祝某,男,13岁,学生。因双眼近视2年余,于1996年11月23日就诊。检查:右眼视力45矫正视力5.0左眼视力46,矫正视力51。以针刺双侧近视穴为主,兼刺太阳、四白穴(均双侧),每3日治疗1次,治疗6次后右眼视力增至4.8,左眼视力增至48~49;治疗12次后双眼视力达到51以上,已摘掉眼镜。3个月后复查未见复发。


一针疗法 明目穴

【位置】相当于传统腧穴光明穴。《针灸甲乙经》中载:在足外踝上五寸。
【取 法】 侧卧或正坐垂足。在外踝尖上5寸,腓骨前缘处取之(图7-14)。
【作用】具有疏经活络、清肝明目的作用。
【主治】视物不清或昏花目痛等。
治法】取明目穴常规消毒后,用2寸毫针迅速刺人1.5寸左右,行提插手法,以泻为主,待出现酸、麻、胀感传至脚底时留针30分钟,期间每隔5~10分钟行针1次,每次1分钟,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单眼有疾针健侧穴位,双眼有疾针双侧穴位,如病人合并颈椎病或脑动脉硬化可加刺风池穴等。
【注 释】 视物不清或昏花,系指看东西时不甚清楚、昏暗不明而言。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是由于肝火上逆,肾精亏损,气血虚弱等原因所致。光明穴为足少阳胆经之络穴,别走于足厥阴肝经,因此与肝经关系非常密切。中医有“肝开窍于目”之说,肝火偏盛,必然会导致肝阴不足,阴不养血,血虚则不能养目,故出现目涩、眼花或夜盲。针刺光明穴之所以能明目,就是因为它具有平肝熄风、清热解毒、通络明目之功效。由此看来,光明穴用于治疗眼目昏花、视物不清,是从实践中得来的。如今,作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凡患有眼疾的病人,多数在光明穴处有敏感性压痛点,且压痛点越敏感者,其治疗效果就越好。
【病例赵某男,48岁,中学老师。左眼隐痛,视物不清2周余。病人2周前开始出现左眼刺痒,继而出现隐痛或胀痛,看东西时模糊不清,曾去医院眼科诊治。诊断为青光眼,给予滴眼液治疗2周无效,于是来本诊所求治。取右侧明目穴,强刺激,用泻法,留针30分钟,起针前于患侧耳尖放血2滴,起针后病人即感目痛减轻。继续行针4次,右眼痛、视物不清完全治愈。3个月后复诊未见复发。

一针疗法 耳聋穴

耳聋穴
【位 置】相当于传统腧穴听宫穴。《针灸甲乙经》中载:在耳中、珠子大,明如赤小豆。
【取法】正坐或侧卧位。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缘张口时此穴呈凹陷状态(图7-12)。
【作用具有聪耳开窍、清心安神的作用。
【主治】突发性耳聋、药物中毒性耳聋及耳鸣。
【治 法】令病人张口,用1寸毫针直刺患侧耳聋穴0.5~0.8寸,行捻转手法,每5~10分钟行针1次,留针30分钟。对一些病情较为严重或病史长者还可以配合电针进行治疗,10次为1个疗程。
【注 释】 突发性耳聋是指突然发生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好发于中老年人或体育工作者。除了耳聋之外,病人亦伴有不同程度的耳鸣、眩晕,多为一侧发病,个别发展迅速,数小时或1周内即完全丧失听力。中医学认为,本病与肝、肾有关。因肾开窍于耳,肾气虚损,常致耳脉经气失充耳聋,或暴怒伤肝,肝火上逆于耳,使少阳之气闭塞而致耳鸣、耳聋。听宫穴系手太阳小肠经之经脉,又与足少阳胆经交会,虽然小肠经起于手小指外侧端,最后止于胃部,属于小肠。但其缺盆分支却沿着颈部,上达面颊,至目外呲,再转人耳中(即听宫穴)。少阳胆经的足背部支脉又与足厥阴肝经相接。根据中医学“本病与肝肾有关”及听宫穴有“耳之门窗”之学说,针刺听宫穴确实可以达到清泻阳经之热邪、滋阴潜肝、补肾行气、聪耳开窍的目的。
【病 例】张某,女,39岁,工人。因夫妻之间吵架后突发右侧耳鸣、耳聋,于2001年4月14日就诊。检查:一般情况尚可,心率每分钟76次,血压114/72毫米汞柱,脉弦细,舌质淡红,无苔。诊断为耳聋,取右耳聋穴针刺,行捻转手法,以泻为主,待局部出现剧烈针感时留针30分钟。治疗2次后,病人诉说耳鸣有所减轻,耳聋改善不显;治疗5次后耳聋亦有好转,同时加服六味地黄丸;治疗8次后耳聋明显好转;治疗10次后耳聋、耳鸣基本消失,临床治愈。3个月后随访未见复发。

