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博雅 肾癌,顾名思义就是起源于肾脏的恶性肿瘤,约占成人恶性肿瘤的3%,是致死率最高的泌尿系统肿瘤。肾癌在全世界的发病率正以每年约2.5%的速度上升,而在我国这个数值是7%。肾癌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高发年龄为50~70岁,但临床过程中发现,近十年肾癌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 与其他实体肿瘤一样,外科手术是彻底治愈肾癌的最主要的方法。尤其对于早期的局限性肾癌,手术切除是最佳的治疗方案。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完善以及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的问世,肾癌患者越来越能够做到精准化切除。并且随着靶向药物的发展和免疫治疗的出现,转移性肾癌患者也能够做到精准化治疗,从而获得比较长的生存时间。 与癌共舞论坛特邀新疆肿瘤医院泌尿外科陈鹏主任、西安交大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吴大鹏主任、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李悦主任,分别就肾癌患者手术选择、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肾癌晚期患者的靶向和免疫治疗进行答疑。 1 肾癌患者的手术选择 专家介绍 ![]() 陈鹏教授 新疆肿瘤医院 泌尿外科
与癌共舞论坛: 手术是肾癌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早期肾癌单纯手术治疗的效果就非常好。但在手术的方式选择上很多患者存有疑虑。请问陈主任传统的开放手术与微创手术有什么区别呢?医生该如何选择呢? 陈主任: 肾癌的手术方式主要有开放性手术和微创手术。开放手术是传统的肾癌手术方式,目前多用于相对晚期或肿瘤解剖复杂、手术难度大的患者。而微创手术目前主要包括腹腔镜手术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两种。腹腔镜手术是目前国内外肾癌手术的主流方式,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的优势。具体到某个患者,是采用开放手术还是微创手术,主要还要参考医生的意见及以下条件: 一、 肿瘤的因素如大小、位置、分期、跟重要脏器和血管的关系、在肾脏内部的解剖关系等。 二、患者自身的条件,包括年龄、身体耐受性、有无基础病如高血压、心脏病、肺脏疾病等。 三、医生自身的经验和技术以及所在医院的辅助医疗条件等。 四、对于需要机器人手术的患者,费用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需要强调的是:微创手术可以达到和开放手术一样的肿瘤控制效果,在安全有效的基础之上尽可能减少正常组织的损伤。 与癌共舞论坛: 保留肾单位手术与肾癌根治术又该如何选择?两种手术方式在预后上有无差别呢? 陈主任: 选择保留肾单位手术或肾癌根治术手术方式,主要取决于肿瘤分期,以及肿瘤的发生部位。目前推荐 T1 期肿瘤尽可能做保留肾单位手术,从而使病人获益最大化。现在有充足的证据证明,保留肾单位手术可以达到和肾癌根治术同样的治疗效果。少量数据提示可能会增加局部复发的风险,但并不影响患者的总生存期。 与癌共舞论坛: 对于晚期伴有远处转移的患者,有无减瘤手术的的必要性?如果可以手术,手术是放在靶向治疗之前,还是先行术前靶向治疗? 陈主任: 这个问题国内外尚无统一定论。目前大家比较认可的处理原则是:对于身体状况良好、能够很好耐受手术、手术风险小,肿瘤解剖清晰的患者,做减瘤手术是可行的;如果病人身体耐受性很差,手术风险大,则不考虑手术治疗。 对于晚期肿瘤患者的减瘤手术,我觉得术前没有必要行靶向治疗,主要原因有二: 一、减瘤手术本身就是一种姑息性手术; 二、靶向药物会产生一系列并发症,比如影响术后刀口的愈合。 但对于局部晚期的患者,比如合并静脉癌栓,术前靶向治疗是有可能降期的,从而使患者达到根治手术的目的。 2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 泌尿外科中的应用 专家介绍 ![]() 吴大鹏 教授 西安交大第一附属医院 泌尿外科
