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疆行,哈萨克婚礼

 千年的墨家 2022-04-21


1.沿伊若线(G218国道)到那拉提,是一条笔直通畅的公路,两侧大杨树参天,树后是金色的麦浪。这是一个宽阔的峡谷,右侧的群山很远,只是一个清淡的影。左侧的天山则很近,浑圆的山丘覆盖着一层薄薄的青草,似有还无,稀疏的灌木聚集在山坡的西侧,如同一幅淡淡的水彩画。我们一路轻快西行,掠过许多村庄。

2.这个小村口,分外热闹。我们赶紧停车看看,原来是一户人家在举行婚礼。一辆厢式货车,卸下了一台海尔洗衣机,这是新娘的嫁妆。

3.我们问可以看看吗?一个看来主事的哈萨克大哥,听说我们是北京来的游客,对我们很热情。一个高中女孩,汉语非常好,主动给我们一一介绍和翻译。原来,今天是新娘上门的日子,嫁妆主要是各种家具、生活用品和衣服被褥。新郎家需要准备的是房子、新娘的全套金首饰,彩礼6万元现金和五头牛和马。

4.客人们正在陆续到来,男人们握手,女眷们相互贴面拥抱。

5.哈萨克的老人极受尊重。据说年轻人在老人面前,不得插话,不得高声。走路绕行,不得从老人面前走过。

6.院门口有三个漂亮的姑娘,负责收纳和记录客人的红包。她们是新郎的妹妹或堂妹,那个堂妹是新疆大学学心理学的大学生。

7.红包可以是现金,也可以是微信红包。

8.金额从1000元到50元不等。姑娘们介绍说,特别近的亲戚或特别好的朋友,送礼就不是现金了,可能是一头羊,价值大约2000元,或一头牛,价值1万多元。

9.身着漂亮校服的小女孩们拉着我,给她们照相。

10.学龄前的孩子,孩子们欢天喜地,奔跑穿梭于人群之间,玩着各种游戏。

11.也有哭闹不止,眼泪汪汪的孩子。


12.这个小女孩最喜欢玩高难度的劈叉,怪哈萨克是个善于舞蹈的民族。

13.她跑着,拉着她姐姐一起做。拍完后,她拉着我,介绍哪位是她的爷爷,哪位是她的奶奶。她的爷爷奶奶非常宠爱这个活泼可爱的孙女。

14.村里人都来了,在大棚下坐着聊天,热热闹闹,大概有50-60人。

15.大概我的相机比较大,我成了大家眼中不请自来的临时摄影师,忙得我也不亦乐乎。

16.面对我的相机,他们努力挺直腰板,微笑,表现出最好的状态,说是让北京和全国人民看看。

17.新郎的爷爷、奶奶和舅爷。语言不通,我们没有找到新郎的父母。

18.我们好奇新郎在哪里呢?姑娘们告诉我们,哈萨克族结婚的习惯是第一天接新娘入门,新郎不能在家,迎接新娘的只是新郎的家人和亲友。

19.厨房在忙碌,端出各种小吃和凉菜。

20.房间内的桌子上已经摆满。

21.秋雪作为贵宾,被邀请上炕坐在中央。旁边的大娘,虽然语言不通,但比划着使劲给秋雪好吃的,请她喝马奶酒,吃马肉手抓饭。秋雪说马奶酒度数不高,有点像清酒,挺好喝。

22.没有想到,坐席上还有一位汉人大姐。相互攀谈才知道,她是与丈夫一起来的,他们是新郎亲戚的干爸干妈。她丈夫是地质矿山工程师,很多年前在附近搞铁矿勘探,认识了新郎的亲戚,结下了深厚友谊。新疆政府要求,每个汉族干部,都应该与一家少数民族结亲,他们顺势成为了干爸干妈。这次专门从乌鲁木齐来祝贺。他们介绍说,新郎家是当地一家比较富裕的牧民,新郎是个很不错的小伙子。

23.新娘来了。所有的年轻人和孩子们都跑去迎接。按照风俗,新娘必须在长辈房子之前下车,步行到婆家。因为新郎的爷爷住在村口,所以新娘还没有进村就下车了。

24.新娘头上披着盖头,两位伴娘搀扶,前面是一大群欢笑的孩子。

25.三位年轻的小伙子,唱着民歌,弹着乐器,在路边迎候。

26.行进路上,一路弹唱,曲调轻快欢畅。

27.酷热的阳光下,长长的迎亲队伍有50-60米。

28.进院了,开始举行欢迎新娘仪式。在伴娘的扶持下,新娘站在门口一侧。

29.孩子们蹲在前面,满满一地。

30.长辈们端坐中央。

31.歌手们演唱传统的迎亲歌,每唱一段,所有人都一起拍手应合。

32.最后,一起向真主祈祷。

33.给新娘见面礼,每人20元。我和秋雪没有现金,扫的微信。

34.流水席开始,宾客们入席,一派欢庆。

35.大块的马肉和血肠在不断端上来。我们听说,这顿饭要吃到下午很晚,再唱歌跳舞。他们挽留我们到晚上,但我们还要赶路。于是我们向他们表示最深切的感谢和祝福,告别,开车上路。很庆幸,我们有缘见证了哈萨克人的美好幸福。

******************

本文为千年的墨家原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