一针疗法 耳鸣穴

耳鸣穴
【位置】相当于传统腧穴听会穴。《针灸甲乙经》中载:在耳前陷者中,张口得之,动脉应手。
【取法】令病人张口,在耳屏间切迹前,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张口有空(图7-15)。
【作用】具有疏风清热、通关开窍的作用。
【主治】:耳鸣、耳聋。
【治法】取耳鸣穴常规消毒后用28号2寸针直刺0.8~1寸,行平补平泻手法,虚证以补为主,实证则以泻为主,以针感传至内耳深处为佳,留针30分钟,每5分钟行针1次,10次为1个疗程。对伴有肾虚症状者,可加刺肾俞穴或太溪穴,可明显提高疗效。一侧耳鸣取患侧穴位,双侧耳鸣取双侧穴位。
【注释】耳鸣是指自觉耳中有声,为听觉异常的一种症状,病人常自觉耳内鸣响,如蜂鸣、蝉噪气鸣等。临床上以神经性耳鸣最为多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祖国医学常将此症分为虚实两类。实证多因风热、肝火、痰火所致,耳内鸣响如蛙聒、潮声暴鸣而声大;虚证多由肾精亏损、中气下陷所致,响声如蝉鸣、箫声,常鸣而声细。听会穴为足少阳胆经之腧穴,其传统功用为疏风清热,通关开窍,行气除鸣,故用于治疗耳鸣有效。据《百症赋》中载:“耳聋气闭,全凭听会,医风。”又云:“耳中蝉噪有声,听会堪攻。”《玉龙歌》中也载:“耳聋之症不闻声,痛痒蝉鸣不快情,红肿生疮须用泻,宜从听会用针行。”说明听会穴治疗耳鸣是从古代实践而来,是行之有效的专科用穴。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针刺听会穴医治耳聋、耳鸣,是通过刺激穴位深处的耳大神经,从而起到改善内耳的血液循环,消除内耳水肿,调节局部代谢,平衡内耳压力等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另外,根据作者多年的临床经验,不管什么类型的耳鸣及耳聋,均须配刺肾俞、太溪穴或其他肾穴,因中医有“肾开窍于耳”之说,尤其对肾虚性耳鸣,常能起到立竿见影之功效。
【病例】蒋某,女,44岁,售货员。于2000年2月9日就诊。病人自诉无明显诱因出现耳鸣4个多月,同时伴有头晕、目眩、腰酸腿软等。检查:舌质红,无苔,脉细数。诊断为耳鸣,取耳鸣穴针刺(双侧),配刺双肾俞、双太溪、双关元穴等共18次;耳鸣消失,头晕、腰酸等症状基本消失,临床治愈。半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一针疗法 痤疮穴

痤疮穴
【位 置】相当于传统腧穴大椎穴。《伤寒论》中载:在大椎第一间。
【取法】正坐或屈颈低头位。当颈后部隆起最高的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取之(图8-1)。
【作用】具有清热泻火、通阳散瘀的作用。
【主治】青春期面部痤疮。
【治法】取痤疮穴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迅速点刺2毫米左右,然后用闪火拔罐10~15分钟,以出血0.5~1毫升为宜,如血量很多则应立刻取下火罐,擦去血迹,并用于棉球压迫穴位的针眼2~3分钟。如果病情需要,可待出血停止后继 (大椎) 续拔火罐10~15分钟,但不要再拔出血液,起罐后注意针眼消毒。每周治疗2次,4周为1个疗程。如需要继续治疗,中间应休息1周,再做下1个疗程。

【注释】痤疮系指处于青春期的人群由于内分泌紊乱而引起的一种痘疹样皮肤病。病人主要表现为颜面部、胸背部等部位。的皮肤出现如粟粒样或绿豆样大小的痘疹,表面充血,常伴有脓头,有痒感,或压之有痛感,有的为密集型,有的是散发型,如发生感染,可出现红、肿、热痛,慢性期可有色素沉着及瘢痕形成。
大椎穴为督脉之腧穴,而督脉又与手足三阳经相会,故取大椎·穴可疏通督脉与三阳经之经气,并有清热泻火、化瘀消炎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形成痤疮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青春期性激素的水平过高,刺激了面部的皮脂腺增生与分泌增高所致。而女性病人多与月经周期紊乱有一定的联系。临床治疗观察证实大椎穴作为一个特定的免疫穴位,对调节内分泌,增加机体的抗病能力,抑制皮脂腺的分泌,改善局部的代谢等都具有良好的作用。
【病例】陈某男,26岁,澳籍华人。于2001年12月14日就诊。自诉面部痤疮2年余,曾服用中草药及多种雌激素治疗数月未见效。病人面部潮红,有散在绿豆大小之痤疮疹,一部分皮疹有小脓头,并形成轻度瘢痕,但无压痛,脉弦数,苔薄黄。诊断为青春期痤疮,取痤疮穴用三棱针点刺并拔火罐,待拔出2毫升左右的鲜血时即起罐,擦去血迹后,再用2寸毫针针刺1寸,行泻法,留针20分钟,每5分钟行针1次,每周治疗2次。经12次治疗后,已基本治愈。