与癌共舞论坛: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和传统的腹腔镜手术相比,有哪些显著的优势? 吴主任: 相比传统腹腔镜,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拥有 3D 视野、10 倍放大、7 个纬度的旋转,因此能够做到更精准的切除。就泌尿外科而言,达芬奇手术操作系统对某些特定的手术有非常好的优势,包括: 第一类,复杂的、操作空间小的盆腔手术,比如前列腺癌根治术; 第二类,泌尿系统需要成型或需要缝合的手术,比如肾盂成形术、输尿管膀胱再植术; 第三类,需要部分切除的手术,比如肾部分切除术,肾上腺部分切除术,其效果也是要好于传统腹腔镜技术。 但对于简单的手术,机器人和腔镜比没有很大的优势。 与癌共舞论坛: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有哪些不足呢? 吴主任: 第一,费用昂贵,机器人部分的费用需要患者自行承担; 第二,术前准备时间长,需要摆体位,架机器; 第三,对助手要求高; 第四,在操作方面,达芬奇没有触觉反馈,从业者的学习曲线比较长。 交大一附院从 2016 年引进达芬奇机器人系统至今,已经完成超过 1500 台泌尿外科手术,绝大部分是前列腺癌、肾肿瘤,目前我们能够完成所有的泌尿外科机器人手术 3 晚期肾癌患者的靶向 和免疫治疗 专家介绍 ![]() 李悦 教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
与癌共舞论坛: 随着靶向药物和免疫节点抑制剂的问世,晚期肾癌患者进入了精准治疗时代,请李悦主任分享一下肾癌药物治疗的现状及进展。 李主任: 晚期肾癌患者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要手段。随着药物治疗研究不断发展,日新月异,目前靶向治疗已成为晚期肾癌的主力“武器”。自 2005 年以来,已有十余种应用于晚期肾癌的靶向药物获批,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分为抗VEGF/VEGFR 途径和抑制 mTOR 通路途径,包括培唑帕尼、舒尼替尼、索拉非尼、阿西替尼、依维莫司、替西罗莫司(国内未上市)、贝伐珠单抗(国内未获批肾癌适应症)、卡博替尼(国内未上市)以及仑伐替尼(国内未获批肾癌适应症),均取得了较好临床效果。 在如此众多的药物中,培唑帕尼和舒尼替尼是国际/国内指南一致推荐的晚期肾癌一线治疗药物,两者有着相似的无疾病进展时间(PFS)和总生存时间(OS),是晚期肾癌患者初始治疗的首选方案。其中,培唑帕尼兼顾安全性,可以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又是国内唯一保留患者慈善援助项目的药物,越来越受到医生和患者的青睐。 近年来,自精准医疗概念的提出,晚期肾癌的诊治逐年精准化和规范化:精准治疗通过基因组特征,不同危险分层对肾癌患者进行准确分型,再根据临床为患者选择可能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2016 年起,晚期肾癌的治疗开启靶向联合免疫治疗,成为晚期肾癌临床治疗新模式之一。2019 年,几项晚期肾癌免疫联合治疗的临床研究,如伊匹单抗联合纳武单抗、帕博利珠单抗联合阿昔替尼、阿维鲁单抗联合阿昔替尼均取得不错的成果。基于此,多项指南推荐免疫联合治疗作为晚期肾癌的一线治疗方案之一。例如 NCCN、CSCO 指南基于 IMDC 评分,按照低危、中危、高危晚期肾癌患者进行分层,针对性推荐治疗方案:危险程度越高,免疫联合治疗的推荐等级也随之升高。不过,在国内,免疫联合方案尚未获批适应症,联合方案对于中国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尚未可知。中国晚期患者的治疗,依然以靶向单药(培唑帕尼或舒尼替尼)为主要的治疗手段。 通过三位专家的答疑互动,我们清楚的认识到,早中期肾癌的治疗方案已经很成熟,即便是以前无计可施的晚期肾癌,我们也拥有越来越多的武器来应对。我们有理由相信,更多的患者会享受到医学发展和科技进步带来的红利,进而将肾癌变成一种可控的长期疾病。 声明: 本文旨在传递医药前沿信息和研究进展,不构成对任何药物的商业推广或对诊疗方案的推荐。本文提及的部分药物和/或适应症尚未在中国获批,相关临床研究可能缺乏中国患者的数据。本资料中所涉及的信息仅供参考,请遵从医生或其他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意见与指导。 ![]() 与癌共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