一针疗法 荨麻疹穴

荨麻疹穴
【位置】相当于传统腧穴神阙穴。《针灸甲乙经》中载:在脐中。
【取法】仰卧位。在肚脐窝正中处取之(图8-2)。
【作用】具有培元固本、祛风驱邪及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主治】 尊麻疹。
【治法】取荨麻疹穴常规消毒后用1寸毫针迅速刺入5分左右,行捻转手法,待局部出现酸、麻、痛、胀时,取大号火罐于荨麻疹穴上闪火拔罐,可连续闪拔3次,每次间隔3秒钟,最后留罐15~20分钟。起罐、起针后如无出血即可结束治疗。病情不重者2~3日治疗1次,病情较重者可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

注 释】 荨麻疹是指皮肤、黏膜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而产生的一种瘙痒性过敏性真皮或黏膜的水肿反应,临床上以皮肤风团、奇痒为主要特征。祖国医学称其为“瘾疹”“风疹”和“痒疹”等。
针刺神阙穴加拔罐疗法,是作者在临床实践中创立的一种新疗法,该疗法突破了古代医书记载“神阙穴禁针”的禁忌,首创针刺该穴治疗多种疾病。实践证明,针刺神阙穴不但对身体无损伤,反而可以起到调节内分泌、增强免疫力、祛邪扶正的功效。近年作者又尝试配合民间流传的火罐疗法用于治疗尊麻疹取得了较好的疗效。针刺神阙穴,既可疏通冲任督三脉之经气,又能调理脏腑之功能,加之拔火罐补虚,祛邪,温中散寒,补气养阴,消肿止痛,扶正固本,起协同作用,自然事半功倍。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神阙穴位居全腹之中心,是婴儿脐带闭锁之处,此处含有丰富的淋巴、血管及神经组织,血流丰富,巨噬-网状系统的功能很活跃,新陈代谢旺盛,抗过敏作用很强,故针刺神阙穴加拔火罐可治愈荨麻疹。
【病 例】盛某男19岁,学生。于2002年9月27日就诊。病人于1周前出现皮肤瘙痒,前胸后背及四肢出现大小不等的丘疹舌质略红,苔白,脉沉数。诊断为荨麻疹,取荨麻疹穴先针刺后拔罐,经3次治疗后风疹全部消失。1个月后随访未见复发。

一针疗法 过敏穴

过敏穴
【位置】相当于传统腧穴神阙穴。《针灸甲乙经》中载:在脐中。
【取 法】仰卧位。在肚脐窝正中取之(图8-3)。
【作用】具有培元固本、扶正祛邪的作用。
【主治】过敏性皮疹。
【治法】取过敏穴常规消毒后用1寸毫针直刺0.5~08寸,得气后行捻转手法,待局部出现酸、痛、胀感时,用大号火罐在过敏穴闪火带针拔罐5分钟,轻者隔日治疗1次,重者每日治疗1次3次为1个疗程。闪火拔罐时一定要看清过敏穴上的针具,避免碰到针体,以免发生不测。取下火罐后仍可继续留针20~30分钟,期间每5分钟行针1次。

【注释】过敏性皮疹是指某些敏感人群在接触了灰尘、油漆、花粉、冷风、昆虫叮咬、肠道寄生虫、药物等引起机体出现不同性质的皮疹、风团而言。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过敏性皮肤病。属于中医学“风疹”、“痒疹”的范畴。神阙穴在临床上用拔罐疗法医治某些疾病由来已久。如《针灸节要》中云:“任脉虚则瘙痒,补之。”而神阙穴正好位于任脉之要冲,又为任脉、冲脉、督脉三脉之源,故拔罐疗法实为补任脉之虚,针刺可泻督脉之阳,两者搭配有行气化瘀、祛风止痒、培元固本、扶正祛邪等功效。研究表明,脐居人体的黄金点(0.618),如双手高举,则舍位人身之中心,足见其地位重要。如《厘正按摩要术》中论神阙“是神气之穴,为保生之根。”从系统论角度看,其位置正是调节机体功能和气机升降的最佳作用点,可治疗全身疾病。明·杨继洲《针灸大成》首次提出“神阙主百病”。这些都表明,神阙穴是一个免疫信息穴位。因为近年来研究发现,神阙穴周围有丰富的神经、淋巴和血管,是一个极其敏感的部位,经常刺激神阙穴确有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增强机体的抗过敏功能及抵御外邪的作用。
病例】张某,男,31岁工人。于1999年2月17日就诊。病人皮肤瘙痒,起大小不等的粉红色风疹块,遇冷加重,得暖则缓,苔薄白,脉浮紧。按风疹,取过敏穴针刺加火罐疗法,1次治疗后风疹好转,2次治疗后所有风疹块消退。

颈椎病一针疗法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由于颈椎退行性病变及颈椎骨质增生(常为颈椎肥大性改变或颈椎间盘后突引起),致使颈椎间隙变窄,刺激和压迫了颈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和颈部的交感神经等而岀现的一种症状繁杂的综合症候群,故称为颈椎综合征。本病发病缓慢,多见于中年以上,但近年来有年轻化的趋势。表现为颈肩部疼痛反复发作,疼痛常向一侧或双侧上肢放射,颈部活动过度时加重。随神经根受累的范围和程度不同,轻者可出现手指麻木、持物不稳,甚或肌肉萎缩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引起瘫痪和大、小便失禁。病变累及椎动脉或交感神经时可出现头晕、耳鸣、胸闷、心悸等症状。

检查时可在颈肩部发现明显的压痛点。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和压顶叩顶试验阳性。神经系统检查可见肌力减弱、肌肉萎缩,皮肤痛、触觉减退,腱反射减弱。X线摄片检查可帮助确诊。本病临床上常分为神经根型(神经根受到压迫或刺激)、脊髓型(骨质增生向中央突出)、椎动脉型(骨质增生压迫椎动脉)、交感神经型和混合型5种类型,而以混合型最为多见。椎间盘突出以颈5~6间隙,颈6~7间隙,颈7~1间隙为多见(压迫颈6、颈7及颈8神经)

颈椎病属中医“痹证”“痿证”范畴,因经络气血阻滞,出现酸痛、麻木等症,日久则筋失所养,成为痿痹。中医学认为肾主骨、生髓,肾之合骨也,肾气旺盛,精髓充足,肾阳不衰,乃骨质坚利,病无所生。颈椎位于较固定的胸椎与重量较大的头颅之间,活动度大,尤以第5~7椎活动范围最大,保护性最差,进入中老年,肾的功能减退,肾气不固,命火亏虚,肾精、肾阳亏损,精髓生化不足,无以温煦及濡养骨质,而呈退行性变化,加之风寒、外伤(经常落枕治不彻底)、劳损(长期伏案)等因素影响,使椎间盘萎缩,间隙变窄,韧带增厚,关节肿胀,颈椎呈变形增生(俗称骨刺),压迫神经、脊髓、血管,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如颈肩上肢等部位疼痛、沉重、麻木。颈椎病一针疗法常用穴位有腕顺一穴、风市、人中、承浆、后溪、束骨、委中、阴谷、昆仑、正筋、复溜等。

1.后溪

【位置】在手掌尺侧,微握拳,当小指本节后,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

【针法】直刺,握拳,从外侧向内侧进针,针5-1(8)。得

气后嘱患者每数分钟轻微、缓慢且大幅度地活动颈部1分钟,以引针气。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捻针1次,捻针时仍轻微、缓慢且大幅度地活动颈部1分钟。

【解析与经验】后溪为手太阳小肠经输穴,“输主体重节痛”,因此有较好的止痛、舒筋、祛风之功。手太阳与足太阳同气相通,足太阳夹脊入脊,本穴又系奇经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督脉,督主一身之阳气,腰痛、闪腰岔气是督脉阳气受阻,针后溪能转输阳气,故治腰痛。又后溪通督脉,督脉贯脊,本穴针至人部治颈椎病变,针至地部治腰椎有效。

2.风市

【位置】当大腿外侧中央线之中点是穴。在膝上7寸,外侧两筋间。人身直立,双手自然下垂,中指尖所到处是穴。

【针法】针深2寸,抵骨尤佳。得气后嘱患者每隔数分钟轻微、缓慢且大幅度地活动颈部1分钟,以引针气。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捻针1次,捻针时仍轻微、缓慢且大幅度地活动颈部约1分钟。

【解析与经验】本穴为常用之镇痛、镇定要穴(疏风作用极强),《素问

六节藏象论篇》云;“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胆经在头部之穴位最多,镇定作用甚强,对于各种疼痛皆有一定疗效。风市穴针刺抵至骨,治骨剌效果很好,《灵枢·经脉》篇说少阳主骨所生病,即“少阳主骨”,我们针刺风市穴贴骨有双重作用,能肝肾并治。风市是少阳经的穴位,治疗骨刺疗效佳,人中、腕顺一(或后溪)、风市配合束骨,这是我治疗颈椎及腰椎最常用的穴组,已有40年数百例的治疗经验。针人中、腕顺一、风市有治本的作用,而不仅是治标止痛止麻。

3.束骨

【位置】在足小趾外侧,本节后陷中,赤白肉际处,即足外侧缘第5跖骨小头后,骨的下缘。

【针法】直刺1寸,得气后嘱患者每隔数分钟轻微、缓慢且大幅度地活动颈部1分钟,以引针气。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捻针1次,捻针时仍轻微、缓慢且大幅度地活动颈部。

【解析与经验】束骨穴为足太阳膀胱经输穴,“输主体重节痛”,治疗本经所过之处的疼痛及屈伸不利皆有疗效。又本穴为水经(膀胱经)木穴,补水润木效果极佳,因此治疗之病症极多。根据经络循行,治人身后面疼痛皆有疗效。由于膀胱经夹脊而行,其经别并人脊中,肾主骨,本经与肾表里,故治颈腰椎骨刺。束骨与后溪或风市并用,为有效成方。

4.委中

【位置】在腘中央横纹中。

【针法】每周刺血1次,出血后轻微、缓慢且大幅度地活动颈部2-3分钟。

【解析与经验】委中为膀胱经合穴,膀胱经夹脊而行,其经别并入脊中与肾表里,肾主骨,故能治颈椎病。委中又为血都,系刺血第一要穴,膀胱经为少气多血之经,适于刺血,对于一切瘀血热毒之重痛、久痛,以三棱针点刺出血皆能见效,善治颈项强硬及颈椎病,颈椎病乃长期瘀滞所成,刺血能活血化瘀,加速痊愈。

5.人中

【位置】上唇人中沟上1/3处。

【针法】正坐,于上唇人中沟上1/3处,从下向上刺入2-3分,刺至牙龈骨尤佳。得气后嘱患者轻微、缓慢且大幅度地活动颈部1分钟,以引针气。留针30分钟,每10分钟捻针1次,捻针时仍嘱患者轻微、缓慢且大幅度地活动颈部1分钟。

【解析与经验】人中位于督脉,为手足阳明、督脉之交会,手足阳明多气多血,调理气血作用极强,督脉经过脊椎,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历来为治疗脊椎病之要穴,治疗颈椎及腰椎骨刺疗效极好。刺至牙龈骨又有“以骨治骨”之作用,疗效尤佳。

6.承浆

【位置】下唇棱下之凹陷中。

【针法】斜刺,从前下向后上方刺入2/3分。得气后嘱患者每隔数分钟轻微、缓慢且大幅度活动颈部1分钟,以引针气。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捻针1次,捻针时仍嘱患者轻微、缓慢且大幅度活动颈部1分钟。

【解析与经验】在古歌诀中(《胜玉歌》《卧岩凌先生得效应穴针法赋》《百症赋》等),承浆穴为十四经腧穴治疗项强最常用的穴位,承浆穴为任、督、手足阳明经之会穴,督脉通于脊椎,任脉滋阴亦滋肾,阳明经多气多血能调理气血,因此本穴能治颈椎病。本穴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为治疗神经疾患的常用要穴之一。针刺承浆穴治疗颈椎病也是前后对应关系的体现。

7.阴谷

【位置】在腘窝横纹内侧,胫骨内髁后方,当半腱肌腱与半膜肌腱之间的凹陷处取穴。

【针法】正坐,双足自然、轻松踏在地面。从腘窝横纹内侧端,按取小筋与大筋(即半腱肌腱与半膜肌腱)之间陷中,毫针直刺,从内略向外下方刺入,得气后留针30分钟,每5~10分钟捻转1次,捻针时嘱患者缓慢且大幅度地做颈部左右旋转、左右侧偏、前后屈伸等活动。

【解析与经验】阴谷穴为足少阴肾经合穴,是肾经的重要腧穴,为足少阴经之所入,冲脉与阴维脉也会于此,而并本经上行。肾经贯脊而主骨,阴谷穴系足少阴肾()经合()穴,是水经中的水穴,为“真五行”穴,补肾之力最强,治肾病及骨病甚为有效。《灵枢·邪客》说:“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腘,两腘即指委中及阴谷穴,阴谷穴在腘窝横纹内侧,刺阴谷穴治疗颈椎病及腰椎病即是本于此意。刺阴谷可滋阴助阳,益肾精,使骨得濡养则增生变形之物得以渐消,受压之筋脉积瘀得以解除,而病可愈。

8.昆仑

【位置】在足外踝之后侧陷凹中,即当外踝与跟腱之中央凹陷部。

【针法】斜刺,针尖向内踝前缘刺入1寸。刺入穴位得气后,嘱患者缓慢且大幅度地做颈部左右旋转、左右侧偏、前后屈伸等活动。留针30分钟,每5~10分钟捻转1次,捻针时仍嘱患者缓慢且大幅度地做颈部左右旋转、左右侧偏、前后屈伸等活动。

【解析与经验】早在我1979年所著之《针灸经穴学》中便已提出个人经验,指出昆仑穴善治脊椎痛。昆仑穴之命名,一说奇穴位于脚踝骨旁,其骨突出甚高,有如昆仑;一说脊椎高如昆仑山,而昆仑穴能治疗之,故名。昆仑穴为膀胱经经穴,膀胱经夹脊而行,其经别并入脊中,经络过,主治所及,故用昆仑穴治脊椎痛。

9.正筋

【位置】在足后跟筋中央上,距足底3.5寸。

【针法】用2寸毫针快速刺入穴位,治疗颈椎病抵骨更佳。强刺激提插捻转,同时嘱患者上下、左右活动颈部。左侧疼痛取右侧穴位,右侧痛取左侧穴位,双侧痛则双侧同时取穴,留针30分钟。10分钟捻转1次,并嘱患者上下左右活动颈部。一般1次告愈。

【解析与经验】正筋穴在足踝(阿基里斯腱)上,据足躯逆对理论则对应颈部,治疗颈部病效果甚好。本穴系针入阿基里斯腱,可谓“以筋治筋”,深入抵骨还能治骨病,颈部之筋骨并治。就经络言,膀胱经行经颈项,其间颇有关联,因此本穴治疗颈项强硬疼痛之颈椎病效果极佳。

颈椎病临床常见,且发病率日益升高,针刺治疗效果极佳。一般患病3~4周以内,针刺7~8次可治愈。文内之穴位皆有特效,我常用后溪配束骨,或正筋配正宗,倒马两组轮用,称之“颈椎二针”,若能加上人中,称为“骨刺三针”或“骨刺特效组合”,治疗颈椎及腰椎骨刺有显著疗效。(本文来自杨维杰教授文章)

39个常见病特效穴,多个经外奇穴 ,非常实用,请收好!

1.扁桃腺疼痛——合谷穴

“合谷”是将拇指和食指张成45度角时,位于骨头延长角。

指压“合谷”对于缓解扁桃腺疼痛非常有效,合谷穴不仅能用于扁桃腺疼痛,对于牙痛、高血压、面疱也很有效。

2.消除失眠症——摩擦涌泉

“涌泉穴”在脚心斜走处,用手摩擦脚也可以。但是使用脚心相互摩擦,能同时刺激双脚之“涌泉穴”是比较合理的。如此反复做三十六回,不久心情自然就会稳定下来而能入睡。

3.自汗、盗汗——阴谷、肾俞

汗是由肾经与膀胱经支配。所以,在膝盖关节内侧的“阴谷”与在第2腰椎左右2厘米处的“肾俞”,对多汗症非常有效。

4.低血压——百会穴

在感到头重、头昏脑胀时,稍微强力的指压叫“百会”的穴位。“百会”在头的最上部之中心,将两手的中指置于其上,缓缓吐气,强力按压6秒钟,如此反复5次,血液循环会变为良好。

5.风湿疼痛——内关、外关、百里

上半身疼痛,以指压“外关”和“内关”最有效。“外关”位于手脖子横皱纹向上三指宽处。“内关”位于“外关”的反面。

下半身疼痛,以指压“百里”最有效。指压上述穴位时,必须左右交替,一面吐气一面压6秒钟,如此重复10次,每天操作数次。如果患处肿胀、发炎的话,不可压患处,而只在患处附近缓缓的压即可。

............................................................................................................

6.感冒、发烧——大椎

挺直身体、颈部向前倾,在颈根处有块隆起的骨。在此隆起骨中,最接近颈部上面的骨称为第7颈椎、其下降之骨(第一胸椎)间凹洼的中心,即是称为“大椎”的穴位。强力按压此穴位,能帮助退烧、快速缓解感冒的各种症状。

7.高血压——“高血压点”

在脚的大拇趾趾根上,有粗的横纹。在其中央是称为“高血压点”的穴位。慢慢的吐气,用两手的大拇指强力按压此处6秒钟。在两脚的穴位各做3次。一天请做10次。每月不间断的做此指压法一年,无论多高的血压,亦可有很显著的疗效。

8.更年期——血海

从膝盖骨内侧的上角,上面约三指宽筋肉的沟,一按就感觉到痛的地方,有称为“血海”的穴位。一面慢慢的吐气,用稍微会感觉到痛的力量以大拇指继续按压6秒钟。反复做10次。每天坚持不断的做,定会减轻更年期令人厌烦的症状。

9.解宿醉——摩擦足背

在足背有“太冲穴”,对于宿醉有极佳效果。“太冲穴”位于脚中指拇趾与脚板中央之处。其方法为站立着,用一只脚踏另一只脚背之中腹,如此交替的做即可。宿醉后的第二天早上会头痛,但不用但心,只需持续做此足背摩擦运动三分钟后,头脑就会非常清醒。

10.喉咙痛——尺泽、上尺泽

喉咙痛可指压“尺泽”和“上尺泽”两处穴道。先将手臂上举,在手臂内侧中央处有粗腱,腱的外侧外就是“尺泽”。“尺泽”上方3-4厘米处用手强压会感到疼痛处,就是“上尺泽”。


11.假性近视、眼疲劳——眼周、行间

假性近视和眼睛酸痛都是眼睛疲劳所引起。现在为你介绍消除眼疲劳的穴道指压法。

①轻按眼睛周围——将眼睛闭上状态的眼皮轻按到稍微有疼痛感。按法是用食指和中指按压眼窝。

②“客主人”穴——在戴眼镜脸侧中央骨洼处叫“客主人”穴,只要指压此处视神经,就能消除眼睛的疲劳。指压时一面稍强吐气一面使用手掌压6秒钟,如此重复10次。

③“行间”——是位于脚大拇趾和第二趾之间,这是针对眼睛和肝脏的穴道。指压时一面吐气,一面强压到稍微有疼痛感,如此重复2-3次。这个穴道对运动不足、暴饮暴食而引起的眼睛疲劳最有效。

12.肩膀肌肉僵硬、酸痛——天柱、肩井

能缓解肩膀僵硬、酸痛的穴位有三处。一处是颈脖子左右2厘米处的“天柱”、第二处是“肩井”、第三处是肩胛骨内侧,一压即疼。指压这三处穴道时,一面缓缓吐气一面揉6秒钟,如此重复10次,就可有效缓解肩膀僵硬、酸痛。

13.鼻塞、流涕、打喷嚏——迎香

指压“迎香”时,对去除流鼻水、鼻塞和关于鼻子的一切不适之感都很有效果。“迎香”位于鼻翼左右1厘米处,指压时左右同时进行,先深吸一口气,将食指置于其上,一面缓缓吐气一面压6秒钟。其次一面吸气一面卸除指力,如此重复10次就能缓解鼻塞、流鼻水。刺激此穴道也能使嗅觉复活,使你能辨别各种香味激起食欲。

14.腰痛——摩擦腰部

腰部摩擦法为手掌按于腰部,而后大力的上下摩擦,透过此摩擦可刺激与腰痛有关的经络和穴位,如“命门穴”、“肾脉穴”、“志室穴”等,而使腰部觉得轻松。

15.风湿、关节痛——摩擦膝盖

平常若能做预防膝老化的膝盖摩擦法,根本就不心担心自己会有风湿症,其摩擦方法是一个人坐在椅子上,用双手抱住膝盖团团转使劲地摩擦,膝盖内侧也做同样的动作。膝盖摩擦法可利用空闲休息时轻易做到,摩擦到膝盖发热最好。

16.慢性胃炎、胃痛——中脘

“中脘”是针对胃肠病不可缺少的穴位,它位于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中央。指压时仰卧,放松肌肉,一面缓缓吐气一面用指头使劲地压,6秒钟时将手离开,重复10次,就能使胃感到舒适。


17.老花眼——“胃肠点”

眼睛是胃肠的穴道所支配,因此指压“胃肠点”就延缓身体老化,也预防眼睛老化。“胃肠点”位于手掌生命线的正中央。指压时一面缓缓吐气一面压约6秒钟,每回做20次,每天做5回。

指压左手则对右眼有效,指压右手则对左眼有效。其次采用相同要领指压后颈左右2厘米处穴道,此处穴道是有名的“眼点穴”和“天柱穴”。

18.肋间神经痛——外关、临泣

在手背距横纹三指幅处有“外关”。在小脚趾和第四趾之间用指尖向上搓,到了尽处就是“临泣”穴。指压时只要在这两处穴位上,一面缓缓吐气一面轻压6秒钟,左右各按10次就能去除疼痛。

19.麻疹——里内庭

脚部第二趾趾根下的3厘米左右处称为“里内庭”,一面缓缓的吐气6秒钟,用两手的食指及中指强力按压至会痛。重复做30次。

20.目眩、头昏眼花——中渚穴

缓解头晕目眩的穴位称为“中渚穴”,是在小指与无名指指根间下二厘米手背凹陷处,用力按压,会有力量脱落的感觉。此穴位对目眩、站起来头昏眼花会马上见效,请务必记住。

21.膀胱炎——中极、涌泉

首先将肚脐到耻骨连成一线,将线五等份,由下算起1/5处的穴位称为“中极”。此穴不但能增强精力,对泌尿系统也有特效。

指压时一面缓缓吐气一面慢压6秒钟,如此重复20次。其次是指压脚底中央稍近趾侧凹穴的“涌泉”采用同样要领指压10次。

22.气喘——治喘

为防止气喘,在突出的第7颈椎下的“大椎”,与其左右2厘米处,有一称为“治喘”凹洼附近的穴位,非常有效果。一面缓缓的吐气,一面用力按压6秒钟,重复做3次。

23.男性早泄、女性白带异常——搓腰

把双手搓热,然后上下搓腰,每天早晚3分钟,搓到腰部感觉发热最好。腰部摩擦法对于早泄、性无能等症也很效,因为能刺激“命门穴”、“肾俞穴”、“志室穴”等穴位之故,同时又刺激到对女性性器的疾病,特别是赤带、白带有效的奇经带脉,及对肾脏病有效的胆经。

24.四种怯寒症——气海、梁丘、梁丘、腰之阳关

全身寒冷的情况,以直线连结肚脐与耻骨上方,将其分为十等分,从肚脐3/10的位置,称为“气海”,做6次。

对付脚部寒冷的穴位称“梁丘”。伸展膝盖用力时,筋肉凸出处的凹洼,从膝盖骨右端,约三个手指左右的上方也是该穴。做20次。

肩膀及手腕寒冷的情况,用于上半身寒冷时的穴位,称为“梁丘”。请在脚踝根的凹洼处。做20次。

腰部寒冷的情况。此穴位称为“腰之阳关”在第四腰椎与第五腰椎间的凹洼,做10次。

上面四个穴位指压时,请把大口吸的气缓慢吐出,每6秒钟按压一次。

25.妊娠恶阻——天柱、三阴交

镇静呕吐、恶心,可指压“天柱”和称为“女三里”的“三阴交”。

天柱是在后颈凹洼稍微下方左右2厘米之处。用两手握拳的同时,一面吐气,每隔一秒钟强力敲打。每十次做一组,一面稍做休息,做十组。

三阴交是从脚部内侧的脚踝,沿着骨至6厘米左右以上之处。此亦以与前面相同的要领敲打,做三组。请每一组左右相互敲打。


26.闪腰、慢性腰痛——上仙点

“上仙点”位于第5腰椎正下方凹处,一面缓缓吐气一面强压6秒钟,如此重复20次,就能使疼痛减轻。另一种方法是将双膝站直后弯曲,加压折邹顶点也有效。

27.湿疹——治痒

止痒、祛除湿疹的穴道之一称为“治痒”,刺激此穴位,有止痒之效。治痒穴是在手腕放下时,从肩膀凹洼,以垂直线而下,该线与乳头的水平线相交处。一面缓缓吐气,一面按压6秒钟,反复做10次,即可止痒。

28.胃疼及腹痛——腹部摩擦

方法十分简单,用手掌以画圆的姿势摩擦腹部,首先将右手放在右胸部下,依逆时针方向,由上腹部绕到下腹部,再通过左腹部回到原来的位置,接着用左手同样从左胸部开始绕圈,用右手、左手交替使用,合计三十六回即可。

此腹部按摩法能消除消化器官的疲劳且强化之,持续做下去,胃肠会好转。同时也能预防胃痛、腹痛。

29.手腕筋肉疼痛——肩井、手三里

缓解肌肉疼痛以指压“肩井”和“手三里”最有效。“肩井”位于乳头正上方与肩线交接处。指压时一面缓缓吐气一面用拇指和食指,两肩同时捏到稍感疼痛程度6秒钟,如此重复10次。其次是指压手三里,要领相同,左右手交替指压10次,如此便能去除手部肌肉疼痛。

30.颈椎疼痛、麻痹等——天柱、大椎

在后头骨正下方凹处,也就是颈脖子处有一块突起的肌肉,肌肉外侧凹处是“天柱”,凡针对颈部以上异常之处,都离不开“天柱”。

指压时,一面缓缓吐气一面压6秒钟,如此重复20次。其次是指压第7颈椎和第1胸椎之间的“大椎”。指压时要颔同前,重复10次

31.膝关节疼痛——膝眼

关节痛并不仅限于膝盖,有时脚脖子、手腕、手臂也会感到疼痛。指压“膝眼”对关节痛非常有效。现在简单介绍此穴道。“膝眼”位于将膝盖折成直角时,在它的下面凹处。指压时用双手中指,一面缓缓吐气一面强压6秒钟,如此左右各做10次,每天做3回。

32.下痢——下痢穴、天枢

缓解下痢的穴位,一处是位于脚拇趾和第2趾中间向里2厘米处的下痢穴。指压时一面缓缓吐气一面用拇指用力压6秒钟,左右脚各1次,如此重复15次。

第二处是“天枢”。它位于肚脐向左右三指宽处。指压时先放松筋肉,深吸一口气,一面缓缓吐出一面同时轻压6秒钟,气吐尽时才将手离开,如此重复10次。

33.月经痛——三阴交、内关

在此介绍对月经痛非常具有效果的两个穴位。

一个称为“三阴交”,是女性病症中不可欠缺的穴位,是从脚部内侧的脚踝,沿着骨往上四指压至最疼处。一面缓缓的吐气,每隔6秒钟用力按压一次,重复20次。

其次,指压称为“内关”的穴位。内关是在手腕的内侧,从近手腕之横皱纹的中央,往上约三指宽的中央。一面缓缓吐气,用力按压2秒钟,反复做5次。请以同次数按压左右。如此,月经痛便会消失。

34.坐骨神经痛——按压痛点

针对坐骨神经痛的穴道位于两腿后侧正中线上。但是所谓正中线并非指整条线,要在按压会有疼痛感之处才有效。会疼痛处由上向下,一面缓缓吐气一面强压6秒钟,如此重复15次。一条腿压完后换另一条腿。

35.头痛——太阳穴

一旦头痛,就立刻将大拇指压于左右的太阳穴上,一边用力压,一边做旋转的动作,共计做三十六次。注意每次按压后要稍微抬起拇指,并换气后再进行按压。

36.肩周炎——肩井穴

肩膀有几处穴位,其中肩井穴的摩擦对肩酸、肩膀疼痛、肩周炎最有效。

37.便秘、强化肠胃——摩擦手臂

手臂上布满着许多可以锻炼五脏六腑的经络与穴位,特别是位于外侧有与肠胃相关的经络与穴位。

当一个人有了便秘情况时,只要拼命地摩擦手臂即可;它能从体内缓解痔和气喘病,并且有改善体质恢复体力的功劳。

38.止牙痛、头疼——按压合谷

当手掌合拢时,大拇指与食指之间,便会有一稍微隆起的部位,在隆起的部位正中央有一个“合谷穴”。合谷穴对于头疼、牙痛等有效。它是止痛的特效穴。

当牙痛、头疼时,只要揉合谷穴即可缓和疼痛。用右手使劲地揉左手的合谷穴,接着换手,使用左手使劲地揉右手的合谷穴,则剧烈的疼痛自然就会缓和下来。

39.止呕吐——摩擦心窝

能抑制恶心的经穴在心窝到腹部的位置,包括了上脘穴、中脘穴、下脘穴三个经穴。

当身体不适或晕车、酒醉时,用手指尖使劲地在心窝处上下摩擦,约经二三分钟后,恶心就会自然停止,且能消除掉胃的疼痛或不舒服的感觉。此法简单且随时可进行,最好将它牢记心里。



一针疗法

https://mp.weixin.qq.com/mp/appmsgalbum?action=getalbum&__biz=MzUyNjE2NzAwNg==&scene=1&album_id=2044595953407442944&count=3#wechat_redirect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